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足球游戲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校園足球;運動技能;教學;作業設計;實效
當前,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的足球運動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程度越來越高,比重也越來越大。這是一項青少年足球運動與學校體育教育相結合的重要工作,對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有著偉大的意義。在校園足球教學工作全面開展的過程中,足球運動技能教學始終是整體足球教學工作的核心目標,也是實現學生在不同階段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有效開展足球運動技能教學,并通過合理設計課后作業使教學內容延展到學生的業余生活中,達到預期目標,是需要也值得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和不斷提高的。
筆者認為,要達到足球運動技能的教學目的,就要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在整個教學設計,尤其是課后作業設計中注重實效,不能流于形式,要以多種多樣、豐富有趣的活動引導學生、吸引學生,使他們樂于參與、勇于競爭、持之以恒,并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在競技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在持續中不斷發展和進步。具體說來,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堅持多樣性原則,滿足足球運動技能教學的基本技術和組合技術之教學目標實現的需要。
根據《課標》要求,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球類教學中運動技能水平的內容包括球類運動的基本技術和組合技術兩個方面,具體到足球運動,至少包括顛球、控球、運球、運球突破、傳球、頭頂球、接球、射門等基本技能和技術動作。要完成這些不同形式和特點的教學任務,就必須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針對不同基本技能和技術動作特點設計出形式多樣的教法和訓練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掌握。
例如作為最基礎的顛球技術動作,為實現從運用腳背正面和腳內側顛球的基礎性技能到以腳外側和腿部再到除手臂之外的身體其他部分的發展性和提高性技能漸進,就應當設計出規定動作顛球、計數顛球、計時顛球和自由顛球等不同的訓練模式作為階段性課前準備活動,這樣既掌握了基本技術動作,又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了熱身,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訓練中逐步提高。
而對運球突破這樣有一定難度的教學目標,可以從運球基本要素入手,設計并指導學生分組帶球變速跑、變向跑、繞障礙跑,并逐步增加難度,再發展到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多(連續突破)的對抗性訓練,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發揮多樣性優勢,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更多角度、更多層次和更多可能性。
在實踐基本技術和組合技術運動技能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和訓練模式不可能,也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體能、技能和程度水平確定教學和訓練方法的難度、梯度、運動水平和運動量,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控球技術動作的教學中,不僅要根據學生年段水平確定其需要達到的技術目標,即撥球、拖球、扣球、挑球等技術動作的實現,還要按照階段性和難度系數,配合其他教學內容所占的比例進行合理分配,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撥球和拖球為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既要進行原地基礎動作規范的訓練,也要在規定距離或有限場地內進行運動中練習并與運球的教學和訓練相結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傳球,一對一、短距離的定點傳球當然是最基礎的訓練,但為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同時也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進行一對多、多對多、長距離、任意性的傳球訓練,這樣可以在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凝聚其注意力、提高其反應速度和實戰技巧。
三、注重趣味性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趣味帶動實效。
足球是一項有趣的體育活動,是深受人們喜愛,尤其為青少年追求和熱愛的運動。足球教學應體現出這種趣味,將多種多樣的趣味游戲貫穿到教學活動中。正如一句流傳甚廣的話所說:足球是圓的,有無限可能。足球教學也應該充分顯示足球的這種無窮魅力。足球教學不能僅僅是教學,也不應僅僅以強身健體為目的,更應該給學生以心靈上的愉悅、心理上的享受和情操上的陶冶。
實現足球教學趣味性的關鍵,在于引入足球游戲:“在教學中運用足球游戲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保持濃厚的興趣、并對下一次足球課產生心理上的渴望和要求。”
四、趣味游戲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在玩中學、學中玩,在足球游戲中滲透教學和訓練目標。
體育課不是游戲課。在足球教學活動中引入的趣味游戲應當始終緊扣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服務。趣味游戲的目的是為了使教學活動不顯得枯燥乏味,每一項游戲都應該緊扣教學和訓練目標,針對具體的運動技能和技術動作水平,可預測、可操控、可評估,有助于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定點射門小游戲、點球大賽、角球協作游戲和個人突破射門賽、傳球運球配合射門,都可以作為射門這一足球運動技能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并體現出由基礎到發展再到提高這樣一種層級推進模式。而在頭頂球、接球這樣的基本技術動作教學中,同樣可以運用趣味游戲教學,以頂球瞄準賽、雙人互頂、多人傳頂、定點接球控球、跑位接球控球等游戲教學形式讓學生迅速掌握這些基本技能。
五、多樣性和趣味性遵循漸進原則、符合教育理念、服務教學目標、保障健康安全。
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和生動有趣的教學訓練都要符合教育的一般規律,按照漸進的方式,以符合當前教育理念為基本準則服務于最終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保障學生的安全,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
做到以上幾點,保障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如何設計課后作業,延展課堂教學的效果到學生的業余生活之中,促進足球教學的實效,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直以來體育教學局限于課堂,大大地限制了它的作用和功效,不利于學生長久持續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巧妙的、多樣化的、可執行的課后作業設計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值得重視和思考。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初步的想法:
A、課后作業設計應以提高興趣、尋找樂趣、加深認識為前提和基礎。
足球課的課后作業首先應該是學生樂于完成的,且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能夠找到樂趣,加深對足球運動的認識。因此,適當的賞析、點評、討論可以作為足球教學課后作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經典賽事的觀摩、著名球員技戰術能力的分析和評論都可以作為課后作業,相信喜愛足球的孩子們一定樂于完成。
B、課后作業設計應延展課堂教學內容,使之得到鞏固和加強。
除運動技能訓練之外,體能訓練、技戰術的應用也是足球運動的重要內容。
據此,足球教學課后作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或通過業余組織興趣小組、場地比賽的方式加以實踐和提高,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補充。
C、課后作業設計應適當拓展,以有助于學生特長愛好的發展,有利于人才的選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示范、講解、展示等方式滲透更高水平的運動技能,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后鍛煉和發展。通過這種拓展性和開放性的“高級作業”發現和挖掘人才。
綜上所述,多樣性、趣味性的足球運動技能教學和實效性的課后作業設計對于校園足球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愿意拋磚引玉,并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到這一課題的思考和討論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1~6年級)普通高級中學體育(7~12年級)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稿)[S].
[2]王崇喜.球類運動——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