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風景園林設計初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景園林設計初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關鍵詞】綜合設計;多學科交叉;課程群;教學整合

風景園林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建立在寬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之上,其目標是解決在復雜的人居環境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由于本專業涉及的學科領域廣泛這一基本特征,作為風景園林師,就需要具備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此外,本學科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性。因此在培養體系中,必須把握“工程實踐性”這一突出的特性,以“綜合設計”為主線,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對各學科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能力,使學生不僅具備從多學科領域中獲得知識的能力,而且具備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

一、從風景園林專業的職業需求解讀素質需求

筆者對國內多家用人單位進行調查與走訪,發現用人單位的需求可以簡單地總結為一句話,即“上手快、能力強、潛力大、易合作”。具體到風景園林專業教育上來,我們需要注重對于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風景園林師,在當今的大環境中,究竟應該具備怎樣的素養,才能夠達到用人單位的就業標準呢?仔細解讀用人單位的需求,所謂“上手快,能力強、潛力大”,對于以“工程設計”為主要工作的風景園林師而言,所面臨的設計工作內容大體包括:區域層面的景觀規劃類、城市層面的景觀設計類以及社區層面的景觀設計類。這要求風景園林設計師必須具備知識儲備和基本專業素養(表1)??梢钥闯?,設計是一個綜合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能力的考量,具體包括學生的藝術鑒賞及表達能力、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專業知識儲備的綜合運用能力這三項基本素養,它們共同決定設計師的綜合設計能力,即用人單位的主要考慮目標。

二、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風景園林是兼具藝術色彩的工科類學科,在我國現行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分類中屬建筑學類。在傳統的課程體系建設中,核心知識領域一般包括4個方面,即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知識、園林歷史與理論、風景園林技術、建筑與城鄉規劃知識。各個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特點,針對用人單位的需求以及師資力量制定自己的培養計劃。在課程設置中,一般會有針對于上文提到的專業素質培養課程。然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一)課程體系各自獨立

雖然近些年,隨著風景園林教育的開展,很多院校都在結合自身特點,對本院各專業的教學進行改革與優化,教學體系在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在不斷拓展。但是,課程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整合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致使課程體系各自獨立。在專業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由于各專業課程往往由不同專業教師擔任,課程之間相互獨立,往往會出現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差異,其結果會致使課程之間銜接的不暢;另一方面,由于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的差異,如果課程間缺少有效的銜接與溝通,就很難將教師教授的課程融入到整個教學體系之中。學生學到的知識較為零散,并分布于各門單獨的課程中,無法進行有效的融合與貫通,更談不上學以致用。以設計表達課程為例。設計表達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設計思路。然而,“設計”并不是這門課的主要內容,無“設計”的“表達”往往會因為缺乏靈魂,讓課程顯得蒼白無力。在風景園林設計課程中,也無設計表達的相關內容,學生卻需要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思路。如果這兩門課程無法銜接,就達不到最好的效果,如在設計的表現手法上,專業教師因為很多原因的限制,無法指導學生參與設計競賽的全過程,此時更需要藝術設計教師的參與與配合。

(二)重復性教學使內容深度有限

在教學過程中,設計選題重復、課堂內容重復,是教學過程中時常遇到的問題。當設計課程教師發現學生在表現力方面欠缺時,勢必會進行表現技巧方面的重復性教學;而設計表達的教師,由于沒有“設計案例”作為實踐教學的基礎,往往也會在課程中設定一些小設計,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很難把握各門課的學習重點。作為教學體系中的核心課程——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每學期會選一個主題進行訓練,而其他相關課程,如植物設計、施工圖設計等,都為了能讓學生實踐而單獨布置小設計。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將一種類型的設計重復多次完成。由于這些課程的課時數有限,學生只能進行簡單的重復,無法真正深入學習。從宏觀的教學體系來看,雖然這些課程的總課時看似很多,但并沒有真正解決學生“如何學以致用”的問題。從近些年高校教學改革的總趨勢看,縮短專業教學的課時、增加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必然趨勢。

(三)理論及技能教學與設計教學脫軌

工程技術是風景園林藝術效果是否能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在校期間,學生需要了解更多與設計相關的技術知識。學院需要開設這方面的課程來解決相關問題。其中,有些課程適合單獨開設,有些課程與設計課程有很強的關聯性,如計算機輔助設計、植物設計、施工圖設計等課程。這些課程最好能以設計課為主線,輔助穿插其中,讓學生掌握與設計相關的技術技能。

三、以設計為主線的風景園林課程體系建設

風景園林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建立在寬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之上,目標是解決在復雜的人居環境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由于本專業涉及的學科領域比較廣泛,因此作為風景園林師,更需要具備多學科領域的知識以及強大的工程實踐性。在培養體系中,須把握“工程實踐性”這一突出的特性,以“綜合設計”為主線,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運用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應的教學組織架構也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力求反映出本專業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專業知識的能力。下面以湖北工業大學風景園林課程體系為例進行分析。

(一)主干清晰的培養構架

湖北工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培養方案,力求以本專業的實踐性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為出發點而制定。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分為應用能力支撐體系和理論技能構建體系兩大支撐課程體系,下設四大系列課程,即設計美學系列課、綜合設計系列課、技術系列課和理論系列課(圖1)。風景園林本科教育堅持以綜合設計系列課為主干核心。一方面,創造優美空間環境是風景園林專業的根本目標,綜合設計與設計美學的結合是解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根本途徑;另一方面,現代風景園林是綜合多學科的以科學知識、工程技術為主導的學科。傳統的詩情畫意、現代的藝術暢想必須歸屬于系統綜合的科學技術。風格流派的創新首先是科學技術的創新,科學知識與工程技術含量遠大于藝術含量,這是現代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知識結構。而理論技能構建則是為了讓學生走得更高、更遠。

(二)構建多學科共融的綜合設計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上,堅持以綜合設計主線整合教學資源,形成一個以“橫向聯合,縱向滲透,多學科交叉”的、整合而開放的課程體系,以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通過設計課程解決實際操作的問題,構建以設計課為引導、以整合相關課程群為特色的教學架構體系。在縱向方面,設計課安排在一至四年級,貫穿整個本科教育階段的全過程,突出了設計作為主線課程的核心特征。通過設計實踐,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學習如何主動地拓展知識體系和領域,以整體的觀念看待和了解整個專業教學中的諸多課程。在橫向方面,通過“綜合設計課程群”的模式,將設計美學系列課和技術系列課中,與設計最為密切的課程組織在一起。同時要求各學科的教師共同參與到設計課程教學中,通過設計課程來組織相關的課程教學,設定設計課題,從而保證教師能共同參與和解決學生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另外,在實踐中要培養學生主動尋找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并通過學習、組織相關的專業知識,提高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目標。

(三)構建以綜合設計課為主線的課程群

1.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課程群——風景

園林學科背景下的初步課程教學一直以來,藝術價值都是諸多園林景觀價值中最重要的部分,美感是設計的靈魂。設計初步課程群主要針對一年級新生。這期間,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本專業,強化專業基礎課對風景園林設計課的引入。本課程以“設計初步”主干課為核心,設計美學為支撐體系,從基礎美學入手,培養學生靈活多變的形象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審美鑒賞力,形成科學的藝術觀和審美觀。將除了設計素描以外的、與設計審美與表現相關的鋼筆畫、造型基礎、色彩基礎、模型制作等課程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整合到一起,由設計初步課的教師做系統安排。隨后,相關專業的教師要在設計初步課程的整體思路下,將課程內容以講座的形式穿插在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發展中的潛力,促進學生交叉運用相關專業知識的能力。藝術專業和設計專業的教師,以初步課為平臺,共同指導學生完成一年級期間的作業。以引導學生入門,激發藝術想象力,強化觀察認知力、發掘藝術情感與創作欲望為目標,爭取在此階段初步理解設計與美學的關系,設定美學目標。

2課程群——風景園

林學科背景下的建筑設計教學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和城鄉規劃三位一體的學科發展,它們之間必然存在共同的學科基礎,比如空間感。通常我們將其視為建筑的基本特征。如果教學中借鑒建筑空間構建理論與方法,讓學生對園林空間進行空間建構和行為模式分析,并結合風景園林自身的特點進行訓練,組建園林空間教學體系,就能使學生認識和了解園林空間本質。這是風景園林專業二年級的主要目標。在此過程中,傳統設計表達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表達課程,都是在風景園林設計課程初期需要解決的問題。風景園林設計1.2課程群以景觀建筑設計為主線,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心手合一”,強調設計方法與表達技巧。以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AutoCAD的軟件為例。本軟件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軟件如何用;二是如何用軟件來繪制專業的圖紙。作為理論教學課程,課堂上多以知識講授為主,沒有更多時間進行實際操作,最終導致課程結束了,學生的制圖能力還沒有達到設計的要求,在學與用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橋梁。通過“課程群”這一平臺,可以在實際設計操作過程中,根據學生對軟件的掌握情況設定教學目標。在設計課程中期,根據學生對于軟件掌握情況,以講座的形式解決軟件和制圖的相關問題,并在實踐周期間由專業教師和計算機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設計。

3.風景園林設計

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除了專業知識以外,學生在藝術、生態、心理、地理、人文等多領域都應有所了解。多學科的知識儲備是當代風景園林師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職業素養。如果說低年級組以藝術表達為主要教學目標,高年級組則從生態、技術、人文、地理等多領域進行引導。其中,與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最為緊密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有:計算機輔助設計建模、計算機輔助設計分析、種植設計、規劃設計,要將它們引入設計課程群。綜合設計課程群分別以室內外庭院設計、花園設計、公共空間設計、居住區環境設計、公園規劃設計、風景旅游區規劃、城市景觀系統規劃等類型課題作為媒介,探索園林與行為尺度、園林與種植、園林與自然和生態系統、園林與歷史文化、風景園林與游憩、風景園林與區域和城市等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主動拓展知識體系,以整體的觀點看待整個專業教學中的諸多課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風景園林教育中指出,風景園林具有藝術和科學的雙重屬性,風景園林教育應培養學生在根植于人類傳統和自然系統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環境設計,形成概念、協調關系和創作作品的能力。風景園林是人居環境科學的重要部分。當今社會飛速發展,風景園林師擔負著改善生活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風景園林與相關學科的相互滲透、融合是必然趨勢。形成多元共存的、開放的風景園林教育體系,多學科融合,協調與特色并重,積極融入實踐,是教育工作者肩負的使命。只有不斷完善教學組織架構和教學大綱,以素質和能力為培養目標,強調創新,強調對實踐能力培養,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求,與社會同步發展的學生。

作者:曾毓雋 陳波 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第2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關鍵詞:園林設計;雨洪控制;系統

經濟發展應當與城市生態環境相結合,但由于我國處于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對環境和經濟的融合意識也處于起始階段,如何在城市園林設計中充分發揮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作用,實現城市環境生態和城市經濟相協調還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國外,經過長期的實踐,雨洪控制利用系統已經相當完備,我國北京等一些發達城市也積極學習國外經驗,在城市園林設計中初步建立了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統,但從總體上看,在我國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并沒有得到全面的了解,這種理念的接受和利用范圍有待擴大。

1 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統的聯系

雨洪控制利用與風景園林設計的關系主要是通過土地、水、環境等要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目的是利用三者之間的循環關系,彼此協調。從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中發現,采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在國外發達國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且與風景園林設計有極為密切的聯系。通過這種控制利用系統可以對雨水等進行有效的調控、清理或者使用,比如通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將雨水傳輸到地下,補充地下水,保障水循環系統的水量,保障風景園林的清潔和用水。另外,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統是由一些子系統組合而成,每一個子系統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子系統可以實現節水、水資源涵養與保護、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澇、減輕城市排水和處理系統的負荷、減少水污染與改善城市水環境和生態環境、營造城市生態景觀、多功能發揮土地資源效益等目標。[1]

2國外風景園林設計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發展

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威脅,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環境、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為了鼓勵重視城市發展,德國2007年創辦了國際城市景觀獎,以表示對城市生態的重視。城市景觀與雨洪控制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國外(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早就注意到這一點。

美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風景園林與雨洪控制利用的關系,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方法――就地滯洪蓄水法。即將雨洪進行利用,但在利用之前為了保障環境和生態會對雨洪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德國也是最早實現城市園林設計和雨洪控制利用相結合的國家。而且在德國的法律中明確規定了雨水不能直接排放到公共管網中,否則將予以處罰。同時,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時,會對雨洪的處理做好規劃,有專門的設備將雨水收集起來,優先利用。

美德兩國的事例代表著國外比較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已經成為當前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實現城市、風景園林、環境、水利等方面相結合的手段,也是為了風景園林設計師在城市園林規劃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

3 我國風景園林設計中雨洪控制利用的發展

隨著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國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也開始學習并利用雨洪控制利用,實現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如北京、寧波等城市率先展開了實踐,如北京市把雨洪控制利用的理念與技術有效地納入這些規劃設計方案中,不少實施項目表現出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寧波市規劃中重點是雨水非點源污染控制和水環境保護,在江南水鄉景觀特色的基礎上,對雨水徑流在源頭、中途、末端采用相應雨洪控制利用措施,并將這些措施融入景觀規劃設計之中。

在我國實踐中,能夠有效實現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雨洪控制利用相結合的城市還不是很多,一方面受制于城市能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建立起這種理念,沒有將城市生態環境與城市整體發展相融合的認識。

4結語

新型雨洪控制利用與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未來發展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為我所用;其次,根據城市實際地質地貌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再次,加強雨洪控制利用系統的管理工作,保障運行暢通;最后,根據季節雨水的情況對系統不斷進行調控,保障系統運作的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第3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關鍵詞:園林設計;主要問題;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deas gradually strengthen, before mor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already does not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contemporary individuation, diversification, the landscape design facing has never been a huge challenge.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proceed, puts forward releva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hope to be able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The main problem;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98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在不斷加大城市硬件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環境建設也備受人們重視,而突出園林建設成了各地必然的選擇。在過快的造城運動中,由于很多城市缺乏園林設計的經驗與傳統,有的只是一味地向國內兄弟城市學習、觀摩 取經,有的是一味追求高品位,向西方園林形式靠攏,采用大量的西方元素。但是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在設計中總是延續著規劃、建筑景觀這樣一種傳統的設計流程。因此,筆者發現在這個設計流程中,規劃景觀設計總是被排在第三位,沒有置于與規劃和建筑同樣的地位, 導致在現實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1.我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我國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地方歷史文化特色。我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作品越來越趨于雷同,模仿之風盛行,無法持續貫徹。

(2)規劃理念與方案缺乏連貫性,設計理念空洞,膚淺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實反映。

(3)方案停留在平面階段,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功能,規劃設計名品精品意識太強,對人性的關懷不夠,不利于可持續發展,不能滿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4)沒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體,基地生態的觀點、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均等未能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實際結合,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不應有的破壞。

2.風景園林設計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落后。風景園林設計并不是現代化的產物,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風景園林歷史都漫長而久遠歷史。中國古典園林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深遠的影響,但昔日的輝煌并不能掩蓋我們與歐美國家的差距,以景觀之父“奧姆斯特德”為代表的美國景觀園林設計,伴隨著美國的城市發展和國家自然生態建設日益完善,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多規格的系統制度、完善的理論和教學培養體系。而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到建國初期才得到初步發展,但在60 年代風景園林學科受到打壓,處于倒退狀態,從80 年代開始,風景園林學科才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園林設計工作者普遍缺乏對中國傳統造園理論的研究興趣,認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詩情畫意”、“意境”等都是過時的產物,是封建腐朽的東西,更愿意一切向歐美看齊,花大量時間去盲目模仿一些西方的“極簡主義”和“后現代”的做法。

(2)缺乏科學合理的政府主導。我國風景園林設計中, 個別領導者的長官意識強烈, 城市管理者通過相互觀摩、取經、效仿,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實施過程中為求變、求新、求洋、求大,不嚴格執行城市景觀規劃,造成很多景觀設計成了長官意志的產物。一方面是為了追求時髦,打造面子工程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才能凸顯主政者的政績,這樣的嚴重后果使一些大型園林風景工程,如城市廣場、綜合性公園等工程從方案提交到工程實施,都被限制到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導致設計上敷衍了事,實施中往往粗制濫造。

3.解決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3.1堅持科學合理的行政管理

相關職能部門應該能進行理性的行政指導,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宏觀把握鮮、明、準確的立意,確定規劃設計框架,把項目放到整個區域環境中,結合現狀對其性質、功能和形式定位。比如2008年廣州園林綠化管理行政部門依法分解責任到各個相關部門,其中明確了各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分別依據相關法規制定了如“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修剪園林綠化植物的由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批準并組織修剪,所需費用由申報單位承擔”,“各類工程管線、交通設施施工時,確需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樹木的,應當由綠化專業人員統一進行”等,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分工,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確立傳統與現代園林有機融合的理念

傳統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與大廈林立的現代城市難以融合。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過分強調任一方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轉變思想,繼往開來,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鑒,促進傳統和現代有機融合。園林的有機融合創造出既能體現社會、民族發展的文脈,又符合現代功能與審美要求的富有時代氣息的風景園林新形式。如某公園園林項目南北景觀軸上,在景觀廊架里能觀賞到影壁墻,在影壁墻處又可觀賞到廊架,這種從甲觀賞點觀賞乙觀賞點,從乙觀賞點觀賞甲的造園手法為對景,應用對景的手法,豐富觀景內容。

3.3 遵循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1)功能性原則。園路不僅是二維平面的幾何構成,而更多的考慮其功能性,即滿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間的距離如果不合理,使用起來就比較整腳。從某工程就可以清楚的體現出這點,一般說來,成年人的步幅為50cm左右,其園林游步道的設計施工以此為依據設置石板更為合理,出于對安全的考慮,設計中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2)藝術性原則。對于普通受眾而言,美學感受往往就是其對景觀評判的直接標誰,感受營造良好的視覺景觀氛圍,是基于所有的自然與人工形態及其感受而設計,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因此景觀的藝術美感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點同樣也在某公園景點設計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如輔設聚點湖石或黃石數塊,又綴以花草竹木,這樣粉墻似紙 , 石和花木似筆,在不同的光陰之下,形成靜中有動的一幅幅活的畫面。

(3)文脈性原則。尊重地域文脈,延續地域文脈,是當代設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如某公園景觀意在現代社會營造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園林文化,塑造現代公園景觀。運用現代的水泥、鋼板、玻璃等材料來著力表現中國古代山水園的意境美,并運用竹、荷、水、橋、榭、 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構成,達到景中有景,意外有意的中國園林的特色,延續中國人心理文脈的繼承感。

(4)經濟性原則。對短中長期各項綠化指標進行認真計算,包括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率、立體綠量、多層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氣體及灰塵和是否符合生態效益等。只有這樣才能決定是選擇單一的草坪還是喬灌木與林下草坪相結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現象,使草坪與樹林相得益彰。因此在風景園林中盡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價及養護費用,積極探索大眾化、低成本、低維護費的綠化方法并加以推廣,達到經濟與審美的平衡。

(5)可持續性原則。應引進多方參與制度,好的設計應該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斷完善、可持續發展的。經過充分論證的設計,并非完美無缺或不可更改的,應該留有選擇余地。設計在實施和維護中,也難免費有忽視之處,或者需要擴建等更改,在實施中還能達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眾則能有效地對領導者和設計者這兩個主體進行制約,形成合理的公眾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決策模式。某城市公園設置了公園信箱,公眾聯絡員等多種與公眾建立密切聯系的反饋體系,能夠更好的使園林景觀融入公眾生活,并根據公眾的需求而適時調整,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處于園林事業輝煌發展的重要時期,但依然在很多方面潛存一些較為嚴重性的問題需要解決,隨著整個社會的不斷進步,多學科相互間產生滲透影響的效果,進而誘使風景園林設計逐漸從單一的學科開始轉變為多學科的綜合。所以,要想成為一名稱職、趕上時代變化的高級園林設計師,一定要在開展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將現代美學、現代心理學等學科有效的綜合在一起,以此創造出獨特的、獨具特殊生命力的園林藝術,為我國園林設計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第4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關鍵詞:風景園林;生態設計;問題;手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and embarked on the path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is also very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but it is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turn. Of our natur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is quite grim, largely restri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has been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many industr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to the actual work, the garden building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Landscape eco-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s and means, not blindly, as some garde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increase the green area without having to think about how to maintain the favorable situ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se are just prelimina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no the reach of man and nature live in harmony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in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project at this stage. Below of the actual garden work experience to refer briefly to the effective practices of landscape ecology.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design; problem; practices.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為了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我國政府實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旨在指導各行各業開展具體環保工作,為我國生態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不過生態化理論自提出到運用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其實際應用問題也比較多,其中就包括風景園林工作。在一些實際園林工程中,生態設計僅僅被當做是一種綠化面積增加的環保方法,園林工程人員并沒有過多地重視起生態設計,致使其實效性非常低,不能達到設計出具有最佳生態效益的風景園林的最終目標。只有針對不同園林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生態設計手法,才能最終保證園林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具,為我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做鋪墊。

一、因地制宜建園林

在每一項園林工程項目的正式設計開始前,對工程實地的勘測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全面檢查園林現場每一處細節角落,徹底勘測園林植物栽種的周邊環境,并一一記錄下所有數據,才能保證園林設計工作更符合實際,具有更強的實際可行性。設計工作也應該注重其生態環保性,要將節約型園林建設理念落實到位,依據工程實地原有情景因地制宜地設計出園林工程,使之與自然環境保持高度統一,不會產生突兀的感覺,在充分體現園林設計美和人文美的同時也兼顧到自然美,將風景園林與生態環境完美融合在一起,更好地達成生態設計的基本目標。

因地制宜原則,指的是風景園林的設計與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工程實地的各項自然因素影響,盡量少地對原始地形地貌進行人為的改造工作,使風景園林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面貌;通過設計工作對其中一些不符合審美標準的部分稍加改善,在大局方面還是盡量多地保留工程實地的自然個性;對園林工程實地的各種客觀條件進行最大限度上的分析、觀察和整合,遵循“干預最小化、保留最大化”的原則,讓風景園林看起來和周圍生態環境如出一轍,仿佛天生就屬于環境的一部分,給人以最大的自然美感。

在對風景園林進行生態設計的過程中,好的風景園林設計師可以使工作事半功倍。專業的設計師應該具有獨特的眼光去發現美,去對工程實地原有生態性能進行挖掘和探索,并以不漏痕跡的手法對其稍加修飾,最終設計出一個與自然環境嚴絲合縫的風景園林,讓人絲毫看不出任何設計工序,充分激發出了工程現場的自然潛能和園林特性,將其本來優勢原封不動地融入風景園林中來,為園林的整體協調性和環境和諧性創造出最為有利的條件。

二、本土植物的選用

第5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繪畫上也是如此,中國早期的繪畫以人物動物為主體,直到魏晉南北朝之時,社會動亂,老莊思想抬頭,才形成了山水畫和園林產生的背景。至唐宋之時,文治武功均發達,山水畫因而大盛,園林也日益普及,其后二者風格的發展,元尚寫意,明趨秀潤,均有相似的歷程。當然山水畫和園林的發展雖然并非完全吻合,抑或有相違異之處,然而因為二者需要的文化背景相似,義理相通,故大致發展趨勢相近”[4]。山水畫與中國古典園林在創作主體、創作內容和創作思想(道法自然、隱逸思想、暢神載道、意境創造)上都表現了很高的一致性[5],正因為二者具有如此深厚的關系,所以在我國園林的發展中,園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和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很多都來自山水畫論的啟發,這種特殊的關系使園林藝術常常散發出濃濃的詩情畫意。探討山水畫與中國園林在歷史發展中的密切聯系,必將有助于我們對中國園林的深刻理解,從而對現代園林設計產生有益影響。筆者在對山水畫和中國古典園林發展歷史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從自然環境觀、空間處理和意境表現等3個方面入手,總結了山水畫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若干啟示。

山水畫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啟示

啟示之一:自然環境觀關于如何著手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觀,我們可以從中國山水畫中得到一些相關的啟示[6]。任何設計行為所依據的思想都來源于人類的需要。對于風景園林設計行為來說,人對自然的需求與向往是影響風景園林設計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山水畫沒有摒棄人,更沒有摒棄自然,而是把人和自然放在和諧的位置。畫中沒有表達人的功績,更沒有表達神的威力,它在乎的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家園,人與自然沒有沖突,沒有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山水畫為人們所展示的人與自然在同為生命的基礎上所實現的平等、對話、互動、共賞,是風景園林設計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需要遵照的基本原則。啟示之二:空間處理山水格局山水畫按照山水關系的不同分為以下4種類型。(1)靜水浮山。構圖以靜水為主,水中有多山被水面圍合,其中山有近、中、遠多個層次,有主有次,形態各異。山的穩定、永恒和水的清澈、平靜相得益彰,如倪瓚的《漁莊秋霽圖》。(2)島堤分水。畫面構圖是堰、堤把水面分成不同的部分,堤可以做通行的路徑,多從畫面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常為畫面的構圖中心),上有植物,如董其昌的《晝錦堂圖》。(3)夾山帶水。畫面構圖以山為主,或是一線瀑布,或是一條細流,或是一潭湖水,或是幾者的結合夾于其中呈現在畫面的中部,如王原祁的《山中早春圖》。(4)環山抱水。畫面構圖是多個形態的山,環抱水面。山的輪廓凹凸不平,時而伸入水面,時而縮進山體,這樣水就呈現出曲折多變的形態,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山水畫中的山水關系是對自然山水進行高度概括與藝術化的結果,可為現代園林山水格局的設計提供依據。景觀層次宋代郭熙在《林泉高志》中提出了山水畫空間構架的“三遠論”,即“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三遠法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空間理論,能使山水畫面層次清晰。園林布局則因動態變化的視點而集合了“三遠”之意味,在園林中可借鑒山水畫“三遠論”,通過借景、對景、點景、障景等手法,對周圍的風景畫面進行裁剪、取舍、分割,構建景觀層次豐富的空間序列。主從分明主從關系,在山水畫中即畫面上的物象應有賓主之分。畫如此,園亦如此。主體中心至關重要,它影響著全局,控制著整體。同時也不能忽視客體的陪襯作用,要主景突出,客景烘托,才能使園林空間具有整體性。疏密相間在山水畫中,畫面主體是否突出,實際上就是疏密對比是否得當。疏密聚散的變化必須節奏起伏,才能打破平庸與呆板的構圖。疏密關系處理得當,畫面就會產生靈動感,主體表達就鮮明突出;反之,畫面就混沌不清。童寯先生在《江南園林志》中,將“疏密得宜”列為園之第一境界。園林中的疏密相間,主要體現在建筑物的布局和山石、水面及花木配置上。山水畫論可以作為園林要素疏密相宜的理論依據之一。藏露互補藏與露一直是畫家悉心揣摩的重要構圖課題?!安亍笔菫榱送怀霎嬅娴闹黧w景物而將次要的景物隱藏于其他景物之中。藏景應有藏有露,如果一味藏景則意淺境晦,一味露景則索然無味,所以“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在山水畫中,是用前景擋后景,不使后景暴露無遺,引導觀賞者聯想其后之景。在園林中,則可以先縮小空間,由小空間走向大空間,或用前景擋后景,引導游人走向后景,以產生“步移景異”、“豁然開朗”的奇妙感受。虛實相生所謂虛,可以說就是空,或者說就是無;而所謂實,就是滿,或者說就是有。后者因為比較具象和有形,容易被感知,而前者感覺比較虛無縹緲,不大容易把握。宗白華說:“以虛帶實,以實帶虛,虛中有實,虛實結合,這是中國美學思想的核心問題?!庇辛颂摚拍茱@出實的自然生趣,有了實,才能體現虛的空靈有致,這便是“虛實相生”的道理。中國山水畫的虛實處理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具有指導意義。虛實在園林中,體現在很多方面。以山水來看,山為實,水為虛;以山來看,突出的峰、巒為實,凹進的壑、洞為虛;以建筑來看,建筑形體為實,建筑空間為虛。園林藝術是一種空間的藝術,其所體現的虛實關系遠比山水畫復雜,而山水畫論卻可作為基礎理論指導園林空間的塑造。啟示之三:弦外之音任何一個畫家,無論其技法多么精湛,都無法自信地說落在紙上的任何一筆都是完美的,但是,“意”的表達則必須淋漓盡致。偉大的山水畫家之所以偉大,并非其表現技法如何純熟,而是他們將自己對自然的獨立理解融入到畫面之中,從而使人們能夠透過他們的畫面,感受到穿越時空的獨特的山水之神韻。這種對畫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強調,同時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的趨向,與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所追求的場所精神不謀而合。景觀設計師應該在對場所精神悉心體會的基礎上,關注人在特定環境中的情感體驗。

山水畫意在公園景觀中的應用實例

項目概況周山河公園是泰州市承辦第六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的園博園,其定址于泰州市主城區南側,位于海陵路以東、周山河以南、鼓樓路以西、新建東路以北,是象征泰州市歷史文化的城市綠色景觀軸線之南端。周山河公園規劃面積105.2218hm2,預留用地10.9858hm2。項目基地以農田為主,地勢平坦,區域內有少量河流穿越。總體構思周山河公園以“水韻•生態•和諧”為主題,力求傳承“鳳城”精髓,彰顯“水鄉”魅力,用綠色科技打造生態城市,從而重構泰州旅游景觀體系,提升城市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推進蘇中經濟的騰飛。周山河公園由中心湖區和環繞綠地構成整體框架。分區實現南北“動”、“靜”分離,北部區域主“動”,配置有大型娛樂設施和各類娛樂主題公園,以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強調民眾參與互動,增強市場輻射力;南部區域主“靜”,以文化交流和科普教育為特色,突出靜態休閑、節能環保的理念,提升地區吸引力。從總體上看,周山河公園是以水面為中心的、圍而不合的空間格局。通過路徑的布局、建筑的營造、植物的配置,創造了“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可居者”的“山水詩畫”境地周山河公園中的山水畫意周山河公園的自然環境觀周山河公園的規劃設計體現了對自然的理性思考和尊重,強調了將自然引入城市的概念。其設計以“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為宗旨,充分考慮了自然條件的特點,確定了以自然生態為構景主題,形成了多功能、小尺度的空間結構。這正是山水畫中所體現的創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態度,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表達了對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和關懷。周山河公園山水格局構建周山河公園基址地勢平坦,為了打破平淡的地形,規劃人工開挖約26.3hm2的水面與周山河貫通,通過溢流壩和泵閘控制水位,形成可循環更新的活水。挖出的土方就地進行“土方平衡”,堆坡最高處約14m。通過地形改造,形成中部地勢低、地勢高的“環山抱水”的山水格局。周山河公園水體形態營造在山水畫中,水體形態盡量避免雷同。周山河公園以水為生態紐帶,串繞起“河”、“溪”、“塘”、“渠”、“灘”、“澤”、“灣”、“泊”8種水體自然形態,運用動靜結合、曲折有致、掩、隔、破等山水畫中的理水手法營造以水為命題的主題景觀。周山河公園展園營造周山河公園的園博會展園主要布置在西面,共有13個城市展園和1個預留展園。各展園取意“山水畫”的神韻來構思主題,由詩意傳畫境,強調景觀的自然情趣和精神體驗。各展區地形風格各異,由陸地、半島、島嶼等多種形式組成,通過湖面、河道、溪流等自然手法進行分隔,形成景觀元素豐富、整體風格統一的立體空間,拒絕人為機械地切割各展園邊界。這種獨特的設計手法有別于上幾屆展區的劃分形式,同時也突出了水韻綠城的主題。展區近期為園博園服務,遠期目標定位于功能多元化的綜合性城市公園,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水上、沙灘類娛樂項目,為今后旅游產業的自主開發運營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礎。周山河公園路徑空間營造周山河公園共設5個出入口,以各出入口為交通起點,設計有多條游覽線路貫穿各景點,起到連接和組織各景點的作用。路徑在形成周山河公園的整體畫卷中起連接作用,站點和視線的變化會在觀者的腦海中形成一幅幅不同的畫面,路徑把它們串聯起來,組成橫軸的山水畫卷。周山河公園景觀將“平遠”、“深遠”和“高遠”集合于一體,景觀畫面通過路徑空間的變化在“三遠”之間轉換,每一幅畫面的布局均以山水畫構圖理論為指導,構建景觀游覽的“路徑空間”。

第6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1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產生背景

低碳風景園林營造概念的提出.起因是全球氣候的明顯變化和傳統石化能源的日趨短缺,人類自1750年前后進人工業社會以來,城市工業生產、加工制造l交通建設等各領域大量燃燒和使用一坎性能潭(石化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產生并排放出大量以二餐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氣候迅速變暖。由此引發的極端氣候及環境事件在全球額頻發生.已經嚴重威脅人類正常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同時,全球能源消費不斷增長.石油價格持續攀升.人們越來越擔心世界能源供應的可持續性。就我國而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一些高能耗行業發展迅猛.因此能源需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長態勢。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廣大人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生卷學原理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城市規劃界越來越受到重視——提倡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生態品質、進一步提高城市風景園林建設的生態效益、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承載力等原則.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之一。由此可見,現代城市風景園林建設的不可或缺性與能源短缺的社會現實.已經成為一組亟待調和的矛盾。隨著低碳經濟概念應運而生的低碳理念.為解決這些矛盾帶來了曙光”。低碳風景園林營造有望威為建設生態良好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城市環境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成為本學科研究的熱門課題。

2對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認識及概念試界定

低碳(Low—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我國的風景園林學科正不得不面對一個十分嚴峻的現實:城市的迅速擴張和人13的大量聚莫使得城市中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遭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本應十分“低碳化”的風景園林日益趨向“高碳化”——過度遍求城市功能的硬質鋪裝被大量使用;需要不斷恪剪、維護和灌溉的“精致”園林遍布城市;頻繁的城市更新縮短了園林景觀的平均使用壽命等…如此現實條件下,怎樣能夠在保證風景園林基本功能的同時維持其“低碳化”的本質將成為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理論與實踐的核心問題。

目前.世界各國對于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方興未艾。通過綜臺已有的少量研究.針對“低碳”的基本要求.本文試從低碳經濟、低碳城市、生態園林建設可持續風景園林規劃等相關學科尋求理論與實踐的借鑒.從以下4方面思考其發展路徑:1)降低風景園林營造中的能源消耗;2)增強植物配置的碳匯功能;3)臟重風景園林資源的循環利用;4)減少風景西林的養護管理消耗。

3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

3 1 降低風景園林建設中的能源消耗

在我國城市化迅猛發展的同時,風景園林建設領域(特別是城市中的風景園林)的高能耗現象越來越突出,它們貫穿在從園林材料的生產到園私的施工以及后期運行、拆除、更新等各個階段低碳風景園林營造可望從操作層面上切實降低能源消耗。1)通過罩地或就近選擇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運輸中的碳排放.由此帶來總體能源消耗的減少;2)通過選擇。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來減少風景園林建設中的碳成本,例如減少鋼材玻璃水泥的用量:3)鼓勵促進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光能等)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術廈其產品在風景園林中的推廣應月(例如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路燈來照明等):4)以規劃設計手段合理延長哥林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風景園林設計中的能源消耗總量5拒絕僅僅為所謂景觀效果而設計高耗能(如大面積的玻璃墻、易散熱的薄墻體、不必要的太空間等)的建筑或構筑物。

4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要則

低碳風景園林營造與普通園林營造的最大差別在于.它需要計算并控制、減少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探討其主要規則:設計材料施工項目維護和更新。

4 1減少園林建設的碳足跡

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會留下相關的碳足跡:所開的車、擁有的住房和士地、采暖的方式、吃的食物等。目前在互聯網上已經有了一些可以方便地測算出個人碳足跡的軟件.并且同時提供抵消這些碳足跡的方案。充分理解風景園林營建過程中的碳足跡,風景園林項目的每一個要素在它們的執行和維護階段都存在相應碳足跡.因此項目的發展應該經過嚴格的碳評估以控制其碳排放量——該評估不但應在項目實施前進行.還需持續到項目實施之后的跟蹤測量。以確定這些項目既能滿足使用的需求.又沒有過量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從而確保該項目將會對社會及生態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符臺“低碳”的要求。

4 2選擇碳友好的園林材料

園林設計師影響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過選擇“碳友好”(Carbon—f riendly)的材料.其衡量標準是著重考慮材抖的碳成本(Carbon Cost),園林材料的碳威本包括其生長、剃造、收獲采掘、運輸等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及在這些過程中所自耗的能源和產生的廢物等碳成本較低的材料就是碳友好的材料。但即使是相同的材料.它們的碳威本也有可能不同——因為它們的磋足跡具有明顯的地方性:美國水泥的碳足跡肯定與中國水泥不同。因此.園林材料的地方性也應該作為“碳友好”的選擇條件之一。

4 3控制園林施工中的碳排放

在園林工程施工的早期往往需要大量使用高耗石化能源的如果風景園林師盡量選擇在有可能減少機械作業的場所建設園林景觀,就會有效減少上述問題.從而降低風景園林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并減少大型機械作業對于土壤和植物本身的危害”,保護生態環境。

4 4降低園林維護的碳成本

風景園林師的設計手法、對材料的選擇和對風景園林管理的規劃都將影響風景園林維護所需的碳成本。自然界中的綠色植物是持續生長和變化的.但城市的園林空間(如城市公園、街頭綠地等)為了滿足特定的城市功能和美學要求.經常需要將它們保持在某種特定狀態下,因此通常要運用灌焉、施肥、修剪等多種手段進行長期養護.由此會帶來持續不斷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設計師可以用草地來替換人工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樣性、立體綠化、多用喬木、選擇適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種等.這樣做既可以有效減少維護園林綠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時又可以保持園林的開放性與可達性。

4 5延長園林的“生命周期”

風景園林的“生命周期”.是指園林景觀可以保持多長時間不被移除和更新。作為風景園林師.其工作的重要準則之一就是要關注生態環境。因此.設計師不能只熱衷于創造空間和形態過于個人化的。產品”,而是在人口增長、社區成長、藝術風格和物理環境不斷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創造生態友好、具有靈活性、可以有效應對變化的“長壽”的園林景觀來控制和降低碳排放,使作品成為真正“低碳”的風景園林。

5國外低碳景觀營造的探索

新西蘭著名景觀設計師克雷格·波考克(Craig Pocock)為2010年艾勒斯利(EIlerslie)國際花卉展所做的設計——Pool Hire.對“低碳景觀營造”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設計師重點考慮了景觀對于氣候和環境將會造成的影響.認真研究每一個主要設計構件l材料的來源,分析它們如何在設計中運行并在展覽結束后將去往何方。設計師通過系統的研究與規劃,有效地降低了#景觀在營造、維護過程中所需能耗和二復化碳的排放量.從而達到“低碳景觀營造”的目的。首先.設計師所選取的多是已成型或通過回收再利用的。“碳友好”的材料。

第7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我們先來看看園林人到底都學了些什么。

作為一個“偽藝術生”,與藝術相關的課程當然得學了:立體構成、設計初步等。在大一期間,我們需要學習各種繪畫技能――要畫得了石膏像,要拿得穩色彩關系,鋼筆寫生要伸手就來。作為大多數沒有經過藝術熏陶的園林人來說,美術課真是個抽象派繪畫藝術的集結地。

都學成這樣了還不是藝術生?

當然不是。我們不是還要會“種花種樹”么!相關的課程就包括了植物學、花卉學、樹木學、植物栽培學、養護學等。上課期間,我們會跟著老師在校園里觀察植物,捧著筆記本飛快地記錄植物的名稱、特點等,用心的同學還會拿照相機把它們拍下來。如果你剛好跟一位正在學植物學的園林朋友逛街,可能會出現以下對話。

“誒!你快看!”

“什么?打折嗎?”

“那棵樹是大王椰!我這周才認識的!”

“……”

我們偶爾還要給校園里的樹木施個肥、嫁個接,埋幾粒種子然后觀察它們發芽、開花的周期,檢查校園里的植物得了哪些病蟲害……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并沒有,我們還要會“設計公園”不是?進入大二、大三之后,課程會逐漸深入,從中外園林史、風景園林藝術、園林設計基礎、園林建筑等,逐步學習到城市規劃、城市綠地規劃。其實,我們不僅會設計公園,還會設計城市居住區建筑的外環境,小到一個私人花園,大到一片區域。另外,還要學習怎樣實現設計――園林工程;怎樣介紹設計――園林文學及專業英語;怎樣表達設計――制圖軟件CAD、PS、3d Max;針對不同地域的具體分析――氣象學、生態學、地質學。我們甚至還要學習工程概預算、工程招標與投標等。

實踐課程是園林學子最期待的課程,所謂“學以致用”,在實踐課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學習測量學的時候,我們會扛著各種測量儀器滿校園地跑――測量各種數據、定位繪制地圖等。當你在校園中看到一群拿著奇怪的儀器晃蕩的學生,如果不是我們園林人,那就是建筑系的人了。我們也會利用假期去一些周邊的公園進行測量。大三時的大實習是其他專業的孩子最羨慕的――我們當年考察的是蘇州園林??吹竭@里你一定會說:“哇,真爽!集體去旅游!”然而事實是我們在人群密集的熱門景點里風雨無阻地做著各種觀察測量工作、記錄數據以及寫生。

園林專業的課程相當繁雜,想要面面精通確實有些困難。學校會根據就業方向將課程分為植物方向和設計方向,選擇園林專業的學生最好在大三之前就決定好自己的興趣所在,有所側重地選擇課程。

關于園林專業的就業前景,根據國家的發展趨勢來說是相當樂觀的。我國正處于建設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的熱潮中,園林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同時也面臨了巨大挑戰。我作為已經就業了的園林人,在此給園林專業的學生提出兩點忠告。

一、要多看書。工作的時候能夠給自己充電的時間少之又少,因為步入社會之后需要你投入精力的事情非常多。

二、要有個好的身體。設計行業的加班熬夜現象在我國還是相當普遍的,如果你想往設計方向發展,保持身體健康是關鍵。

園林VS 風景園林

這兩個專業長得很像,經常被考生們混淆。

第8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工作模型在風景園林空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特點

在風景園林空間設計教學中,單一的圖紙訓練會抑制學生的空間創造能力,方案設計也缺少直觀性與多維性。工作模型作為一種重要的方案表達手段,對于缺乏設計經驗、處于入門階段的學生而言,它可以直觀地展現空間的三維結果,使學生能直接觀察空間的效果。從總體上來講,工作模型通過與圖紙表達的結合,在學生空間思維的培養、空間設計觀念的形成、空間設計能力的提高,以及與老師同學的方案溝通、交流等方面都可以發揮明顯的作用。首先,工作模型本身是一種激發學生空間多元創造性的手段[3]。通過工作模型可以使學生對空間直接進行設計操作,利用對模型的構思、設計、研究、修正、深化、完善等過程,引導學生從最初的設計理念出發,不斷修改自己不合理的設計,并最終產生相對完善的設計方案成果。其次,工作模型是實際設計空間的等比例縮放,具有相對真實的空間特征。利用工作模型可以使學生體會空間的體量、尺度、結構、關系,使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觀察到空間的多角度的立體效果,獲得一種整體的空間感受,對學生的空間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工作模型是包含一系列思考內涵、設計過程和內容的實體形象,在空間設計教學中,可以作為學生與教師進行設計溝通的有效形式。教師可以介入到學生工作模型研究的整個過程之中,指導和幫助學生完成從設計構想到最終成果的轉化,使模型制作過程本身成為一個真正的空間學習和研究的設計過程。

工作模型在風景園林空間研究中的主要類型

風景園林空間研究包括諸多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空間要素研究層面和設計階段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型類型,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空間設計的特征,將空間設計理論應用到工作模型的設計之中,也可以用工作模型來對設計進行分析和檢驗。

(一)空間組織結構工作模型

通過工作模型對空間的組織和結構進行研究,可以打破在圖紙上進行平面構成的設計誤區,在三維的工作模型空間中,采用與思維表達方式聯系更加緊密的,更直觀、更易延伸、更易認識和分析的方式來對風景園林中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進行整體布局,見圖1[4]。因地制宜是風景園林設計的一項基本原則,園林空間的組織首先需要考慮場地自身特征及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但是,由于場地及其周邊環境因素種類多樣(包括地形、水、光照、建筑、植物、歷史遺存等),許多學生在設計之初難以對這些復雜的因素,尤其是地形地貌有直觀的認識,從而影響了接下來的設計活動。因此,面對復雜的場地環境,學生可以首先通過制作工作模型,對場地進行綜合分析和直觀認識,并在模型空間的輔助下開展空間設計研究。在接下來的空間結構設計中,學生可以根據園林的性質和規模,結合具體功能要求,利用工作模型進行立體的園林布局研究,合理安排各個空間組團的位置,確定其基本形體和尺度,并從整體上協調各空間要素之間的關系。在工作模型中,各個園林空間組團都獨立存在,可以對其基本形態和位置進行便捷的修改,在具體的空間組織推敲過程中,可以通過直接操作,增加或減少空間元素,移動某個或多個組成部分的位置,直觀靈活地對設計思路進行調整[5]。這種獨特而靈活的模型操作方式可以開拓學生的設計思路,啟發學生在空間布局中從多種角度尋找最佳設計方案,達到空間組織結構優化、功能合理的目的。工作模型是空間的真實反映,在空間的組織和結構設計中可以利用學生視覺均衡性原則,考慮空間的大小與比例、節奏與韻律、單純與復雜、均衡與變化、對比與統一等形式美的法則,通過對模型不斷的調整產生空間形態和功能結構的平衡。研究空間組織與結構的工作模型更加注重空間環境的整體性,從宏觀功能區塊入手,不需要對空間形態細節進行刻畫,因其簡單明了,可以更加清晰的展現空間組織的結構特征,從而產生非常直觀且純粹的效果。在模型制作中,可以用便于切割的白色卡紙、波紋紙板、KT板、木材等組合拼接方便的材料來制作,可以依托色彩、質感對空間的功能進行標示,進而形成如“素描”般清晰、明確的空間組織結構展示成果。

(二)空間造型尺度工作模型

由二維平面轉化成為一種三維形態,并具有使用功能、良好視覺和體驗效果的空間形態是學生在風景園林空間設計中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工作模型因為具有容易操作和直觀的特征,學生在空間造型時,可以將手工模型制作與頭腦中所形成的空間形態設想更加緊密和直接地聯系起來,從而避免在圖紙轉譯的過程中造成靈感的丟失。與建筑設計相比,風景園林的空間造型往往更加自由,由于其具有自然性特征,許多形態上表現得更加有機,而這些形態通過二維圖紙來清晰表達則會具有一定的難度。由于受到圖紙表達的限制,許多學生在空間造型中往往更多地選擇易于繪制的規則形態,而缺乏造型設計的靈感和新意。通過工作模型的操作,可以形象地表現出空間的三維形態,以實際的操作代替紙上的繪畫,完成園林空間造型的“立體草圖”。工作模型需要掌握模型與設計圖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培養學生對于空間尺度的把握能力。學生在利用工作模型進行空間研究時,要通過視覺確定空間的大小、圍合關系,根據使用功能、比例關系對空間形態進行設計。在模型制作的時候也要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縮放,并通過安置游人模型作為參照物,要求學生以人體為比例尺度來衡量空間的尺度,把握空間內的各個功能要素的尺度,從而使學生可以直觀地推敲自己設計的空間尺度是否合適、是否能夠滿足一定的使用功能、是否能夠產生預期的空間效果,從而使空間設計品質不斷地完善。研究空間造型和尺度的工作模型需要能夠便捷的體現設計師頭腦中的初步設計形象,可以選擇卡紙、泡沫塑料、石膏、橡皮泥、黏土等方便修改和塑性的材料,滿足空間造型和尺度推敲的需要。

(三)空間材質肌理工作模型

第9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范文

關鍵詞:風景園林:施工管理;特點和問題;應對策略

1 國內風景園林工程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現代風景園林的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施工前的準備管理工作、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以及施工后期的管理工作,在這其中的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就是風景園林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也就是包括了對風景園林施工的工序與工藝的質量把控、對于人員綜合素質的把控、對于施工材料質量的把控以及對于工程成品的保護工作。風景園林的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就是風景園林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關鍵點,與此同時也是在這項工作中最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

1.1 土壤的預處理管理不當問題

土壤的預處理工作屬于現代風景園林施工程序進行中的一個核心環節,是風景園林施工現場管理內容的核心。在風景園林的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類似土壤預處理管理不當的問題。例如,在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前,并沒有對于該工程土壤的屬性、孔隙度、酸堿度以及土壤肥力等各項重要參數,進行科學、理化性質試驗的有效分析,并沒有在得出正確的檢測結果后,有針對性地對該土壤進行科學、有效的預處理工作,因此就導致土壤并不符合該苗木的生長習性和特點。除此之外有時候園林施工的管理人員并沒有根據相關具體的項目標準與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對土壤和地形的平整度、地面的坡度以及翻挖的深度進行科學的預處理管理工作,因此就可能造成苗木在栽種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

1.2 定點放線管理的處理不當問題

苗木的栽植位置在施工過程中先對準確度進行要求,假如定點放線的工作處理不當,就可能導致苗木的栽植位置不準確,在苗木長大后,就有可能帶來一些質量問題。例如,在人行道上栽植樹苗之時,假如施工人員并沒有注意到定點放線的問題,或者沒有注意到樹苗開挖坑點和消防栓以及地下管線之間的距離,就有可能造成苗木長大后,根系部位對消防栓與地下管線造成破壞的問題。所以在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現場進行管理時,一定要首先重視定點放線的問題,在開挖管線槽以及種植穴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構造方面的細部處理。對一些種植高大的喬木而言,還應保持該喬木的種植穴與路燈柱間的距離及其喬木樹苗間二者的距離。一般而言,高大喬木的樹苗間的種植距離一定要多于2m以上。

1.3 風景園林施工中的苗木質量問題

在風景園林工程施工中的苗木質量也將關系到該苗木種植后的成活率與菌木在種植后的管理以及養護的難度,如苗木質量不符合基本要求,就有可能因此導致苗木的成活率變低,苗木后期的管理工作與養護的難度因此而加大,因此進一步提高風景園林施工的經濟成本,而且將會影響風景園林相關的景觀效益。所以在種植時苗木的質量對于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存在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管理過程中,通常還會因為管理工作方面的不當,造成購買的苗木根系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株形并不符合基本的質量要求,冠幅并不達標,干徑的尺寸與品種并不符合要求等,這些質量問題都將會給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帶來一定難度。

1.4 苗木的栽植存在質量問題

苗木成活率、景觀的效果也與苗木栽植的質量有著很大的聯系,在風景園林工程施工的管理過程中,因為存在著管理不當的因素,也會經常出現一些質量性問題。例如,在苗木的栽植過程中,對苗木的調整以及觀賞面朝向的調整不當,都將有可能影響風景園林的觀賞性。還有一方面,假如在栽植苗之時,對于苗木的根系和樹冠的修剪不當,還將有可能導致苗木死亡。除此之外,對于裸根苗木,在其栽植之前,還應將種植穴的底部土壤堆成為錐形,并且將其進行一定程度的軟化處理,這樣才能確保苗木的成活率。

2 國內風景園林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對策

2.1 實行工程項目的監理機制,嚴把土壤、苗木質量關

應確保有效地實行工程項目的監理機制。景觀園林施工的項目監理管理機制的有效實行,不僅能科學的保護了相關業主的合法權益,并且還能夠維護該施工企業的經濟利益。風景園林工程施工企業通過有效地實行監理機制,秉承著公正、誠信的工作原則,應該及時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且能夠科學地運用技術手段來評估其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控制好工程施工質量。實行見證抽檢制度,及時了解土壤和苗木的質量情況,有針對性對土壤進行改良,可避免由于土壤不符合苗木的生長造成的問題。

2.2 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選用合格的苗木,做好土壤預處理和施工前的定點放線工作

不斷加強施工團隊的建設和管理力度。風景園林施工工程是否能夠確保質量并能夠按時完成,和工程項目的相關施工人員的管理和選用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由于現階段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工序相對復雜,技術專業性較強,因此對于施工人員的選擇和錄用比較嚴格,這就需要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職能部門選用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質量監督人員、技術領導及施工人員,并且能夠根據相關的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相關的工作崗位。選派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選苗工作,對植物的陰陽面進行標識,種植過程中根據植物原生長特性進行調整,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要求施工技術人員掌握土壤預處理的技術,對土壤進行改良,使土壤的理化性質符合苗木的生長要求。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定點放線,加強與設計、監理溝通,按實際情況確定植物栽植的位置,以利于植物生長,提高植物成活率。

2.3 簡化現場施工的項目部管理程序、不斷強化施工現場的管理力度

風景園林施工現場一般由工程的項目部門進行統籌地管理。施工的項目部門作為該施工管理的核心單位,設立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夠充分發揮該部門的項目管理職能,能夠更好地為工程的項目管理工作服務,不斷地提高其工程的項目管理效率,以進一步達到了項目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

對于一些較小型的風景園林工程旌工項目,還可采用“直線式”的組織和管理模式,換句話也就是說整體組織結構從上至下進行垂直的領導與統一的指揮,并且由公司相關的下屬分公司完成組建該施工的項目部,分公司的經理也就是現場施工的項目經理。對于一些較大型的綜合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項目,還可以采用“矩陣式”的管理形式,工程的相關施工項目部門可由各個職能部門內部抽調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建而成,這樣就使各個項目和各職能部門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2.4 大力加強風景園林工程的項目養護和管理

通常情況下,風景園林工程的項目養護工作,包括了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澆水施肥、花草種植和樹冠修剪、衛生清潔、草坪養護和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內容。在風景園林的工程項目中僅作為某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附屬項目的情況,該企業則應該在建筑主體的工程驗收前對風景園林工程進行整體的質量驗收,確保有效地防止在大型的主體項目竣工和驗收后留作風景園林建設的施工區域淪為荒地,進一步保證該風景園林工程施工項目的整體質量。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現階段城市建設已經進入了全面的生態環境建設階段,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內風景園林事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國內風景園林施工管理工作的關鍵作用更加突出。本文中筆者就詳細介紹和分析了風景園林施工的主要特點和作用,并且進一步總結風景園林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迸一步探討現階段風景園林施工管理的應對對策,希望能夠獲取園林景觀工程施工管理的最佳效益。

參考文獻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性xxx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熟妇熟女乱妇乱女网站| 久久一本久综合久久爱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毛a片啊久久久久久保和丸|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www| 国产女人被狂躁到高潮小说|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av久久| 亚洲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嫖妓| 国产毛片一区| 99久久免费精品色老|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尤物国产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极品美女高潮喷白浆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 免费看欧美成人a片无码|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揉捏奶头高潮呻吟视频试看| 久久99精品这里精品动漫6| 激情综合五月|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一本久综合久久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尤物|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六月俺也去|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看|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国产肥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