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急癥護理基本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急癥護理基本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急癥護理基本知識

第1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湖北省貫徹《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精神,現結合我省實際,在貫徹《湖北省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鄂政發〔1995〕111號文件)基礎上,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凡超過的,力爭3至5年內逐步降到20%。目前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尚未達到20%的地(市)、縣,不得借統一制度之機,擅自提高企業繳費比例。少數地、市、縣(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目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或調整原有企業繳費比例的,須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二、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從1998年元月1日起為職工本人繳費工資的4%,以后原則上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加快個人繳費比例提高的速度。

三、從1998年元月1日起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余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1997年12月31日前已為職工建立的個人帳戶儲存額予以保留,并與統一制度后職工個人帳戶儲存額合并計算。從1998年元月1日起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1998年元月1日以前的只轉移個人帳戶中個人繳費部分。

四、凡1996年元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單位和個人同時繳費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五、1996年元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單位和個人同時繳費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基礎養老金月標準為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準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六、1996年元月1日前參加工作,1996年元月1日以后退休且單位和個人同時繳費(含視同繳費)累計滿10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按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20%的比例計發。鄂政發〔1995〕111號文件規定的基礎養老金高出20%的部分,納入過渡性養老金仍按省政府111號文件規定標準和辦法計發。從2001年開始,對基礎養老金仍按鄂政發〔1995〕111號文件規定調整,直到20%為止。

七、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盡快適應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需要。要抓緊落實國家提出的擴大覆蓋面計劃,重點加快三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步伐,有關部門要配合勞動部門,盡快制訂《湖北省城鎮私營企業員工和個體經濟從業人員養老保險辦法》。

八、加快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步伐,力爭2000年實現省級統籌。

九、勞動行政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國家現有的退休政策,各地不得自行放寬退休條件,任何企業都不能自行辦理職工退休審批手續。企業職工凡沒有經過當地勞動行政部門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的一律無效。

十、加強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要保證專款專用,全部用于職工養老保險,嚴禁擠占挪用和揮霍浪費。基金結余額,除預留相當于2個月的支付費用外,應全部購買國家債券和存入專戶,嚴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要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財政、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確保基金的安全。

第2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 急診護士;急救技能;培訓

急診科是醫院全天候對外開放的窗口,是搶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戰場,工作的特點就是一個“急”字,急診和急救質量體現了醫院的綜合水平及文化程度。隨著社會對護理人才需求的變化,對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標。知識+能力型是國際化醫療市場對護理的新要求,也是中國護理教育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主動迎接新時代新挑戰的必需[1]。而護理隊伍整體素質的轉變尚未跟上這一變化,因此,加快護理人員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訓以及急救能力的培養是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緩的任務[2]。為此,我院從2006年6月開張以來,對急診科護士進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急救技能培訓,以提高她們的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

1 急救技能培訓的意義

我國從事急診、急救工作的護士在急救理論知識和急救技能方面均沒有通過系統的專科培訓就直接上崗,造成了人崗匹配需要長時間的適應,影響了急診急救護理工作的開展。為提高急診護士的綜合素質,使其能適應急診護理工作和勝任急診護士職能,提高對急診患者快速準確的判斷力、提高搶救的成功率[3]。由于我院是新組建醫院,護理隊伍來自不同地方,存在著地區差異,較多護士沒參加過急診工作,因此,對她們進行急救技能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2 具體實施方法

2.1 參加急診護士適任班的培訓

2.1.1 理論學習及模擬培訓 被培訓的護士,必須首先參加由上海市護理學會繼續教育基地急上海市急救中心組織的80學時的急救護理學習班,以及為期1周的院前現場模擬急救技能培訓,學習班結束后,理論和院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入急診實訓基地進行臨床實踐培訓。

2.1.2 臨床實踐培訓 在指定13家三級甲等醫院的急診科作為急診適任護士臨床實訓基地。培訓時間為2周,實踐內容突出了預檢護士分診技巧;急診護患溝通技巧;急診常用13項急診患者的搶救配合程序;急診常用8項搶救技術;突發事件搶救流程和組織協調工作等。培訓結束后進行急診常用搶救技術、理論知識的書面考核和實踐操作考核[3]。

2.2 外出進修 為了適應專科護理發展的需要,每年有計劃地選送護理骨干外出進修。并且與上級醫院協商,安排高年資、有一定臨床經驗的護士帶教,要求帶教從手把手帶教開始,逐步由放手不放眼,走向放手又放眼,使她們在積累經驗同時,能返院后獨立上班。

2.3 院內培訓 根據護士職稱不同,針對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制訂相應的規范化培訓和考核方案,有三基培訓和專科培訓,通過此類分層次培訓方式要求相關護士能充分掌握護理專科基本理論,能熟練地進行各類急癥患者的搶救配合和護理。

2.4 “急救能手”的評選活動 為了激勵醫護人員工作熱情,樹立榜樣作用,提升急救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急救技能,每月從急診醫生、護士中各評選一名優勝者為“急救能手”。

2.4.1 方法 心電圖,心電監護,除顫術,洗胃術,呼吸機操作,心肺復蘇術等操作,每月進行一項操作技能考核,從醫生、護士優勝者中各選出一位評為急救能手,當選者的照片在急診室張榜。

2.4.2 評選內容 操作技術,相關理論。

2.4.3 獎勵方法 當選者每次獎勵100元,連續當選3次,另外再申報院部作為先進工作者候選人,并作為今后晉升職稱的依據。

3 體會

我院急診科護士共13名,已參加急診護士適任班的培訓6名,外出進修6名,通過將近兩年的這種內外結合培訓方式的實行,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增強了護士工作的自信心,掌握了一般鑒別診斷的能力,能熟練操作各種搶救儀器,并可排除一般故障,在搶救過程中能及時準確地完成各項操作,并能進行預見性的護理配合,使我院急診護理工作逐漸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秀新,赫玉玲.護理臨床教學.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4,1.

第3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腹腔鏡;闌尾;護理

NursingRealizeofCelioscopeAppendicesResection

Keywords:Celioscope;Appendices;Nursing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已成為臨床治療急、慢性闌尾炎的首選手術方式。該術式具有創口小、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被越來越多的病人所接受。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以來,我院共施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225例,臨床療效滿意。現將護理要點介紹如下。

1手術方法

所有病例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標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三孔法入路。首先在臍部做套管穿刺,置入腹腔鏡常規探查腹腔,了解闌尾有無粘連、水腫和化膿,操作是否困難,決定手術方式,合理安排操作孔的位置。

2護理體會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闌尾炎患者腹痛難忍,加上急癥手術,故多有緊張、恐懼心理。護士應主動給病人講解腹腔鏡的基本知識,與開放性手術的區別、優缺點,術中、術后應注意的事項;介紹相同手術的病人情況,增強病人對手術的信心。

2.1.2完善術前檢查

常規檢測T、P、R、BP以及血常規、血型、凝血酶原時間、血糖、B超、病毒聯檢、胸腹部透視、心電圖。了解病人基本情況,掌握有無手術禁忌證。

2.1.3作好術前準備

詢問病人藥物過敏史。備皮:剃去術區毛發,重點清潔臍眼,避免從臍眼污染腹腔而發生感染。病人術前應更衣、修剪指甲。胃腸道準備:術前禁食、禁飲。必要時,給予安眠藥鎮靜。術前用藥:術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10mg。

2.2術后護理

2.2.1硬膜外麻術后常規護理

觀察記錄意識、R、BP、P,30min/次~60min/次,病情穩定后改為1h/次~2h/次。由于腹腔鏡手術是在二氧化碳氣腹下完成,術中二氧化碳氣腹高壓使腸漿膜下血管擴張,加之二氧化碳彌散快、吸收快,可造成高碳酸血癥,甚至酸中毒[1]。病人術后需通過呼吸的加深加快,才能排出積聚的二氧化碳。因此,術后要注意觀察呼吸的頻率和深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2.2.2觀察腹部體征和傷口情況

腹部有無腹痛、腹脹,腹膜刺激征;切口有無滲血、滲液。如病人出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快速等休克表現,提示術后出血,要加快補液,立即報告醫生,給予止血、抗休克處理。必要時手術止血,對腹痛較明顯的病人,要注意有無臟器損傷。

2.2.3

病人術后6h,血壓穩定后給予半臥位,有利于呼吸和腸蠕動的恢復,防止形成膈下氣腫。

2.3吸氧

術后吸氧3L/min~5L/min,持續3h~6h。促進二氧化碳的排出,糾正二氧化碳氣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盡快恢復血氣平衡。

2.4輸液途徑

由于氣腹可造成下肢靜脈回流受阻,術中、術后宜選擇上肢靜脈輸液。

2.5飲食指導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胃腸道干擾較小,腸道功能恢復快,腸道功能恢復后可飲少量溫開水,而后可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清淡的流質飲食,注意少食多餐。如病人有惡心、嘔吐等,應適當延長進食時間。術后第1天如無異常,通常給予半流質飲食。

2.6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

術后6h在床上適當翻身,術后第1天可下床活動,減少尿潴留,以及預防術后腸粘連、肺部感染、褥瘡等并發癥發生。

2.7心理護理

巡視病房30min/次,主動詢問病人,解決生活所需,滿足其心理需要。

3出院指導

術后2d~3d無并發癥,即可出院。囑病人保持切口清潔,暫勿洗澡,術后1周內只能做輕微的活動,3周內不能提大于5kg的重物;出現肩部、后頸部、腹部輕微疼痛為正常現象,服用一般止痛藥即可控制。如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第4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 癲癇持續狀態;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以反復或持續癲癇發作為特征的病理狀況,它是一個醫學急癥,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全身性和神經元性損傷[1]。癲癇持續狀態定義為“一種以癲癇性抽搐為特征的狀態。在此狀態下,癲癇性抽搐發作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或在足夠短的時間內持續反復出現,從而造成不變而持久的癲癇狀態”。現在臨床上普遍使用的定義是:出現兩次或多次癲癇發作而在抽搐發作之間沒有神經功能的完全康復,或者癇性抽搐持續30 min或更長時間。通過對多例癲癇持續狀態的搶救護理,對癲癇持續狀態的搶救護理有深刻的認識,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本科共救治癲癇持續狀態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7~73歲,平均34歲;癲癇病史1 h~25年,首次發作即為癲癇持續狀態5例;原發性癲癇8例,繼發性17例(腦出血4例,腦梗死3例,腦外傷3例,顱內感染5例,腦腫瘤2例)。首發為癲癇持續狀態的5例中,腦出血1例,腦腫瘤2例,原發性癲癇2例。既往有癲癇病史的患者中,誘因為停服或漏服抗癲癇藥13例,換抗癲癇藥8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癲癇發作控制欠佳3例,疲勞3例。

2 治療

控制發作首選安定,靜脈緩慢推注10 mg后以微量泵2~4 mg/h維持,如不能控制15 min后再靜脈注射10 mg,24 h安定總劑量不超過200 mg。如6 h后無效改用氯硝安定,靜脈緩慢注射1 mg后以微量泵0.2 mg/h維持,24 h總劑量不超過12 mg。經上述處理控制發作后,予苯巴比妥0.1 g肌內注射,每8 h1次維持1~2 d。可用水合氯醛、丙戊酸鈉注射液作為輔助用藥。發作控制48~72 h后可予口服抗癲癇藥物。同時監護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常規脫水降顱壓藥物,積極治療原發病,行抗感染治療或預防性抗感染治療。

3 病情觀察及護理

3.1 把患者安排在搶救室或靠近護士站的病房,以利于搶救及護理。保持病室環境安靜、光線較暗,避免外界各種刺激。

3.2 發作時盡快將開口器或壓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唇咬傷,同時松開衣領腰帶,抽搐時不可強壓肢體,以防骨折及脫臼,裝上床欄,避免墜床。

3.3 保持呼吸道通暢 取平臥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口腔分泌物及痰液,持續低流量吸氧以改善腦部及其他組織缺氧狀況。如吸氧及反復吸痰后仍有發紺、血氧飽和度低于90%,呼吸次數>35次/min,動脈血氧分壓

3.4 監護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注意意識、瞳孔改變,監測動脈血氣、血生化,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3.5 監測藥物反應 靜脈注射安定、氯硝安定對呼吸、心臟均有抑制作用,故注射時應嚴密觀察呼吸、心跳情況,如出現呼吸淺表、心率緩慢,應立即減慢注射速度或暫停注射;嚴重者出現呼吸停止,應立即配合醫生搶救,進行輔助呼吸和氣管插管。故要嚴格執行醫囑,安定10 mg靜脈注射至少2 min,一般為5 min。靜脈滴注安定常見血壓下降,脫水藥亦會影響血壓,故應嚴密監測,一旦出現應減慢滴速,必要時可予升壓藥治療。

3.6 癲癇發作停止后未完全清醒時,表現為意識模糊狀態,可出現煩躁、自傷等,應做好防護,適當使用約束帶。出現煩躁時,盡量避免使用大劑量氯丙嗪注射,否則有可能誘發或加重癲癇發作。可選用10%水合氯醛20~30 ml保留灌腸[2]。

3.7 注意觀察發作部位、次序、持續時間、間隔時間及發作時的癥狀表現和發作后情況,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抽搐的起始部位,眼球偏向何方,瞳孔大小,有無大、小便失禁及整個發作過程持續時間,將為正確的診斷提供重要資料。

3.8 連續抽搐者,控制入液量,按醫囑快速靜脈滴注脫水劑,并給予吸氧,以防發生腦水腫;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口腔清潔,24 h以上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給予鼻飼,少量多次。

3.9 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保持床褥整潔、干燥。對高熱患者,可予冰敷、酒精擦浴、冬眠合劑或降溫機處理。

4 健康指導

4.1 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有關本病的基本知識,尤其是如何避免誘因、減少發作。提醒患者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睡眠不足、便秘和情感沖動等。告知患者有前驅癥狀時,立即平臥,避免摔傷。

4.2 合理飲食,給予清淡無刺激性富于營養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饑餓或過飽,避免淋雨、過度換氣、過度飲水、聲光刺激等,預防感冒,戒除煙酒。

4.3 鼓勵患者參加有益的社交活動,減輕心理負擔,保持心情愉快、情緒平穩,提高應付各種突發事件及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

4.4 告誡患者勿參加帶有危險性的工作和活動,如攀高、游泳、駕駛等工作,避免在爐火旁、高壓電機旁作業,以免發作時危及生命。

4.5 向患者及家屬強調遵醫囑按時服藥的重要性,不可隨意增減劑量或撤換藥物,以免引起癲癇發作加重或成為持續狀態。注意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一旦發現立即就醫,調整用藥。要求患者定期監測血液藥物濃度、血象和肝、腎功能檢查。

4.6 隨身攜帶示有姓名、住址、聯系電話及病史的個人資料,以備發作時及時聯系與處理。

5 體會

癲癇持續狀態是癲癇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需要立刻積極治療的醫學急癥。治療目的是盡快制止發作,保護神經元免受發作損害以達到全面康復。用藥治療首當其沖,護士作為用藥的執行者,準確無誤的用藥,準確及時地反饋用藥效果,對于及時糾正患者的癲癇持續狀態至關重要。另外,癲癇持續狀態患者的大多數神經損害是持續發作時的神經化學變化引起的,但全身性因素尤其是高熱、意識障礙、腦水腫、呼吸困難、缺氧引起的酸中毒等合并癥會加重神經損害,故應積極糾正高熱,維持通氣、呼吸、循環穩定,協助醫生監測生化、常規、血藥濃度,給予患者生命支持、監護、護理。

參 考 文 獻

第5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 健康教育; 盆腔炎; 梅毒

Combin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syphilis

DAI Li, WEN Zhichao, WANG Ruibin, ZHANG Yumei, BAI Jingxian, WANG Qingyun

Daqing Longnan Hospital,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1634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Purpose explor combination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latent syphilis,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ctober 2009-October 2010 hospitalize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the undergraduate inspection routine immunization,found in the inspection system of the overal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syphilis education,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 After health education,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ure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fidence.

【Key words】 Syphilis;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以為主要傳播途徑的一種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18例盆腔炎合并梅毒患者,我們對這類患者在使用抗炎藥物的同時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在促進疾病康復,預防疾病復發方面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盆腔炎患者64例,年齡28~50歲,住院患者常規免疫檢查,以梅毒快速血漿反應試驗(RPR)和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均陽性為依據,診斷梅毒18例。本組18例均無明顯臨床表現。常規抗炎治療輔以理療的同時,給予芐星青霉素240萬U雙側臀肌注射,每周1次,3次為1個療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之一,且頑固難愈,多發生于30~40歲之間的婦女。她們承擔著家庭和社會多種角色,所受到的事業、經濟、婚姻、人際關系、侍奉老人和教育子女等各方面的沖擊和壓力比較集中[1]。住院的常規化驗檢查中確診為梅毒,患者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思想上準備不足,因而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表現為感情脆弱、煩躁、壓抑、恐懼、內疚、猜疑等。因此醫護人員要正確對待疾病,尊重病人的隱私權,不得隨意泄露與傳播病情,調整自己的歧視心理,增加寬容和理解,平等、尊重地對待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應主動與患者交談,注意交談的場合、語氣,鼓勵她們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針對交談中發現的困擾患者的問題,根據患者不同的個性、文化程度、社會家庭情況,因人而異地提供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壓力,建立家庭支持系統,促進夫妻共治,化解夫妻間的矛盾,使患者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從而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2]。

2.2 健康教育

營造健康教育的人文氛圍。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醫院應努力營造一種關心尊重患者、以患者的需求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文氛圍。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墻壁上粘貼健康宣傳板,對一些婦科常見病的預防、治療知識、護理及保健方法等,采取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宣傳。病人教育是護理人員與病人之間傳遞健康知識的一個過程,讓病人信任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要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白每個患者發病原因,從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針對性健康宣教。責任護士要以真誠的態度,充分利用有限時間,隨時主動與病人面對面交談,向病人講解引起盆腔炎的高危因素、臨床表現、傳播途徑以及盆腔炎的預防及出院指導。如保持會陰清潔干燥,勤換內褲,月經期、人流術后禁止游泳、盆浴、性生活,要避免過勞及亂用抗生素,加強營養注意飲食調理等。在注意保護性醫療的同時,告知病人及家屬梅毒除性接觸傳播外,也可由外界污染的環境、衣物、用具等途徑引起。

向患者解釋只要積極配合,堅持早期、正規、足量的治療,梅毒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夫妻雙方都有感染,應夫妻共治。若有生育要求,應雙方治愈復查正常后,定期隨訪2年才能再次懷孕,以確保優生優育[3]。

3 消毒隔離

指導患者及家屬做好預防和消毒隔離。告知其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少數通過接吻、哺乳、唾液間接接觸及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傳染。家庭成員中不互相共用物品,避免家庭內傳染;病區在患者一覽表上進行標注,有條件可住單間,責任護士告知病人及家屬床邊隔離注意事項,病室每日紫外線消毒1次,每次30min。患者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用消毒液浸泡后再銷毀,統一處理。患者的分泌物、體液及血液應嚴格按消毒與隔離原則處理,患者出院后做好終末消毒[4]。

4 小結

通過健康教育,可幫助病人消除思想顧慮,調節不良情緒,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及自身保健能力,建立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而達到促進康復、預防慢性盆腔炎復發的目的。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有關梅毒防治的基本知識,提高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增強防治意識,是護理工作從疾病護理轉向疾病預防的關鍵環節。對促進病人早日康復、防止復發有著重要、積極的促進作用[2]。就護理工作而言,突出了護士在治療、預防、康復和保健中的作用,同時通過護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患者體會到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尊重護士,從而也滿足了護士自我實現和自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馬蔭楠.住院個體差異與心理應激的關系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28(1):31.

2 辛光怡.子宮肌瘤合并隱性梅毒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2):73.

3 金愛花.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兒的護理[J].青海醫藥雜志,2002,32(10):48.

第6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1 引起產房護患糾紛的常見原因

1.1 法律意識淡薄 助產人員缺乏證據意識,對具有法律效應的護理記錄重視不夠,陳述不詳細,護理文件書寫字跡不清、不規范;不了解病人享有的知情權;未依法履行告知義務;護理行為不嚴肅,說話隨便等。一旦出現問題,容易導致護患糾紛。

1.2 服務態度生硬冷漠服務態度好壞是患者和家屬能直接感受到的,因此,服務態度不好引起的糾紛所占比例較大。有些助產人員不注意說話方式和語氣,回答問題冷漠簡單,對產婦的痛苦表現得不耐煩,甚至大聲呵斥,致使產婦緊張、恐懼,不能配合,而引發糾紛。

1.3 操作技術不熟練 助產人員專業操作技術不熟練,經驗不足,對產科潛在性危險意識不足。表現在:接產工作粗暴;會陰縫合技術欠佳致切口對合不整齊或延期愈合;胎兒大小估計不足致使胎兒娩出困難,造成新生兒產傷及窒息。年輕助產士缺乏臨床經驗,應急能力差,尤其遇到搶救產婦和新生兒時表現慌張、手足無措,工作無條理,使得產婦和家屬對助產士產生不信任感,同時留下引發護患糾紛的隱患。

1.4 護患溝通不到位 產婦分娩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能否正常分娩很難預料。有些產婦和家屬認為產前檢查胎位正、胎心好就一定能順利分娩,對各種意外情況(如:羊水栓塞、胎死宮內、新生兒窒息等)可能在瞬間發生往往沒有思想準備。助產士如果未依法履行告知義務,不及時將產婦分娩進展情況和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與產婦、家屬告知,工作中解釋問題缺乏耐心,缺乏溝通技巧,不注意說話方式,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家屬不理解,認為是助產士不負責、技術差造成的。產婦病情的突發性是形成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

1.5 執行規章制度不嚴或違反操作規程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或違反操作規程,最終造成過失性護理行為缺陷,是引發護患糾紛的直接原因。

2 防范對策

2.1 增強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學法、懂法、守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是防范護理糾紛的重要環節。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明確規定: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是醫療訴訟中的法律依據,護理記錄必須及時、準確、簡明、完整、真實、清潔。在產科由于母嬰雙方情況變化多而快,各種表格填寫項目多,助產士一定要做好動態記錄,內容要客觀,實事求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護理糾紛。

2.2 提高護理質量,增強護理服務意識轉變服務理念、服務模式和服務功能,提倡人性化、親情化的服務。助產士在協助產婦分娩過程中應以人為本,尊重產婦,加強溝通和交流,及時將產程進展情況及所發現的問題和可能采取措施告知產婦及家屬,以取得產婦和家屬的配合及諒解。工作中要有慎獨精神,不要憑主觀或經驗進行工作;認真觀察孕產婦的病情變化,加強床邊觀察,多與患者溝通,多問、多看,多查,重視每一個陽性體征,對觀察到的病情變化要及時報告醫師,及時進行治療處理,并認真做好護理記錄,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護理糾紛。

2.3 加強護患溝通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技巧有助于化解矛盾。學會換位思考,要經常了解產婦的各種需求,并盡可能滿足。及時告知產婦產程的進展情況,使用通俗語言,盡量減少專業術語。孕產婦由于文化水平存在差異,在護患溝通中由于專業術語使用過多而產生概念上的誤解或不理解,影響溝通效果。同時要注意說話藝術,要少說廢話,說話時面對孕產婦,不要講得太快和爭辯。

2.4 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助產技術水平孕產婦的病情變化快而急,從而對助產人員業務技能及應急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助產士除了要牢固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操作,精通專科理論、專科知識、專科操作外,還要掌握產科常用藥物的藥理和使用方法。要加強助產士,特別是低年資助產士的培訓,并把理論運用到工作中,使她們學會觀察,提高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應特別重視對胎兒宮內窘迫、重度妊高癥等產科急癥的診斷與處理,嚴密觀察產程,嚴格掌握產科手術適應癥,提高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減少母嬰并發癥,確保母嬰安全。

2.5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遵守護理操作規程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是解決護理糾紛的準則。護士長在科室內要經常開展各種護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學習,抓好質量控制的各個環節,不可隨意簡化操作程序,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預防和減少產科護理糾紛的發生。

第7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小兒;發熱;治療;護理

在小兒時期,發熱屬于是較為常見的臨床急癥。由于誘發發熱的病因有很多,進而使得發熱出現不同類型和程度。另外,由于小兒時期患兒的免疫能力較弱,因而還可能引發一些并發癥,因而需要對其采取及時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干預,進而及時、有效的緩解發熱癥狀。在本文中我們將對筆者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72例發熱患兒行護理干預,均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均選自于筆者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72例臨床發熱患兒,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齡為30d~12歲(平均為4.5歲);其中高熱驚厥患兒為8例,燙、燒傷患兒為3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為 47例,肺炎患兒14例。

1.2 治療方法

藥物降溫。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退熱藥物:美林、泰諾林以及退熱栓劑等。我們建議:患兒為1~3歲,則可使用泰諾林退熱劑,患兒年齡≥2歲,可使用美林退熱劑;物理降溫。采取溫鹽水(28℃~32℃)灌腸,給患兒灌入100~300ml的0.9%生理鹽水,在灌腸后30min后便可排便,進而可促進排除毒素及緩解發熱;溫水擦拭,可采用33℃的溫水擦拭患兒的全身,以此來刺激其血管而促進其擴張,這樣可起到散熱的作用[1]。

2 護理及體會

2.1 環境與飲食護理

對于小兒發熱病癥,臨床環境與飲食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發熱患兒需要靜臥休息,保證其充足的睡眠,以此來彌補耗損及消除疲勞;病房室溫最好控制在19℃~23℃為宜,而濕度則控制在50℃~65℃為宜,病房內需保持空氣的流通性。

小兒在發熱時期,需給予飲用白開水,以此來稀釋病菌所產生的毒素并將之排除;由于患兒發熱時可能會減少消化道分泌液,導致食欲下降,因而需要給予患兒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質性食物,同時可適量添加一些蔬菜(如:西紅柿、豆芽、芹菜、南瓜等等),以此來補充維生素[2]。

2.3觀察患兒病情

護理人員在治療期間,需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定時測量患兒的體溫(一般每間隔4h測量一次,若為高熱或高熱驚厥需每間隔2h測量一次)。若患兒出汗,則需立即更換衣服,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因捂汗而引發虛脫,而在更換衣服時需注意保暖;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及生命指征情況,若出現異常則需立即進行處理。

2.4藥物發熱反應護理

患兒在輸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面色蒼白、發冷、寒戰以及肢端冰冷等現象;在確認屬于是輸液而引發的不良反應時,則需立即停止輸原液,同時更換原液體和輸液器再次進行輸液,另外需時刻保持輸液管道的通暢性[3]。對于在輸液中出現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需做好預防措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要求并做到“三查七對”(三查:擺藥前查、擺藥中查、擺藥后查;七對:時間、姓名、藥名、床號、規格、劑量、用法),另外在藥物配伍在時需注意藥物禁忌及藥物的濃度與劑量,配制藥物需遵循“現配現用”原則。

2.5心理護理

若孩子出現發熱癥狀,部分家長一日內去醫院三四次, 迫切要求醫生給孩子多次肌注退熱針,甚至不合理的應用激素類藥物進行解熱,這些過度治療都可造成嚴重后果,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發熱恐懼癥”,因而需要我們醫護人員對家長及患兒講解關于發熱的基本知識以及常規護理方法,以此來有效緩解發熱恐懼癥,進而使得患兒能夠獲得合理的臨床治療。

3結果

本文72例臨床發熱患兒經過臨床藥物治療及護理干預后,均治愈出院。通過對社區患兒家長進行隨訪,患兒及家長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達到83.33%(60/72)。

4討論

對于發熱患兒,由于其長時間發熱可能會增加糖蛋白的分解代謝,這樣將影響大腦的功能,另外還可導致患兒體內的蛋白質出現不足,這對患兒抗體形成、損傷組織修復、激素合成以及酶活性等等都會產生一定影響。除此之外,發熱還可能增高患兒中樞神經的興奮程度,進而導致患兒出現不安情緒、幻覺、睡眠質量差以及頭痛等并發癥狀,嚴重者還可能出現驚厥現象。

為了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發熱癥狀,避免發生上述并發癥狀,我們需要對該病引起高度重視,積極的開展合理治療與護理干預措施,尤其是需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體溫、血壓、呼吸、脈搏)變化情況,以防止因體溫聚降而引起患兒虛脫,甚至是急性循環障礙癥狀[4]。在本文的臨床研究中,通過對72例臨床發熱患兒經過臨床藥物治療及護理干預后,其臨床治愈達到100%,未出現任何并發癥狀,均治愈出院。而通過對社區患兒家長進行隨訪,患兒及家長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達到83.33%(60/72)。由此可知,采取合理的社區治療與護理干預對發熱患兒的恢復是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劉艷萍,郝麗娜.患兒發熱不同時期的護理[J].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382.

[2] 劉愛玲. 發熱患兒的護理體會[J]. 健康必讀(下半月),2010,10:68.

第8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禁食;開放飲食;胃潰瘍;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健康教育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907-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過1000ml或循環血容量的20%,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急癥[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臨床表現取決于出血病變的性質、部位、出血量與速度,并與患者出血前的全身狀況如有無貧血及心腎肝功能有密切的關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發病突然,以發展快、病死率高為主要特點,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臨床上迅速搶救患者,使患者轉危為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期間患者均需禁食,待患者出血停止,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逐步開放飲食,因此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逐步開展飲食的健康教育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23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8.4歲。其中消化道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8例,腹腔血管畸形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例,急性胃黏膜病變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例,應激性潰瘍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3例,經過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并認真聽取護士正確的飲食健康教育最終64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未聽取飲食的健康教育,導致再次出血,延長了住院日期,但最終經治療與護理均痊愈出院。

2 健康教育

2.1 強化飲食的重要性 飲食不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誘因,患者大多數是在空腹和饑餓時過度飲酒,生活和飲食規律紊亂,經常飲用具刺激性的濃茶、煎炸、咖啡、過冷過熱的食物或暴飲暴食,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吲哚美辛、非甾體抗炎藥等。以上因素不及時得以糾正可使處于潰瘍活動期的病變部位發生上消化道出血[2];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導致,發生此癥狀出血時往往出血量大,病情急危重,必須進行及時的搶救和有效的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上消化出血飲食的相關知識:在急性期需要禁食,有些患者剛出血停止就迫不及待地想進食,并自以為進食可以幫助體力恢復,有助于疾病的恢復,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禁食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告知患者開放飲食的原則:禁食、全流食、半流食、少渣飲食、軟質飲食、普食,按此順序逐步過渡,要對患者的錯誤觀點及時糾正。可以像患者及家屬講解一些以前因飲食不當造成再次大出血的病例,使患者認識到飲食的重要性。

2.2 飲食與上消化道出血的關系

2.2.1 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飲食原則 在患者急性出血期間禁食。出血停止24-36小時后根據患者無胸悶氣短時可開始進食溫涼、易消化清淡的飲食,注意一次進食量少于200ml,密切觀察進食后患者的癥狀,如無再出血以及其他不適癥狀時可以繼續逐漸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的專科飲食[3]。其中蛋白質需要量按體重來計算1.0-1.5g/kg,并選用優質蛋白質,蛋白是肝臟內多種酶的組成部分,可以修補受損的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功能,增加肝細胞的解毒能力并有利于腹水的消退。指導患者進食足夠的維生素B、C、E等,可以多進食水果,新鮮蔬菜,限制脂肪入量不宜進食動物的內臟,避免一次飲食過飽;少量多餐逐漸增加飲食量。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但切忌進食堅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同時注意限制鈉鹽和蛋白質的攝入,以防加重腹水以及誘發肝性腦病的發生,禁煙酒。注意禁止食用過熱食物或飲料,以免再次誘發出血。

2.2.2 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飲食原則 第一階段為急性發作期,患者出現出血較為嚴重伴有惡心、嘔吐的患者需禁食24-48小時。禁食期間禁止對出血面進行機械和或者化學性的直接刺激,減慢胃腸蠕動。第二階段少量出血且無嘔吐的患者,或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的患者,飲食的原則為溫涼流質飲食,每次進食100-200mL,每日6-7次,并靜脈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第三階段出血停止后的患者,約5-7天。飲食原則為溫涼流質飲食的基礎上給予少量無渣軟食,進食量增至為300ml/餐,每日6-7次。第四階段用于病情穩定、出血已經停止恢復期的患者,約需15-20天。飲食原則為溫涼半流質飲食。第五階段大便潛血陰性、食欲恢復時宜給予無刺激的少渣食物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食,限制進食對胃黏膜有損害的食物,并適當增加食鹽和蛋白質攝入量。

2.2.3 其他出血原因的飲食原則 急性期間絕對禁食,出血停止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遵循開放式飲食原則,逐步過度飲食。

3 總 結

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誘因調查,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講解有關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基本知識,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合理的睡眠和活動。指出患者誘發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可能因素,并針對誘因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4],可以為患者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健康宣教和指導,將飲食的種類和忌食的種類用書面以及圖形的方式列出,使患者一目了然,心中有數,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指導患者在出院時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使患者能掌握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識。

參考文獻

[1]蔡玉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觀察及護理(J)現代護理報,2011,3(26).

[2]孫麗云.肝硬化合并急性大出血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2(3):7.

第9篇:急癥護理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 高壓氧;突發性耳聾;心理護理;高壓氧基礎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6[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5(c)-091-02

突發性耳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耳聾,多伴有耳鳴,部分伴有眩暈,是耳科嚴重的急癥之一[1]。常為單側,是一種四季均可發生的常見、多發病,但在春秋季多發。其還是五官科常見的突然發生的感音性耳聾,多在3 d內聽力急劇下降,確切病因不明,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迷路水腫、血管病變和迷路窗膜破裂有關[2-3]。2007年4月~2008年10月,我院共收治突發性耳聾患者32例,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突發性耳聾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齡43歲;輕度耳聾16例,中度耳聾13例,重度耳聾2例,極度耳聾1例;伴眩暈、耳鳴者15例。

1.2 治療方法

本組采用大型空氣加壓艙,緩慢加壓20 min,使治療壓力達到0.20~0.25 MPa,穩壓后給患者戴面罩吸純氧,吸氧40 min,休息10 min,再次吸氧40 min;總吸氧時間為80 min,然后在20 min內緩慢減壓出艙。1次/d,10次為1個療程。本組患者治療2~3個療程,平均2.5個療程。效果不明顯時,可休息7~14 d后,再進行第4個療程的治療。

2 結果

本組32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經高壓氧治療后,痊愈16例、有效1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8%。

3 護理

3.1 心理護理

由于突發性耳聾的發病原因不明,對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除保證改善內耳代謝外,還應注意患者的心理反應,其表現為焦慮、急躁、易怒等,特別是雙側耳聾者[4]。做好心理護理的關鍵,是向患者講解與突發性耳聾的發病因素及治療等有關的知識,以及醫護患關系的融洽。護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從精神、社會、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由于患者聽力下降,在與其談話時,單側者應在其健側耳邊談話,雙側者聲調要提高。當患者講話時,要耐心傾聽,全面了解發病的心理因素及社會背景,有的放矢地指導患者,幫助其正確對待周圍環境中的人和事。與患者交談切忌流露出厭煩的目光和不耐煩的情緒,以免影響護患關系。

耳聾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有焦慮和疑病心理,對治療喪失信心,應采取暗示加轉移法進行安慰,向患者說明這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案,貴在堅持,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患者在住院期間可以看一些趣味性的書籍或聽一些輕柔的音樂,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療,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2高壓氧基礎護理

3.2.1 入艙前的準備及護理詢問患者有無感冒、鼻塞癥狀,鼻塞者進艙前給予1%麻黃素滴鼻,排空鼻分泌物。教會患者做咽鼓管調壓動作,如吞咽、張口、打呵欠、捏鼻鼓氣等。測量血壓、脈搏、呼吸,檢查咽鼓管是否通暢(中耳鏡下,患者吞咽動作時,可見鼓膜扇動,則表示咽鼓管通暢)。換純棉衣服,進艙前排空大小便,囑患者勿抹油脂化妝品,禁用頭油、發膠等,以免遇氧氣自燃。教會患者進艙后如何與艙外醫生聯系。

3.2.2 高壓氧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患者入艙后,艙內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陪護患者進行治療。詳細介紹艙內的環境、通訊設備以及使用方法,不得隨意搬弄艙內閥門、開關、按鈕等設施,以防發生意外事故。做好預防各種氣壓傷基本知識的宣教,加壓時指導患者做吞咽動作、捏鼻吸氣,密切觀察病情,常詢問患者的感受,反復、耐心地向患者講解開啟咽鼓管的動作與方法;如有不適應減慢或停止加壓,待患者癥狀消失后再繼續升壓。艙壓升至治療壓力時,通知患者戴好面罩,指導患者正確的吸氧方法;吸氧時囑患者不要講話、吃東西,不做深呼吸,并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昏、出汗、惡心、面肌或口角緊張抽搐、刺激性咳嗽、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癥狀,一旦發生應立刻中斷吸氧。減壓時由于氣體膨脹吸熱,使艙溫下降,應注意為患者保暖,以防發生感冒而影響治療,囑患者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氣與劇烈咳嗽,防止發生肺氣壓傷。

3.2.3 出艙后的護理護送患者回病房,繼續做好保暖工作,觀察患者有無皮膚瘙癢、關節疼痛等減壓早期癥狀。加強營養、注意休息,減輕高壓氧治療后的疲勞,給予能量合劑、擴血管治療,促進活血化淤、改善內耳血液循環。指導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的休息;有的患者伴有頭昏、耳鳴,更應注意安靜休息,起床活動時動作要慢,有事外出時要防止發生意外;應用抗凝藥物者,要注意防止碰磕,以免引起出血。

3.3 出院指導

部分突發性耳聾患者在住院期間,達不到痊愈的治療效果,出院時告之要堅持服藥、生活有規律,防止過度勞累及受涼,保持穩定、開朗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 討論

心理因素在突發性耳聾的發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高壓氧治療期間,護士對患者有目的、有計劃地施行精心、細致的心理護理,讓他們心情樂觀、情緒穩定、積極地配合治療,消除不良情緒和疾病之間的惡性循環,使患者身心同治,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所以,對其施行心理護理以緩解緊張情緒十分重要。在患者進艙前,詳細詢問病史,提醒患者禁帶易燃、易爆物品,介紹高壓氧設備及通迅、通氣情況,指導患者做咽鼓管調節動作,如含口香糖、捏鼻鼓氣等,細心觀察、監護艙內患者情況,以防止在加壓過程中出現不適反應,使耳膜內陷而引起疼痛。指導患者間相互交流,請同種疾病的患者交流治療情況,必要時有意安排幽默、健談者與抑郁患者同艙,以調整患者的思想情緒。因此,良好的護理配合是保證高壓氧治療順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何彩虹.突發性耳聾誤診1例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3):144.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7.

[3]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突發性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J].中華耳鼻喉雜志,1997,32(3):72-73.

精選范文推薦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水蜜桃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亚洲小说|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精品少妇av一区二区| 日本中国内射bbxx| 日本高清熟妇老熟妇| 亲少妇摸少妇和少妇啪啪| 国产电影无码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乱人对白|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韩国三级丰满少妇高潮| 日本中文字幕不卡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未成女年一区二区|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aⅴ激情视频|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精产国品一区二区三产区|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麻豆| 久久综合色88|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av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无堂无码|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99re88久久爱| 毛片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