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會做賬實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基礎會計課程 ; 教學方法
一、基礎會計課程的重要性及特點
(一)基礎會計課程的重要性
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是經濟學學科和管理學學科各專業尤其是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會計基本處理方法及會計處理基本技能。
(1)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來說,通過基礎會計的學習,一方面可以拓寬知識面,便于其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掌握一種就業技能,增加就業機會。非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學習基礎會計,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可以實現跨專業就業,增加就業機會。
(2)對于會計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來說,基礎會計是深入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首先,如果基礎會計學不好,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就會倍感吃力,甚至使學生喪失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其次,從更現實的角度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需要通過基礎會計知識的考試,因此,學習基礎會計課程能為其取得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證書奠定基礎,減少難度。
(二)基礎會計課程的特點
(1)基礎會計是專業基礎課。
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是管理類及財會類專業課程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財務會計的基礎知識,著重闡述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術,使學生領會財務會計的入門知識和基本流程。
(2)基礎會計是理論、實際操作要求都很強的課程。
在基礎會計的學習過程中,既要理解、掌握會計處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處理方法,又要對會計處理如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的實際操作過程熟練掌握。所以,基礎會計是理論、實際操作要求都很強的課程。
(3)基礎會計是連續性較強的課程。
中職基礎會計的各個章節之間的連續性較強。在講解時,先講解會計的基本理論,然后從填制憑證到登記賬簿再到編制報表,課程的連續性強,前后銜接緊密。
二、針對課程特點及職業院校學生現狀,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
針對上述課程特點及職業院校學生現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揚長避短,有針對性的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靈活運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例子
會計概念晦澀難懂,為了使學生容易理解,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形象的說明,從而使抽象問題簡單化。例如“會計主體”是第一個會計核算前提或會計假設,規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但在教學中,要使學生真正理解會計主體假設的含義卻并非易事。可以舉某企業經理請一位親戚在飯店吃飯,吃飯的發票能否在企業報銷這樣一個例子。根據“會計主體”的概念判斷,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筆費用與企業或者說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沒有關系,企業與經理本人及其家庭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不符合會計主體假設。在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各種實例,如中草藥藥匣對中草藥如同會計賬戶對會計等,這樣就可以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晦澀問題直觀化。
(二)靈活運用各種圖表
在會計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各種圖表,使問題變的直觀,并且可以簡單明了的說明相關問題之間的關系。例如講解會計賬務處理程序時,可以以圖表的形式先說明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賬務處理流程,在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基礎上,再延伸講解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賬務處理流程。畫出三個會計賬務處理程序的圖表,三種會計核算形式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馬上變的明朗起來。
(三)理論與實操緊密結合
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會計理論,可以邊進行理論教學,邊進行實習操作。例如講到會計憑證時,拿一些車票、發票當教具,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什么是原始憑證;可以給學生發放一些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把記賬憑證的填制方法予以詳細講解,并讓學生親自填制。講到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時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理論、操作齊頭并進,把實際操作很好的糅合到理論教學中。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深化學生印象
教學中,單純的使用傳統的粉筆、黑板做教具,另外加以語言上的講解已經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課件上課,必要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與會計教學相關的視頻,學生可以很快提起精神,投入到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