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三公經費自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三公”經費專項治理活動開展以來,我單位高度重視,制定了一系列整改落實措施,并認真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三公”經費支出壓減情況
縣人大辦公室本著節減“三公”開支的原則,規范了公務接待推行廉政性,嚴格公務用車制度等,截止2013年9月我單位“三公”經費實際支出金額41.475萬元,其中會議費30.41萬元,公務接待費3.855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7.21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370萬元。預計2013年全年支出數將控制在53.75萬元以內,比2012年減少“三公”經費支出5.6萬元。
二、是否存在漏報、虛報、錯報“三公”經費支出問題
無漏報、虛報、錯報“三公”經費支出問題。
三、公務接待經費支出方面
(一)不存在違規到營業性娛樂、健身場所組織參加活動的情況;
(二)不存在違規增送現金、有價證卷和貴重禮品、紀念品情況;
(三)不存在額外配發生活用品情況;
(四)不存在超標準接待提供食宿和交通、服務情況。
四、公務用車購置運行維護費支出方面
(一)不存在超編制或未經批準配備更新公務用車情況;
(二)不存在超標準購置或豪車裝飾公務用車情況;
(三)不存在虛列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問題。
五、因公出國(境)支出方面
(一)不存在超預算或無預算安排出國(境)團組情況;
(二)不存在接受或者變相接受企事業單位資助、或向同級機關、下級機關和下屬單位攤派、轉嫁出國(境)費用等情況。
(三)無出國(境)活動。
(四)不存在核銷與公務活動無關的開支和計劃外費用、核銷虛假單據等情況。
六、會議費支出方面
召開會議能夠按規定批準等管理情況。
七、改進管理的措施和意見、建議。
無
根據石嘴山市監察局、財政局《關于開展三公經費專項檢查的通知》要求,我室對執行“三公經費”情況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2013年1-8月份“三公經費”執行情況
1-8月份“三公經費”合計支出11.48萬元,是2013年“三公經費”控制數的68%。其中:公務接待費4.98萬元,比2012年同期節約2萬元,是2013年“三公經費”公務接待費控制數的125%;會議費0.82萬元,是2013年“三公經費”會議費控制數的13.67%;車輛運行費5.68萬元,是2013年“三公經費”車輛運行費控制數的81.14%。
無用公款大吃大喝,或進行高消費、娛樂等情況發生。
二、存在問題
(一)公務接待費超出了年度控制標準。超標主要原因:2013年度控制數指標太低。我室2012年公務接待費決算數為11.16萬元,2013年公務接待費控制數為4萬元,控制數僅為2012年的35.84%,指標數偏低。
(二)車輛運行費指標數偏低。2012年決算數為6.86萬元,2013年控制數為7萬元。相比2012年,車輛運行費略有增加,原因是2012年1-3月份實有車輛數1輛,2013年全年2輛車。
三、采取的控制措施
今年以來,我室高度重視,召開了主任辦公會議及全體會議,專題部署安排了“三公經費”的使用和管理。
(一)提高工作效能,節約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成本意識,超前謀劃,保質高效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加強對會議經費的管理。控制會議時間、會議規模,盡量利用機關會議室,能夠簡化會議形式的盡量簡化。
(三)加強對考察及差旅費的管理。控制出市、區外參加會議及考察的人數。不安排沒有實際意識的考察學習活動。
區審計局:
根據《***》要求,我單位高度重視,積極開展自查工作,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情況
(一)加強學習宣傳。主要負責人主管我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定期聽取內部審計工作匯報,對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問題整改和內審人員隊伍建設等工作高度重視。積極組建法制辦內部審計人員,將內部審計工作經費列入預算予以保障。通過辦公會、學習會,加強財務人員對《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的學習宣傳,掌握其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要求,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基礎性、源頭性、預防性作用。
(二)開展財務審計。今年上半年,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我單位今年的單位預算執行和決算,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制度、國家財經法規和部門單位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相關的經濟活動及截止2018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審計。在預算編制方面、經費支出方面、資產、負債核算方面、財務日常核算和費用報銷及內控執行方面查找問題6條。
(三)按計劃實施審計項目。年初,制定內部審計項目計劃為區政*工作項目。該項目工作經費*萬元,**同。每所每年**服務費用為*萬元,合計*萬元,已按合同要求付款。今年以來,簽訂專項法律服務合同*次,服務費用為*萬元。余*萬元用于*日常辦公經費。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整改計劃
在內部審計自查中,在財務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預算編制有待加強,項目經費支出缺少相關的管理制度或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核算、報銷及支付審核有待完善。下一步,我辦將著力抓好審計整改。
(一)加強預算的編制工作。繼續細化預算內容,更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強化預算約束,同時對年初的預算資料要存檔保管,以便年末決算和了解預算的執行情況,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
(二)嚴格費用報銷審核。嚴格費用的支付審核,明確報賬流程和審批權限,杜絕超范圍的費用報銷和不規范、不合理的費用單據入賬。制定科學、合理、精細的“三公”經費預算,實行三公經費支出的計劃管理。
一、健全內部控制,深化內部監督檢查
(一)推進內部控制建設。
1.工作目標。深入推進法治財政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切實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有效防控廉政風險及其他風險。
2.內容措施。按照上級部門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加快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對內控機制建立和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強化內控制度執行,有效防控財政風險。
3.時間安排。4月底前,各股室對股室職能、職責、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等進行梳理,查漏補缺。
(二)開展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
1.工作目標。促進財政部門內部各機構切實履職盡責,提高工作績效,防控工作風險,全面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2.內容措施。認真開展對內部機構的監督檢查。由會計法規股牽頭,會同相關股室,選取預算、國庫2個股室進行重點檢查,內容包括2015年內部控制建立及實施,履行財政管理職責,接受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等情況進行檢查。
3.時間安排。3月,組織各股室開展自查;4月,開展現場檢查,匯總檢查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并形成檢查報告。
(三)開展資金安全專項檢查。
1.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全面查堵管理漏洞,促進各項制度貫徹落實,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2.內容措施。由局國庫股牽頭,會計法規股配合,組織開展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工作。主要從崗位和人員管理、賬戶管理、財政資金收付管理、會計核算管理和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落實情況等五個方面,對相關管理制度文件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切實抓好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
3.時間安排。3月,全面開展自查,對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邊查邊改,形成自查報告并按時上報;4月,迎接上級部門核查,并對自查和核查發現的問題全面整改落實。
二、保障收入征繳,夯實財政收入檢查
(四)開展非稅收入專項檢查。
1.工作目標。根據《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排污費征繳專項檢查,全面掌握污水、廢氣等各類排污費的征繳情況,嚴防跑冒滴漏,深入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改進管理的建議和措施。
2.內容措施。會計法規股牽頭,會同局綜合股和農財股組織開展排污費征繳情況專項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環保部門是否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對各類排污費應收盡收,是否及時、足額上繳國庫,是否存在違規使用票據的問題等。
3.時間安排。6月組織開展檢查,并匯總檢查情況,形成檢查報告。
三、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政支出檢查
(五)開展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檢查。
1.工作目標。深入開展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檢查,堅決糾正和查處各類財經違法違規行為,確保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落到實處。
2.內容措施。抽取4個預算部門(單位),對其財經紀律執行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內容包括預算收入管理、預算支出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財務會計管理、財政票據管理以及私設“小金庫”等七個方面,突出對“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的監督檢查。
3.時間安排。9月,組織開展現場檢查;10月,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匯總形成檢查報告。
(六)開展扶貧、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四類資金專項檢查。
1.工作目標。根據2015年涉農資金安排情況,重點選取農業、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等4類資金開展專項檢查,以確保資金安全,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2.內容措施。根據資金安排情況,重點選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城鄉醫療救助、兩館一站免費開放4個項目,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在組織各部門自查的基礎上,由會計法規股牽頭,會同局農業股、行財股、社保股等,選取中央、省、州補助資金量較大的部門開展重點抽查。主要檢查資金申請、撥付、管理及使用情況。
3.時間安排。3月,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檢查,4月,接受州財政局的重點抽查;7月,開展城鄉醫療救助項目資金檢查,8月,接受州財政局重點抽查;9月,開展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資金、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專項資金檢查,10月,接受州財政局重點抽查。
(七)繼續推進績效監督檢查。
1.工作目標。與扶貧、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三類資金檢查等重點監督工作有機結合,加大監督力度,保障覆蓋范圍,推進績效監督檢查自上而下深入開展。
2.內容措施。繼續開展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監督。重點選取扶貧、民生工程等資金,抽調相關股室業務人員組成檢查組,對項目進行現場評價。對各股室評價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非現場監督評分。加強與局各股室溝通協調,確保同步監督質量。
3.時間安排。6月,完成前期準備工作;7月至8月,開展現場督查;9月,整理現場督查資料,撰寫分項報告;10月至11月,匯總情況,形成檢查報告。
四、維護財經秩序,推進會計監督檢查
(八)開展重點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
1.工作目標。按照財政廳統一部署,緊密圍繞省、州重大決策部署,充分結合我市財政中心工作,加強對重點行業的檢查。促進財政預算管理、嚴肅財經紀律,結合新《預算法》,差旅費、會議費和培訓費等管理辦法,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檢查,進一步加大處理處罰和曝光力度,不斷完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示公告制度,進一步增強會計監督的威懾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