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戲劇影視文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院下設7個系,分別是:中文、歷史、文化典籍、廣告學、影視傳媒、檔案學和社會學;建有7個研究所,分別是: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學研究所、語言研究所、長江文化研究所、兒童文學研究所、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所、中國創意產業研究所;建有十多個研究中心,分別是: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邏輯學研究中心、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宋史研究中心、中國歷史教育研究中心、女性研究中心、中國新廣告研究中心、社區學院發展研究中心、域外漢文古文獻研究中心、電子政務資源研究中心、中國美學研究中心、現代出版研究中心、法國電影研究中心等;設有2個上海高校E-研究院,分別是: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較語言學E-研究院。
學院有2個博士后工作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2個碩士點,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3個本科專業。學院分為兩個板塊:人文板塊和傳播板塊。人文板塊內的國家文科基地――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家文科基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簡稱“文科基地”),古典文獻專業為全國重點培養古文獻人才的四個基地之一;傳播板塊內的各專業奉行“思想、傳播、創新”的務實精神,與業界建立廣泛聯系。
2005年人文與傳播學院獲得上海市教委漢語言文學、影視傳媒教育高地建設重點項目。
學院建有資料中心、文科綜合實驗中心和廣告學專業創新創業中心,資料中心占地面積為810平方米,擁有圖書14.1萬冊,雜志1.5萬冊,建有古籍珍本特藏室、外文特藏室等10個特藏室。文科綜合實驗中心,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左右,包括7個機房或實驗室,均配備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如PC機房、蘋果機房、非線性編輯機房、攝影實驗室、錄音實驗室、語音實驗室、檔案實驗室以及電化教室等,專供有關專業實踐性課程教學和學生課外練習使用。此外建有“人文城市”、“都市文化研究”、“東方語言學”、“文貝”、“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5個網站和1個學院網頁。學院還建有81個社會實習基地。
學院現有在冊學生5000余名(包括來自美國、日本及港、澳、臺的學生)。學院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開設學院平臺課程,文史滲透;舉辦名家講座,開闊學生學術視野;加強外語訓練,安排外教講課;強調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的配合,由實驗中心提供設備支持;注重實習環節,抓好基本功訓練。
一、專業簡介
戲劇影視文學:隸屬影視傳媒系。本專業為適應電視、電影的發展趨勢,融匯影視學、文藝學、傳播學、美學、寫作等學科,旨在為各類電視臺、報刊雜志、文化傳播公司、網絡公司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電教中心等培養編導、編輯、策劃、文案、攝影、攝像、制作等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影視藝術概論、影視史、文學與影視寫作、影視劇創作、傳播學、視聽語言、專業英語、影視聲音與制作、非線性編輯、影視編導、電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影片分析等。
攝影:隸屬廣告學系。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當代攝影文化理念和相關理論基礎、熟知傳統及數碼攝影專業知識并具備商業攝影和藝術攝影管理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生可進入各種與視覺文化、影像傳播和教育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成為新聞報業的攝影記者、各類雜志和出版單位的攝影師或圖片編輯、廣告公司和大型企業的專職攝影師、攝影畫廊或圖片庫的從業人員,也能在網絡等新型傳播媒體中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空間。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基礎攝影、經典視覺藝術欣賞、傳播學、數碼攝影技巧、數字影像處理、攝像與影視制作、營銷傳播研究、商業廣告攝影、商業人像攝影、攝影發展史、當代攝影現象研究、傳統黑白暗房、現代專題攝影、攝影觀察藝術、攝影創作實踐等。
二、招生專業、人數和收費標準
專業名稱
學制
招生地區及人數
學費(元/年)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東
戲劇影視文學
四年
30
10000
攝 影
四年
10
3
3
3
3
3
備注:各地區具體招生人數,以各省(市)高考填報志愿計劃書公布人數為準
三、報考條件
1、符合《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確定的報考條件、具有一定的藝術基礎者均可報考;
2、考生獲省級招辦組織的統考合格資格;
3、身體要求:按教育部、衛生部等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攝影專業還須無色弱、色盲,近視不得高于800度。
四、專業考試方式
專業名稱
考生地區
考試類型
戲劇影視文學
上海
上海市編導類專業統考
攝 影
上海
上海市美術類專業統考
外省
各省市美術類專業統考
五、錄取原則
(一)、考生須取得相應藝術類專業合格證或填報資格,并參加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達到規定的藝術類專業本科錄取的最低控制線。
(二)、獲得多個藝術專業合格證的考生可以兼報相應專業。外省攝影專業采用各省美術類專業的錄取原則錄取,如個別省市未規定具體錄取原則,則參照上海的錄取原則錄取。
(三)、上海市各專業具體的錄取方法:
1、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以折算總分(不分文理)為主要錄取依據,綜合德、智、體全面考核,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一起從高到低擇優錄取。折算公式如下:
折算總分 = (
專業成績
×30%+
高考文化成績
×70%)×1000
專業滿分
高考文化滿分
2、攝影專業按折算總分(不分文理)為主要錄取依據,綜合德、智、體全面考核,和美術與設計學類其他專業一起從高到低擇優錄取(不分專業先后)。折算公式如下:
折算總分 = (
專業成績
×50% +
高考文化成績
×50%)×1000
專業滿分
高考文化滿分
七、聯系地址:上海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上海市桂林路100號) 郵政編碼:200234
[關鍵詞]視聽語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2)05 — 0183 — 02
“視聽語言”課是我國高等院校影視類專業的主干課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視聽語言是電視、電影的最基本的藝術手段,對于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無論是進行影視劇評論還是劇本創作,都要掌握視聽語言的相關理論與基本常識。因此,也可以說,視聽語言是相關專業學習的一個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只有學好、學精這一課程,才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進行相關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視聽語言” 課的教學內容與目標
視聽語言就是電影的語言,是對影視藝術的表現方式所作的一種比喻。它是通過視聽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眾傳達信息的一種相對感性的語言。因此,視聽語言不同于其他的語言系統,它直接作用于受眾的視聽感官,以非常直觀的形象來傳遞信息,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性。將它稱之為語言,因為它有自己獨特的語法,“視聽語言講述影視作品的語言構成及一般語法規則,內容包括視聽語言的性質、結構規律、演變規則以及視聽語言與影視藝術的關系等方面,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分析影視作品視聽元素的理論和技術方法、應用相關概念與方法分析文本并進行創作的能力。”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首先要學最基礎的語言符號和元素,然后才能拼寫單詞,造句,撰文。視聽語言包括畫面、聲音和剪輯三個大的方面,而畫面又包括構圖、角度、光線、色彩、景別、運動等諸多元素,聲音包括音樂、音響和人聲。
“視聽語言”課是高等院校影視類相關專業的基礎課,也是一門專業理論課,內容涉及到影視創作中的各個重要概念,通過這門課程的講授,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影視語言運用的普遍規律,學習如何通過圖像和聲音進行敘事、表情達意。通過相關概念和理論的講解,向學生介紹影視創作的全過程,從而搭建起一個視聽分析和影視類作品創作的理論平臺,為學生今后的專業創作夯實基礎。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主要以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的人才為目標,通過“視聽語言” 課程的設置,在使學生熟練掌握視聽表達的一般規律的同時, 讓學生在大學教育階段就建立起視覺思維的習慣,告別從小學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字思維,從而寫出具有畫面感的劇本,而非“純文字”的劇本。這一點對于學生日后的專業發展尤為重要,同時也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重視并完善視聽語言課的教學,至少能做到將學生“領進門”,讓其了解視覺思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
二、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視聽語言” 課的教學現狀
在目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教學中,視聽語言課程的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在一些院校,并沒有對它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些學校僅將其列為專業選修課。在授課方式上,“視聽語言”課的教學仍以傳統的理論講授為主,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方面收效甚微,同時也不能適應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發展要求。因此,要想讓“視聽語言” 課發揮啟迪和引導的作用,教師就應在教學中找到理論和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讓學生勤動手,從而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理論課教學過于僵化
“視聽語言”本身是一門很靈活的學科,教師講授理論時應以學生能夠“活學活用”為目標,而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往往忽略這一點。有些教師過于依賴教材,甚至課堂上所使用的影片實例均出自教科書,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照本宣科的講授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影片實例的選擇上,部分老師也缺少創造性,所選片段經常與其他課程重復,一個經典電影片段,有時學生可能已經看過十幾遍,這種規范式教學常常禁錮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新鮮度刺激不夠的情況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就很難被激發出來了。
2.忽視實踐教學
在我國,許多高校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都是從漢語言文學專業分離出來或者附屬于該專業,任課教師也常常是出自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教學方法和理念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因襲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病。在“視聽語言”課的教學中,不設置實踐環節、實踐課時嚴重不足、實踐課與理論講解相脫節是經常出現的現象。而忽視實踐教學的惡果就是學生對所學的理論一知半解,實際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3.影片分析“走過場”,不夠深入
很多老師在分析影片時往往時“就事論事”,只分析例子中與所講內容相關的部分,例如,講到景別,就忽視鏡頭的運動、場面調度、聲音、光線等因素,這樣做雖然能夠突出重點,但卻不利于建立起學生解讀影片的整體觀。電影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它的美體現在各個方面,所以教師在分析影片,就要做到全方位立體交叉的來解析。
三、“視聽語言”課教學方法探索
1.強化實踐教學
在大學期間,影視藝術理論知識的課堂學習是必要的,而創新知識的培養則是更重要的。知識是可以傳遞的,可以從書本上、課堂上獲得,而智慧和創新則需要學生在獲得了知識之后,通過創新實踐去親身領悟之后才能獲得。實踐教學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觀念是先理論后實踐,實踐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理論;但也可以先實踐后理論,先產生感性認識,再通過理論講解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不了,會促使他們對理論產生興趣,主動回到理論學習中來。這樣可以很好的解決一味的強調理論的重要性,而學生則對理論學習提不起興趣的矛盾。
首先,合理分配理論課與實踐課學時。影視是用畫面和聲音來傳遞信息的一種視聽藝術,“視聽語言”課就是要向學生講清楚影視藝術的這一基本特征,教會他們怎樣使用畫面與聲音來表情達意的一門基礎課,基于此,在這門課上只進行單純的理論講授是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的,而應在在課程開設上使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授課時間得到協調,比較合理的安排是“大致理論——實踐——詳細理論——實踐”,其中實踐課時往往應該是理論課時的1—2倍?!?〕
其次,精心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實踐環節的設置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形式要靈活多樣,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選擇優秀作品組織觀摩與研討,所選作品不必太長,以 10-20分鐘左右為好,宜選擇具有類型意義的影視作品。設置作品評議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所選作品可以是經典影片,也可以是學生習作。結合寫作課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短劇創作練習,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創作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個性是非常重要的。
2.改革課程考核辦法
以往的“視聽語言”課的考核都是使用書面筆試的方法,所考內容都選自教材,這種考核方式帶來許多弊病,例如無法檢驗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對所學理論運用的熟練程度等等。考試的目的從某個角度來說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把考核的方向確定正確,才能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學習。因此,在加大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可以將考核分為書面考核與實踐操作兩種形式。前者主要考查學生對“視聽語言”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論的理解程度,后者則要求學生組成小組,團結協作來完成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操作。
3.善于運用多種媒介組織教學
基于“視聽語言”課要調動學生感官接受的特性,在課堂上單憑文字講授恐怕效果不佳,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媒介手段來豐富教學。而這其中,一定不能忽視的就是課件的制作,不同于其它課程的課件以文字為主、只突出重點的特點,“視聽語言”的課件既要圖文并茂,又要聲畫結合,盡量做到每個概念和理論都有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來配合講解。例如講到運動軸線,可以從《羅拉快跑》等影片中截取相應鏡頭的畫面進行闡釋,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相關概念。此外,在講到鏡頭以及場面調度等原理的時候,教師還可將攝像機、三腳架等設備帶到課堂上,親自向學生示范講解?!?〕
4.加強拍攝實踐訓練
雖然目前很多院校已經開出了DV拍攝課。但是大多存在課時不飽滿以及教學方法、手段不完善的缺點。訓練學生拍攝短片,可以先從模仿一段優秀電影的片段開始,這個階段,要求學生把握電影中的鏡頭及其調度,揣測原片導演的拍攝意圖和影片所傳達出來的意境,這步完成之后,由老師提出拍攝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命題進行拍攝?!霸诮虒W中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利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薄?〕命題應該盡量是開放式的,例如讓學生拍攝“我生日那天”,以便給學生一定的表現與想象的空間。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最大限度地使用所學知識來達到指導教師所要求的效果。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自由發揮階段,學生可自擬題目,自由地進行拍攝,用影片盡情展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上述訓練都應以拍攝小組的形式進行,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也可在拍攝過程中相互交流對知識的理解,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5.利用新媒體建立課程教學互動學習平臺
所謂“新媒體”,正如上海戲劇學院陳永東副教授所表述的:“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媒體及各種應用形式,目前主要有電子菜譜媒體、互聯網媒體、掌上媒體、數字互動媒體、車載移動媒體、戶外媒體及新媒體藝術等。”在新媒體時代,受眾比以前有更強的參與意識,他們從被動變接受為主動出擊。與舊媒體時代相比,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的途徑更為豐富,這是個人人均能參與傳播的時代?!?〕
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通過網絡,教師可以方便地搜集和及時更新相關資料。利用網絡,教師講解抽象理論的同時,學生可以隨時鏈接到教師所引用的影視片段,對于學生來說,具體的影視作品有助于他們理解比較抽象的理論,能夠較輕松地掌握教學內容,達到理論與實例的融會貫通。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完善“視聽語言”課的教學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理論,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訓練他們的視覺思維,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視聽語言進行劇本創作的能力。
〔參 考 文 獻〕
〔1〕張萍.從大學語文教育中尋求高師生從教能力培養的途徑〔J〕.中國人才,2010,(11).
〔2〕張萍,張曉紅.比較文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0).
關鍵詞:文學語言 戲劇藝術
我國戲劇文化非常豐富,由很多劇種匯集而成。京劇、豫劇、昆劇、越劇、黃梅戲等地域特色鮮明的劇種,極大的展現出戲劇藝術濃郁的藝術特色。這些藝術性的延續和深入,和文學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學語言的使用,不僅豐富了戲劇的唱詞念白,更加深了戲劇藝術的思想性和文學性,使得戲劇藝術的發展蒸蒸日上。
一、文學語言的概念
文學語言是民族共同語的高級形式,它經過不斷的加工和完善、形成了規范的語言特色。文學語言不僅在書面上,同時也在口頭上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服務,它對民族語言的健康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文學語言的基本性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語言的意象性;一個是語言的超越性。而其層次也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現實語言層次,它是所有的基礎;另一個是文學語言層次,它處于主導地位。在戲劇藝術中,主要用到的是文學語言層次,它克服了現實語言中的抽象性和現實性,實現戲劇表達的意向性和超越性。
二、文學語言對戲劇藝術的影響
戲劇是一種舞臺藝術,它以演員對話和動作作為主要表現形式。其中,演員對話即人物語言,它是戲劇藝術的主體。文化語言對戲劇藝術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文學語言豐富了戲劇藝術的唱詞念白
任何一部戲劇的表演,都和其本身的故事背景密不可分,而其中故事情節的展開,需要文學語言來實現。在大多數戲劇中,故事情節的由淺及深,由平緩到跌宕,人物形象的不斷完善和豐滿,都和文學語言離不開。
文學語言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完善和豐富的過程。它自身是一個體系的建設。在應用到戲劇藝術中時,文學語言發揮它詩性化的臺詞,散文式的道白,促進了戲劇藝術的發展。觀眾在觀賞戲劇時,可能記不住整臺戲劇的內容,但是會對其中精辟的臺詞或者優美的唱詞及念白記憶尤深。文學中注重的是對情感的表達,通過人物語言的特點,塑造人物不同的性格色彩。例如觀眾在欣賞《竇娥冤》的時候,會對竇娥的一段念白“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印象深刻。文學語言的優美性通過戲劇的獨特唱腔表現出來,更增加了人們的認同感,讓人們在欣賞中更加明白了竇娥的人物性格。而在《天仙配》中,唱詞“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從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更是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由此可見,文學語言通過豐富唱詞念白,促進了戲劇藝術的大眾接受性,給戲劇藝術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二)文學語言增加了戲劇藝術的思想文化性
戲劇的創作,首先是文學的創作,文學的藝術性,體現在戲劇里,造就了戲劇的思想性、文化性。由于文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語境氛圍,在應用帶戲劇中,就會給戲劇帶來同樣的氣氛。觀眾在欣賞戲劇的時候,在聽到熟悉的文學語言時,甚至不用聽清楚具體講的是什么,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例如在戲劇中表現離別的時候,“長亭”“折柳”“古道”這些詞的出現,都能讓觀眾體會到依依不舍,離愁不斷的情緒。一些詞念白中用到“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將戲劇中春意盎然的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觀眾可以在欣賞之余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腦海里描繪出百花爭春的情景。文學語言的這些視覺形象實體,讓觀眾在欣賞戲劇的時候不斷進行思考,這樣就更加容易的接受戲劇藝術。
文學語言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文化性。文學語言本身即是提煉的經典,是長久實踐和思考得出的藝術升華,代表著很高的藝術造詣。而將文學語言應用到戲劇藝術中,同樣可以增加戲劇的文化性。例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如果出現在唱詞念白中,人們立刻被“直”和“圓”吸引,戲劇本身將被帶入到一種孤獨、憂傷的情調中,觀眾自然可以體會到戲劇的唯美。如果在戲劇表演中少了文學語言的雕琢,那么戲劇的表現形式就會縮減很多,很多以唱詞念白著稱的名曲就可能隕落,同時戲劇的傳播也會得到很大的影響,不可能出現現在百家爭鳴的局面。正是借助了文學語言為中介,才最終將觀眾和表演者,作者三者聯系起來,讓戲劇藝術歷經千年傳承而不衰敗。
三、結語
文學語言和戲劇藝術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文學語言的發展促進了戲劇藝術的發展,從外在的語言表述到內在的意義拓展,都深化了戲劇藝術。而戲劇藝術的不斷完美,同樣豐富了文學語言的發展,將文化語言的框架拓展的更寬。因此,我們應重視兩者之間的關系,保證兩者互相推動,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玉勤. 中國古代戲曲插圖的圖像功能與戲曲語匯. 廣西社會科學,2011.
[2] 高行健.我的戲劇觀[A].20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戲劇卷[C].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一、聽力練習中英文長句的含義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文長句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是停頓較少、語速較快的句子,例如,英美劇里語速較快的表達方式就屬于這一范疇;其二是語法較為繁雜,長度較長的句子。在進行大學英語聽力英文長句教學過程中,一般要對簡單句子的組合以及長句的差異進行區分,還要對這些句子中的語調、停頓、語音以及語速等進行掌握,做到心中有數,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仍會遇到重重的阻礙和困難。
二、英語長句聽力理解方法
1.語法
以“A Japanese who was swept 15km out to sea by Japan's deadly tsunami was plucked to safety today after being spotted clinging to a piece of wreckage, officials said.”為例對其語法進行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officials said是主語和謂語,它之前的內容屬于典型的賓語從句,who was swept 15km out to sea by Japan's deadly tsunami 是一個定語從句,作賓語從句中的主語A Japanese的定語,其中謂語是was plucked to safety today 而after being spotted clinging to a piece of wreckage作賓語從句里的時間狀語。
對這一例子內容進行總結,可以體會到基礎知識的作用,它有助于學生對英文長句含義的理解,還會提升學生的英文知識理解能力。所以,在分析英文長句的語法以及句子成分時,應當重視“who”以及“it”等詞的作用和實際應用方式。
大學教師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應當督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遇到此類句式,則可以充分地用基礎知識,對句式以及句型結構進行分析,將具備修飾作用的內容通過分離的方式予以理解,而后再系統地應用語法概念,將從句等內容進行分類,做到結構清晰、概念清晰,利于學生對整個句式的分析和理解,最終實現對英文長句的良好把控,利于英語聽力訓練對長句內容的理解,提升英語聽力的學習效率。
2.中英文長句句法差別
英文長句的結構應當遵循一致性的翻譯原則,但是中英文在遣詞造句、情感體驗、用語習慣以及表述形式上具備差異性,因此,中英文在進行互譯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所調整,在敘述方式上有一定的變化,語序以及句型結構都會有所不同。
以“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為例,對中英文長句句法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可見,此句的句子成分是:主語為behaviorists,謂語為suggest,賓語為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一個從句,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應當對“that”“where”這些詞進行特殊處理,重點將句子的思想突出,著重凸顯句子的含義,可見,中英文翻譯并不只是對某些詞進行特定的處理,而是注重整體性。
三、聽力課堂中英文長句教學模式
大學聽力教學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應用,要求學生從語法、句型結構以及中英文的翻譯差異進行分析,而后再對聽力內容進行理解,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聽力學習能力,同時強化他們對英文長句的分析能力,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英文長句的重要性,督促學生從語法以及句型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實現對長句的理解,最終起到促進英語學習能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突出問題;策略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科技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這一背景下,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也被逐漸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階段。初中計算機信息課不但是計算機信息技術實施與普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學必不可少的一門基礎學習科目,對中學生計算機素質的提升與進步,以及日后更好地適應這個信息化、現代化的社會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可是由于種種原因,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感悟,我對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現總結如下。
一、當前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學生自身尚未真正認識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義
當今社會片面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升學率,而這一“應試教育”理念也逐漸滲透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圍繞著“中考”打轉,面臨著沉重的心理壓力以及學習負擔。更有學生認為:“既然計算機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我們學習它還有什么用呢?”“還不如將計算機這門科目取消,改為自習課,我們也能利用這個時間對我們的薄弱學科進行突擊與鞏固?!薄钟蓄愃朴^點的學生不在少數,這表明在應試教育思想的限制與束縛下,相當一部分初中生尚未真正認識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義。
2.課堂教學仍以“注入式”教育為主,壓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
應試思想對計算機教育的負面效應不僅僅體現在學生身上,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手段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其深刻的影響。例如,不少初中計算機教師仍習慣將學生視為“儲存計算機知識的容器”,在講解理論知識時更是將教材上所羅列的知識點全都一股腦兒地強塞給學生,并絲毫未意識到這種“注入式”的教育模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強烈沖擊以及對其學習熱情與積極性的嚴重削弱。
二、針對以上問題的具體應對性策略
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將我的一些感悟與看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良好效果,從而推動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好落實與發展。
⒈向學生強調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
上面提到,大多數學生片面地認為初中信息技術的課程“學而無用”,其實,這是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錯誤認識與片面理解。
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是所有學生的必修科目,更為推動學生高階段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學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的計算機知識,他們才有可能懂得具有一定深度與難度的計算機知識,也才能逐漸建立起一套科學而完善的計算機學科體系,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又為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并積極融入這個現代化、信息化的社會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
因此,我個人認為,作為初中計算機教師自身首先要對這一科目的前景充滿著堅定的信心,更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表現向學生傳遞一個理念:初中信息技術課程設置的本質意義在于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而推動他們更好地融入現代信息化社會,而并非像大家所認為的“學而無用”。
2.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總結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點的更好理解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倡導“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開展教學”。這就要求我們初中計算機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自覺摒棄以往“注入式”“灌輸式”等類似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更要切實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這一理念真正融入自身的日常教學中。
例如,針對教材上較為簡單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直接灌輸給學生的傳統教學做法,轉而鼓勵學生在自由分組的基礎上,對所要學的內容進行自主探索、自主歸納。這樣,不但可以推動學生深化對具體內容的理解與把握,而且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在其合作探討的過程中著重鍛煉與發展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日后計算機信息技術學習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不可否認,當今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實踐中存在著眾多突出問題。但我個人認為,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不但不應該屈服于這些難題與挑戰,反而應該迎難而上,積極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攻克教學過程中面臨的眾多困難,有效推動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好落實與發展,進而為初中學生計算機信息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與發展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戲劇 影視 傳播時代
中圖分類號:J80 文獻標識碼:A
Theatre Arts in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Times
WEI Me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With the visual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theater arts exist today, have a different orientation and meaning than in the past. This paper will spread the era of television drama ex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 of the art to make an analysis and share.
Key wordstheatre;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times
伴隨文學創作不斷的大眾與通俗化,影視藝術在文學戲劇藝術的基調之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影視藝術的發展并不只專注于文學效果,還添加了很多新的成分在表演中。如音響效果、舞臺效果等美術形式與手段,其發展的理念之一就是再現生活軌跡于屏幕之上。并且通過這樣的手段引發了大眾的支持和喜愛。電影藝術源自戲劇藝術的創作,有人說電影藝術就是戲劇藝術的創新也是不無道理的,其中大量借鑒文學敘事的手法,并結合了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一些手段來融入創作中,也是把戲劇藝術真正的銀幕化。戲劇藝術與電影影視藝術實際是相通的,在情境設置中,在演員的表情情感展示、在演員的動作展示,電影作品展現的時空感等各個方面都能說明戲劇與影視二種藝術之間是互為作用的。20世紀的20年代,人們開始把電影的藝術自戲劇藝術之中剝離出來,開始研究電影的敘事語言以及蒙太奇的理論研究,但在電影和戲劇雙方在藝術媒介的形態以及創作的構思上都回出現相同點,他們都旨在展現生活的內容以及表現社會的百態,他們有著相同的目的,在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交流之上,變現都是一致的。當然在電視藝術中,其理論和實踐之中又融進了對戲劇蘊含的特質分析,它進一步實現了人類對于視覺感受的延伸。世界的角度來看,電視藝術的發展,新型傳播技術的應用基本達到人們在家看戲不需要出門的愿望。因而,在很多方面,又可以說是對電影藝術的一種超越。不過我們應該始終相信,觀眾在欣賞戲劇和觀看電影的同時首要是為娛樂,其次才是為了教育。
1 戲劇藝術的表象與實質
戲劇藝術、影視藝術雖然都是表演藝術,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的。戲劇藝術的魅力存在于舞臺之上,是演員和觀眾之間的讀懂關系所營造的。在戲劇舞臺上與戲劇舞臺下,能夠與觀眾達到你中有我,而我中有你的劇場感觸。觀眾坐在劇場中觀賞戲劇,座位是固定的,距離是固定的,針對每個觀眾所不同的固定距離感會造成不同的視角來欣賞戲劇舞臺的表演,演員和觀眾之間的關系與交流則是直接的并且生動的,是面對面的溝通,這點顯然也是其他的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因而戲劇表演在相對的穩定時空中,可以通過演員對于劇本的理解,將觀眾帶到一個具有想象的兼具審美的藝術天地之中去。觀眾則會把因戲劇表演藝術而誘發的感性以及理性的認識,包括情感的體驗作為介質,反饋給演員同時感染演員,達到一種共創藝術的目的。 戲劇藝術的創造效果與感受能夠達到每一次的劇場演出都有不同的變化,是不重復的。影視藝術中發生的的種種表演變化實際上比較機械的,觀、演者雙方是不能直面交流的。表演者(導演和演員)利用影視技術手段不斷的重復至滿意的效果,比起戲劇藝術,表演因過于完美而降低了真實感受,人和人之間所存在的無形的交流則因科技變的無形。
很多人認為戲劇有形比起影視無形是對立的態度,但正是這樣的和諧與對立的狀態造成了迥異不同的觀和演,演和觀的關系,同時也決定了影視藝術與戲劇藝術這二者之間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歷史必然性。戲劇和觀眾的緊密關系,是其他藝術不能媲美的。影視藝術演出的手段與途徑而言,跟戲劇的方式很接近,甚至在表演上更逼真,但是卻難以做到與觀眾的精神和靈魂進行直接的碰撞與交流。 而戲劇藝術卻因為是現場的表演形式,能夠達到現場,當場就能夠抓住觀眾的靈魂視線,它將感情表演直接的呈現在舞臺,完美也罷,不完美也罷都顯露出來,將社會的生活和人生百態呈現在舞臺上,讓民眾對生活有個認識、能思考生活如何繼續、思考人生意義。在社會信息量巨大,傳播迅速的今天,它有一項輔助功能,開啟人觀察日常的生活狀態、了解人生活特點的窗戶,通過對信息的理解,窺視社會生活,同時思考人生新態度,反饋社會,折射人間百態,人們從戲劇之中來感受現實生活,感受對生活的揭示。
2 影視藝術的表現態勢研究
對于影視藝術來說,聲、畫和耳、目四者能并用,用視聽獲得感知,在時間里獲得延伸感與空間感。影視綜合作為藝術形態是暢行無阻的,也是這種藝術讓戲劇逐漸為人們所淡忘。影視藝術已經突破了人為戲劇的舞臺模式,突破了舞臺的、空間的限制,突破了戲劇藝術中對于摹仿虛構故事以及反映事物的假設創作的規范,并且突破了戲劇藝術一直以來的欣賞習慣以及對于戲劇藝術的接受習慣。我們所知,戲劇藝術與影視藝術在娛樂、思想、藝術、教育等方面會有高度一致性。是價值的外化,這個外化若要達到認可則需要觀看的人對戲劇作品有理解、并且能夠認知。影視在發展中比起其他藝術而言,是略勝一籌的,它利用了高科技效果,融合時間、空間元素,把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做出了調整。呈現出大千世界里的人生百態給觀眾,藝術家全面的反映社會生活成為現實,表演藝術自身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局限于舞臺條件,能最后把情緒釋放在普通市民面前。戲劇到影視,劇場轉化至屏幕,所有的變化都突破了戲劇舞臺效果限制,使得時空轉化為自由時空,把狹窄的舞臺布景轉化為開闊的影視實地,夸張的程式化的表演瞬間轉變成含蓄逼真的表演,戲劇時空感頓時停頓,平面感達到縱深的效果。影視能夠利用時空的轉換去思考。能達到自由轉變的蒙太奇效果去拼接,這是一種超越了舞臺效果的認為的有效的方式拍攝,通過對生活的理解,對于劇情的視點,充分地釋放時空感,獲得充分的自由。也正是由于這種種的變化,我們發現影視藝術在對于戲劇藝術的承載中贏得市民的喜愛。雖然現在的影視藝術因為依賴了科技的優越性同時也擁有了更多觀眾,影視藝術是普及性的藝術,戲劇藝術的受眾有較高的素質觀眾,對于大眾來說,屬于小眾藝術,他們的審美情趣較高,戲劇語言相對應的是高端觀眾。我們還需要看到,大眾藝術普及的今天,戲劇藝術的發展必須走出低谷的現實,要直面真實社會,反映現實情境,發散自身藝術的魅力。更需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還需要了解并且認識一點,戲劇藝術服務面不該只是一個點,而要轉變為一個面。 要“粉絲”化,要戲劇藝術融入盡可能的融入現代大眾的生活情境中,讓戲劇進入普通民眾生活之中,走入大眾藝術的隊列里,改變戲劇藝術“曲高和寡”的現存現象。戲劇藝術能夠讓人感觸,能夠啟發生活,這點是觀眾們永遠不會拒絕的。
3 結論
信息傳播多媒體的時代的來臨,為影視的藝術發展創造了更為優異的平帶,帶來很多的優勢,對于戲劇藝術形成一定的時代沖擊,可是這并不說明戲劇的藝術自身會因人們的喜新厭舊而消失,卻正好構建了多種藝術和平共處的藝術生態環境。戲劇藝術與影視藝術,這樣的兩種藝術形式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他們有自身的“脾性”,能互為表里。戲劇藝術作為影視本原或者可以被看做是影視藝術的基礎形態。影視藝術則可以被看作是戲劇藝術延伸和升華,戲劇藝術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影視藝術的的發展,影視藝術則帶動戲劇藝術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龔莉雅.論當今戲劇藝術之興衰[J].戲劇文學,2006(4).
2012年長春師范學院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美術學、藝術設計、動畫、繪畫、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廣告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13個本科專業及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1個專科專業招收藝術類考生,其中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廣告學、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專業文理兼收,其它專業只招文科藝術類考生??忌眢w健康狀況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層次
專業名稱及方向
科類
2012年擬招生計劃
專業性質
本科
音樂學
文藝
75
師 范
音樂表演
文藝
25
非師范
舞蹈學
文藝
25
師 范
美術學
文藝
54
師 范
藝術設計
文藝
55
非師范
動畫
文藝
30
非師范
繪畫
文藝
28
非師范
播音與主持藝術
文藝
55
非師范
廣播電視編導
文藝
76
非師范
廣播電視編導
理藝
31
非師范
戲劇影視文學
文藝
70
非師范
戲劇影視文學
理藝
30
非師范
廣告學
文藝
17
非師范
廣告學
理藝
23
非師范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文藝
30
非師范
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
文藝
100
非師范
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
理藝
50
非師范
動畫(動漫設計與制作)
文藝
100
非師范
動畫(動漫設計與制作)
理藝
60
非師范
專科
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
文藝
40
非師范
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
理藝
10
非師范
說明:舞蹈學專業男女生均可報考,要求男生身高1.75-1.85m,女生身高1.60-1.70m,獲得全國舞蹈比賽名次的考生(前三名或個人優秀表演獎以及群體表演獎)可優先考慮。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求無色盲。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要求男生身高1.75m以上,女生身高1.63m以上。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專業、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專業要求男生身高1.75-1.85m,女生身高1.63-1.75m。
二、招生范圍
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東省、江西省、江蘇省。
三、報名考試時間及地點
我校2012年藝術類本科招生考試共設18個考點。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報考音樂學、舞蹈學和音樂表演本科專業的考生必須在長春師范學院考點報名參加考試,其它省份考生需要到考生所在省份我校指定加試點報名參加考試,不能跨省參加藝術加試。考生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和《2012年藝術專業校考資格證》(或2012年藝術類專業準考證)及同一底版的近期免冠小二寸照片三張,按規定時間到各省區指定考點報名并參加專業考試。
長春師范學院2012年藝術類專業各考點報名及考試時間表
次序
考點名稱
報名日期
考試日期
加試專業
招生范圍
1
長春師范學院
1月7-12日
1月11-13日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
吉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
2
長春師范學院
1月14-17日
1月17-18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吉林、內蒙古
3
長春師范學院
1月14-17日
1月18日
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
吉林
4
遼寧大學
1月15-16日
1月17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
遼寧
5
石家莊信息工程學院
1月28-29日
1月30日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美術類、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河北
6
黑龍江東方學院
1月31-2月1日
2月2日
美術類、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
黑龍江
7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2月2-3日
2月4日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
山西
8
太原師范學院
2月2-3日
2月5日
美術類
山西
9
鄭州二十四中學
2月4-5日
2月6-7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河南
10
鄭州二十四中學
2月6-7日
2月8日
美術類
河南
11
內蒙古師范大學
2月6-7日
2月8日
美術類
內蒙古
12
湖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2月7-8日
2月9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湖南
13
山西師范大學
2月7-8日
2月9-10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山西
14
濰坊市招生辦
2月10-11日
2月12日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山東
15
濰坊市招生辦
2月10-11日
2月13日
美術類、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山東
16
南通市招生辦
2月10-11日
2月12日
美術類
江蘇
17
南京師范大學
2月14-15日
2月16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江蘇
18
南昌十八中學
2月12-13日
2月14日
美術類、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江西
19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2月13-14日
2月15-16日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
湖南
20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2月16-17日
2月18-19日
美術類、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安徽
21
魯迅美術學院附中
2月20-21日
2月22日
美術類
遼寧
22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標準化考場
2月21-22日
2月24日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湖北
四、考試科目
(一)音樂學專業(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
1.視唱練耳:練耳為筆試,內容包括單音、音程、和弦、節奏及旋律五項,滿分60分。視唱為面試,考生抽取兩道視唱考題,自選一道應試,滿分40分。
2.聲樂(美聲或民族唱法):考生須自備兩首歌曲,由主考官任選其中一首應試,滿分100分。
3.器樂(鋼琴、西洋樂器、民族管弦樂器):考生須準備一首練習曲和兩首樂曲,由主考官指定其中一首樂曲和練習曲參加考試,滿分100分。
4.舞蹈:(1)基本功展示:要求考生展示所掌握的全部舞蹈基本功;(2)舞蹈組合(或舞蹈選段):要求考生在3-5分鐘內展示一段民族(芭蕾)舞蹈的組合(或選段),滿分100分。
說明:以上第1項為必考項,第2、3、4項任選兩項,其中自選一項為主項,另一項為輔項。計分方法:視唱練耳+主項×2+輔項。
本年度招生對低音提琴、大提琴、大號、圓號、小號、長號、單簧管、長笛、二胡、高音笙、嗩吶等11個器樂程度較高的考生,我校將按《長春師范學院藝術專業加試工作條例》第四條,“對特殊樂器種類實施特殊招生”的規定予以優先錄取。
(二)音樂表演專業(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
1.視唱練耳:練耳為筆試,內容包括單音、音程、和弦、節奏及旋律五項,滿分60分。視唱為面試,考生抽取兩道視唱考題,自選一道應試,滿分40分。
2.聲樂(美聲、通俗或民族唱法):考生須自備三首中外藝術歌曲(詠嘆調)、民歌歌曲和通俗歌曲,由主考官任選其中一首(或兩首)應試,滿分100分。
3.器樂(鋼琴、二胡、琵琶、單簧管、小提琴、低音提琴、小號):考生須準備一首練習曲和兩首樂曲,由主考官指定其中一首樂曲和練習曲參加考試,滿分100分。
說明:以上第1項為必考項,第2、3項自選一項為主項。
計分方法:視唱練耳+主項×3。
(三)舞蹈學專業(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
1.基本功:由評委統一組織、統一測試,包含技巧組合一個滿分100分。
2.舞蹈片段:兩個(民族舞、劇目),2-3分鐘(舞蹈的服裝、伴奏帶及道具自備),滿分100分。
3.模仿與即興表演:模仿要求2×8拍;即興表演不命題(以抽簽的形式確定表演內容),時間要求2分鐘,滿分100分(其中模仿與即興表演各50分)。
4.音樂素質:(1)節奏模仿(以抽簽的形式確定模仿內容);(2)歌曲演唱或演奏(演唱一首歌曲或演奏一首器樂曲),滿分100分(節奏模仿與歌曲演唱或演奏各占50分)。
說明:以上四項均為必考。
計分方法:基本功+舞蹈片段+模仿與即興表演+音樂素質。
(四)美術學(師范類本科專業),藝術設計、動畫、繪畫、廣告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非師范本科專業)(滿分400分)
吉林省考生參加吉林省統考,遵循吉林省統考成績,招生計劃及學費情況詳見《吉林省2012年招生指南》;其它省份考生必須參加我校組織的藝術考試。
1.素描:頭像臨摹,滿分200分。
2.色彩:命題默寫,滿分200分。
(五)播音與主持藝術(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
1.才藝展示:小品、聲樂(清唱)、器樂、舞蹈任選其一,限單人表演,2分鐘內完成,除鋼琴外其它考試用具自備,滿分100分。
2.即興主持:現場抽取試題,2分鐘內完成,滿分100分。
3.稿件朗讀:指定稿件和自備散文,滿分200分。
(六)廣播電視編導(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
1.面試:即興評述及與考官交流,現場抽取試題,2分鐘內完成,并回答考官提出的問題,滿分200分。
2.筆試:(1)文學與影視基礎知識,滿分50分;(2)編導創意,滿分100分;(3)作文,滿分50分。
(七)戲劇影視文學(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
1.面試:(1)才藝展示,小品、聲樂(清唱)、曲藝、朗誦、器樂、舞蹈任選其一,2分鐘內完成,除鋼琴外其它考試用具自備,滿分100分;(2)戲劇影視基礎及常識問答,滿分100分。
2.筆試:(1)敘事散文寫作,滿分100分;(2)小小說改編成戲劇小品,滿分100分。
(八)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滿分400分),音樂表演(空中乘務與禮儀)(非師范類??茖I滿分400分)
面試:形體風度、語言表達、才藝展示(1分鐘)等三項,滿分400分??忌嬖嚭细窈髤⒓游倚=y一組織的專業體檢,體檢標準按中國民航空乘人員體檢標準執行。詳見《長春師范學院2012年藝術教育(空中乘務與禮儀)專業招生簡章》。
五、錄取原則
藝術類各專業按文化課成績投檔,投檔進線后按“文化課成績的60%+專業課成績的100%(專業課滿分全部折合成400分)”計算綜合成績,專業錄取時按照綜合成績由高到低和報考專業順序由先至后的原則擇優錄取。
六、有關規定
(一)凡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吉林省美術類專業考生除外),必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考試且獲得“長春師范學院2012年藝術類專業考試合格證”;若考生所在?。ㄖ陛犑?自治區)藝術類相關專業有統考,則要求考生考試成績達到統考合格以上方可參加我校加試。
(二)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
(三)凡被我校錄取的新生,報到時須帶我校專業考試合格證、文化課考試準考證及錄取通知書,辦理報到手續。
(四)新生入學后,經復查有不符合報名條件或弄虛作假者,取消其入學資格。
注:以上招生說明若與國家或所在省區招生政策不符,則執行國家或考生所在省區有關文件規定。
聯系人:劉老師、趙老師
聯系電話:0431-86168367,86168222
通信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長吉北路677號招生工作辦公室
郵編:130032
學校網址:cncnc.edu.cn
(一)本科批
1.美術類 320分
2.音樂學(含師范、音樂理論、作曲、錄音藝術) 328分
3.音樂表演(聲樂、鋼琴、器樂、通俗流行音樂) 260分
4.編導類(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 377分
5.播音與主持 355分
6.表演(影視) 325分
7.舞蹈類(舞蹈學、舞蹈表演、舞蹈編導) 180分
(二)高職??婆?/p>
1.美術類 100分
2.音樂學(師范) 185分
3.音樂表演(聲樂、鋼琴、器樂、通俗流行音樂) 138分
4.編導類(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 220分
5.播音與主持 200分
6.表演(影視) 190分
藝術文:美術學最低分229,設計學類最低分224;音樂學最低分389.3,音樂表演最低分392;戲劇影視文學陜西今年首次按文化課排序錄取,我校最低分397。
藝術理:美術學最低分210,設計學類最低分221,音樂學最低分411.6,音樂表演最低分375.7,戲劇影視文學文化課最低分387。
西安文理學院2016年錄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