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兒童保健的重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保健的重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保健的重點

第1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關鍵詞】社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母乳喂養;高危兒

【中圖分類號】R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156-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會醫療體系中扮演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了兒童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為了發現目前社區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社區兒童保健的工作績效,本文對近年來我社區兒童保健工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社區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參加兒童保健的約3862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齡(0-4)歲。

1.2兒童保健方法:

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社區配置1名具有醫師資格的專職兒童保健人員,定期接受相關保健知識的培訓。(2)兒保醫生為社區內兒童提供醫療保健,每年對社區兒童進行身高、體重、心肺檢查等。(3)為兒童家長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教育兒童跟母親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喂養方法,兒童營養搭配注意事項,兒童日常衛生指導,意外傷害等。(4)配合上級單位工作,對社區兒童的健康狀況進行入戶調查及電話隨訪,對社區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預防和監測。為社區0-4歲的兒童建立4-2-1卡,進行系統化管理。(5)不定期召開兒童健康知識講座和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6)對兒童智力進行早期篩查,對高危兒、出生缺陷兒進行專項管理和綜合干預。

2結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養率和系統管理率均有上升趨勢,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建卡率已為100%,母乳喂養率為85.9%,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出生缺陷兒及高危兒的檢出人數較前幾年明顯增加。

3討論

3.1社區兒童保健的現況分析:

社區兒童保健是對社區范圍內的兒童進行持續性、整體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證兒童健康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為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務,是整個社會對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區是兒童生長的主要場所之一,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好壞,與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息息相關[2]。我們為社區兒童提供醫療保健、健康知識教育等多方面的醫療服務,以全科醫學的觀念指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從本研究的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兒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為100%,定期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母乳喂養率已達85.9%以上,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等疾病進行了專案管理,對常見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檢出人數得到提高,發育異常、高危兒、體弱兒童得到了及時的診斷,每年的智力篩查人數穩定上升,兒童健康狀況得到了保證,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說明社區兒童保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首先,兒童保健人手較少,檢查儀器設備受到限制,僅能進行簡單的身高、體格檢查、心肺聽診、智力篩檢等,對兒童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簡單的評估。其次是母乳喂養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家長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認識尚有不足。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文化層次較低,也不愿意學習相關知識[3]。另一方面有的母親即使通過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但為了保持產后體形,仍拒絕母乳喂養。因此母乳喂養的宣傳力度還有待于加強,宣傳重點和方法還有待于改進。再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流動人口的增多,給社區兒童的管理帶來了壓力。流動人口的住所和聯系方式頻發更換,限制了兒童保健工作的持續性和系統性。

3.2提高兒童保健工作的成效:

針對以上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應積極做好產后訪視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母乳喂養的宣傳。兒童家長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應從產前健康教育做起,擴大健康教育的范圍,使整個家庭對母乳喂養加深了解和認同,形成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從醫院、疾控中心、社區等多個層面為每位母親或準母親提供宣傳教育,使其從觀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養[4]。社區兒保人員應促進兒童家長的交流溝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兒保工作應繼續將患有中重度貧血、佝僂病等疾病,和體弱兒童,重度肥胖兒童作為社區兒童保健的重點之一,為其提供定期的檢查。對每一位兒童每年的健康檔案進行統一整理,歸納總結,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縱向的評估和橫向的比較,從而提出符合本社區兒童實際情況的保健干預措施,找準本社區兒保工作的重點,并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體檢篩查出有問題的兒童,應及時轉診進行進一步檢查。通過與上級單位合作,增加兒童保健的服務范圍,開展血微量元素檢測等項目的檢測。在現有流動人口管理體系下,社區保健醫生應增加社區調研次數,了解兒童的去向,更新聯系方式,以提高系統管理率。

總之,應充分發揮社區兒童保健的地區性和可及性優勢,加強完善社區兒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區居民對兒童保健的認識,將兒童保健工作系統化,及時發現兒童的健康問題并加以預防控制,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成長[5]。

參考文獻

[1] 田愛紅.社區兒童保健服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11):1932-1933.

[2] 蔡虹.社區兒童保健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09,1(5):247.

[3] 趙春然.面向社區走向家庭服務人群[J].中國婦幼保健。1996,1(1):19.

[4] 徐志浩,曾艷紅.廣州市頤康園社區兒童保健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6):36-37.

第2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013年兩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務的0-3歲兒童,2012年接受服務的兒童有1056人,其中0~1歲兒童有378例,1歲~2歲兒童有354例,2歲~3歲兒童有324例;男性兒童有576例,女性患兒480例;2013年接受服務的兒童有1072人,其中0~1歲兒童有386例,1歲~2歲兒童有330例,2歲~3歲兒童有356例;男性兒童596例,女性兒童476例。

1.2管理方法

采用兒童保健管理的相關資料進行全面分析,將0歲~3歲的兒童人數當做基數,按照操作程序將兒童人數記錄在兒童系統的管理人數中,相反則為非系統管理人數。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各年齡組之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2.結果

通過表1可以看出,2012年的系統管理人數有384人,占36.36%,非系統管理人數有672人,占63.64%;2013年的系統管理人數有856人,占79.85%,非系統管理人數有246人,占20.15%。

3.討論

兒童保健的管理工作已成為婦幼保健的一項重要工作,但0-3歲兒童因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復雜,且0-3歲兒童保健的系統管理也是整個兒童保健服務的重點的服務性項目,在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多種多樣的問題,因此,應加強對兒童保健的系統管理。通過表1可以看出,我院的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在2013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從2012年的系統管理人數占總人數的36.36%上升到2013年的63.64%,系統管理率大幅提升。但兒童保健系統的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多種問題,為此我們應加強管理,確保通過提高兒童保健系統管理,降低兒童的死亡率。

(1)領導應重視兒童保健。院方領導應調派經驗豐富的醫師來充實兒童保健工作[2],通過醫師的帶動提高兒童保健的服務水平。也可將臨床與保健相互結合,完善兒童保健系統管理;院方應制定獎懲措施,對兒科醫生進行不定期的培訓,提升醫生對兒童保健系統服務重要性的認識,提高醫院涉及到兒童服務科室的服務能力。加強對兒童保健醫生的繼續教育,提高兒童保健醫生的保健知識以及素養;加強對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的資金支持,確保兒童保健系統的正常運行。

(2)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好兒童保健系統網絡的使用率。醫院鼓勵各科室之間進行不定期的交流,增強各科室之間的溝通能力,鼓勵各科室加強科室之間的相互配合與支持。如兒童保健醫生應加強與婦產科醫生的溝通交流,婦產科醫生在婦女懷孕期間就應加強對兒童保健檢要性的宣傳,也可在產婦分娩后加強對兒童檢查時間、地點的通知等;加強與社區等基層婦女工作者的聯系[3],及時掌握各個社區及村的新生兒情況,提前填寫登記表,確保提前采取相關資料工作。應完善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系統,掌握完整的兒童家庭信息,因每個家庭受經濟條件及家庭情況的影響,對于兒童保健服務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在兒童保健系統的管理中,非系統管理人數仍然占據較大比例,而之所以出現非系統管理人數,大多是由于家庭對兒童保健系統的認識不清,因此應加強對兒童家庭情況的掌握。應加強與計生部門的橫向聯系,確保基礎數據的準確性。特別應加強與疫苗接種部門的聯系,促使多方宣傳、監督,在給患兒接種疫苗時提醒家長關注兒童保健,提高家長對兒童保健的正確認識。

(3)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宣傳與教育,特別是要在兒童保健知識的宣傳中注重對家長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義診等方式加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宣傳,也可通過進村入戶、街頭免費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充分宣傳兒童保健知識,提高家長自覺參與健康保健檢查的主動性。

(4)對兒童保健管理系統實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實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院方對兒童保健的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效率。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時進行兒童保健管理的更新、統計以及核實工作,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與改進,從而提高兒童保健管理系統率。

第3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發展婦幼衛生事業,做好婦幼保健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人享有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的重要措施。農村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婦女兒童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存在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如今,隨著醫藥體質改革的深化,2010年九大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已被列入公共衛生項目的重點人群。筆者就基層衛生院如何開展好公共衛生項目與兒童保健工作,結合近兩年的工作體會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1 健全管理組織,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項目方案的要求,鄉鎮衛生院成立兒童保健辦公室,由婦幼保健人員、兒保醫生和鄉村醫生組成。制定兒童保健管 理制度。高危兒管理制度、新生兒訪視制度等。制定兒童保健績效考核標準,鄉鎮衛生院設專人負責兒童保健工作,全面規范兒童保健服務。

2 建立兒童健康檔案,做好基礎材料存檔,統計工作

按照國家九大公共衛生項目的要求,在項目的初始階段,兒童保健辦公室人員走村入戶為轄區內常住0—6歲兒童建立健康檔案。結果,初始階段的資料統計表明,農村兒童接受兒童保健服務的不足,70%的兒童出生后沒有做聽力篩查,40%的兒童沒有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有50%的兒童一年內沒有測定血色素,40%的兒童一年內沒有進行健康體檢。兒童家長對于保健知識了解較少,70%以上的家長不知道兒童常見病對孩子健康的危害。但是,兒童家長對于兒童健康的期望值很高。

3 加強人員培訓,配備相關設備

鄉鎮衛生院普遍存在兒童保健人員配備不足,專業知識缺乏,設備配備不到位等問題。首先要加強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做好鄉,村兩級專業人員的知識培訓。如:利用婦幼保健例會機會,對鄉村兩級人員進行兒童保健技術、人際交流技巧等知識培訓。購置相應的設備,如配備電子嬰兒量床,體重計、電子評價器等。

4 以公共衛生項目為中心,以兒童保健服務的社會需求為目標,將兒童保健融入衛生院衛生服務內容

生院的兒保門診在提供兒童生長,智力發育監測服務的同時,適時的免疫接種以及對母親進行科學喂養,早期教育指導,意外傷害預防等。當兒童有病就診時,除了提供診療服務外,也應針對疾病特點提供預防服務。如:呼吸道感染,腹瀉的預防等。(2) 提供全程服務:兒童保健是從生命的孕育階段到生命的結束所提供的全部服務,因此作為兒童保健這一生命準備階段的服務內容,就要求幫助母親選擇最適當時間的受孕,未來的父母親避免接觸對胎兒有害物質,提供充分的產前保健,合理營養指導,直到健康安全的分娩嬰兒,到小孩出生后的系統管理與教育。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命開端。3.健康教育宣傳:引導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樹立健康觀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減少疾病,增進健康。針對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等問題,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宣傳。

5.公共衛生項目促進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

5.1 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促進了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各地政府進一步重視農村兒童保健工作。一是將兒童保健工作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納入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考核內容。二是在投入上給予傾斜,部分衛生院已經決定從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中劃撥一部分用于兒童保健工作。三是鄉鎮衛生院負責人對兒童保健工作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進一步的認識。

第4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關鍵詞:社區;兒童健康;管理體系

0-3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嬰幼兒體質發育、智力開發及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隨著居民對健康追求的思想轉變,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及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保健服務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社區衛生服務逐漸取代傳統醫療服務,以團隊服務模式為主,以綜合性為特點,逐漸的發展壯大。2008年1月,社區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規范在全國八個試點區共18個檢測機構開始實施。

一、社區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對象與管理內容

1.管理對象研究對象是試點區 0-3 歲兒童,包括正常和異常兒童,收集規范實施以來試點區 0-3 歲兒童健康檔案資料。2.管理內容實施團隊式服務管理模式,由全科醫生、預防保健醫生、心理醫生、社區護士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組成。根據兒童保健特點,結合社區實際實施包括孕期保健在內的、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輔食及營養的添加,生長發育測評,心理發育狀況,生長發育監測,托幼教育機構衛生保健,兒童體檢,性啟蒙教育,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意外傷害的預防和發生、免疫計劃的實施、家庭環境影響因素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兒童保健咨詢指導工作。3.管理特點樹立了新型的服務理念,建立了家庭、醫院與社區相結合的多部門參與綜合管理模式,實現了新生兒期-產后訪視-兒童系統管理全程式服務;把免疫部門和體檢部門有機結合起來;服務對象不再只局限于兒童個體,還包括他們的家庭成員的生活環境、職業、生活習慣等;兒童保健項目也分為正常兒童項目和異常兒童檢測項目,包括微營養素和臟器功能的檢查等。

二、結果分析

胡海銘等人對廣東省江門鶴山市人民醫院收集的108為兒童實施健康管理規范,對于0-36個月兒童應用兒童健康管理規范進行健康檔案管理,結果顯示,兒童健康管理的實施在改善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降低兒童貧血、佝僂病的發病率等方面有顯著效果,值得各基層社區廣泛推廣應用。另外,楊慧敏等人還特別指出,兒童超重率雖然有所降低但仍是高于2005年全國兒童超重率,建議減少超重及肥胖兒童的發生作為下一步兒童保健工作的重點。曾玲等人利用文獻法、專家咨詢法和德爾菲法進行指標的篩選與構建,最終構建的社區衛生服務適宜技術項目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的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8個,三級指標40個,篩選方法較為合理,結果相對準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譚玲琳等人對上海市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無縫式健康管理研究,其采用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使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相結合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不僅加強了社區0-3歲兒童的健康管理能力,還使得兒童健康管理更加規范、及時、有效。

三、討論

1.傳統兒童保健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兒童保健服務資源配置不合理。大多數社區兒童保健服務主要為測身高、稱體重、測視力,簡單評價身體發育情況及初步解決喂養和生長發育中已經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兒童精神健康的關注較少或水平較低,對于智力的拓展及心理的輔導更是極為少見。這種低水平的工作方式難以滿足人們逐漸增加的要求,不能提供優質的綜合 。2.觀念的轉變隨著傳統以治療身體疾病為主的醫學服務模式,漸漸向促進健康、預防保健為主流的預防控制醫學服務模式的轉變,由醫院向社區、家庭深入。新型的服務模式不僅為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更提升了居民接受保健服務的主動性和依從性,擴大了社區在居民心中的影響,使兒童系統系統管理率不斷上升。3.提高基層醫務保健人員的素質實施兒童保健系統管理過程中要對社區健康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培訓,因為兒童需要更專業、更全面、更深入的保健服務,要強調其個體化,總體要遵循整體性、全面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同時也有利于社區保健系統的完善和設施的健全。4.存在的問題第一,社區 0-36 個月兒童健康管理范圍較廣,但提供的服務項目不夠豐富,一些高端的需求還不能夠被滿足,比如智力測試、早教、親子活動。第二,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兒童健康管理人員素質有很大落差,專業人員較少。第三,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環境還有待提高,設備陳舊,缺乏兒保工作設備。綜上所述,社區兒童管理規范的實施對兒童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尤其在生長發育狀況、貧血及佝僂病等常見病患病率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是由于人口的流動性及地區文化水平和經濟條件的不同,群眾健康管理意識還有很大的不同,健康管理體系應用還沒有完全普及,這也將是我們下一步的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

[1]戴耀華,關宏巖.兒童早期綜合發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3(4):327-329

[2]胡海銘,李穎芳,李淑賢,等.社區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規范實施效果評價[J].罕少疾病雜志,2016,23(4):58-60

[3]楊慧敏,肖峰,李瑞莉,等.社區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規范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5-8

第5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單純性肥胖;干預;托幼機構

中圖分類號: R 179文獻標識碼:A

據國內外文獻報道,兒童肥胖癥流行呈快速上升趨勢,3~6歲是兒童肥胖的高發年齡段[1~3]。該年齡段兒童幾乎都在寄宿制或全日制托幼機構生活,托幼機構是學齡前兒童主要的活動場所。根據上述特點,我們從1996年起加強了對集體托幼機構3~6歲兒童的管理,進行兒童肥胖癥干預活動,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樣本來源及肥胖判斷標準

1999年和2002年以同樣地點、方法,在1996年全國0~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流調樣本抽取點范圍內(指上海市的原城區,以下簡稱“老城區”),整群抽取幼兒園3~6歲兒童,對其每年5―6月兒童系統保健體格測量資料進行評價。按身高標準體重法,參照WHO肥胖分度(百分數法)標準評價兒童超重和肥胖情況。

1.2管理措施

1.2.1成立兒童肥胖專題科研小組由市兒保所吸收各級兒保工作者和樣本點內托幼機構的保健老師參與組成。定期舉行學術交流活動;通報、分析上海城區學齡前兒童肥胖趨勢和本市各行政區兒童肥胖流調結果及托幼機構學齡前兒童中肥胖兒童管理現狀。注重對老城區范圍內一級幼兒園保健老師的培訓,內容包括飲食調整、有氧運動、行為矯正和健康教育等綜合干預措施的實施細則及注意事項,發揮市、區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級兒童保健網絡的作用。

1.2.2制訂肥胖干預規范將單純性肥胖兒童的管理列入托幼機構常見疾病范圍中;建立肥胖兒童的登記、隨訪制度;制訂超重、肥胖的干預措施,包括每日攝入營養的計算、每月家長的營養日記、根據不同情況設定不同的運動量、舉行健康講座等。

1.2.3階段評估用調查表方式,通過定時填寫工作開展情況,對重點幼兒園監測點的管理情況進行階段評估。

1.3評估指標

兒童肥胖率、超重率、肥胖-超重比(obesity to overweight ratio,OOR)、肥胖度的變化以及各項管理目標形成率(包括幼兒園是否納入到全年的工作計劃中、有無肥胖兒童的登記制度、干預措施的種類和實施記錄、各方面的支持力度等)。

1.4數據處理

應用SPSS 10.0軟件包統計,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上海老城區兒童超重率、肥胖率的變化

1999年與2002年,老城區3~6歲兒童超重檢出率分別為12.85%和11.84%;肥胖檢出率分別為8.49%和8.01%;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1996年資料比較,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均有顯著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為130.997和160.778,P值均

2.2兒童肥胖率的性別差異

2002年和1999年3~6歲兒童肥胖檢出率男童高于女童(P0.05)(表2)。

2.3各年齡組超重、肥胖檢出率及OOR值的變化

1999年和2002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傾向,并明顯高于1996年(P

2.4肥胖度構成比的變化

1996、1999和2002年輕、中、重不同肥胖度的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303,P

2.5各項管理目標的變化

由保健老師就問卷內容進行自我評估,各項管理目標達到要求的百分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較除“對超重兒童是否重視”一項外,均有統計學意義(表5)。

3.1幼兒園實施群體生長監測是控制學齡前兒童肥胖的基本措施

1996年第二次中國9市城區0~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海城區肥胖檢出率位于首位(2.62%),比10年前(1986年)增長524%。本研究顯示通過1999―2002年的3年干預活動,肥胖率未見上升。而在未干預的1996年至1999年兒童肥胖率上升了125.8%,與袁麗娟、蔣競雄等[4,5]研究兒童群體生長監測及干預對控制肥胖有良好效果相一致。通過干預與管理改變了輕、中、重度肥胖的構成比例,中、重度肥胖比例有下降趨勢。生長監測被認為是現代醫學模式轉變的主要方式,是兒童保健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因此,兒童保健機構必須將幼兒群體生長監測列入園所日常管理和重點考核內容,加強定期評估的研究。

3.2用OOR值作預測指標時,應動態分析其變化

有學者曾提出OOR可作為人群肥胖發生的預測指標,OOR為0.5~0.9為理想水平,1.0~1.3為可接受水平[6]。本研究中2002年3歲組一個較低的00R(2.83)及較低的超重率(9.81%)也可能預示最后有較理想的肥胖控制率(8.01%)。但本研究又示00R值隨年齡增加肥胖率上升而變小現象,例如在2002年6歲組肥胖率最高(12.35%)時,OOR僅為1.02。這說明用OOR評價時,應動態分析其變化,當肥胖率在上升,而OOR在下降時,OOR指標又成為該年齡段超重兒童因未得到有效干預而迅速發展成肥胖的標志。

3.3擬訂管理目標,定期進行評估

在對托幼機構兒童肥胖實施干預措施過程中,業務主管部門要制訂管理目標,定期進行評估。我們的評估內容已在重點監測幼兒園實施并取得良好干預效果[4],反饋結果和存在的問題對三級保健系統的各層次保健人員都有借鑒或促進作用。兒童肥胖防治或干預是一項關系人類健康的持久戰,在兒童保健工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這種評估方式可以推薦為基層所用,以及時總結,改進管理水平。

兒童肥胖的防治對新時期兒童保健工作者是一個長期、艱巨的挑戰[7]。盡管兒童保健工作者通過多年的努力,本市學齡前兒童肥胖的增長趨勢有所遏止,但要真正降低兒童肥胖的發生率,需要兒童保健工作者與教育部門聯合,共同研究對策,制訂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

(該工作得到上海市各區縣婦幼所及幼兒園保健老師的支持與配合,特此致謝)

4參考文獻

[1]歐陽長安,黃海瑩,蘇妙齡,等.廈門市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癥患病情況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2004,12(3):256-257.

[2]Batch JA,Baur LA.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obesity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Med J Aust,2005,182(3):130-135.

[3]李輝,張璇,閻桂鳳,等.八城市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十年流行變化趨勢[J].中國兒童保健,2002,10 (5):316-318.

[4]袁麗娟,張晶,魏梅.幼兒園兒童單純肥胖癥的群體干預措施探討[J].上海預防醫學,2004,16(11):542.

[5]蔣競雄,夏秀蘭,吳光馳,等.學齡兒童單純肥胖癥的群體干預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2002,10 (6):364-366.

[6]丁宗一.中國兒童期單純性肥胖癥[J].中華兒童保健,1997,5(增刊):6.

第6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低出生體重發生率2001年我市低出生體重發生率為1.07%,2010年為2.70%,平均增長速率為0.0970。達“兩綱”要求。見圖3。

出生缺陷發生率

2003年以前出生缺陷監測未納入常規調查和統計,無數據顯示,2003年出生缺陷發生率為5.93‰,2005年明顯上升,以后呈上下波動,2010年為10.68‰,平均增長速率為0.0877。未達“兩綱”要求。見圖4。

“兩綱”保健服務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孕產婦保健覆蓋率2001年我市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96.13%,2002年上升至98.39%,以后處較穩定水平,2010年為98.31%,其中,農村99.65%,城市97.67%,平均增長速率為0.0085。達“兩綱”要求。見圖5。

2.0~7歲兒童保健覆蓋率2001年我市0~7歲兒童保健覆蓋率為61.12%,2004年上升至80.65%,以后呈上升穩定趨勢,2010年為86.46%,其中,農村82.4%,城市88.49%,平均增長速率為0.0354。城市0~7歲兒童保健覆蓋率未達“兩綱”要求。見圖5.

3.住院分娩率2001年我市住院分娩率88.88%,2005年上升至98.60%,以后處較穩定水平,2010年為99.96%,平均增長速率為0.0156。達“兩綱”要求。見圖6。

4.婚前醫學檢查率2001年我市婚前醫學檢查率為64.58%,2003年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后婚前醫學檢查率大幅下降,2004年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為0.66%,2010年為28.05%,平均下降速率為0.1008。未達“兩綱”要求。見圖7。

討論

我市的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達到了“兩綱”目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這3個死亡率的平均下降速率已很低,提示目前婦幼衛生工作的重點是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將這3個死亡率維持在目前水平,并認真研究死因防止反彈。在孕產婦死因構成中,產科出血居首位,其次是羊水栓塞、先天性心臟病,由此可見,加強各級婦幼保健和產科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規范培訓,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提高產科急救能力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關鍵。

同時,加強個性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產婦及其家屬對圍產保健的認知度,也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在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構成中新生兒窒息、早產、先天性心臟病居前3位,因此,提高圍產保健和產科質量,強化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預防早產,開展早產預測,加強優生優育指導,開展產前診斷,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是降低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自“兩綱”(2001~2010年)執行以來,我市通過狠抓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開展“母嬰安全年”活動、實施“降消項目”、強化圍產保健和產科質量培訓等一系列措施,2001年以來我市的孕產婦保健覆蓋率、住院分娩率穩步提高,分別接近99%、100%。隨著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及新法接生的普及,從而杜絕了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

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的提高,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婦幼保健工作,還控制了低出生體重發生率,低出生體重不僅直接影響新生兒、嬰兒死亡率,而且與小兒長期預后、生長發育遲緩、殘疾、成人期疾病等也密切相關。根據監測情況,我市的低出生體重發生率雖然達“兩綱”要求,但呈上升趨勢,分析原因除了我們狠抓婦幼衛生監測工作,監測覆蓋率擴大,監測質量提高,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調查研究,分析我市低出生體重發生率上升的原因。兒童保健覆蓋率是反映兒童接受最基本的保健服務的指標,它體現了政府對兒童的關心程度,也體現了衛生保健部門提供兒童保健服務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動力。兒童保健工作從啟動時間到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始終較婦女保健工作進展慢。

2010年全市及農村的兒童保健覆蓋率達到了“兩綱”目標,但城市的兒童保健覆蓋率未達到“兩綱”目標。農村是由鄉鎮衛生院承擔兒童保健系統管理,而且與預防接種工作相結合,這樣更有利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目前城市主要是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兒童保健系統管理,而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保健人員配備不足,且兒童保健專業素質欠缺,兒童保健業務及對轄區的兒童保健管理相對薄弱,另外,城市的人口流動性較大、小型民營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的不規范管理,都給兒童保健管理增加了難度。因此,為了提高我市兒童保健覆蓋率,提高兒童保健質量,需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各級政府及衛生行政部門對各地各單位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考核力度,同時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投入,用于硬件和軟件建設;②各地各單位要重視群體保健工作,配備保健專業人員,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做好本轄區的兒童保健宣教工作,并加強流動人口的兒童保健服務;③婦幼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根據職責劃分做好轄區民營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的監督管理工作。

婚前醫學檢查是保證健康婚配、防止疾病傳播和遺傳病延續的重要生殖保健措施。2002年以前我市的婚檢率還在50%以上,2003年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后,婚檢工作難以開展,婚檢率明顯下降,平均下降速率達10%以上。雖然2008年湖北省人口計生委、衛生廳、民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適齡青年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根據文件精神各縣(市)逐漸開展了農村適齡青年免費婚檢的工作,婚檢率有所上升,但與“兩綱”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第7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關鍵詞] 臨床路徑;兒童保健;新生兒;體格;智力

[中圖分類號] R71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c)-0159-02

兒童保健門診作為醫院的基礎性部門,承擔了我國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任務[1],其通過對兒童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潛在風險進行積極預防,對兒童出現的行為錯誤進行科學矯正,同時對撫養人進行科學喂養指導[2],達到提升兒童整體體格、智力發育水平的目的。新生兒出生后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是兒童保健的重點對象[3]。為適應時展的需求,提高本院兒童保健的水平,本院在2011年建立臨床路徑對兒童保健進行指導,效果較為理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轄區出生的新生兒43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18例,對照組:男115例,女103例,干預組:男117例,女101例,兩組新生兒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781,P>0.05)。

1.2 納入標準

所有新生兒均是足月分娩,出生時體重2500~4000 g

1.3 排除標準

①早產以及過期妊娠產新生兒;③撫養人不配合本院工作人員的隨訪工作;④隨訪1年以上,中途因為其它原因中斷隨訪。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體檢、新生兒發育營養指導、疫苗的接種工作。干預組則依據新生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制訂臨床路徑干預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新生兒出院后7 d內,為其建立體檢檔案,對其進行神經發育測查,同時對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喂養進行指導,宣傳母乳喂養;②新生兒1個月左右對其進行智力以及體格的發育測評,指導家屬掌握新生兒智力開發、體格加強訓練方法,再次強化產婦的喂養行為;③新生兒3個月后進行智力以及體格的發育測評,適當進行營養指導,重點在于指導正確的輔食添加方法,防止出現營養不良進而造成發育遲緩;④新生兒6個月左右進行智力及體格測評,根據新生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新生兒的動作進行指導,例如坐、爬,同時指導撫養人利用圖片和音樂的方式對新生兒進行智力開發訓練;⑤新生兒8個月左右行體格以及智力測評,重點監測新生兒的血紅蛋白,對佝僂病以及貧血進行良好的預防,同時強化撫養人對其進行的智力開發訓練以及體格強化訓練;⑥新生兒12個月左右,對新生兒的智力以及體格進行測評,此階段重點在于對新生兒的聽力進行篩查、指導新生兒的牙齒保健,同時指導新生兒的精細動作訓練;⑦新生兒的疫苗接種,本組新生兒出生15 d內完均成卡介苗的接種,乙肝疫苗在8個月內完成接種工作。

1.5 評價指標

由經過相關培訓的醫師對本次研究的所有新生兒進行體格和智力水平測試,測試表格采用歐萍編制的《新生兒智能開發與發育簡明表》[4],智力發育評分包括新生兒的5個相關功能(大運動、精細工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的評分,計算出總的智力發育評分。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由Excel 2003錄入,數據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干預組新生兒在6、12個月后的體格發育評分為(95.12±9.20)、(96.34±10.68)分,智力發育評分為(94.63±9.65)、(97.13±10.98)分,干預組新生兒智力及體格發育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漸改善,現代父母對于新生兒的保健認知覺悟也不斷提升[5]。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成為我國父母的主體,其對新生兒的保健工作有更高的要求,然而有報道顯示,許多父母對新生兒保健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在遇到問題時更多地選擇求助于醫院或者有經驗的人士,所以有針對性地加強新生兒父母的相關保健知識對于新生兒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提前預防、及早發現、盡早治療,確保其健康成長[6]。目前新生兒的保健工作已經不單單是保證新生兒體格方面的健康成長,對其智力發育有更高的期望。兒童保健門診作為兒童保健的基礎性部門,對祖國下一代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兒童保健門診主要是通過對兒童在其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進行積極預防,一方面通過指導撫養人對新生兒進行科學喂養、對新生兒在成長過程中的不良行為做到及早發現與盡早糾正,以利其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則幫助撫養人了解科學的新生兒保健的相關知識,以提高其對新生兒成長中出現問題的發現和處理能力[7],所以,新生兒的保健工作有其重大的社會意義。

新生兒的智力和體格發育水平不單單是受遺傳控制,環境水平以及教育也發揮極重要的作用,有報道顯示,新生兒的喂養不當是導致其發育遲緩的重要原因[8],因而,新生兒在出生以后根據新生兒的發育特點選擇科學有效的喂養方法以及合適的早期教育,對提高其體格以及智力發育水平有較大的幫助。通過對新生兒進行臨床路徑干預,新生兒生長發育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進而提升了我國的整體人口素質。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兒童保健門診的臨床路徑干預后,干預組新生兒智力及體格發育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對新生兒進行早期的臨床路徑干預可以較好地提高新生兒的智力以及體格發育水平,有利于其更好地成長。國外學者Roberts的研究表明[9],對新生兒進行早期教育對新生兒的體格以及智力水平的提高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對具有高危因素并可能出現智能缺陷的新生兒進行早期干預,可以避免新生兒出現智力發展障礙、體格發育不正常等情況。故對新生兒開展智能開發以及健康指導勢在必行,同時由于我國兒童保健開展相對較晚,在很多地區并未建立完善的兒童保健配套體系,所以有必要尋找一套對兒童保健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加強兒童保健事業。

[參考文獻]

[1] 楊青,朱宗涵,張德英,等.我國兒童保健工作的挑戰和對策[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1):3-4.

[2] 孫玉萍,李清,姚華,等.不同民族居民血尿酸水平與心血管病指標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5):584-586.

[3] 劉愛東,趙麗云,于冬梅,等.中國2歲以下嬰幼兒喂養狀況研究[J].衛生研究,2009,38(5):555-558.

[4] 歐萍,陳曦,錢沁芳,等.《嬰幼兒智能開發與發育簡明表》的應用[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6,40(2):167-169.

[5] 譚紅彤.胎嬰兒父母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行為態度調查及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7):895-897.

[6] 何滿芬,黃廣文,蔣燕娟.嬰幼兒父母早期教育知識知曉及需求調查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4):672-674.

[7] 黃東明,楊孜,陳海燕,等.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2):640-642.

[8] 王燕,王惠姍,宮麗敏,等.社區兒童保健醫師營養與喂養知識現狀及培訓需求[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3):913-914.

第8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第一條為加強對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券(以下簡稱服務券)的管理,保障城鎮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根據*省衛生廳、*省財政廳下發的《*省衛生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省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券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實施細則所稱服務券是指在我市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灣里區、紅谷灘新區、*經濟開發區、高新開發區范圍內,由轄區政府統一為城鎮居民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購買公共衛生服務的一種有價憑證。服務券不得兌付現金、實物,不找兌,不得買賣,不辦掛失。

第三條市、區衛生局、財政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服務券使用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區政府成立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局內,負責本區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領導和服務券使用的具體組織實施,以及做好對城市居民的宣傳工作。

第五條街道辦事處和本辦法第二條范圍內的鄉鎮政府(下同)負責轄區內人群的調查摸底、分類統計和服務券發放對象的確定,負責服務券的申領、發放和宣傳工作。

第六條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負責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做好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相關宣傳工作。

第二章對象和內容

第七條服務券分為四種,分別為兒童保健券、孕產婦保健券、婦女保健券、重點人群保健券。

第八條服務對象:

(一)兒童保健券的服務對象為0--3歲兒童;

(二)孕產婦保健券的服務對象為孕產婦;

(三)婦女保健券的服務對象為35--60歲婦女;

(四)重點人群保健券的服務對象為60歲以上老年人、低保對象、殘疾人。

第九條服務內容:

(一)兒童保健券:新生兒家庭訪視和健康檢查2次;0--1歲兒童每年健康體檢4次,1--3歲兒童每年健康體檢2次,6個月--3歲兒童每年做一次血紅蛋白測查;提供兒童保健指導。

(二)孕產婦保健券:產前檢查4次(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2次),產后訪視2次。

(三)婦女保健券:每年提供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生殖保健、更年期保健知識及計劃生育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指導。每2年提供一次婦女病普查,包括宮頸防癌涂片、內外生殖器檢查、白帶常規等。

(四)重點人群保健券:每年提供健康管理,開展重點慢性病篩查與病例管理。每2年提供一次免費健康體檢服務,包括:全身體格檢查,尿常規、血常規、血糖、血脂、心電圖檢查。

第三章印制與發放

第十條服務券是有價憑證,由區政府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印制(樣券見附件2),區財政局監制。服務券須注明券種、面值、有效期、編號、服務項目。服務券每年印制的數量依據調查的服務對象人數確定,服務券印制后的數量、價值金額要準確登記備查,服務券印制、發放所需工作經費由區財政局解決。

第十一條服務券面值:

(一)兒童保健券,面值10元。

(二)孕產婦保健券,面值12元。

(三)婦女保健券,面值20元。

(四)重點人群保健券,面值28元。

第十二條服務券有效期:

兒童保健券、孕產婦保健券有效期為一年,具體時間從發放服務券之月起向后順延12個月;婦女保健券、重點人群保健券有效期為兩年,具體時間從發放服務券之月起向后順延24個月。

第十三條服務券的編號由區行政區劃號碼(6位)+識別碼(1位)+自然數碼(6位)構成。識別碼由1代表兒童保健券,2代表孕產婦保健券,3代表婦女保健券,4代表重點人群保健券,具體號碼由區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

第十四條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負責組織服務券的申領和發放,發放時須填寫發放登記表,實行發放者和領取人雙簽字,發放服務券不得設置任何附加條件。

第十五條服務券實行雙印鑒制,必須加蓋區衛生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專用印鑒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服務券按享受服務條件發放,一般是一人一券,但具備享受兩種或以上服務條件的服務對象,可同時申領兩種或兩種以上服務券。服務券發放給服務對象本人或監護人,服務券僅限于具備享受服務條件的服務對象本人使用,不得轉送其他人使用。

第四章使用與結算

第十七條服務對象憑服務券,在領取服務券的街道范圍內區衛生局確定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自主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免費享受相應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孕產婦保健券、婦女保健券僅限于在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

第十八條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區衛生局按以下條件確定:

(一)已取得*市衛生局批準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批準書》;

(二)取得區衛生局核發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

(三)經衛生局考核達到一星級以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含一星級)標準。

第十九條區政府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在各街道范圍內,公示本街道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名稱、地址、聯系電話。

第二十條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分工為服務對象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并收回服務券,填寫服務券登記一覽表和相應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表格,并通過*省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信息軟件管理系統上報相關服務信息。

第二十一條服務券的結算實行考核撥付制,每半年結算一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收回的服務券匯總上報區衛生局,根據考核結果,由區財政局按服務量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核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經費。

第五章考核與監督

第二十二條區衛生局按照《*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標準》,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服務券的考核評估細則,加強對服務券實施情況的考核評估。

第二十三條區政府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負責轄區內服務券宣傳、印制、發放、使用、兌付等情況的考核與監督。

第二十四條區政府成立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評委員會,績效考評委員會由區衛生和財政部門代表、公共衛生專家、社區居民代表按各占1/3的比例組成,負責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服務券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績效考評。

第9篇:兒童保健的重點范文

【關鍵詞】在園兒童;檢出率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城區在園兒童年齡范圍:3-6歲,查體時間:每年5-7月份

1.2方法查體隊伍由兒童保健醫生和檢驗人員組成,體檢過程用統一量具,統一查體標準,評價用兒童保健電腦WZR—EI2型,化驗項目包括血色素、血常規、微量元素檢查。

1.3體檢流程提前與幼兒園預約時間并發放查體表,由老師負責填寫姓名、性別、年齡、出生日期,查體時每個兒童持自己的體檢表按身高、體重、內科檢查、采血化驗流程進行,查體完畢后將查體表收回,回院后進行營養評價、疾病統計。

2結果

在園兒童健康查體統計的主要疾病有:貧血、營養不良、肥胖、齲齒視力不良等,由附表可見齲齒的檢出率最高;其次為肥胖;營養不良檢出率較低基本呈下降趨勢。貧血的檢出率波動較大,2007——2009年均低于2%,2010——2012年明顯升高,并呈上升趨勢。上述結果提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缺乏性疾病逐漸減少,但營養過剩和不良習慣引發的疾病患病率卻逐步增加,這說明家長重視孩子營養缺乏的問題,卻忽視了營養是否適度、均衡,忽視了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引發了齲齒、肥胖、貧血、視力不良等疾病,見表1。

3討論

3.1齲齒齲齒是在園兒童中檢出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從2007至2012年檢出率各年間均有波動,2009年的檢出率最高為61.24%,2012年的檢出率最低為36.51%,7年來,齲齒的檢出率均在35%以上。由于在園兒童多是乳齲,不足以引起家長的重視,大多數家長認為乳牙遲早會換成恒牙,不用及時治療,但實際上對孩子有一定的危害,主要是影響飲食、外觀、恒牙的萌出及繼發其它器官感染。齲齒的預防工作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逐步降低齲患率:①加強齲齒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長及兒童對口腔保健的重視程度。②逐步開展氟化泡沫防齲工作。③采取家長、幼兒園及社會共同參與的模式,廣泛普及口腔保健知識。

3.2單純性肥胖按WHO標準用兒童保健電腦進行營養評價,評價后可分為輕、中及重度肥胖。從附表可看出,2007——2012年肥胖的檢出率呈上升趨勢,2012年肥胖的檢出率較2007年上升了4.25個百分點,兩年比較有統計學意義(x2=36,p

3.3營養不良與貧血營養不良的檢出率較低,均在3%以下且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07年營養不良的檢出率為1.23%,2012年下降為0.63%,2007年與2012年比較有顯著性差異(x2=5.17,P

3.4視力不良視力不良的檢出率各年均有波動,2007年的檢出率最低為3.40%,2011年的檢出率最高為8.82%,明顯低于濟南市槐蔭區20.32%的檢出率,提示我市城區視力不良的檢出率偏低,眼保健工作有待加強。據調查,視力不良的主要原因為屈光不正和弱視,下一步的查體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眼保健工作,增加屈光檢查項目,以早期發現視力不良兒童,并做到及時通知,督促其及早矯治。

參考文獻

[1]劉湘云,陳榮華,趙正言.兒童保健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6.

国产91一区二这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对白在线|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少妇伦子伦情品无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av国产传媒精品免费| 国产东北肥熟老胖女| 欧美 国产 综合 欧美 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18禁裸乳| 里番本子纯肉侵犯肉全彩无码| 97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无码av在线a∨天堂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专区|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日本一道|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性做久久久久久|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极品美女尤物嫩模啪啪|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宅男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顶级少妇做爰视频在线观看 | 曰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影院久久久| av最新版天堂在资源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国产男女插插一级| 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中文字幕av无码人妻| 精品樱空桃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