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機電一體化的優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電一體化的優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機電一體化的優點

第1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詞:課程改革、校企合作、機電課程體系、校企深度合作、調研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000-00

1 機電一體化專業從事的崗位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隨著產業結構的布局調整,機電行業正處于平穩和較快的發展態勢。畢業生就業率處在各行業前列。特別是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

實施“高職人才培養改革”具有深遠影響,人才培養改革中課程改革顯得尤為重要,以保障專業培養目標的實施和人才能力可持續發展。我們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進行了調研,專業團隊對山東盛泰車輪有限公司、山東魏橋集團、山東華宇鋁電有限公司、山東鋁業公司進行調研得出就業崗位。(表1)

通過大量調研歸納出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從事的職業崗位主要有:機械產品繪圖員、鉗工裝配、鉗工維修、電工維修、電氣設備操作、機電產品售后服務。核心崗位為鉗工裝配與維修,電氣設備操作與維修,由核心崗位重新規劃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使專業與崗位對接。以產學研結合為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構建課程體系,進行機電專業的課程標準化、規范化和特色化建設,根據機電產業的發展和機電市場的變化,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根據行業,企業職業要求,制定課程標準,不斷研究和開發本校課程,突出與專業特色相關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方面的課程建設;積極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加強與企業的直接合作,大力開展與企業聯合辦學,進行課程體系建設、教材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規劃。進一步提升專業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的能力。

2 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

2.1 課程體系的改革

實現課程體系與設備維修崗位職業能力的對接,解決專業服務企業崗位的問題。根據社會需求確立專業培養目標,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過程要突出實踐性,將教學做融為一體,做到優化基礎,強化應用,突出能力。高職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構建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來構建課程和教學體系。德國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雙元制”模式: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擔負培養人才的任務,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并由培訓條例和教學計劃兩部分組成的雙元制課程標準;以崗位能力為基點開展課程改革。在課程體系設計上,根據“機械制造裝備+鋁冶金設備”維護維修崗位能力及制圖員、機修鉗工、維修電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選擇,能達到這些目標的知識、技能、職業態度等內容,進行優化整合。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模塊,把課程學習內容聯系行業企業市場設備維護維修實際工作,提出各種問題并形成主題任務,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學習注重對學生基本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加大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教學做一體化,落實實踐教學課程化;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內容整合,使之更加精煉、實用、具有針對性;使課程體系與企業崗位群相對接。

2.4 具體實施

機械工程系機電一體化專業2010級機電專業1-5班,2010機電專業1-2班,以上七個班級的全體學生共計308人,教學效果顯著。

2.5 推廣應用價值

機械工程系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共享機械技術及教學資源庫,電氣工程系電氣自動化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工業網絡技術專業共享電氣自動化模塊及教學資源庫,帶動專業群發展。

3 結論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創建和實施了多樣化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式。人才培養方式改革的試點與推廣,極大地提升了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設計核心課程,與職業崗位工作內容相一致,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認證相融合,人才培養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相吻合,把學生技能訓練與企業項目有機結合,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技師共同完成教學過程,課程體系建設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緊密圍繞崗位要求和專業核心能力培養設置課程體系,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淺論高職院校課程體系建設》 2008、7 作者 王襄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啟示錄》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第2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語文教改勢在必行。那么,語文教學應該如何適應課改精神呢?筆者認為語文教學走向“素質教育”,必須實現“三轉變二優化一體現”。

一、如何實現“三個轉變”

1.教師內涵的轉變:教書匠教育家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但在語文實際教學中,人們往往走入單純“老師教,學生學”的誤區。采用“一刀切”“齊步走”大運動量的辦法“孜孜樂教”,固守著一套陳舊的教學觀念,教師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隸,為教而教的機器,毫無藝術性可言。這貌似對學生的關心負責,實則是對其身心和智力的極大壓抑與摧殘,是嚴重違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勢下的教師,應成為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他不僅“能”教,而且“會”教;不僅要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的邊緣知識;不僅要鉆研新的理論、新的思想,還要善于總結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經驗與體會,并力求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指導自己更好地實踐。正如馬卡連柯所言:“離開教育理論我是不能工作的。”這一精辟見解,啟示我們要認清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應從根本上實現由機器型的教書匠到藝術型的教育家的轉變。

2.教學模式的轉變:課堂教授型指導策劃型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古今中外的大學問家都十分強調思考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舊的模式下,語文教學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學方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詞,全是老師說了算,“滿堂灌,滿堂問,一言堂”的局面隨處可見。學生毫無獨立性可言,只是一個個記憶的機器,它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我們必須打破舊的傳統模式,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參書),省去機械傳輸所造成的大量時間的耗費。課下自己吃、課上談味道,課上應該成為學生各種理解碰撞、質疑創新的一方舞臺。“隨文成形,隨課成形”,可以是“啟發式”、“自學式”、“討論式”,也可以是傳統的“講授式”,但完全可以讓學生輪流過把“教”癮,當然準備必須充分,教師指導、集中小組智慧是少不了的。3、教學思維的轉變:機械模仿創造性思維。

3.二優化一體現

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不是被動地機械復制,而是積極地對客觀世界能動反映。這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一種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把學生視為加工對象,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授之以漁,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方式獲得知識。語文教學無非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這幾種能力的提高,無一不是靠學生自己的反復實踐活動。老師要推學生一把,讓他們下水自己游,告訴要領,還要隨時把握水中情況,以便指導;而學生之間互相糾正與彼此豐富,更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如何做好“兩優化”

1.優化教學實施及反饋體系。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一般包括教學實施和反饋兩個相互依存的過程,它們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針對這兩個過程的不同特征,我們應分別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層次教學原則。應堅決摒棄“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堂結構、教學情景,使全體學生人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激發他們的成就感、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氣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學全過程。

2.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在應試教育中,對教學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升學率的高低,學校評價學生的惟一標準就是分數。于是考試成了老師的指揮棒,分數成了學生的存在價值。這樣,人為地加大了師生的雙方心理負擔,嚴重違背教育發展規律。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應徹底摒棄惟分論、惟升學率論,由看誰的課講得好,到看誰對學生指導得好;由看誰對問題分析上得透,到看誰的學生學習效率高。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得到最優化的過程。

三、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第3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電氣控制系統;優化和改進設計

中圖分類號:TK221 文獻標識碼:A

1 機電一體化集成裝配裝置概述

原有機電一體化集成裝配裝置主要由機械本體、控制系統、工控機測量系統、力傳感器系統、真空系統和氣動系統及工裝等組成。由于工控機測量系統與控制系統是相對獨立的一套系統,本論文將不論述。控制系統采用西門子840D和FM-NC數控系統來控制7個數字軸和2個模擬軸,其中840D系統控制7個數字軸(X、Y、Z、C1、C2、C3、W軸)的運動和處理力傳感器的快速響應及相關實時控制,以及和工控機測量系統間的通訊和協調控制。FM-NC系統控制2個模擬軸(W1、W2軸)的運動,實現調姿機構的運動控制,從而達到對待裝配工件的姿態調整。在上述的9個軸中,X、Y、Z、W、W1和W2軸是直線軸,C1、C2、C3軸是旋轉軸,其中C1軸的旋轉角度范圍為0o~380o。W1、W2軸組成調姿機構,在調姿機構的下端裝有拾取工件的真空吸盤和在移動過程中對工件起保護作用的氣動手爪。W軸作為加載機構的加載軸在所有工件裝配完成后對整個產品進行下壓加載。C2軸作為裝配工位,C3軸作為待裝配工件放置工位裝置的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其中控制系統為SINUMERIK 840D數控系統(CNC),它包括:人機界面(MMC103)、機床控制面板(MCP)、數控裝置模塊(NCU)、SIMATICS7-300模塊以及SIMODRIVE 611D數字伺服驅動系統,調姿機構由松下伺服驅動系統構成。FM-NC數控系統通過CPU315-DP模塊提供的一個MPI總線接口,與840D采用MPI通信總線的方式對MMC103實現共享。

2 優化基本指導思想和改進思路

原有裝配裝置研制出來后,經過功能性試驗,證明其基本功能已達到當初的設計要求,但由于所裝配產品的特殊性,以及試驗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需要對裝置作進一步的優化和改進設計。優化和改進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在不削減原有裝置的功能的基礎上,通過優化和改進設計,提高裝置的安全性和任務可靠性,適當簡化控制系統結構,使其硬件結構更緊湊,控制過程更簡便。改進思路是,根據安全性和任務可靠性分析,在電氣控制系統的電路結構上,根據可靠性設計方法,適當采用降額設計或冗余設計等技術來提高任務可靠性,同時增加一些安全檢測部件來提高其安全性,并在軟件設計中相應增加一些故障診斷和報警信息;通過優化,將原來較為繁瑣的兩套數控系統控制簡化為一套數控系統來控制,從而既降低了應用軟件的開發難度,使控制更易于實現,也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藝程序的靈活性,并且消除了兩套系統間數據交換出現錯誤的隱患。

3 電氣系統的優化和改進設計

3.1 冗余設計

針對氣動手爪的張開和閉合以及真空吸具的吸合采用了工作冗余設計,以提高氣動手爪和真空吸具工作的可靠性和產品裝配過程中的安全性。其電路設計如圖 2所示。為了防止氣動手爪和真空吸具的誤動作,在氣動手爪不應該閉合的時候閉合或在不應該張開的時候張開,以及在真空吸具不應該吸合的時候吸合,同時又要求它們在應該動作的時候可靠地動作,在電路設計上采用了對同一個信號進行雙模塊輸出控制,甚至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氣動手爪閉合信號采用了混合并聯冗余設計,針對每一個輸出信號所控制的繼電器也采用了并聯冗余,但在繼電器觸點控制電路上又采用了串-并聯設計或并-串聯設計。

在圖2中Gn和Gn+1是兩塊完全一樣的SIEMENS DO模塊,兩個模塊的對應輸出點信號都是相同的,且兩個模塊同時工作。每個信號輸出點所控制的兩個并聯繼電器中只要其中一個繼電器小失效,就能得到裝配任務所需要的輸出信號。尤其是對于氣動手爪閉合信號,只要兩個模塊中有一個模塊小失效,或者兩個模塊中非對應的兩個輸出點小同時失效,就能得到該輸出信號。

3.2 抗干擾設計

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既包含有高電壓、大電流的電力電氣設備,即強電設備,又包含有低電壓、小電流的控制與信息處理設備和傳感器,即弱電設備。強電設備產生的電磁噪聲會對弱電設備造成極大的干擾,弱電設備之間也可能互相進行信號干擾。同時,供電系統以及環境電磁噪聲也會對弱電設備產生嚴重的干擾。由此可見,電磁噪聲的干擾是機電一體化設備中產生元器件失效或數據傳輸、處理失誤、進而影響其可靠性的最常見和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抗干擾設計在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可靠性設計中不容忽視。主要運用了以下幾項技術來進行抗干擾設計。

3.2.1 屏蔽技術

屏蔽技術可抑制電磁噪聲沿著空間的傳播,及切斷輻射電磁噪聲的傳輸途徑。在裝置中,除了380V和220V電源電纜之外,其余電纜均使用了帶屏蔽層的電纜,從而既隔斷了本身信號對別的信號的干擾,也隔斷了別的信號對自己信號的干擾。

3.2.2 接地技術

接地在電氣控制系統的電路設計中充當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地”為電路、系統提供了一個參考電位,電路、系統中的各部分電流都必須經“地線”或“地平面”構成電流回路。在本裝置中,分別設計了保護地線、工作地線和屏蔽接地。其中,保護地線是將電氣控制柜柜體、操作臺機殼和裝置本體都可靠接地;工作地線采用單點并聯接地方式,很好地消除了共阻抗干擾;屏蔽接地是將所有的屏蔽電纜的屏蔽層通過接地線可靠地接到同一個接地銅排上,電源變壓器和隔離變壓器的屏蔽層接到保護地線。

3.2.3 濾波技術

濾波器是由電感、電容、電阻或鐵氧體器件構成的頻率選擇性二端口網絡,可以插入傳輸線中,抑制不需要的頻率進行傳播,能較小衰減地通過濾波器的頻率段稱為濾波器的通帶。通過時受到很大衰減的頻率段稱為濾波器的阻帶。為了抑制供電電網系統和裝置周邊環境用電設備所產生的電磁噪聲對控制系統和驅動系統的影響,在SIEMENS840D 數控系統和SIMODRIVE611D數字伺服驅動系統的電源前端,以及松下模擬伺服驅動系統的主電路上分別設計了電源濾波器。除此之外,為了抑制電氣系統中弱電器件的互相干擾,還采用了浪涌吸收器等措施。

3.3 熱設計

制造電子元器件時所使用的材料有一定的溫度極限,當超過這一個極限時,物理性能就會發生變化,元器件就不能發揮它預期的作用。元器件還可能在額定溫度上由于持續工作的時間過長而發生故障,故障率的統計數據表明電子元器件的故障與其工作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下,在高溫或負溫條件下元器件或電路容易發生故障。半導體元器件故障率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呈指數上升趨勢,其電性能參數,如耐壓值、漏電流、放大倍數、允許功率等都是溫度的函數。在本裝置中,SINUMERIK840D數控系統、SIMODRIVE 611D 數字伺服驅動系統、松下模擬伺服驅動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以及它們的電源都是模塊化結構。每個模塊內都有大量的電子元器件。在工作時,這些模塊內的電路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雖然自身發熱量較大的模塊一般都安裝有冷卻風扇,或者設計了空氣對流散熱孔,但整個電氣控制柜由于防護等級的需要是一個封閉的環境,工作時元器件產生的熱量將會使柜內溫度升高很多,從而影響部分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基于此原因,對電氣控制柜和操作臺進行熱設計時,對控制柜采用了用強制制冷設備(空調)進行冷卻的方式,使柜內溫度維持在元器件能正常工作的一個較佳溫度范圍內,對操作臺采用了安裝帶空氣過濾器的冷卻風扇進行強制風冷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方建軍,田建君,鄭青春編著.光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第4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詞】中高職有效銜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探索

【Abstract】Effective conne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ild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an important tas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hangsh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profession of aviation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ofessional explores the segmentation in the cohesion of the higher modes, and in a professional setting,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scheme, course system and so on cohesion cultivation mechanism have been established.

【Key words】Effectivel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Explore

按照“2+3”分段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技能人才系統化培養體系,實現中高職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中高職在實訓基地、專業課程、師資團隊、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實現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高職專業整體優化升級。

1 專業銜接

1.1 專業銜接目標

充分調研分析湖南省區域經濟發展動態,設置合適的中高職銜接專業。主動適應湖南裝備制造產業升級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關注學生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和職業生涯的發展,分析中高職人才培養上的遞進、延展和銜接的關系,合理確定中職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定位和人才培養規格,以確保專業中高職銜接的合理性。

1.2 專業銜接內容

1)專業設置銜接。由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織汨羅職業中專、臨澧職業中專、湘北職業中專、臨湘職業中專、津市職業中專等5所重點職業中專對湖南區域經濟發展動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形成詳細的《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各試點學校對調研數據進行充分的分析研討,本著緊密對接湖南新型戰略產業、解決區域經濟發展急需人才問題、就業崗位有明確層次要求并有一定建設基礎的原則,確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試點專業。

2)專業定位銜接。依托 “航空職業教育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組建由中、高職學校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及企業技術專家組成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適應湖南裝備制造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密切跟蹤產業升級對相關技能人才層次、結構、規模的需求變化、崗位要求變化,確定機電一體化專業定位,即主要面向湖南省先進裝備制造業,培養從事生產一線機電設備操作、安裝調試與維護、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售后服務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中職階段主要培養生產一線從事機電設備操作、裝調等工作,具有一定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人才;高職階段則在中職的基礎上,主要培養從事工業自動化設備(如高端數控設備)等先進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故障診斷與維修等工作,具備較強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 課程銜接

2.1 課程銜接目標

由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牽頭,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組建課程開發小組。以培養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按模塊化、分層遞進的構建思路,開發職業能力導向、能力遞進的中、高職課程體系;引入中高職職業資格標準,緊跟專業領域發展,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為載體,從簡 單到綜合序化教學內容,實現課程內容的合理銜接;開發教學情境,開展教學模式改革,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到2018年,試點學校和合作企業共同建好《機床電氣系統裝調與檢修》等5門中高職銜接核心課程。

2.2 課程銜接內容

2.2.1 課程體系銜接

依照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按模塊化、分層遞進的課程體系思路構建課程體系;綜合考慮職業能力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合理配置課時5。將整個課程體系按照分層遞進的方式分成中職課程、中高職銜接課程和高職課程,按培養出發點,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模塊四大模塊。(1)公共基礎課。公共基礎課程的內容選取和序化以關注學生身心素質、適應學生漸進性學習和終身學習需要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身體素質和職業素質。以校園文化、素質培養社團為依托,主要在課堂與社會實踐崗位完成。中職開設專業教育、公共藝術、道德與法律等課程,為培養學生的基礎素質;高職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思想政治理論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中高職都開設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體育與健康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及身體素質。(2)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課主要為培養崗位職業能力為出發點,課程的設置與對應崗位職業資格取證對接。采用“工學交替”方式,在理實一體化教室、校內外實訓基地、“校企工作站”內完成教學。中高職共同開設數控編程與加工技術、數控加工技能訓練、機械制造、機械加工訓練、機械制圖及測繪、電工電子技術、鉗工技能訓練、機床電氣控制等課程,對應機電設備操作、機電設備裝調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中職階段課程模塊分別與中級數控操作工、機加工和中級維修電工、鉗工對接;高職階段課程模塊分別與高級數控操作工、機加工和高級維修電工、鉗工對接。高職開設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機械結構拆裝檢測與維修等課程,對應于機電設備維修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與高級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對接。(3)專業拓展課。專業拓展課程的設計以培養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為依據來設計,包括人文素質拓展和專業素質拓展,強化職業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培養其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為重點。主要以選修課的形式完成教學。(4)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課。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課程模塊以為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適應工作崗位為出發點。通過融入社會環境、企業環境的方式實現學生素質,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模塊化、層次化構建思路下,設計了中、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能力遞進的課程方案。

2.2.2 課程內容銜接

對接相應的職業資格標準,選擇教學內容,實現中高職職業能力培養的逐步遞進。引入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方法、新設備,確保人才培養緊跟產業的發展變化。設計項目、案例為載體,按簡單到綜合序化教學內容。

2.2.3 核心課程銜接

由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牽頭,試點中職學校、合作企業共同參與,確立中、高職學校和企業課程負責人,三方共建《機床電氣系統安裝調試與檢修》、《液壓氣動系統裝調與檢修》、《PLC應用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機械結構分析》5門中高職銜接核心課程。(1)依據職業崗位要求,中、高職學校與企業共同選擇課程內容,按照職業標準,將崗位能力分解為若干個模塊;(2)結合生產實際和能力訓練要求,以典型機械零件加工、機床裝備或航空裝備的真實安裝、調試及維修等設計相應的項目任務,制定融合職業標準的考核標準、考核方法,開發課程標準;(3)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開發教學情境,在“理實一體化”教室、“校中廠”、“廠中校”等教學環境中,以學生為主體,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達到理實一體的目的。(4)開發課件、教案、視頻、引導文、試題庫、動畫等教學資源,編寫適合開展教學的工學結合校本教材,并形成數字化資源,實現三方共享。

3 結束語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將在實踐中創新中高職銜接合作模式,破解中高職銜接方面的難題。在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教師隊伍和實訓場所建設等方面進行系統化地設計,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與課程結構,開發中高職銜接方面教材,實行資源共享,避免人才培養上的浪費。

【參考文獻】

[1]孟凡華.魯昕強調: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11(15).

[2]周建松.關于全面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1(07).

[3]唐高華.基于大職業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 2011(22).

第5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詞:石油化工企業 財務分析 建議

石油化工企業的健康發展對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完善財務分析指標和擴大財務分析范圍,將更加有利于對石油化工企業財務狀況的了解,避免石油化工企業出現財務危機問題。同時對衡量石油化工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具有指導意義。因此,經營管理者要不斷提高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質量,確保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運用效率以及資金周轉等問題,保證石油化工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一、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的目的和意義

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評價石油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衡量當前的財務狀況,并且以此為依據,預測石油化工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石油化工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可以確保企業財務狀況經營良好,避免因為資金鏈問題引發生產問題,從而保證石油化工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的目的取決于三個方面,首先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通過財務分析,能夠正確評估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狀況,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快速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資金利用效率。其次,對于企業風險的承擔者來說,通過企業財務分析能夠確保企業的獲利能力,并根據財務分析結果進行資產保值和利潤分配。這些都需要進行財務分析后,根據財務報表獲取相關信息,以便保證收益最大化。最后,財務分析對于債權人來說意義重大。財務分析報表能夠了解到企業的償債能力,債權人依據償債能力增強自身的信貸風險,并且依據財務分析報表,確定對企業的投資管理問題。

二、目前國內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看,我國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領域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分析技術手段落后

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當中,缺乏先進的核心技術分析軟件,這對于我國石油化工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十分不利。尤其在我國石化貿易進入WTO后,跨國公司已經進入石化貿易領域,業務處理量加大,更需要專業性的核心軟件進行分析技術處理。

(二)分析方法不全面

就目前來看,我國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的方法主要為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三種,這三種分析方法當中,比率分析法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的發展,具有滯后性;趨勢分析法需要進行同時期財務報表分析;比較分析法需要以相同地區價格水平進行比較,由此可見,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方法不全面,十分不利于企業進行合理的財務分析。

(三)財務分析指標設置不合理

石油化工企業進行財務分析過程中,其設定的財務分析指標不合理,無法真正表現企業內部真實的財務狀況。例如反映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指標,它無法作為衡量企業短期變現能力的絕對標準;應收賬款周轉率也不能準確地反映存貨資產的運營效率;反映銷售利潤指標難以反映獲利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如此一來,財務分析指標設置的不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石油化工企業的財務狀況,甚至引發資金鏈等相關財務風險。

(四)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財務分析報表的設計,是根據財務分析所得的結果進行編制,這與財務分析指標有著直接關系。不同的數據以及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甚至財務報表上的有些數據,并不是真正得到,而是以假設作為基礎的,這樣一來就直接導致了財務報表缺乏準確性。

三、提高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質量的幾點建議

為了確保我國石油化工企業健康穩定發展,保證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質量,就要對當下的財務分析辦法進行完善和創新,提高企業財務分析質量。針對石油化工企業財務分析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石油庫存統計體系

石油庫存是導致石油價格起伏的一個重要原因,石油庫存的統計也是進行財務分析的一個基礎。建立健全石油庫存統計體系,將為石油化工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

(二)完善財務分析指標

財務分析指標的完善,將有利于石油化工企業以正確的指標衡量財務狀況,評價企業的財務經營情況,以確保財務分析的準確性和完善性。

(三)財務分析數據范圍擴大

擴大財務分析數據范圍,可以更加全面的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避免出現紕漏。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完善財務報表體系,將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指標結合起來,進行詳細分析,確保分析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四)加強企業籌資、投資與現金流量的質量分析

企業進行資金流管理,是企業財務分析的一個重要部分,關系到企業資金運作問題。合理有效的籌資、投資以及現金流量運作,對企業償債能力以及日后的長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孫諍,王鴻祥.財務報告分析[M].企業管理出版社,1997

第6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摘要】 目的采用正交設計與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兩種實驗設計方法,優選羊藿提取工藝,并對設計方法進行比較。方法以羊藿苷提取量為因變量,乙醇濃度、回流時間和溶劑(倍)量為自變量,優選提取工藝。結果正交實驗設計確定最佳工藝是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3 h/次;星點設計效應面優化法確定最佳工藝是12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160 min/次。結論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在該提取工藝研究中優于正交實驗設計法,為其應用于中藥提取工藝優化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正交設計; 星點設計-效應面法; 羊藿苷; 提取工藝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extacting effective constituents from Epimedii Herba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Methods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extraction time,times of reflux and solvent fold.Dependent variable was extraction rate of icariin in Epimedii Herba.Linear or nonlinear mathematic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ResultsThe result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60% ethanol,180 minutes for reflux,12 fold of solvent and 2 times for extraction.The other was 50% ethanol,160 minutes for reflux,12 fold of solvent and 2 times for extration.Conclusion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s highly predictive in experimental design.

Key words: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cariin; Extraction process

目前國內中藥的提取工藝多采取正交設計,線性數學模型進行優化,星點設計是國外常用的實驗設計方法,近年國內也有用于優化處方或成型工藝的報道。該方法采用非線性數學模型擬合,在中心點進行重復性實驗以提高實驗精度,預測值更接近真實值。本實驗采用正交實驗設計和星點實驗設計兩種方法,優化羊藿的提取工藝,并比較兩種實驗設計方法的優缺點,為探討不同實驗設計方法應用于優化中藥提取工藝的可行性提供依據。

1 儀器與試藥

1.1 儀器紫外分光光度計(756型Spectrum,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FA1004N,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天津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A S20500AT)。

1.2 試藥羊藿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37-200414),羊藿藥材(天津達仁堂藥店,天津中醫藥大學馬琳教授鑒定);甲醇(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分析純),無水乙醇(天津市北方天醫化學試劑廠,分析純)、純凈水。

2 方法與結果

2.1 羊藿苷含量測定方法

2.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羊藿苷對照品1.5 mg,置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得60 mg·L-1的標準貯備液。

2.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每次取羊藿粗粉5 g,按各實驗設計條件進行提取,合并兩次提取液并定容至150 ml,精密量取2 ml于蒸發皿中蒸干,加入乙醇復溶轉移置25 ml容量瓶中,定容,再精密吸取供試液1 ml,置10 ml 量瓶中,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45 μm)過濾,取續濾液作為樣品溶液備用。

2.1.3 測定方法以甲醇為空白,于270 nm 處測定吸收度,通過標準曲線計算即得。

2.1.4 線性關系考察分別精密吸取1.0,1.5,2.0,3.0,4.0 ml置10 ml量瓶中,加入95%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按測定方法同法處理,測定吸收值并回歸。以吸收度為縱坐標,羊藿苷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0.031 9X+0.006 3,R2=0.999 9,線性范圍為6~24 mg·L-1。

2.1.5 精密度實驗同一對照品溶液重復測定6次,吸收度RSD=0.38%。

2.1.6 重復性實驗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項下方法平行6份制備,分別測定各樣品吸收度RSD=1.17%。

2.1.7 加樣回收率實驗稱取羊藿藥材粗粉5.0 g,共3份,分別精密加入羊藿苷對照品溶液適量,照供試品溶液制備項下方法制備,分別測定并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100.79%,RSD=2.7%。

2.2 羊藿回流提取工藝優化

2.2.1 正交實驗設計及結果羊藿總黃酮類成分可溶于水、甲醇,易溶于乙醇,本實驗采用乙醇回流法進行提取,選用乙醇的濃度、乙醇用量、提取時間、提取次數為4個因素,每個因素選3個水平,用L9(34)正交實驗設計表安排實驗,以總黃酮(羊藿苷)的含量為評價指標。在進行正交實驗設計時,根據生產實際,周期一般不宜過長,將提取次數這一考察因素確定為提取2次,實驗因素水平設計及試驗結果見表1~2。表1 實驗因素水平表L9表2 正交實驗表表3 方差分析表驗證實驗:在確定優化工藝后,進行3次驗證實驗。結果如表4。表4 驗證實驗

2.2.2 星點實驗設計及結果以乙醇濃度、提取時間及溶劑用量為影響因素,提取次數暫定為2次,根據星點設計的原理,各因素的水平設計見表5,實驗安排與結果見表6。表5 因素水平表表6 星點實驗設計與結果

2.2.3 模型擬合 以羊藿苷含量為因變量使用SPSS軟件對各因素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和二項式擬合。擬合模型如下。

多元線性回歸:Y=b0+b1X1+b2X2 +b3X3二項式擬合:Y=b0+b1 X1+b2 X2+b3 X3+b4 X12+b5 X22+b6 X32+b7 X1 X2+b8 X1 X3+b9 X2 X3根據結果分析,多元線性回歸:Y=4.948-0.021X1+0.011X2+0.026X3,r=0.867,*P

2.2.4 工藝參數優化和預測把因變量與另兩因素擬合為三維曲面圖,因只能表達含兩個因素變量的函數,故固定3個變量中的一個為中值,再以擬合的目標函數為數學模型,繪制因變量曲面圖(見圖1~3),在圖上選取較佳工藝范圍X1:50%~60%,X2:12~14倍,X3:160~200 min,綜合考慮工業生產中的實際情況,故選取提取羊藿中羊藿苷的最佳工藝為:12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160 min/次。

根據優選出的提取工藝(12倍量50%乙醇提取兩次,160 min/次)進行3次驗證實驗,比較預測值與真實值,結果如下:預測值為6.30%,平均測得值為(6.15%+0.05)%,RSD=0.8%,預測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偏差為-2.32%。圖1 溶劑倍量和提取時間對羊藿苷含量影響三維曲線圖2 乙醇濃度和溶劑倍量對羊藿苷含量影響三維曲線圖3 乙醇濃度和提取時間對羊藿苷含量影響三維曲線

3 討論

實驗設計是指對試驗事先作出周密的設想與合理安排,以便達到預期的目的。正交實驗設計是用正交表來安排試驗,正交表的構造具有“均勻分散,整齊可比”的特點,正交實驗為了達到整齊可比,在同樣多的因素水平條件下,試驗次數與星點設計相比較往往比較多,一般很難實現。

而星點設計是多因素5水平的實驗設計,是在2水平析因設計的基礎上加上極值點和中心點構成的。設計中還有一定數量的中心點重復試驗,中心點的個數與星點設計的特殊性質如正交或均一精密有關。在均一精密的星點設計中,y的原點方差與離原點單位距離時的方差相等,與正交設計相比,能更好地避免回歸系數發生偏差,使回歸操作更可靠。

本實驗兩種實驗設計方法所優化工藝條件基本相近,星點設計效應面優化法精度更高。因為,一般效應值在最佳實驗條件區域附近變化比較靈敏,實驗條件的微小變化均可造成效應值的大幅變化,適合于用非線性模型擬合,并且隨著實驗條件遠離較優區,效應面彎曲度逐漸減小,愈遠離,線性愈好。該現象的啟示是,正交設計法在模型擬合時,線性相關系數愈大,表明因素水平的選擇離最優區愈遠(效應與因素之間關系呈線性的除外,但完全線性關系較少,這與優化的目的背道而馳)。相反,如果相關性不好,排除獲得實驗數據的誤差外,可能是因為所選因素水平范圍正好在較優區附近,面彎曲度較大,但正交設計優化法所得分析結果一般認為優化失敗。如果改用適用于非線性模型的實驗設計優化法,相關系數可能會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正交設計受所選線性模型的限制,只能指出某一因素的取值方向,無法求得極值,往往選擇的條件均接近自變量的極大或極小值。而星點設計效應面優化法在最佳條件下效應的預測值和實測值偏差較小。

綜上所述,星點設計效應面優化法在實驗設計精度上優于正交試驗設計,為其應用于中藥提取工藝優化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而正交實驗設計憑借其處理結果簡便的優點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可為星點設計效應面優化法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狄凱軍,章靜波.國內外羊藿苷藥理作用研究要覽[J].自然雜志,2003,25(4):191.

[2] 張峻穎,黃羅生,陳 健,等.羊藿醇提工藝研究[J].海峽藥學,2004,16(1):61.

[3] 吳 偉,崔光華.星點設計-效應面優化法及其在藥學中的應用[J].國外醫學·藥學分冊,2000,27 ( 5 ) :292.

[4] 吳 偉,崔光華,陸 彬.實驗設計中多指標的優化星點設計和總評“歸一值”的應用[J].中國藥學雜志,2000,35 ( 8 ) :530.

第7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詞】電力工程 質量管理 經濟效益 作用及措施

由于國內經濟越來越發達,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領域中對電力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電力工程已經變成一項非常關鍵的民生工程。但是,電力工程建設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尤其是質量安全問題。質量安全是全部的電力工程可以順利完成的重要基礎,假如電力工程的質量沒有保障,電力工程的具體功能就沒有辦法得到體現,有的甚至還會使人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得到損害,使經濟的持續向前發展受到影響,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1質量管理在確保電力工程經濟效益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電力工程質量的好壞是不是會對工程的經濟效益帶來影響是管理人員比較重視的一個問題。在實際項目里面,部分管理者一味的追逐眼前的利益,甚至不惜將質量的標準降低,運用低標準的材料。實踐表明該做法只能給公司的經濟效益帶來損失。只有在工程中將質量切實提升上來才可以保證電力工程可以順利投入使用,才能給公司帶來經濟效益,最終實現公司的經濟持續穩定向前發展的目的。

第一,重視工程的質量管理你能夠給施工的合理化、科學化帶來保證,最終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利益。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工序與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對材料進行合理的選取不僅可以使工程的質量達到要求,還能夠給公司降低本可以不用產生的損失;另外,工程質量的提高提要施工人員的素質保證,所以在工程項目開工前應該給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高水平的員工能夠使公司的效率得到提高,減少問題的出現率,同時也可以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第二,公司產品的質量也會給公司的業務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只有企業的產品的質量高才可以將客戶吸引過來,進而使企業的效益得到提高。盡管企業的信用度并不屬于有形資產,但是它卻可以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企業只有形成非常好的信譽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現有的電力行業在內部的競爭特別激烈,非常多的企業都在參與進來,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客戶更加看中的便是產品的質量,只有過硬的質量才可以得到客戶的信賴,才可以贏得更加長遠的發展機會。

2強化質量管理提高電力工程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電力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到對質量管理的嚴格控制。只有對質量管理工作做到嚴格把關,才可以給公司節省資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可以得以生存。

2.1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觀念問題是所有工作的先導。如果工作人員缺乏正確的觀念便不會根據要求,根據規范進行施工,最終會使工程的質量受到影響。不過,質量觀念并不光只是重視高質量,另外還需要關注成本問題。施工人員假如有著比較好的質量意識與水平,那么在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嚴格把關,最終使工程的質量得到保證。企業要想使員工的質量觀念得到提高,便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例如展開培訓,在思想觀念與職業技能兩個部分入手,只有雙管齊下方可以使員工的質量理念與素質得到切實的提高。施工技巧的提高能夠讓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降低錯誤,提高工作效率,思想意識的改變可以使工作人員重視工程的質量,使企業的信譽得到提高,不斷推動企業持續穩定向前發展。

2.2明確質量管理目標,促進企業效益提升

工程項目質量符合要求是完成施工任務的必要條件,假如沒有質量保證,工程效益相當于零,有的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施工開始之前便需要確立相關的全部工程質量規范的目標,僅僅在有清晰的目標的前提下方可以推動企業保證工程的質量。例如,可以將工程的質量規范放到合同條款里面去,只有工程項目滿足要求才能進行驗收,這樣便可以促進施工單位更加重視施工質量。這個在施工過程中的具體體現,企業又必須給施工的各個階段確立各個部分工程的質量目標,全部質量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一個個小的目標的累積而實現的,并且還需要將質量保證的任務具體的分配到每一個部門與相關的負責人,這樣才可以將每一個環節把握好,確保各個部分都不會出現問題。

2.3加強項目材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材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條件。缺乏高質量的材料很難打造出高質量的工程項目。工程項目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質量管理與成本管理。第一,采購人員必須把握好材料市場,保證所購買的價格在市場價的范圍之內,另外還需要聯系生產的廠家,以得到更加優惠的售價。第二,在材料的購買過程中需要認真對材料的質量進行檢驗,對材料的型號規格與安檢證明進行仔細核對,以保證材料的安全性與可使用性,另外在購買材料時要按照施工的需要進行購買,不可以過多也不可以過分少,以滿足成本與質量兩方面的要求;對于那些暫時不需要的材料也要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儲存,不可以全部堆放在一塊,部分的材料比較容易氧化,部分比較容易受潮,每一種材料都有著它自己的特征。必須結合不一樣的要求進行分別存儲,施工場地的材料必須確保是符合規范的。

2.4強化質量管理手段,實現運作成本降低

施工過程作為工程項目的主體部分,全部的前期工作均是為施工所準備的,因此必須重視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加強管理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首先必須對施工現場展開監督,對施工現場的人與事進行調控。監督是為了確保施工現場的工作程序與制度得到落實,另外還能夠對施工現場的進度進行實時監控。尤其對于隱蔽性比較強的工作能夠產生監督作用,可以說是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必須對現場的各個部分加以重視,強調監督能夠將問題及時發現并有效的將問題處理好。其次,對于已經制定的計劃不可以去隨意的變更,假如缺失有必要展開修正,必須經過嚴密的論證,并且上報到管理人員去審批,然后再提請委托的施工方進行審閱,保證客戶的滿意程度,不過同時還需要確保工程的質量。最后,必須使合同對于施工方的限定作用盡可能的體現出來,合同里面對于施工的規范與工程的質量均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假如施工方不根據合同的相關條款進行施工,均可以看作是違約,必須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尤其是要關注監督施工方的違法分包以及轉包現象和技術人員的配備等問題。根據這一系列的管理方式能夠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同時還不會給企業帶來浪費,最終實現企業效益的提升。

2.5貫徹項目監理制度,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監理制便是工程施工的管理與監督的相關的制度。監理制能夠監督施工方將高質量作為施工的目標。首先,制度必須使完整而合理的,所以制度的實施需要有詳實的實施細則,規定各種實施的要求。另外還需要重視工程的檢查力度與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力度,將工程劃分為許多不同的部分,各個部分的施工的完成均需要通過驗收。其次,必須重視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針對質量檢查所需要的人力、財力與物力,施工方必須要確保有充分的資金投入,這樣能夠加強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只有通過規范與制度對施工過程進行限制,方可以使施工人員的施工得到規范。重視施工管理,實現高質量的電力工程。

3強化電力工程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

3.1加大領導力度,落實責任制度

提高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需要對市場上的需求進行適應,同時將企業在質量管理體系與管理制度中的優勢全面的發揮出來。根據電力標準與技術方面的需求,當問題發生的時候,無論當事人呈現出怎樣的改變,均需要對其責任進行追根究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工程質量終身制,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工程師們真正做到嚴格把關工程的質量,明確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3.2積極開展教育培訓,打造出色施工隊伍

現代化的大生產需要依靠群體的力量方可以實現。電力工程的質量的保證受到所參與進來的工程項目施工人員的影響非常大。應該對管理技術工作者、施工操作者展開教育培訓,使他們各方面的素質得到提高。不但需要將他們的質量理念進行提高,同時還需要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

3.3確立監理細則,明確監理目標

按照工程的要求確定監理目標、人員、進度計劃與物料計劃,還有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所控制的根據、制度、方法與保證體系等等。確定好監理方案,對了解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區域、每一個階段的工程質量標準、質量查驗、質量評審以及驗收步驟都進行詳實的確立,讓施工單位和工地中的施工人員均意識到在對質量控制時要做的事情以及要如何去做。另外還需要形成包括質檢制度、質檢機構、質檢人員的素質在內的質量保證系統,并且要將各個級別的質檢工作人員肩負的責任與權限明確的確立出來。

3.4提升技術審核力度,實施嚴格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指的是施工日記、圖紙會審、技術責任制、技術交底、技術復核、技術檔案、材料檢驗、工程驗收等制度。技術責任制要求各個工程技術人員各司其職、明確分工,更加方便他們做好自己的技術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的技術相關負責人需要仔細的將施工日志記錄號,將施工過程中日常的工作狀況、發生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與結果進行認真仔細記錄并且保存起來,這些都將作為質量評定與竣工驗收的憑據。技術交底是讓參與到施工過程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都對各自所承擔的工程任務的技術要求、施工工藝以及特性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技術復核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各項技術工作的實施,必須有專門的人來復核,防止出現偏差,并且及時將問題糾正過來,防止出現人為的工程質量問題。

4施工、驗收階段的電力工程質量管理措施

4.1施工準備時的質量控制

施工單位在承攬到電力工程的施工任務之后,必須和業主一起完成設計文件的技術交底、會審、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預算、施工方案的確定以及技術資料的準備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切實認真仔細,將施工過程中將會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全面的考慮,設計圖里面不方便施工的部分要盡可能早的進行修改,確立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以及施工方案,以使下面的施工能夠順利展開。

4.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施工階段是將工程的設計意圖完成并且形成具體的工程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最終產生工程項目使用價值的關鍵環節。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也是一個事前控制向事中控制的轉變的過程。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確保施工工程的質量,形成一個可以穩定的生產合格的工程與高質量工程的管理體系。施工階段是整個工程中質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一個環節。全部和建設活動有關的部門均必須在這個階段參與到質量形成的工作中來。

按照施工階段工程實體質量形成過程的時間階段進行劃分,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通常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前面所說的三個環節的系統過程里面,前面兩個環節對于最后形成的產品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并且支出的物質資源的質量控制對于左后形成的產品的質量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質量控制的系統過程里面,無論是對投入的物質資源的控制還是對安裝與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控制,均需要對給工程的具體質量帶來影響的部分重要原因展開整體的控制。

4.3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工程的質量驗收屬于工程建設質量控制的關鍵階段之一。工程施工質量的竣工驗收與中間驗收兩個部分構成了工程的質量驗收。根據對工程建設中間產品與最終產品的質量驗收,在過程控制與終端把關兩個部分展開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最終實現所要求的使用價值與功能,充分體現建設投資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作為工程項目建設流程中的收尾部分,竣工驗收是對項目的建設成果進行整體驗收的結果。認真檢查施工與設計的質量,確保項目是不是可以投入的關鍵流程。竣工驗收通常包括整體驗收與單項工程驗收,這兩個部分的質量控制都需要進行嚴格把關。

5結語

結合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提高并不會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影響,二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如果不可以確保工程質量,不但會加大企業的投入,同時還會使企業的信譽度受到影響,最終使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市場競爭力受到影響。因此,對電力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進行嚴格把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汪C和.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管理思考[J].硅谷,2014(22).

[2]王豪.項目管理模式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1).

第8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字 機電一體化 應用 發展趨勢

一、機電一體化概論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建立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驅動技術以及系統總體技術等高新技術群體基礎之上的一種高新技術,是包括技術基礎,技術原理在內的、使機電一體化產品或系統得以實現、使用和發展的技術。

隨著生產和技術的發展,在以機械、電子技術為主的多門技術學科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技術學科。它包含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產品兩方面的內容。機電一體化技術順應了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機電一體化將機械與電子技術融為一體,使物流、能流、信息流融為一體。計算機技術與液壓控制有機結合,實現了液壓支架定壓雙向鄰架或成組自動移架,避免對頂板和支架產生沖擊載荷。此外,引進的工作面供電設備采用了微機控制技術,實現故障查詢、閉鎖、先導保護和控制功能,也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煤礦運輸設備的機電一體化進程也十分迅速,近幾年來,引進的電液控制軟啟動在帶式輸送機上的應用達到很高水平,它利用計算機與液壓技術相結合,不僅具有良好的啟動、停車、調速和功率平衡等功能,而且能監測設備各部分的工況,對不正常狀態進行保護,顯示故障類型。礦井提升機是煤礦實現機電一體化水平最高的大型設備,全數字化交、直流提升機,尤其是內裝式提升機從結構上將滾筒和驅動合為一個整體,機械結構大大簡化。

二、機電一體化基本結構要素

(一)機械本體部分

機械本體就像人體的身軀骨架,它是系統所有功能元素的機械支持結構包括機身框架機械連接等。

(二)動力部分

動力部分與人體內臟產生能量去維持生命運動一樣為系統提供能量和動力功能,驅動執行機構使系統按照控制要求正常運行。

(三)傳感部分

傳感部分就像人的眼鼻耳口等感覺器官,將系統運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環境的各種參數及狀態進行檢測變成可識別的信號傳輸到信息處理單元,經過分析處理后產生相應的控制信息;其功能一般由專門的傳感器和儀器儀表完成。

(四)執行部分

執行部分如同人的四肢由大腦支配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一樣,根據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各種動作和功能;執行機構是運動部件一般采用機械電磁電液等機構。

(五)控制及信息處理部分

控制及信息處理部分猶如人的大腦指揮和控制全身運動并能記憶思考和判斷問題一樣,將來自各傳感器的檢測信息集中存儲分析加工并根據信息處理的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節奏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整個系統有目的的運行;它一般由計算機可編程序控制器數控裝置以及邏輯電路A/D與D/A轉換I/O輸入輸出接口和計算機外部設備等組成。

三、機電一體化技術優點

(一)高安全性能

機電一體化產品在很多領域具有較強的功能,其中包括有監視、報警、自動保護等方面工作中發生一些電力故障的時候,機電一體化產品能夠自動啟動保護措施,使人和設備的損害降到最低,提高了使用設備的安全性能。

(二)高生產能力

機電一體化產品自動處理信息和自動控制能力很強,在控制和檢測方面的靈敏度和精度等都很高。機電一體化產品有自身的控制系統,通過啟動這個系統可以使機械執行機構按照設計的要求完成動作,可以保證工作完成的質量和產品的高合格率。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生產能力也隨著自動化的成功實現得以提高。

(三)高使用性能

機電一體化產品采用了數字顯示和程序控制,這使得手柄和按鈕的數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減少,方便了操作過程。機電一體化產品可以重復大量的動作,更先進的產品還能夠篩選工作程序。

(四)高適用范圍

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復合技術和功能不具有單技術、單功能的局限性,這使得機電體化產品的功能得到很大提高,也深化了自動化的程度。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的自動和智能功能可以輕松應對用戶的需求。

(五)高可靠運維

程度的控制可以對安裝調試機電一體化產品,在其控制系統中輸人控制程序就可以對產品進行調控了,這樣就不用改變產品的零件或者哪一個部件了。機電一體化產品還能夠對工作中的故障自動進行檢驗和監視等,并且可以自動采取應對措施。工作對象不同時,具有存儲功能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可以根據存儲的執行程序自動工作。

第9篇:機電一體化的優點范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工程領域;應用

1對機電一體化涵義的闡述

機電一體化技術凸顯綜合性的特征,融合多種學科的關鍵技術,主要涉及機械、電子等技術領域。凸顯全面性與綜合性,具體分析,機電一體化主要關注的是機械設備的生產以及信息技術在數據處理中的作用,重視對機械設備以及相關電子器材的探索和研究,目的是更好地支持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為其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機電一體化發展實踐中,重點集中在信息與產品的組成,主要是關注傳感、信息以及機械技術的全面發展。之所以推廣機電一體化技術,主要是在傳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逐漸滲透在生產環節中,加快產品創新,促進改革,是工業自動化發展的必然。

2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現狀

我國在工業生產技術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制造水平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我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市場,這對于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當今,世界上的經濟競爭十分的激烈,我國在工業制造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只有將我國的機電一體化技術融入到工業行業的制造中來才會提高我國科技的技術含量,打破傳統的工業行業中存在的成本高、技術含量較低的不良現象。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的時期。最初的階段是簡單的機械與電子的融合,在機電一體化的最初階段人們只是具有了電子與機械相結合來運用的簡單的構想,只是停留在理論思想方面并沒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實現電子與機械的相互融合。第二段時期主要是技術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出現了很多的理論思想,雖然電子技術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把理論思想應用在實踐中也仍然不能實現電子技術與機械技術的相互融合。第三階段就是電子技術朝著智能化的發展方向而發展。當今社會,我國的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的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紅外線感應技術等無不在提醒著我們這是一個智能化的世界。計算機信息技術、紅外線感應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提供了相應的知識理論。目前,機電一體化在社會市場經濟的刺激下已經實現了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在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機電一體化來實現自己國家的工業化快速發展。

3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3.1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改造機床上的應用

數控機床對工作臺和機床上的刀具的運動要求很嚴格,必須保證它們精確的運動路線,偏差率要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保證被加工件的精確性。由于開環伺服系統結構簡單、故障易診斷、排除、維修簡單和易調整等特性,并且價格低廉,因此被廣泛的使用。滾珠絲杠副具有傳動效率高、摩擦損失小、運動很平穩等優點,將滾珠絲杠適當的正向擰緊一下,就可以消除螺母和絲杠的間隙;如果反向擰緊,就可以將空間的死區消除,達到精確定位。鑒于以上的優點在選用機構傳動方式時總是選用滾珠絲杠副傳動。隨著科技發展,今天的數控機床都采用微機對數據和信息進行處理,按功能需要和技術要求選用。如果機床存在誤差需要調整,要盡可能保留原來的操作系統,在改動最少的前提下對機床進行調整,降低改造成本。做到用最少的代價、最少的改動取得最好的收益。

3.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包裝機械方面應用

包裝機械,機械部分一般多采用傳統的凸輪構造、控制連桿等機構,控制系統用控制電路、控制連桿組成,結構復雜、維修困難,調試和操作非常不便。包裝機械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之后,由于控制系統采用了微機、專業計算機,控制系統形成了模塊化管理,使之前龐大、復雜的傳統傳感技術和傳動技術的設備體積大大縮小,設備的零件也越來越精密,能源的消耗也大大減少,做到節能環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效益。

3.3機電一體化在產品開發上的突出特點

當今社會人們的需求越來越高,對產品智能化需求逐漸增多。因此,產品實現機電一體化是必然趨勢,這不僅能夠將產品的功能提升還能夠將產品種類變的多樣化,能夠使用微電子技術實現某一種產品的特定功能,滿足市場上的特殊需求。機電一體化在產品開發上的突出特點就是實現了普通產品向智能化方向的轉變,提高了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機械工程中產品的價值,這也提高了生產企業的競爭能力。

4結語

機電一體化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機械工程領域不斷完善的重要方面。改善了傳統機械行業的發展狀態,同時促進科學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使不同行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的密切。機電一體化技術融合了信息技術、機械技術等多種學科。機電一體化技術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影響,正在改變著機械工程領域發展。使機械工程領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工程領域中的應用將保證企業經濟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樂新.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上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山東工業技術,2015(22):169.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97影院在线午夜| 最新午夜国内自拍视频| 一级无码国产精品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久草久热这里只有精品|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色999欧美日韩| 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熟睡人妻被讨厌的公侵犯| 夜夜高潮次次欢爽av女|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 蜜桃成人午夜激情网站| 国产免费无码9191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欧日韩无套内射变态|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69堂| 国产精品黄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线观看| 欧美精品v欧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精品国产91爱|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毛带|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日本一极品久久99精品|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国产免费网址| 亚洲人a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亚洲精品97福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