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精兵簡政范文

精兵簡政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兵簡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精兵簡政范文

【關鍵詞】 腎結石; PCNL; 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9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7-0006-03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PCNL)目前已被認為是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主要方法[1-2],其避免了開放性手術的創傷大、術中術后大出血幾率高、腎缺血損傷、腎切除等風險和弊端;但穿刺通道建立具有盲目性和不穩定性,使手術潛在風險增高,影響了該技術的廣泛深入開展,尤其是開展初期,少見并發癥不斷出現,值得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0月-2009年10月筆者所在醫院采用PCNL術治療腎結石658例,出現少見并發癥的共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齡18~56歲,平均32歲;病程2~12年,有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治療史的3例,伴高血壓2例,糖尿病1例,腎功能不全代償期2例,泌尿系感染3例,肥胖1例;結合B超、KUB+IVU、逆行造影及CT檢查診斷復雜型腎結石合并輕度腎積水6例,單純腎結石無腎積水3例,其中其余器官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

1.2 方法

Wolf輸尿管鏡8.0/9.8 F,18 F標準腎鏡及監視系統,氣壓彈道碎石器,第三代超聲碎石清石系統(EMS),全身麻醉。麻醉有效后先取截石位,輸尿管硬鏡下插入導絲達患側腎盂,導入去尖端的5 F輸尿管導管到腎盂,留置導尿管固定導管;改俯臥位消毒、鋪巾,經輸尿管導管注入生理鹽水或約23%泛影葡胺,取11肋間或12肋下腋后線與肩胛下角線間為穿刺區域,B超和/或“C”臂定位,用18 G 15 cm PTC針在定位器引導下刺向結石所在處腎盞或腎盂,退出針芯見尿液溢出,引入直徑0.089 cm、120 cm的斑馬導絲、超滑白泥鰍導絲或德國URO公司的安全導絲(75 cm長),引導筋膜擴張器建立通道,留置16 F或18 F Peel-away鞘,放入輸尿管鏡,找到結石,或再用金屬擴張器擴到24 F,18 F標準腎鏡監視下進入腎盞、腎盂觀察結石,用氣壓彈道碎石機或EMS逐步擊碎結石沖吸或鉗取出。輸尿管內置F5雙“J”管,術后留置16 F或20 F腎造瘺管。術后2~3 d內攝KUB片,以了解腎造瘺管、輸尿管支架管和剩余結石情況。

2 結果

出現少見并發癥的9例均發生于該技術運用總數不足200例內;盲目穿刺建立經皮腎通道2例,“C”臂介導4例,B超引導3例;大出血選擇性腎動脈栓塞4例,其中腎盞頸撕裂傷1例,腎穿通傷2例,擴張移位致反復穿刺腎損傷1例,平均輸血1200 ml;十二指腸損傷中轉開放性手術修補、引流1例;14 F硅膠腎造瘺管經腎靜脈分支進入下腔靜脈,彩超監視下安全退出1例,輸血3000 ml;輸尿管撕脫傷中轉開放性手術取石并輸尿管腎盂吻合1例;術后感染性休克搶救1例;術中死亡1例;經術后多科室協作搶救、治療,剩余8例均好轉出院,拔除輸尿管內雙“J”管后復查IVU未發現腎盂輸尿管梗阻,6例殘余結石需二期進一步治療。

3 討論

mPCNL技術是近10年來日趨成熟并得到廣泛認同的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的有效手段。美國泌尿外科協會(AUA)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腎臟復雜形結石的治療應首先考慮使用PCNL技術,然后根據需要再輔助使用ESWL治療或再次行PCNL治療。國內近年來進行了mPCNL手術嘗試,雖然開展的中心較少,但在不同的報告中都顯示了其對2 cm以上結石的良好治療效果[3]。隨著該項技術的不斷推廣,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越顯突出,罕、少見并發癥的報道不斷增加,本組9例,均發生于新技術應用不足200例內,說明此項技術的掌握有其特殊性,從能到會,從會到嫻熟、掌握,需要經歷不斷的臨床病例積淀,從單一機械性操作向理論深化,才可能減少或避免罕、少見并發癥的發生。

經皮腎通道的建立是PCNL技術關鍵步驟,不可能避免損傷和出血,但大出血與動脈或較大的靜脈損傷是有聯系的,盲目穿刺和患者過度肥胖會自然增加損傷的風險,暴力擴張會加重出血和擴大創傷,本組大出血的3例,術后選擇性腎動脈造影證實了這一點,隨著定位設備的不斷改進,尤其是“三維”高清彩超的應用明顯的降低了由于穿刺導致的大血管損傷幾率。然而,實際操作中不可避免遇到穿刺非常成功即“一針見尿”,擴張后卻見明顯出血,甚至大出血的現象,輸尿管鏡檢查發現擴張建立的通道與穿刺針的路徑不重疊,不見腎盂、腎盞或者導絲脫位,說明擴張時力的方向發生了改變,與導絲柔軟、暴力擴張及缺乏經驗手感較差不無關系,腎穿通傷及腎盂輸尿管損傷有時發生于此,改用較硬的金屬“安全”導絲后擴張通道移位的情況顯著降低,對初學者來說有重要借鑒價值;十二指腸與升、降結腸損傷已有報道[4],分析原因與穿刺時安全范圍的選擇、患者的及解剖變異相關,俯臥位十二指腸降部與右腎門幾乎在同一水平,升、降結腸緊貼腎腹側,如果穿刺路徑過度靠腹側、操作中忘記相對安全范圍或者選擇不當,出現損傷是有可能的,術中一旦發現應及時終止原定方案,手術探查,止血、修補、引流、造瘺,有條件的同時取石。至于導絲、造瘺管進入腔靜脈非常罕見,不排除腎本身血管變異、旋轉不良、改變引起的腎移位、穿刺時靜脈貫穿傷及擴張不當等因素;術中可見活動出血、迅速凝固、堵塞操作通道及壓迫有效,窺視過程中大量生理鹽水進入循環系統不一定出現血壓迅速下降,但血紅蛋白、血氧飽和度及酸堿度有明顯變化,應引起重視;處理需先確定有否血、尿外滲、是否經腎實質內靜脈進入腔靜脈、損傷的靜脈系統是否與腎盂腎盞相通,如果導絲或造瘺管僅經腎實質的大靜脈分支進入腔靜脈,根據腎實質及腎盂本身活動產生的壓力高于腔靜脈,右心房有中心抽吸作用的原理,可直接將導絲或造瘺管退到腎實質內,夾閉造瘺管不再出血、腎周無明顯變化則可以安全撤退,結石等待二期處理。PCNL技術開展以來,死亡病例的報道有所增加,可能與該技術實施中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尚不完全清楚、適應證不夠嚴格、檢測與監控技術欠缺等有關,有必要進一步探索。

PCNL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復雜性腎結石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可重復性、腎功能影響小、住院時間短、可開展條件相對較低、取石率與開放手術相當的優勢,越來越受到泌尿外科醫師的青睞,近幾年,隨著高清彩超引入、導絲及擴張器不斷改進、碎石系統不斷更新,該技術已被許多二級醫院引入;但其潛在的風險如大出血、腸道、胸腔、大血管及腎的嚴重損傷已經引起眾多專家的高度重視,缺乏對少、罕見并發癥應急處理措施及能力的醫療機構,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建議謹慎推進。

參考文獻

[1]Shah H N,Kharodawala S,Sodha H S,et al.The management of renal matrix calculi:a single-centre experience over 5 years[J].BJU Int,2009,103(6):810-814.

[2]Turna B,Raza A,Moussa S,et al.Management of calyceal diverticular stones with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an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long-term outcome[J].BJU Int,2007,100(1):151-156.

[3]王大偉,魯軍,夏術階,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臟鹿角狀結石128例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27(11):1361-1366.

第2篇:精兵簡政范文

[關鍵詞] 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頸椎病;交感神經;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4(a)-0025-03

自從Hellinger于1994年首次將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用于治療頸椎病以來,PLDD技術以其創傷小、恢復快、不破壞椎體穩定性、并發癥少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臨床,本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通過PLDD治療伴交感神經癥狀頸椎病患者40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通過PLDD治療伴有交感神經癥狀的頸椎病患者40例。入選條件,(1)行頸椎MR或CT檢查顯示存在脊髓受壓,并與臨床癥狀符合;(2)經3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無效或拒絕接受開放手術者;(3)均伴有交感癥狀存在;(4)排除PLDD手術禁忌證[1-2]:突出間盤或韌帶鈣化或椎間隙嚴重狹窄;頸椎間盤髓核脫出、游離;椎體不穩或滑脫;合并出血性疾病、心腦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及精神障礙者;頸咽部腫瘤或感染者。本組患者男15例,女25例,年齡33~71歲,平均49.6歲。病史4~120個月,平均18個月。均存在交感神經癥狀:頭昏(39例)、頭痛(30例)、惡心、嘔吐及其他胃腸道癥狀(23例)、耳鳴(20例)、視物模糊(16例)、心悸、胸悶、心動過緩或過速及其他心電圖異常(12例)。并伴或不伴有頸肩部疼痛不適,雙上肢疼痛麻木、感覺減退,雙手持物笨拙,Hoffmann sign(+),腱反射亢進等神經根型或脊髓型頸椎病表現。

1.2 手術方法及術后處理

1.2.2 手術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雙肩墊縱型輔料,使頭略后仰,方便手術操作,將克氏針置于頸前,C臂機定位,標記手術間隙,常規消毒,鋪無菌巾,左手將氣管、食管向左推移過中線,選取氣管與頸動脈鞘之間的間隙為進針點,在C型臂引導下將穿刺針進入椎間盤側位像中后1/3~1/4及正位像的1/2處(圖1)。確定位置無誤后,拔出針芯連接三通管,植入光導纖維,以輸出功率8 W并根據患者椎間盤突出程度及手術過程中的反應確定總能量,一般為300~400 J,術后頸圍領固定限制頸部活動,并給予地塞米松、甘露醇等對癥治療。術后頸圍領固定約3周。

1.3 療效評價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3 討論

該組40例伴交感神經癥狀頸椎病患者經過PLDD治療后34例患者癥狀較前改善效果滿意,6例患者治療效果不佳,總體上來說PLDD治療伴交感神經癥狀頸椎病是積極有效的。PLDD自1986年由Choy DS和Ascher J等[4]首先應用于臨床,以其創傷小、術后康復時間短、不破壞脊柱穩定性等優點迅速得以開展并取得良好療效,本院采取PLDD治療交感神經頸椎病以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本院在行頸椎PLDD治療伴交感神經癥狀頸椎病中的經驗及認識總結如下:

3.1 PLDD治療伴交感神經癥狀頸椎病的原理

由于頸椎間盤突出、退變及頸椎不穩等因素,造成對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出現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胸痛胸悶、眼澀發干、記憶力減退等癥狀。PLDD是利用激光可以使髓核瞬間汽化從而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椎間盤回縮減少對周圍組織及神經的壓迫,一定程度上促進交感神經功能正常化,進而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同時激光的熱效應,可以使周圍血管擴張,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減少對交感神經的刺激,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緩解患者交感神經癥狀的目的。大成俊夫[5]指出激光與組織接觸產生光熱反應,形成外層溫度低于40℃的光生物學的活性化反應層,主要作用是溫熱效應,以及血管擴張、炎性物質減少、自主神經功能的恢復以及免疫功能的提高等共同作用,達到恢復交感神經功能的目的。

3.2 手術節段的選擇

應選擇椎間盤突出較大、存在髓核變性的椎間盤,當存在神經根受壓癥狀時應緊密結合查體與影像學檢查,治療受壓神經根所在間盤。PLDD治療應以單間盤為主,當影像學檢查存在多間盤突出、查體出現Hoffmann征(+)、四肢麻木、無力,感覺減退等支持多階段受累的情況時可進行多間盤治療。同時要要嚴格掌握好手術適應癥及禁忌證。

3.3 評價方法的選擇

對頸椎病所伴發的交感神經癥狀的評價主要以患者的主觀意見為主,因此本研究在選擇收集資料方法時,應選擇簡單易懂、便于患者理解的方法,NRS評分能將患者的主觀癥狀進行量化,可操作性強,符合要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可將患者日常生活受影響的程度作為指標進行評價,選擇Williams療效評定標準可對臨床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既對患者手術前后癥狀的改善率進行了量化,又對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對患者功能影響進行評價。兩者結合可對手術前后患者狀況進行綜合評價。

3.4 PLDD治療的優越性及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PLDD技術符合現代外科微創治療的觀點,相比于開放性手術具有創傷小,不破壞脊柱穩定性,術后臥床時間短、康復快等優點。Sherk HH等[6]對PLDD術中進行熱傳導實驗,術中椎體邊緣、纖維環、脊髓測溫,最高溫度42℃,遠低于造成組織變性損傷的60℃[7],可見PLDD技術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技術。同時,激光間斷發射、不斷抽吸汽化產物,可提高PLDD的安全性。Choy DS[8]總結了750個節段PLDD治療結果,術后并發癥低于1%。但仍有可能發生諸如椎間盤炎、神經熱損傷、血管損傷、終板損傷等手術并發癥。主要原因是由于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穿刺部位靠近神經根、血管或終板。我們在實際手術操作中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手術并發癥:(1)嚴格無菌手術操作;(2)C型臂X線機確定穿刺部位(側位像中后1/3~1/4及正位像的1/2處);(3)根據患者椎間盤突出程度及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選擇合適的輸出功率;(4)保持手術入路的暢通,確保減壓后氣體能夠及時排除,形成椎間盤內負壓;(5)及時抽吸髓核燒灼后殘渣,術后椎間盤內注射地塞米松有助于消除炎癥反應。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減少手術并發癥,同時,Schenk B等[9]認為,激光輸出總能量是決定髓核組織汽化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把握好手術激光輸出總能量。

PLDD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國內外相關報道不多,本組經過治療,術后及術后3個月患者交感神經癥狀較術前明顯緩解,術后3個月患者交感神經癥狀較術后并無明顯改善,長期療效仍需進一步隨訪觀察。PLDD作為新技術符合微創外科觀念,在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方面療效顯著,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朱杰成,鎮萬新,王多,等. 經皮激光頸椎間盤減壓術的臨床應用[J]. 中華骨科雜志,2003,23(6):349-352.

[2] Knight MT,Goswami A. Cervical 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reliminary results of all ongoing prospective outcome study[J]. J Clin Laser Med Surg,2001,19(1):3-8.

[3] 任龍喜. 經皮激光椎問盤減壓術[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1-112.

[4] ChoyDS,HelllingerJ,HelllingerS,et al. 23rd anniversary of percutaneous laser discde compresssion(PLDD)[J]. Photomed Laser Surg,2009,27(4):535-538.

[5] 大成俊夫. し-ザ-治療の最先端[J]. 每日ラィ フ,1999,4(1):137-138.

[6] Sherk HH,Black L Rhodes A,et al. Laserdiscectomy[J]. Clin Spots Med,1993,12(3):569-577.

[7] 齊強,黨耕町,陳仲強,等. 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的實驗研究[J] 中華外科雜志,1993,31(7):407-410.

[8] Choy DS. 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twelveyears,experience w 752 procedures in 518 patients[J]. J ClinLaser Med Surg,1998,16(6):325-331.

第3篇:精兵簡政范文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并發癥;預防;護理

1靜脈留置針的不良反應預防及護理

1.1嚴格控制靜脈炎的發生 靜脈留置針的常見并發癥為靜脈炎,靜脈炎的高危因素與機械、理化刺激有關,藥物刺激性強、插管時間長,導管移位均易引 起[1]。許燕等[2]認為,靜脈炎發生的原因是置管部位的不同和輸注高分子液體,與患者的年齡、性別、留置針局部換藥方式,封管次數、抗生素的使用有關,建議使用套管針應各方面討論與靜脈炎有關的因素,認為靜脈炎只與留置針與管理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建議在使用靜脈留置針時注意其與金屬頭皮針在血管選擇、穿刺技術上的不同,注意觀察穿刺部位及靜脈有無異常,減少或避免靜脈炎的發生。

1.1.1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和靜脈 研究結果表明,穿刺部位和靜脈的選擇與靜脈炎的發生有關。因此,我們建議在穿刺時首先選擇前臂的頭靜脈,其次是貴要靜脈,下肢的大隱靜脈。不論選擇哪個部位,都應選用健康的、粗直的、富有彈性的靜脈,注意避開關節和靜脈瓣,盡可能從血管遠端開始。

1.1.2嚴格無菌操作下置管 穿刺前洗手,皮膚消毒劑一定要待干,使用透明敷料貼覆蓋穿刺口,皮膚消毒范圍應大于敷料貼面積。留置針脫出部分切不可再送入血管內。

1.1.3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潔干燥 穿刺完畢用無菌透明敷料固定,便于觀察穿刺點及早發現靜脈炎,透明敷料更換2次/w,發現透明敷料松動、卷邊或敷料下有氣泡、水珠等情況,應及時更換敷料。

1.1.4正確給藥 嚴格把握給藥濃度和輸液速度,輸注高濃度大分子溶液如脂肪乳、氨基酸等液體時,應減慢速度(0.5~1 mL/min)并給予足夠的稀釋,通常與葡萄糖混合輸注,輸液結束要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在用封管液封管。

1.1.5加強置管期間靜脈炎的觀察和護理。

1.1.6加強營養支持,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集體對血管壁創傷的修復能力和對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

1.2預防導管堵塞造成導管堵塞的原因比較復雜,通常都與靜脈高營養輸液后沖洗不徹底,封管液用量不足以及推注速度不當,或者可能跟患者的凝血機制異常等有關。所以我們在臨床當中在輸液后要徹底沖洗管道然后正確封管。

1.3液體滲漏 血管選擇不當,進針角度過小,固定不牢,患者煩躁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內等原因均可以導致液體滲漏。患者可以出現局部疼痛,腫脹等刺激癥狀。為了避免液體滲漏,護士要加強基礎功的練習,妥善固定導管,囑患者避免過度活動留置針的肢體。同時加強對穿刺部位的觀察和護理。

1.4皮下血腫 多數原因由于護士穿刺技術不熟練,或操之過急有關系。因此要求穿刺護士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在穿刺時要動作輕巧,熟練,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從而減少皮下血腫的發生。

2討論

①護士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較強的業務素質。②在穿刺前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③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選擇合適的血管,掌握正確的穿刺技術。④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留置針的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有無滲出,腫脹。有無脫落等情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⑤掌握正確的封管技術,封管液的劑量和濃度,每次輸液結束都要用生理鹽水沖管,防止發生靜脈血栓。

綜上所述,由于靜脈留置針的優越性,所以在我國逐漸取代了頭皮鋼針。正確掌握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與護理變的尤其重要。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護理,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藥晉紅,胡牧,張平.靜脈留置套管針與靜脈炎[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7):365.

[2]許燕,趙艷偉.頭皮套管針的留置時間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12):3-5.

第4篇:精兵簡政范文

這是一種惡性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凍住。患病的人喪失任何行動能力,但這個過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體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縮和無力。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連控制眼球轉動的微小肌肉也不例外。最終等待他們的是呼吸衰竭。

由于感覺神經并未受到侵犯,因此這種病并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像人們熟知的一論物理學大師、科學巨匠霍金、美國著名棒球明星Luo Gehrig就是“漸凍人”。該病發病率為4/10萬,多發生在40歲以后,目前人類對于此病知之甚少。既查不到任何發病原因,也沒有辦法治療,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只有3年。

醫學界對致病原因并不十分了解,5%的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一部分是環境因素,如重金屬中毒、鉛中毒;不過90%的病例都是原發性,也就是不明原因。也有人認為造成運動神經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細胞內的麩胺酸無法代謝,堆積在運動神經元細胞內產生毒性,造成神經細胞的縮萎。

臨床表現

按臨床癥狀大致可分為二型。

以四肢侵犯開始:首先是四肢肌肉某處開始萎縮無力,然后向他處蔓延,最后才產生呼吸衰竭。

以延髓肌肉麻痹開始:在四肢動作良好之時,就出現吞咽、講話困難的現象,很快地進展成呼吸衰竭。

1.癥狀開始期:罹病初期,可能手無法握筷,或走路會無緣無故跌倒;有的是由聲音沙啞開始, 無任何明顯癥狀。此時需由神經肌肉科醫師作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核磁共振等必要檢查,以確定診斷。

2.工作困難期:已明顯肢體無力,甚至萎縮,生活尚能自理,但在職場上則已出現障礙。此時需要適度休息,以免病情加重。

3.生活困難期:病程進入中期,手或腳,或手腳同時已有嚴重障礙,生活無法自理,可能也無法行走、穿衣、拿筷,且口齒不清。

4.吞咽困難期:進入中末期,四肢幾乎完全無力,說話嚴重障礙,進食時容易嗆到,有些需通過胃管喂食,否則易導致吸入性肺炎。

5.呼吸困難期:呼吸肌已受影響,呼吸困難,患者可能臥床,需使用呼吸機,有些患者會住進呼吸治療中心或選擇居家照護,有些則接受安寧團隊的服務。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有針對多種可能致病原因開展綜合治療。多種針對ALS疾病不同方面的治療組合包括:抗谷氨酸藥物、神經保護劑、神經營養因子、對癥治療和干細胞基因治療等。核準使用于治療ALS的藥物僅有Riluzole(利魯唑),臨床試驗已經證實Riluzole可以延長ALS患者達3至6個月的生命,它的作用主要是延緩疾病的惡化,而不是根治ALS。此外,也有試驗顯示維他命E可以延緩疾病惡化,但是并不會延長病患生命。除了這些藥物治療外,一些物理治療、水療及安寧護理對患者都有所幫助。

物理治療:維持較好的肌力與動作能力,并在身心舒適的狀況下,保持日常生活功能的獨立,以提升生活質量。如果已有一部份功能喪失了,在盡量保持獨立的原則下,在治療師的專業判斷下,也可以考慮利用輔具來代償和幫忙,例如,走不動了可以用拐杖,甚至輪椅來代步。

第5篇:精兵簡政范文

【關鍵詞】 靜脈留置;并發癥;護理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其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目前醫院已廣泛應用。它的主要優點在于減少了病人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護了血管,有利于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而且還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但如果臨床不注意操作技術、護理觀察及正確的處理,會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臨床工作中注意并發癥的護理。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齡3~78歲,平均54.25歲,其中頭外傷病人52例,燒傷病人15例,腫瘤病人23例。本組出線穿刺失敗3例,液體滲漏5例,靜脈炎7例,靜脈血栓8例。

2 并發癥與處理對策

2.1 穿刺失敗3例護理對策 (1)護士在操作前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靜脈留置的目的及注意事項,無需緊張、焦慮情緒,主動配合。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2)對于長期輸液的患者,要有計劃地使用血管,從遠到近,先細后粗,從手到足,先難后易,并注意保護血管如穿刺點局部有壓痛或稍感不適提示有靜脈炎的可能要及時處理[1]。(3)提高護士的心理素質及心理承受能力,對各種復雜情況做出正確判斷。

2.2 液體滲漏5例護理對策 (1)護理人員應妥善固定導管。輸液畢可用24cm見方的紗布對折后包裹穿刺處肢體2周,打活結,范圍超過粘貼膜,防止衣物摩擦帶出導管[2]。(2)有些藥物刺激性強,給病人帶來痛苦較大,如果出現此種現象給予局部封閉,減輕疼痛,促進吸收,取生理鹽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氫化考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潤封閉。(3)加強輸液途中的觀察,發現局部腫脹應立即拔出導管,根據外滲藥物及面積給予局部封閉或使用50%硫酸鎂濕熱敷或拮抗劑外敷及局部物理療法。

2.3 靜脈炎7例護理對策

2.3.1 每日仔細觀察穿刺點皮膚的情況,同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 如穿刺點局部有壓痛或稍感不適提示有靜脈炎的可能要及時處理,可應用(1)靜脈炎軟膏或喜療妥局部涂擦;(2)土豆切成片狀,沿靜脈行走方向貼敷于皮膚上,每日更換數次。2~3日即可緩解(臨床應用于病人,實踐證明效果確切其原理可能是土豆液為高滲狀,促使其液體回收所致);(3)局部理療;(4)酒精紗布濕敷。

2.3.2 規范消毒,嚴格消毒穿刺部位,加強護理 嚴格無菌操作,脫出部分勿再送入,嚴格執行常規更換制度。

2.3.3 穿刺前嚴格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 如有破損或過期禁用。穿刺部位消毒直徑>5cm,穿刺手指勿接觸留置針外套管,以免增加污染機會。

2.3.4 留置時間 應用刺激性強、濃度高的藥物時應縮短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

2.3.5 血管選擇 使用對血管內膜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選擇血流量大的中心血管穿刺。

2.4 靜脈血栓8例護理措施 (1)臥床休息,避免大幅度運動,禁止按摩患肢。經常抬高患肢高過心臟平面20~30cm,防止淤血。要經常觀察換肢皮膚溫度變化。(2)一旦發現血栓形成,應拔出套管,抬高患肢,并可適當采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促進血液回流,局部用50%硫酸鎂外敷,同時予以溶栓、抗凝、理療等處理[3]。(3)穿刺時盡可能首選上肢粗靜脈,并注意保護血管,留置時間不得超過7天。(4)嚴格無菌操作,避免反復在同一部位留置,使用刺激性藥物時做到前沖后導,減少對血管的理化刺激。

3 小結

淺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如果嚴格的無菌操作程序,熟練的操作技能及穿刺術后掌握好護理要點,就會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減輕病人的痛苦,節省開支減少靜脈穿刺次數,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

參考文獻

1 苗宏,萬建君.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使用的護理體會.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0):1551-1552.

第6篇:精兵簡政范文

    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科應用中心靜脈置管病例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齡35~85歲,平均年齡65歲,均為外周靜脈穿刺困難或者需要長期靜脈輸液及營養治療患者。其中多數采用頸內靜脈或鎖骨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少數上述靜脈穿刺困難患者采用股靜脈穿刺置管。導管留置時間最短7天,最長放置30天。其中2例在導管留置過程中出現導管堵塞,2例導管脫出,其余均保存導管至患者出院,另外有5例導管穿刺局部出現紅腫,給予換藥處理后消失,未出現其他并發癥。

    2 護理體會

    2.1 防止導管堵塞 導管堵塞是中心靜脈置管較常見的并發癥, 置管時間越長, 堵塞的可能性越大。導管堵塞主要由兩方面因素所致:一是由于輸注高價營養液后導管沖洗不徹底、導管內遺留物殘存;二是由于導管打折扭曲、輸液速度過慢等原因導致血液反流至導管內、纖維蛋白形成和藥物沉淀。預防措施主要有:(1)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防止輸注通路受壓、打折或輸液器與肝素帽接頭處脫開造成導管內回血凝固,導致堵管。(2)掌握正確的封管技術:每天液體輸完后,應采用正壓封管法封管,即用0.1%肝素液封管,推注速度宜慢,以減少對血管壁的沖擊力,邊推注邊退出針頭,使封管液充滿整個管腔。(3)每次輸完血液、甘露醇、脂肪乳、碳酸氫鈉等用生理鹽水徹底沖管后再給其他藥物或封管,起到清潔導管內壁作用。(4)自中心靜脈導管采血非常便捷,但采血后,一定用生理鹽水徹底沖管,以免有微小的血凝塊沉積或粘附于導管腔內。(5)做好管道日常維護,每班交接病人導管的長度、敷料情況、是否打折、通暢等。一旦出現輸液不暢或導管阻塞時,應先檢查是否輸液管及導管打折,或導管部分脫出,用注射器回抽若仍不通暢,則拔管。應避免硬性沖洗導管,造成導管內血栓被過多地注入右心系統,導致肺梗塞,甚至腦梗死,危及生命。

    2.2 預防感染 中心靜脈置管感染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途徑。導致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相關因素主要有: 病人自身因素、插管部位周圍皮膚細菌移位生長、導管因素、治療過程被污染、敷料特性等, 但來自皮膚的致病菌是感染的重要來源。污染的細菌要經皮膚沿導管通道移行至導管尖端并容易釋放入血管造成菌血癥或膿血癥。在應用深靜脈置管的過程中,要將消毒隔離工作和無菌操作列為護理的重點。護理人員在護理時應加強換藥,每天用碘伏消毒導管入口處及周圍皮膚并更換敷料,同時注意清除穿刺點、固定縫合處及皮膚上的異物,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出現潮濕、污染或局部紅腫、滲出等異常,及時更換。外部導管及肝素帽用無菌紗布包裹,固定于胸壁上。達到治療目的后,應及時拔除靜脈導管,因導管留置時間過長,可能增加局部或全身感染的機會,另外各連接處也應常規消毒。

第7篇:精兵簡政范文

【關鍵詞】靜脈置管;堵塞; 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396-01

預防靜脈置管并發癥是護理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1 堵管

1.1 相關因素 堵塞的原因分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原因

1.1.1 與護士的操作有關(1)封管操作不正確,造成血液反流引起導管堵塞。(2)封管液的濃度配制不合適,封管液量少。(3)輸液時,更換液體不及時,血液反流,造成堵管。(4)經置管采血后,未徹底沖管,造成導管堵塞。(5)導管打折或受壓。天氣炎熱時,患者出汗多,使固定導管的透明敷貼固定不好,使導管打折。(6)在置管的肢體上部使用血壓袖帶或止血帶,使導管受壓,輸液暫時停止,引起堵塞。(7)置管時間長(1)。(8)間斷輸液患者沒有定期沖管、正確封管而造成堵管。

1.1.2 與輸液藥物的關系(1)輸注高營養溶液。如高滲性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等液體時。因其分子顆粒大,粘稠性高,輸液速度減慢,故容易粘附在導管腔內導致堵塞。(2)甘露醇易結晶,造成晶化堵塞。(3)輸入兩種以上抗生素時未及時沖管。(4)輸血患者輸血速度慢,血液有形成分粘附于管壁,易形成堵管

1.1.3 與老年人血液粘度有關,老年人紅細胞老化,變形能力差,聚集性增強,血漿黏度增高,易促進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導管摩擦損傷血管內膜形成血栓性靜脈炎導致導管堵塞。

1.1.4 其他原因 導管異位:抽不到回血因纖維蛋白鞘包裹。

2 護理對策

2.1 ①應嚴格按操作規程,在輸注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時,按沖管、輸液、沖管、封管程序操作。(2)封管 是預防導管堵塞的關鍵,方法得當,可延長置管時間。封管時先采用無菌生理鹽水20ml脈沖式沖管,再用10 ml注射器抽25 u/ml肝素鹽水液3~5 ml正壓封管(2),(3)沖管。重力靜脈滴注不能代替沖管,非治療期間每7天一次。不要在置有導管的肢體上部使用血壓計袖帶或止血帶。注意藥物之間的不相容性,合理安排輸注液體的順序,藥物配伍的藥物,治療期間在每次靜脈輸液前、給藥后或輸注血液制品以及輸注TPN后應用20ml生理鹽水將導管完全沖干凈方可封管。(4)不在留置管的肢體測血壓,昏迷患者翻身時,應防止肢體受壓。(5)不從留置管中采集血液標本,如需采血。采血后要用20 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洗導管,消毒導管接口,清除殘留血跡。(6)封管后的留置導管每天啟用時需先用生理鹽水15-20mL推注通暢后,再連接輸液裝置。可防止血栓,減少導管堵塞。

2.2 導管輸液不暢時的處理,未完全堵塞時應立即注入5~10ml(125 U/ml)肝素鈉稀釋液,夾管20分鐘進行溶栓。

2.2.1 血凝塊堵塞者可用肝素+擠壓導管法再通方法:(1)此方法要求兩人配合。(2)用10ml注射器吸取配有50~100 U/ml的肝素鹽水5 ml。(3)取下肝素帽接頭,注射器接導管回抽,助手從導管接頭處開始用手擠壓導管,用空注射器邊抽邊停交替進行,將導管體外血凝塊抽入空注射器內,助手用手不停擠壓導管,當擠壓到穿刺部位時,持空注射器者加大回抽力度,見抽出回血后導管通暢。如未抽出回血可調整導管位置或將導管拔出0.5~1cm。應更換5~10 ml注射器抽生理鹽水或肝素鹽水沖管及正壓封管,更換肝素帽接頭,接靜脈輸液。(4)如回抽不成功。可用溶栓法PICC管去除肝素帽,連接三通管,一通連接稀釋的尿激酶(10萬U/ml)注射器。另一通連接10ml空注射器,回抽空注射器5~6ml后關閉。打開連接稀釋尿激酶側通,尿激酶因負壓進入導管,關閉。5分鐘后用空注射器抽回血,若無回血再回抽一次,此方法可重復多次。在導管堵塞后6 h內溶栓,對溶栓藥物反應較敏感,復通機會較大。

3 其他并發癥

3.1 早期機械性靜脈炎:一般2周內出現靜脈紅、痛、熱、腫,貴要靜脈出現在穿刺點上方,頭靜脈出現整個上臂甚至到鎖骨。原因:導管粗而血管細;導管材質硬;靜脈瓣多,損傷靜脈瓣;穿刺水平。護理措施:未有出血可在穿刺后24小時在血管上方濕熱敷,鼓勵握力運動,可改善血管壁營養;也可以局部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左右。留置時盡量不選頭靜脈(3)。

3.2 細菌性靜脈炎:發熱伴寒戰。原因:穿刺,輸液,換藥中感染。診斷:停止輸液,體溫下降,每次做導管護理體溫上升。血培養對比,外周(對側血)及導管內抽血,導管內血培養高于外周血培養5~10倍。處理:行抗感染治療。

3.3 感染。原因操作過程中無菌觀念不強,使用導管材料組織排拆反應大,接受者機體抵抗力低等原因,均可引起感染,嚴重者導致敗血癥。預防措施: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穿刺處皮膚消毒后按要求鋪無菌巾,穿刺處用無菌透明膜固定,置管后24h內換藥1次,此后每周2次,保持敷料干燥、清潔,導管脫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內;以免污染。穿刺點出現滲血、滲液隨時更換。導管一定要固定妥善防止滑動,對留置帶管出院的病人,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3.4 穿刺點滲血、水腫。 若靜脈選擇不當,或穿刺、護理不當,或患者有出血傾向時易引發此癥。對策:穿刺前先了解患者血小板計數、熟練穿刺技術,選擇彈性好的血管穿刺,穿刺后按壓穿刺點2~3分鐘,如凝血機制較差者按壓的時間應增加至5~10分鐘,并在24h時內限制插管側上肢活動。或加壓敷料固定24小時、停服抗凝劑,必要時應用止血藥物。

掌握置管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能有效的預防和減少導管堵塞的發生。保證了患者使用安全,減少了患者反復扎針而增加痛苦的同時也降低了醫療費用,從而充分發揮置管的優點,使其在臨床應用中更為廣泛。

參考文獻:

[1] 李娟煒,林雯倩,梁前芝,等.靜脈留置針在不同部位留置時間的探討[J].現代醫院,2007,7(8):100-101.

第8篇:精兵簡政范文

關鍵詞:市政道路;檢查井;井蓋周邊病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目前,我國城市化建設突飛猛進,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同步進行,才能得到相應的完善。道路是城市的動脈,與人口狀況、工商經濟乃至社會形態均有密切的關系。在城市道路中,隨處可見檢查井井蓋周邊有裂縫、坑槽等現象,這不僅影響道路的整體性,更影響整個城市的美觀;也影響道路行車的舒適性,常常因此引起行使車輛跳車,同時也影響了行車速度;最重要的是影響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井周破損嚴重形成路面的障礙,在行車中常會出現車輛急停或躲閃,從而引發交通事故。

2 檢查井井蓋周邊病害原因分析

導致城市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檢查井損壞的原因錯綜復雜。同種病害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它受交通、氣候、材料、施工、養護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經過長期的檢查與分析發現,檢查井及其周邊路面病害產生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幾個方面:

2.1 自然沉降

我國的檢查井主要以剛性材料為主,比如磚砌井、砌塊井或鋼筋砼現澆井等,抗壓性能比較好,而道路的路基幾乎全都是由自然方和回填土所組成的,以剛性材料為主的井在可塑性較強的土路基中,長時間的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的侵蝕以及無數次的凍融,從而形成了不均勻的沉降,反射到面層上就會形成井周邊路面的龜裂、沉陷。

2.2 施工不當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不強,技術水平有限,未能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導致檢查井強度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此外,檢查井的施工開挖工作面過于窄小,而在施工結束土質回填過程中直接將土翻人,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分層回填夯實,同時夯實機器無法正常工作,人工操作又無法保證回填土壓實度,不能滿足壓實的要求,這些原因均會導致后期井邊周圍路面的不均勻沉降。

2.3 交通因素

檢查井在施工完成后與路面總會有一定的高差,當車輛荷載經過時,井蓋不僅要承受車輛的自重,還要承受由于井座與路面物理高差而產生的沖擊力,同時會在井蓋及周邊產生應力集

中及應力重分布,在井蓋周邊產生較大的剪切應力,這樣就會加劇井蓋的下沉,而剪切力也會造成周邊路面的開裂。隨著近年城市人口、車輛的不斷增多,大量載重、超重汽車更成了道路中檢查井井蓋所面臨的挑戰,井蓋周邊要承受高于設計荷載數倍的重量,這就更加劇了井蓋周邊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壞。

2.4 養護不周

在后期的管理與維護過程中,由于長期排水不暢、淤泥累積,當暴雨來臨時,可能會堵塞管道而導致污水由井口外溢,浸泡路面。此外,井周邊路面有小破損沒及時處理,進一步會影響到井周邊的回填土,加速了檢查井和路基的不均勻沉降。

3 病害的防治處理措施

城市道路的檢查井,不論雨水檢查井還是污水檢查井,以及電力電信等其他管線設施的檢查井,是城市道路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道路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的不斷改進,以及新材料的不斷涌現,對城市道路的施工質量和整體美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1 提高設計標準

在嚴格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前提下,再根據當地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對當地未來的交通、氣候等多種因素進行預測。由于大部分道路中間主要用來行駛車

輛,荷載比較大,在設計時可以盡量避開行車道而將其設置在人行道或綠化帶中。.此外選用砌井材料時,盡量避免使用紅磚,首先紅磚的生產就是一種環境污染,要從根源治理就必停止使用紅磚;其次,紅磚跟砌塊和混凝土相比強度較差。井外壁50~100 cm范圍內要采用摩擦角大、透水性好的砂石材料,進行分層回填。道路結構層部分改用現澆混凝土井筒等。

3.2 加強施工管理

首先,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o8)的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在供貨商提供各種原材合格證書的前提下,必須進行抽樣送檢,待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開工使用。在施工過程中,要確保砌井和回填時的工作面,遇到軟土地基時采取挖除后換填沙土材料或水泥混凝土等高強材料,確保井室的基礎坐落在堅實的土基上,降低不均勻沉降的可能性。在回填過程中,要控制好回填料的質量,采用摩擦角大、透水性好的砂石材料進行分層回填,每層厚度15—25 cm,并采用沖擊的方式進行夯實,確保夯實后與周邊成型后的土路基高度基本相同。

在面層施工開始時,要先用鋼板將井掩蓋并做記號,待首層水穩層攤鋪過后開始挖井,井坑深度為挖出回填時的骨料為止,井坑的直徑至少要大于設計井內徑的100 cm以上,然后采用混凝土進行現澆井筒。攤鋪第二層水穩層時也采用以上方法,逐層澆筑混凝土井筒。井蓋的厚度一般是10 cm,所以在澆筑第二層井筒時要稍比水穩層高出2 am左右,最后在攤鋪完細粒式瀝青面層時,用2 cm左右的水泥砂漿找平井蓋。按以上方法施工可確保井蓋周圍不會有明顯下沉,可大量減少井周邊路面的龜裂及沉陷。

3.3 新材料的替換和使用

使井蓋周邊路面產生龜裂及沉陷等諸多因素中,井蓋的材質也起了決定性作用。井蓋使用不當會增加井座破損率,進而引起瀝青混凝土出現松動、開裂,導致井蓋周邊的路面過早破壞。近年來有許多新型的井蓋產生,可能由于價格較高或是施工工藝較復雜大都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其中有一種叫可調試防沉降、防盜井蓋,它的設計比較適合舊路改造或是井蓋周邊路面養護。可調試防沉降、防盜井蓋的工作原理是:井蓋與井室的連接改為軸承式,來自上部的壓力被分散到道路的結構層上,可使井體所承受的荷載減少80%以上。它的施工工藝較快捷,便于在道路養護施工中使用。比如無需預制大型混凝土底座,井蓋可將荷載轉移到路面結構層上,井蓋可與瀝青路面一同碾壓,確保路面平整,施工快捷,一次性施

工完畢,無需放路障進行養護,可立即開放交通,降低了對交通的影響。

3.4 加強后期的管理與維護

市政部門應聯合交警嚴查并限制超載車輛的通行,確保荷載在井蓋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同時,應定期檢查巡視,及時發現井蓋周邊出現的問題,并盡快采取補救措施。

3.4.l.檢查井井室底板一般為鋼筋混凝土底板.為避免偏心荷載導致檢查井基礎受力的不均勻(減小不均勻沉降),靠近井筒一側(轉角處為兩傭)的檢查井底板伸出井壁的寬度應大于其它側底板伸出井壁的長度。

3.4.2.檢查井地基應特別考慮井筒處地面括荷載對基礎產生的附加應力,地基同一高度處修正后的承載力應高于相應道路地基的承載力。當檢查井井室很小時應加大檢查井井底板平面尺寸,以減小基底應力,與路面有相同的沉降。

3.4.3.檢查井井室蓋板應具有一定厚度.檢查井蓋板的設計應滿足承載能力和裂縫控制的要求,對撓度有更嚴格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蓋板只要具有一定剛度(厚度)即可避免其固有頻率與其所受車輛前中后輪對蓋板受迫振動頻率接近產生的不利影響。

3.4.4.加強路面井蓋的穩定構造,井蓋支座下部設置鋼筋混凝土井圈,鋼筋混凝土井圈與井蓋支座采用可靠的螺栓連接(如圖9),或將井蓋支座與鋼筋混凝土井圈澆注成整體(如圖10,柔性材料抗壓強度應低于道路結構層抗壓強度)。井圈外邊直徑一般不宜小于井筒外徑+600n蚰,井蓋支座下部井圈厚度不宜小于150r舯,井圈混凝土強度不應小于c30,一般應滿足抗凍要求。在施工要求時間緊時.現澆鋼筋混凝土井圈混凝土應采用早強快硬混凝土。井圈下部伸出井筒部分應填適量環狀倒三角形c15混凝土肥槽。該措施一方面有利于道路井蓋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路面荷載作用到井蓋后比較均勻的分散。

3.4.5.檢查井井筒宜采用模塊井筒或鋼筋混凝土井筒,這樣井筒周圍土體容易壓實,不容易存在死角。施工中所選井蓋應確保蓋座之間在使用過程中接合嚴密,又便于開啟,這有利于減小井蓋受沖擊時對其周圍維護結構的不利影響。

3.4.6.應選用易壓實、內摩擦角較大的土回填.以增大土體與檢查井間的相互作用,同時施工中應精細施工,嚴格控制,確保回填密實度和井蓋安裝質量滿足設計要求。

4 結束語

實際工程中,檢查井常見病害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病害原因比較復雜,本文從檢查井病害結構性原因、施工類原因和材料原因進行分析,據此從地基基礎、檢查井底板尺寸、蓋板剮度、回填土質量及施工控制、井蓋穩定構造等方面提出了處理措施,希望對今后檢查井的設計和施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秦善勇.劉艷萍.城市道路路面檢查井及井周病害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J].科技傳播2010(17).

第9篇:精兵簡政范文

一、現代化發展視角下的企業成本管理

依照當前階段來看,我國企業正處于轉型期,隨著市場化的要求,做好成本的管理日漸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撐,企業的成本與經濟效益關系密切,也是企業利潤空間拓展的重要路徑。企業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的規劃、計算、控制和業績評價四個方面,其中,成本規劃是開展其他工作的核心。現代化發展視角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必須從四個方面著手,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實現現代化企業成本管理控制新策略

(一)精兵簡政,實現擇優式的人力資源管理

要想使企業的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必須注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為企業的重要部門之一,關乎著企業的發展,對企業良好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謂的精兵簡政,就是通過對各部門的了解與分析,對其有關的管理、工作能力的進行適當的調度,減少相關部門人數的同時,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節省企業一部分開支,使員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加強了管理能力,也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了顯著提高。比如,企業可以把一些關聯密切的部門合并到一起,也可以把那些工作相對輕松的部門予以合并,同時還可以采取競爭上崗和裁員的方式方法,注重對能力突出員工的培養,既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又能為那些業務能力好的員工提供良好的平臺,使員工的能力得到施展的同時,又為他們提供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機會,更為其薪金待遇提高提供路徑。人資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需要得到重視。

(二)實現現代信息科學化的企業財務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我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要想實現對企業的現代化的管理,必須運用信息化技術對企業成本進行管理,使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走向數字化。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其包括貨幣資金的核算、往來結算、工資核算以及貨幣資金收支的監督等等方面,所有重要信息、數據都是財務管理的范疇,由此可見,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實行現代化的信息管理非常有必要。關于財務的工作方面,為了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加透明化、清晰化,有關的財務工作人員,可以將整理、統計的繁瑣、復雜的數據,轉變成那些既簡單又明了的數據進行信息化存儲,既優化了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又控制了企業的成本。加之,做好精兵簡政的實施,使企業在人員、物資以及成本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企業逐步邁向現代化管理的正軌,為企業的現代化發展指明了方向與道路。

(三)新型管理人才和現代化高素質員工的培養和引進

當前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依靠人才,必須加大?θ瞬諾吶嘌?力度。廣大員工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企業要想使員工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就必須注重對員工有效管理,加大其專業的培訓。關于培訓方面,企業需要支出一部分的費用,從短期內看似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增加了其成本支出,但是,從企業的長遠利益來看,只有員工通過培訓,其業務能力和水平才能夠得以提高,才能夠對企業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產生促進作用。作為企業,要通過提高對員工的培訓與管理,注重選拔那些各方面能力都比較突出的員工作為企業的儲備人才,要充分提高對他們的重視,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從員工的角度進行問題的解決,讓職工能夠真正融入到企業發展之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此外,企業要想更加長遠的發展,就必須注重人才的引進,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進。一個企業要想走得更加長遠,就必須注重對高端人才的引進,提高對人才的要求,提高人員的門檻標準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這是由當前市場競爭決定的。

精選范文推薦
免费观看的av毛片的网站|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久久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国产|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午夜不卡| 亚洲蜜桃v妇女| 国产凸凹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大j8黑人w巨大888a片|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a视频在线观看播放免费|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av尤物网站尤物| 日韩激情网|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2012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男男| 国产日产久久福利精品一区| 午夜一区欧美二区高清三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社区3| 日本精品极品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亚洲综合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538在线视频|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av|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一码二码尿失禁| 极品少妇hdxx麻豆hdxx|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