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關鍵詞】體育運動 人體機能 作用

運動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尤其是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人體是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生死系統、內分泌和感覺器官等組成。體育活動亦是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配合所完成的,同時,體育鍛煉又可以對各器官系統的活動產生良好影響。體育運動對運動系統的影響人體的各種運動都是骨骼肌收縮產生力量作用于骨骼,骨骼繞著關節運動所完成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關節、肌肉三部分,體育鍛煉可以對運動系統產生良好影響。我們在這里只想對體育對身體機能的作用做些思考。

一、體育運動能改善和提高機體運動系統的運動能力

體育鍛煉能提高肌肉的收縮力量和速度,增大肌肉的橫側面積,使肌肉變大變粗;改善各運動關節的靈活性和韌帶的柔韌性,使各運動關節變得靈活,運動動作幅度增加,動作舒展、大方。運動系統主要由骨、軟骨、關節和骨骼肌等組成,其主要功能是起支架作用、保護作用和運動作用。人體的運動系統是否強壯、堅實、完善,對人的體質強弱有重大影響。例如,骨架和肌肉對人體起著支撐和保護作用,它不僅為內臟器官,如心、肺、肝、腎以及腦、脊髓等的健全、生長發育了可能,而且能保護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損傷。骨、軟骨、關節、骨骼肌是人體運動器官,骨的質量,關節連接的牢固性、靈活性,肌肉收縮力量的大小和持續時間的長短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體的運動能力。青少年兒童經常從事體育鍛煉,能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長長、橫徑變粗、骨密度增大、骨重量增加。經常鍛煉,也能使肌纖維變粗,肌肉橫斷面積加大,肌肉收縮能力和張力增強,從而不斷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國內外的學者曾通過橫剖面調查和追蹤調查,取得了許多數據資料,發現經常堅持體育鍛煉的青少年兒童的身高、體重、胸圍的增長幅度,一般高于不經常鍛煉的青少年兒童。這說明,體育鍛煉對于人體的肌肉、骨骼系統的發育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的同時,也改善和提高了機體運動系統的運動能力。

二、體育運動能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

使人頭腦清醒,思維敏捷;解除疲勞,緩解精神緊張,改善睡眠;防止腦動脈硬化,維持大腦良好的血液供應;提高體溫調節中樞的機能,增強人體的耐寒耐熱能力。就連伸個懶腰都有醒腦提神的作用,工作學習時間長了,我們有時會不由自主地伸個懶腰,往往,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往往可以使身體十分暢快。為什么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告訴我們,人腦的重量雖然只占全身體重的1/50,但腦的耗氧量卻占全身耗氧量的1/4。久坐不動,加上大量的用腦工作就容易引起大腦缺血、缺氧癥狀,導致頭昏眼花,腿麻腰酸,工作效率降低。而在我們伸懶腰時手臂充分向上抬高,上半身還會不由自主地向后伸展,因而減輕了對心、肺等胸腔器官的擠壓,有利于心肺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吸入到我們的肺部,進入血液,供給組織器官。同時,更多的含氧血(動脈血)提供給大腦,使人頓時感到神清氣爽。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要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對身體大有好處,也是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

三、體育運動能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形態結構和機能

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會提高,其原因是心臟的收縮力加大,心臟的容量增加,降低血脂,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如太極拳的動作舒展緩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快心律、加重心臟的負擔。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煉,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所以經常鍛煉太極拳,對心臟病有防治作用。經常打太極拳可以使心臟跳動有力,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工作能力。還有散步對人體的神經、呼吸、消化、肌肉、血液循環有很好的鍛煉作用,是一種輕松愉快的全身性的有特殊功效的體育療法。散步可改善大腦皮層與植物神經的功能,擴張外周血管,從而降低血壓,有利于心臟健康。以強心為目的的運動鍛煉,還必須有一定的強度。美國哈佛大學對72088名40-63歲的人進行為期8年的運動與心臟相關的研究,發現每月花3個小時的時間快步走,或進行一個半小時的慢跑及其他充滿活力的熱身運動,就可使人們患心臟病的機率降低35%-41%。

四、體育運動能促進物質代謝,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能量的消耗比平時要多,新陳代謝也更加旺盛,而消耗的能量物質是要通過飲食來補充的,于是就促進了消化系統的功能和發展。所以經常鍛煉的人消耗多,吃得也多,消化功能也很好。但要注意進行科學的飲食與飲水。人體的消化系統,就好比是人體的“食品加工廠”,負責把構造復雜的食物轉變成構造簡單、人體能夠吸收的養料,供應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因此,消化能力的好壞,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運動能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保持大便的通暢。糞便、尿液的毒素最多,如果不及時排出,就會被人體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引起腹脹、頭昏、眼花、耳鳴、四肢無力等癥狀。由于肌肉活動的需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胃腸就勢必得加強消化機能,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也自然會很好。

第2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煉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煉的正題前,最基本的當是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帶給身體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于較低水平,骨骼和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從事劇烈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預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損傷。

回歸大自然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于五行中的木,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和暖陽光,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的健康好處頗大。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傳統醫學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時間和天氣影響大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然而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最佳運動時間,尤其是室外運動。研究表明,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是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和心臟病發等問題,而下午以后這個危險則降低很多。且傍晚時分,人體已經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最好,吸氧量最大,運動效果也更明顯。

上午由于處于兩餐之間,進餐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幫助消化吸收,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礙腸胃消化作用,時間一長就難免會有消化疾病,身體較弱者還會有餐后低血壓,出現昏厥等情況,不適合此時運動。鍛煉時間安排在傍晚,就避免了這些可能。

霧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空氣質量在霧氣繚繞時更是明顯下降。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在霧氣中鍛煉,人的呼吸隨運動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后,會將霧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一些霧氣中散布的致病因素反倒讓鍛煉成為了無形殺手。

微微出汗剛剛好

如果感覺天氣較涼,應該等身體鍛煉到微微發熱時才減衣,讓身體處于一個比較好的舒適狀態中,俗話中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意思,就春天的氣候來說,捂就比脫要來得保險點。

第3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炎熱夏季,適當的鍛煉不僅能改善機體調節功能,增強對酷熱天氣的耐受能力,而且對預防疾病也大有好處。但是夏季老年人的鍛煉應選擇運動量小的項目,如散步、體操、太極拳等。鍛煉時要避開高溫,“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顯然不適于老年人。

在高溫環境中鍛煉,人體只能靠大量出汗來散熱。出汗過多,血液濃度增高,血液黏度也隨之升高,電解質特別是鉀便會隨汗液流失。而人到老年后血管彈性或多或少會下降,血黏度增加,如果此時不注意補充水分和鉀,極易誘發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

此外,在高溫條件下,人體還常通過神經調節,使得體表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以加快體表散熱速度。這無疑會使心排血量加大,加重心臟負擔,心肌耗氧量也因此增加,然而由于體表皮膚血管擴張,體內血液重新分布,如腹腔內血管收縮,反過來又減少心肌供血、供氧,因此,大大地加重了心臟的負荷,可誘發冠心病發作或猝死。

高溫天氣的另兩個氣候特征,低氣壓和高濕度也對促發上述意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氣壓低時,氧分壓也低,動脈血中的氧含量不足,導致組織缺氧,而心肌、大腦組織對缺氧非常敏感,這可能會引起心臟和大腦血管反射性痙攣,造成心肌缺血或腦缺血,誘發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腦卒中。而在濕度高的環境下,人體出汗受到抑制,體內產熱更多,極可能導致中暑,其嚴重后果是心、肺、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可能引起死亡。

老年人在夏季鍛煉要選擇天氣較為涼爽的清晨和傍晚,鍛煉前要喝些水,出汗多的時候還要吃些水果或者喝些果汁以補充鉀,運動時隨身帶些急救藥品。如果出現頭暈、心慌、胸悶或肢體麻木等癥狀,則要停止鍛煉并及時上醫院就診。(張衛紅)

老年人運動要偷點懶

退休后的生活應該是休閑的,也是可以偷懶的。休閑健身運動和提倡挑戰自我的競技運動不同,目的是強身健體,運動量只要達到最大運動量的60%就行。而老年人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應更加注意不要運動過量,適當地偷懶能夠保護身體健康。

第4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健身第一季:走出室外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告訴我們,中醫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于五行中的木,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

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和暖陽光,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好處頗大。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中醫還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

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健身第二季:時間和天氣很關鍵

大清早出門,空氣中迷霧蒙蒙,竟見一老伯旁若無人地在大馬路邊伸腿彎腰,身旁不遠便是呼嘯而過的車流,周圍經過的人更是詫異的眼神,如此“高難度”的鍛煉方式,能做下來的真沒幾個,更何況是一位已屆耄耋之年的老人家。

我們常有這種錯誤觀念:每天早晨鍛煉是最好的。然而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最佳運動時間,尤其是室外運動。

研究表明,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是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和心臟病發等問題,而下午以后這個危險則降低很多。

且傍晚時分,人體已經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最好、吸氧量最大,運動效果也更明顯。

上午由于處于兩餐之間,進餐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幫助消化吸收,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礙腸胃消化作用,時間一長就難免會有消化疾病,身體較弱者還會有餐后低血壓,出現昏厥等情況,因此,不適合此時運動。鍛煉時間安排在傍晚,就可能避免了這些。

專家認為,霧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據相關調查,2003年廣州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分別比2002年上升了 1.7%、5.9%和20.7%,空氣質量在霧氣繚繞時更是明顯下降。

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在霧氣中鍛煉,人的呼吸隨運動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后,會將霧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一些霧氣中散布的致病因素反倒讓鍛煉成了無形殺手。

健身第三季: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煉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煉的正題前,最基本的當是要做好準備活動。冬季帶給我們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于較低水平,骨骼和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從事劇烈的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預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損傷。

健身第四季:剛出汗就夠

如果感覺天氣較涼,應該等身體鍛煉到微微發熱時才減衣,讓身體處于一個比較好的舒適狀態中,“春捂秋凍”就是這個意思,春天的氣候來說,捂就比脫要來得保險點。

人們總認為出汗越多,運動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出汗絕對有很好的鍛煉效果。但春季的氣溫與夏季相比還比較低,出汗過多容易讓毛孔擴張,涼濕之氣乘機侵入體內,容易使身體受風寒而著涼感冒,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后果可能很嚴重。

中醫還認為,汗與心和血有莫大的干系,一定量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過多,則會帶走體內一些珍貴的微量元素,會耗人心血、損人陽氣。

因此,春季鍛煉不宜出汗過多,剛出汗就差不多了,鍛煉結束時還要立即擦干汗液,換上干凈衣物,以防著涼。若已經感冒,還是不宜參加體育鍛煉,而應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參加鍛煉才好。

只要能堅持每次30分鐘、每周3次,或每天2次、每次15分鐘進行的有氧運動,如步行、爬山、跳繩、慢跑、室外體操等,就是很好的春季運動方式。

健身第五季:鍛煉后需“冷身”

第5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預;健康教育;作用

健康教育干預對高血壓患者具有一定現實意義,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2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各100例,干預組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50.2±5.2)歲,其中文化程度大專(包括大專)以上50例,高中30例,初中以下20例;對照組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55.7±7.2)歲,其中文化程度大專(包括大專)以上60人,高中25人,初中以下20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護士對患者目前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況及對高血壓病認識程度,包括吸煙、飲酒、低鹽飲食,適當運動和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設計,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育方案,以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教育方案具體如下:

(1)采用訪談或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由調查者編寫問題,調查對象進行是與否的回答。訪談法是由專職護士按照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訪問,并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并給予每人一本健康教育小冊子。在此期間,護理人員要努力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積極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患者交流時態度要誠懇,熱情,認真地向其講解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預后并發癥。教育時要著重強調藥物治療的好處,及堅持隨訪的重要性。要求患者或幫助患者矯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培養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對其進行監督、控制,減少高血壓狀況出現。

(2)膳食要點[1]:讓患者合理控制膳食,降低收縮壓8~14mmHg,指導患者合理進食,要以清淡低鹽為主,多吃低動物脂肪、低糖、低膽固醇,多吃營養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并嚴格戒酒。將患者飲食合理化,多樣化,維持體內酸堿平衡,減輕體重,避免肥胖,有用良好的生活習慣,最終達到降低血壓,預防心腦腎疾病發生的目的。

(3)運動指導:給患者講解適量運動的好處,規律化進行鍛煉能有效降低收縮壓4~9mmHg,避免激烈運動,做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堅持每周150分鐘,嚴格遵照運動三原則[2]:一有恒,經常性、規律性的進行鍛煉;二有序,要循序漸進;三有度,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行鍛煉,切勿過度勞累,做好勞逸結合。

(4)保持情緒穩定:一定要著重強調這一點,因為高血壓患者情緒波動會直接引起高血壓升高。因此,應保持愉悅,輕松、快樂的心情,維持情緒穩定。除了適量運動外,還要保證睡眠質量,減少心中的不良情緒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5)培訓患者自測血壓的能力:隨時注意自己血壓變化情況,至少每周要進行一次血壓測量,若血壓變化不穩定,應增加測驗的次數。如出現頭暈、頭昏、頭脹等不適癥狀,應做好相關記錄,為醫生治療提供參考依據,以便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6)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培養患者良好生活習慣,改掉不良行為習慣,要求其戒煙、戒酒以及改善不良的飲食結構。

(7)用藥指導及健康知識講座:向患者講解用藥劑量,以及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處理辦法。定期進行健康知識講座,讓患者在信念、知識、行為上有實質性的改變,樹立健康、積極正確的心態,改變自身危險行為。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規律正確用藥、血壓達標、血脂下降、體重控制、運動鍛煉、堅持隨訪等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健康教育干預后,干預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n(%)]

組別

例數

規律正確用藥

血壓達標

血脂下降

體重控制

運動鍛煉

堅持隨訪

干預組

100

100(100.0)

80(80.00)

90(90.00)

80(80.00)

95(95.00)

100(10.00)

對照組

100

80(80.00)

67(67.00)

40(40.00)

50(50.00)

80(80.00)

75(75.00)

X?

-

22.22

4.34

54.95

19.78

10.29

28.57

P

-

>0.05

>0.05

>0.05

>0.05

3 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證明[3],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具有一定的幫助,能有效幫助其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和形成健康的行為。實施健康教育干預,不僅改善了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預后。由此可見,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做好健康教育,患者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小冊子、宣傳畫、宣傳單等方式來進行健康教育。但對于個別患者要進行特殊指導,視情況而定。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反復強調各項注意點對患者的影響,要求患者循序漸進地學習疾病知識,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身飲食習慣,對飲食量嚴格控制,切勿多食高鹽高脂等食物。從改變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做起,多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戒煙、戒酒等,在平時一定堅持按時服藥,以達到控制血壓升高的目的。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無法根治,只能用藥物來進行控制。由于長時間的服藥,加上疾病纏繞,多數患者表現出治療不依從性。據研究表明,患者治療的不依從性也成為當今臨床上最主要的問題,若患者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按時吃藥,現在的抗高血壓藥物基本能控制血壓升高情況。因此,只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才能達到此目的。從本組研究來看,干預組的預后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事實證明健康教育能顯著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病中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柏玲,李芳.加強社區護士的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知識培訓[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0):1569-1570.

第6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春季節活動鍛煉時,不宜起得過早,以免攪動陽氣,最好是等待太陽出來以后,選擇活動量較小的動作,如太極拳、慢跑等,使身體微汗為宜。這樣可使精、氣、神得以內斂,因此晨練要注意以下幾點:

A.注意添衣保暖

天寒鍛煉,應根據戶外寒冷變化來增減衣服,對暴露在外的手、臉、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經常搓、擦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外,還應抹上適量的防凍膏、霜等以防皮膚凍傷。剛剛做完運動時,由于血液循環很快,身體正在迅速散熱,所以短時間內感覺不到寒冷。但此時毛孔張開,冷空氣很容易給身體造成隱性傷害,可能帶來肌肉痙攣、運動疲勞反應加重、抵抗力下降等不適或發病隱患,因此運動后也應當及時穿上外衣,做好保暖工作。

B.防止運動損傷

天氣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各關節的生理活動度減少。這時如果發力過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甚至骨折。因此,準備活動一定要做好,不但劇烈活動前應該如此,即使走路、慢跑等活動也是一樣。

C.規避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指數過高不適應進行戶外鍛煉。冬春季的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后最不易擴散,汽車排放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物、鉛等有害污染物質也聚于地面,這個時候早起鍛煉,就會吸入很多的煙塵和有毒氣體。而當太陽出來后,地表和近地層溫度會升高,污染物便容易向高空擴散,對人體的侵害會減小。

鍛煉應避開大霧天氣。霧是由無數微小的水珠組成,這些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霧中鍛煉會增加有害物質的吸入,從而導致氣管炎、咽喉炎、眼結膜炎和過敏性疾病等。此外,吸人過多的濕度大的霧氣,會使肺的氣體交換受到影響。

另外,太陽升起以前也不宜在樹林中鍛煉。眾所周知,綠色植物的葉綠素在日光的作用下,吸收環境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放出氧氣到環境中,而一片樹林一夜之間排出的二氧化碳數量是相當多的,加之樹叢茂密,二氧化碳不易散發,如果人們在這種環境里進行鍛煉,對于身體健康是無益的。

關注特殊人群

1.高血壓患者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人在天氣突然變冷時,血壓往往會出現升高的現象,這樣的人群在冬季進行戶外運動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嚴重的高血壓未控制的患者,暫時不宜運動;高血壓已經發生,心、腦、腎并發癥且病情未穩定者,暫時不宜運動;病情已穩定者,需嚴格控制運動量;自我感覺不適時暫時不運動。

第7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張老伯退休5年,退休前已知有高血壓(160/100毫米汞柱),因無頭暈、頭痛等癥狀,故從不服藥,每天早上6點即到附近公園進行鍛煉。幾天前,上海倒春寒頻頻來襲,張老伯仍堅持聞雞起舞。前天早鍛煉回家后,頓覺頭痛,隨即臥床,很快神志喪失,即送醫院急診,腦CT為腦干出血,2天后搶救無效,離開人世。家屬悲痛萬分,鄰居也多為驚詫,怎么好好的人說走就走了!

原因就是張老伯沒有規范服用降壓藥,以致發生卒中,釀成惡果。

高血壓是卒中最危險的因素。研究證實,只要規范服用降壓藥,把血壓降下來,就能大大減少卒中的發生率。遺憾的是,許多患者對此并不重視。筆者在一次體檢中發現,10個高血壓受檢者中,有6個是不服降壓藥的,有的甚至血壓已達170/108毫米汞柱;3個是間斷服藥,吃吃停停,血壓未能達標,仍超過140/90毫米汞柱;只有1個能堅持服藥,血壓能滿意達標。

當問及為什么不服降壓藥時,眾多回答令人唏噓。我們將這些患者未服降壓藥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5大原因。

1 沒有什么頭痛不適,吃什么藥

專家解析:高血壓治療中的最大誤區就是患者沒有癥狀就不服降壓藥,例子中的張老伯就是這樣。事實上,國際、國內研究均證明:高血壓患者服藥與不服藥,血壓是否能平穩降到正常,其預后是截然不同的,不服藥者卒中或心肌梗死必然發生多來得早。臨床亦證實,高血壓是一個慢性、進展性疾病,即使無癥狀,動脈硬化、心腦血管及腎臟的損害仍在不斷加重、進展,一旦心腦血管血栓形成,后果不堪設想。

2 現在年紀輕輕就吃藥,吃了上癮怎么辦

專家解析: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應該是越早越好,如等到病變已很嚴重時再去治療就事倍功半了。研究表明,高血壓若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控制,心、腦、腎三個重要的生命器官就會受到致命性打擊,從而產生嚴重的并發癥。為此,國內外都強調:早期干預,獲益更多。目前認為,高血壓是一個終身性疾病,原則上都應長期服降壓藥,而降壓藥并不像或安眠藥,根本不存在“吃了會成癮”的問題。

3 “是藥三分毒”,藥物都傷肝,多吃藥不好

專家解析:通常,口服藥物在肝內經多種酶作用后,在變成有用的物質,即產生藥效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即會有藥物不良反應。但國內外公認,絕大多數降壓藥對肝臟的負面影響較小。因此,不能說所有的降壓藥都傷“肝”。在臨床上,多數患者需要聯合用藥,才能控制血壓,此時,醫生會盡可能選擇能夠減少藥物相互作用的降壓藥,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

4 現在已吃了魚油、銀杏片,有時還鍛煉,還要吃什么藥

專家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低鹽、低脂,戒煙限酒,多吃蔬菜水果,運動,減體重,對防治高血壓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魚油、銀杏片和體育鍛煉,不能代替正規的藥物治療?;颊吒灰嘈攀裁础白鎮髅胤健薄爸参锝M合”“保證幾天有效”,或“可以停用西藥降壓藥而根治高血壓”的謊言。建議高血壓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降壓藥。

第8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先熱身、后鍛煉、室外+傍晚、每次30分、爬山+跳繩,科學有效果

第一,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煉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煉的正題前,最基本的是要做好準備活動。冬季帶給我們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于較低水平,骨骼和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從事劇烈的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預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損傷。

第二,走出室外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醫生告訴我們,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于五行中的木,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和暖陽光,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好處頗大。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中醫還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第三,時間和天氣很關鍵

我們常有這種錯誤觀念:每天早晨鍛煉是最好的。然而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最佳運動時間,尤其是室外運動。研究表明,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是有一定變化規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和心臟病發作等問題,而下午以后這個危險則降低很多。且傍晚時分,人體已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最好、吸氧量最大,運動效果也更明顯。

上午由于處于兩餐之間,進餐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幫助消化吸收,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礙腸胃消化作用,時間一長就難免會有消化疾病,身體較弱者還會有餐后低血壓,出現昏厥等情況,不適合此時運動。鍛煉時間安排在傍晚,就避免了這些可能。

此外,專家認為,早晨的霧氣對人體健康危害也很大。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在霧氣中鍛煉,人的呼吸隨運動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后,會將霧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一些霧氣中散布的致病因素反倒讓鍛煉成為無形殺手。

第四,剛出汗就夠

如果感覺天氣較涼,應該等身體鍛煉到微微發熱時再減衣,讓身體處于一個比較好的舒適狀態中。俗話中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意思,對春天的氣候來說,捂比脫要來得保險。

人們總認為出汗越多,運動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出汗絕對有很好的鍛煉效果。但春季的氣溫與夏季相比還比較涼,出汗過多容易讓毛孔擴張,涼濕之氣乘機侵入體內,容易使身體受風寒而著涼感冒,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后果可能很嚴重。

中醫還認為,汗與心和血有莫大的干系,一定量內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過多,則會帶走體內一些珍貴的微量元素,會耗人心血、損人陽氣。

因此,春季鍛煉不宜出汗過多,剛出汗就差不多了,鍛煉結束時還要立即擦干汗液,換上干凈衣物,以防著涼。若已經感冒,還是不宜參加體育鍛煉,而應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參加鍛煉才好。只要能堅持每次30分鐘、每周3次,或每天2次、每次15分鐘進行的有氧運動,如步行、爬山、跳繩、慢跑、室外體操等,就是很好的春季運動方式。

第五,鍛煉后需“冷身”

對應鍛煉前的“熱身”,運動過后要注意“冷身”。運動能加速血液的循環,如果不能以一些節奏慢的簡單運動,血液不能突發性地自動適應身體的變化,血壓會猛然下降,心臟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簡單的5分鐘左右的慢走,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當脈搏減慢至120次以下,你的“冷身運動”才能功成身退。

健身策略123

策略1 在房中置些鮮花,做深呼吸

春天最好的提神方法莫過于聞聞芬芳的花兒。因為香氣刺激人的大腦,使人整個身體的機能恢復正常。所以建議你去花店買上幾束鮮花,或是自己在家里養一些風信子、郁金香或水仙花,相信你一整天都會有好心情!

面對著鮮花站立,閉上眼睛,深呼吸,注意不是用鼻而是打開你的全身毛孔,吮吸著每一朵花香,感覺這股花香像一股氣流,又細又長,慢慢地沉入你的丹田。作用于你的身體細胞后,你便產生了很多的活力及生命力。

策略2 騎自行車外出

充分利用春天的氣候優勢,外出騎騎自行車。放棄開車或坐公車上班,最好騎10公里或更多。騎自行車可稱得上是一種塑造體型的完美手段,而且還加速心血管運作,燃燒300~400卡路里。一旦你察覺了騎車沖鋒的美感,便會發覺騎車原來如此讓你精神抖擻。

策略3 做有氧運動

如果你沒有時間騎自行車外出,可在家里進行以下有氧運動――

跳繩:保持膝蓋彎曲,肘部彎折在身體兩側,不要跳得過高,節省體力;

仰臥起坐:抬起身體時呼氣,躺下時吸氣,下巴抬起,雙肘張開;

抬腿運動:仰臥在墊子上雙腿抬起,膝蓋彎曲成適當角度,雙手放置于腦后,將膝蓋抬起貼胸部,然后慢慢放下,當臀部抬高地面時,注意收縮腹部。

策略4:家庭舞會

全家參與,親朋好友也邀上,組織一場家庭“舞”會,既能制造歡快熱鬧的氣氛,也能增進親友感情。

策略5:練瑜伽

近幾年,瑜伽引領著時尚健身的前沿,并呈迅速普及的態勢。通過練習,身體里多余的脂肪和毒素通過皮膚排出去,讓人感覺到難得的靜謐安然,放松身心。 你可買本簡易瑜伽自學書或者音像制品,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做不到位,也很難堅持做完整,但達到拉伸目的就好,貴在堅持。

雙腳墊腳操

步驟一:雙手各拿一個飲水瓶,兩手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雙腳稍微張開,伸直背脊站立。

步驟二:一面吐氣、一面慢慢抬起兩腳腳跟;當腳跟抬高后,再一面吸氣,慢慢放下腳跟。重復10次。

手握飲水瓶、抬高腳后跟的“墊腳操”,具有緊縮小腿肚的效果。重點在于手臂不可彎曲,利用飲水瓶的重量保持平衡,一邊抬起兩腳的腳后跟。

一面吐氣、一面慢慢抬起右腳腳跟,等抬高腳跟后,再一面吸氣、一面慢慢放下腳跟。邊換邊做相同動作,重復10次。

居家樂活操

1.舔腭叩齒 先靜心凝神,后用舌尖輕舔上腭,待津液增多再緩緩咽下。稍停片刻,將牙齒上下合齊,先叩磨齒,再叩門齒各15次。

2.旋睛釋耳 雙眼珠順時針旋轉10次,向前注視片刻,再逆時針旋轉10次,運轉完畢,雙目緊閉少許睜開。兩手掌心緊掩雙耳孔,十指托后腦勺,以第二指彈敲中指,聽到咯咯響聲,計敲彈10次。

3.引頸摩推 仰臥,十指交叉托住后腦,引頸緩慢伸向前下方,以下頜抵近胸骨為度,連續進行7次。然后頭部分別向左右兩側轉動,以耳觸枕頭為度,各7次;側臥,將拇指和食指分開,沿腰椎兩側由上而下,左右推摩,來回7~10次。

第9篇:體育鍛煉對腎的好處范文

老年癡呆癥其實就像皺紋和白發一樣,是在不經意間產生的,需要我們自己早期捕捉它的蛛絲馬跡,并加以積極預防。

老年性癡呆癥不僅威脅老年人晚年的健康與幸福,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不便。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根治這種病,因此,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地說,人到中年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心理也相應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是正常現象。而正是這個原因,當許多老年人身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患病傾向時,周圍的人和老人自己還誤以為是衰老的正?,F象,以致延誤了治療時機。那么,

如何預測自己是否有患上老年癡呆癥的傾向?

日本專家吉澤勛先生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并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種簡易的“癡呆預知自測法”,可以測試一下自己將來是不是容易患上癡呆癥。

1.幾乎整天和衣躺著看電視。

2.無論什么興趣愛好都沒有。

3.沒有一個可以親密交談的朋友。

4.平時討厭外出,常悶在家里。

5.日常生活中沒有屬于自己干的工作或在家庭中不起什么作用。

6.不關心時事,既不讀書,也不看報。

7.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

8.身體懶得動,無精打采。

9.討厭說和聽玩笑話。

10.有高血壓或低血壓。

11.平時愛發牢騷或埋怨。

12.將"想死"做為口頭禪。

13.被人說成神經過敏、過分認真。

14.對許多事過分憂慮。

15.經常焦躁,易發脾氣。

16.對任何事情都不會激動,無動于衷。

17.什么事如果不是親自動手,便不放心。

18.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

19.沉默寡言。

20.配偶去世已有5年以上。

21.不輕易對人說"謝謝"。

22.老講自己過去值得自豪的事。

23.對新的事物缺乏興趣。

24.啥事都要以自己為中心,否則心不平。

25.對任何事都缺乏忍耐。

吉澤勛先生認為在上面的25種現象中,如果有15~25種現象,說明將來有非常大的可能患上老年癡呆癥;如有8~14種現象,預示可能有患病的苗頭;如果只有1~7種現象可以對號入座,那么請放心,但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上面介紹的易患老年癡呆的現象中我們可以得到提示,不單是因腦血管病可引起癡呆,自己的心理狀態、生活習慣等與癡呆的發生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預防老年癡呆,重要的是從自我做起。

1.保持良好的心態

一些老年人退休或配偶去世后一時不能適應突然變化的生活,引起心情抑郁、空虛失落而發病的非常多。因此,忠告各位老年人,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和熱情,積極主動地去迎接各種新的挑戰,不要總是認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應該有意識地去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在心理上時刻保持著一種朝氣。

2.常與人交往和溝通

根據多年的觀察發現,與兒女同住、家庭關系融洽的老人,比獨處、與子女關系較差的老人得病的概率要小得多。不但如此,家人和朋友的關愛對患者的治療也是有幫助的。有家人和朋友陪伴的患者,病證表現得很輕。因此,老年人應該有意識地多與年輕一代交流,理解他們的思想和所作所為,盡量消除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或者與其他的老年朋友互相談心,結伴去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再結識更多的朋友,尋找更多的樂趣。

3.積極參加文體鍛煉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會延緩身體器官功能的衰退。積極鍛煉腦,多用腦,會使思維靈活,對預防老年癡呆有很大的好處。

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跳交誼舞等,這樣可加強血液循環,使大腦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防止腦功能衰退。再有,老年人應多做一些手指運動。因為在大腦皮質的運動區,管手指運動的區域遠遠大于其他器官運動的區域。所以,多做手指運動,如彈琴、織毛衣等,會使大腦的反應更加迅速和靈敏。同時,老年應該多讀書看報,了解一些國家大事,關注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最好再做一些讀書筆記,不但可以活躍大腦的思維,防止遺忘,更可以增強自己對記憶力的自信,延緩記憶的衰退。

4.膳食調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投稿咨询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丰腴饱满的极品熟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少妇|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特级a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页综合| 国产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а√天堂8资源在线官网|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站|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成人无码| 亚洲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人妻噜噜 |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丝袜美腿视频|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日本女优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性爱一区二区三区无a| 日本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国产3p露脸普通话对白|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夜夜爱| 黑人巨大av在线播放无码|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