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現代生物科學導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生物科學導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生物科學導論

第1篇: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現代生物技術 生物學 教學思考

【基金項目】畢節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院科合字G2012011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48-01

現代生物技術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學基礎之上的生物科學與工程科學相結合的一門學科,是根據人們的需求和意愿來創新的生物機能和生物類型,實現造福和改造人類。隨著DNA重組技術、基因組計劃、干細胞的成功運用,逐漸發展成了系統生物學工程與合成生物學工程,不斷使生物技術涉及到環境、農業、工業、醫藥、海洋、空間等諸多科學領域中,可能會在進一步的細胞計算機、細胞制藥,乃至生物太陽能和環境保護方面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現代生物技術在生物科學專業中屬于專業核心課程,這些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和地位。該課程也是一門綜合型和應用型很強的學科,可以通過實踐教學來鞏固專業理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尤其是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更為需要。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生物科學一直都開設了現代生物技術理論課程,但由于缺乏實踐創新,導致大部分同學在生物技術的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致使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物信息時代,生物技術在不斷的日新月異,面對新的理論知識和時間技術的發展,現代生物技術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的更新,加上現代生物技術已經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一定的教學時數下,根據教學內容,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教學效率,使得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把學到的知識得以應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對教學手段與方法進行探索。根據現代生物技術課程的更新快、綜合性強、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加之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從掌握基礎、應用到實踐中的原則出發,對現代生物技術的教學已進行了思考,并加以實施。

1.教學指導思想

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的的學校而言,我們的教學必須實現“高效、實用、先進”。近年來,全球教育均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教育的重點。大學生應該是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學校培養教育模式單一的影響,造就了他們理論知識不能聯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差,造就很多學生一畢業就失業。要解決上述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我們的教學手段方法適應社會,讓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

2.精選教學內容

《現代生物技術概論》所選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思揚主編教材,其余多種教材為輔,教學的對象是已經具備生物科學基礎學科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大四學生,他們對于生物前言知識和熱點話題都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1-4]。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實際情況,對學習內容進行調整,講授可以分為:(1)介紹生物技術的概念、發展歷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著重介紹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以及怎樣推動社會的發展,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時刻關注生物技術的新成果和動態。(2)上游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組織工程、胚胎工程以及轉基因工程。在這一部分的授課過程中著重強調研究思路及方法,怎樣利用這些技術去解決實際問題,帶動學生積極思考,為學生不斷創新奠定基礎。以細胞工程為例,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論基礎和概念的情況下,多多結合新的研究成果、新技術新方法來介紹細胞工程在動植物、環境、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局限及展望。(3)下游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制藥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等,是加工應用階段,通過下游工程實現了產品的企業化、商品化,我們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走出校門,進入到企業、工廠,醫院等地方認識與現代生物技術相關的產品和技術,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生物技術無處不在,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現代生物技術教學的幾點思考

3.1教學新理念的形成

教師應該在掌握學科前沿和動態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將所講知識進行模塊化,如將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動植物、醫藥、環保等應用以及安全性等問題進行分化,先讓學生自己到生活中去尋找和感受生物技術的應用,在查閱相關文獻、對有疑問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各自的意見和觀點,最后在由老師解疑答惑,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獨立思考,而且也提高自己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2優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材雖是教學的基礎,但體現教師專業水平關鍵還在于課程標準。對于不同的現代生物技術教材,內容側重點也完全不一樣。上課時大致需按指定教材上,但實際上一本教材不能完整體現出全部內容。那么,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教師可以選擇教材上沒有的相關內容(圖片、視頻、雙語等)來提高學生的觀賞性,把抽象的難理解的教學內容進行認識,不僅加深理解和記憶,也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3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樣化

在教學中,教師除用板書、多媒體等傳統教學手段方法外,更多應該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學習,通過一些探究性實驗項目、創新性試驗項目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已有掌握的知識進行再次深入研究,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假設、不斷提出自己的見解。一定讓學生不斷的通過實驗來完善理論知識。

3.4考試成績計算多樣化

對于課程學習的評價進行多元化考核:平時作業、上課回答問題、期末考試、實踐教學、出勤率來綜合評定。在試卷命題時題型一定多樣化、靈活化,一定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能達到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體現出學生具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宋思揚.生物技術概論(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呂虎,華萍.現代生物技術導論(第二版)[M].科學出版社.2016

[3]王永芬.生物技術綜合實訓教程[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4]馬越.現代生物技術概論-(第二版)[M].中國輕工業.2015

第2篇: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摘 要】適應新課標對高等師范學校生物科學專業培養的人才要求,改革高師《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解決《分子生物學》枯燥難學的問題,激發和調動學生對分子生物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改善分子生物學課程的教學,使培養出來的本科師范生更好適應中學生物教學。

關鍵詞 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師范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05-0051-02

作者簡介:張振霞,女,博士,副教授,從事分子生物學教學工作。鄭玉忠,男,博士,副研究員,從事生物學教學工作。

基金項目:本文系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國家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教高函2010]15號生物科學專業”(編號:TS12367)和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生物學教育研究型教師培養方案的創立與實踐”(編號:BKYB2011065)的研究成果。

《分子生物學》是高等師范院校生物科學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是生命科學中公認的核心學科,它的誕生與發展不僅使人類對生命現象本質的認識深入到分子水平,而且其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已經滲透到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因而也成為生命科學類相關專業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該課程講述的是微觀世界和分子水平上的知識,其內容結構抽象,很難理解及掌握。因此,《分子生物學》是學生公認的難學科目,學生們對該課總是懷有畏學心理;另一方面,中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能力以及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但高師生物學專業教學模式卻與中學生物學新體系脫節,大多數教學方式多側重于研究教師的“教學”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分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而忽略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師仍是居高臨下的權威,把學生當做接受教育的被動者。所以,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導致了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為了適應新課標對高等師范學校生物科學專業培養的人才要求,改革教學內容和體系,調整課程內容與知識體系,使培養出來的本科師范生更好適應中學生物教學,而對高師《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也顯得極其重要和必要。

一、調整課程內容, 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合理調整課程內容體系,削枝強干,精簡內容,克服各教學環節求全的弊端。面對分子生物學抽象眾多的基礎理論教學內容,教師需幫助學生理清課程脈絡,對課程的框架結構內容以及交叉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實現學生在掌握課程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理解重點并解決難點。

1.熟悉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分子生物學的內容包括:DNA重組技術、基因表達調控、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基因組及生物信息學等。目前分子生物學的主要內容是對核酸中所包含信息的研究與應用,所以該課程又稱為核酸分子生物學。

2.把握分子生物學的中心線索。通過中心法則來構建分子生物學的知識體系。在遺傳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核酸及蛋白質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來源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成就了遺傳信息的精確表達;以此讓學生宏觀地對課程內容進行理解,掌握課程的精髓。

3.理解分子生物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和生命科學導論等學科是分子生物學的先修課程,這些學科中的一些現象和規律,其分子機制是由分子生物學來加以闡述的。教師應具備相關學科知識的基本素質,對學生在學科交叉知識點中的疑惑加以闡述。

二、教學方式的改革

提高學生學習分子生物學課程的興趣,改革教學模式上,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采取多變的教學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他們有較多的自學和研究的余地,即授人以漁。單純的灌輸,只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提出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改變以教師為主的被動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的方式加強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比如,講到RNA轉錄時,提出問題:為什么RNA聚合酶能準確無誤地找到轉錄起點?再如講到蛋白質運轉機制時,提問:新合成的蛋白質是如何知道它該去的地方,從而形成膜蛋白、胞質蛋白以及不同細胞器官的蛋白,等等。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思考、解析,獲得答案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對所學內容理解的過程。

2.學生自主總結課堂內容。分子生物學課程講述的是微觀世界和分子水平上的知識,其內容結構抽象,很難理解及掌握。由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連續講3 個學時,講得再好,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生也容易失去興趣。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詳細說明,而對次要的和易懂的部分只做簡要講解或讓學生自學,利用課堂最后十分鐘,讓學生整理和總結一下所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比如,第二章“染色體與 DNA”,由于染色體與 DNA 結構部分是在生物化學和遺傳學里學過的內容,所以只做簡單的回顧,重點放在DNA的復制,對復制的引發到終止過程進行詳細說明,最后讓學生自己整理和總結參與DNA 復制的酶和蛋白質及其作用。就原核生物而言,參與DNA復制的酶和蛋白質達16個之多,學生在聽課當中不一定都能記得住。因此,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來整理和總結所學的內容,能使學生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所學的內容,同時也達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3.注重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老師對學生嚴格要求,督促和鼓勵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布置一定的思考題,“以問題為基礎”的方式加強對課程內容的學習。預習課程時處處尋找問題,而復習課程內容時又不斷地回答問題,加之學生的聽講過程中教師適時的、靈活隨機性的、啟發式提問,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是在一系列的提問、討論、釋疑、小結、復習中完成,從而真正做到從以“教”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為中心。

4.成立學習小組。學習小組以6~8人為單位,擬定題目,自己查閱文獻并制作多媒體課件,如轉基因安全性、疾病與健康、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通過學生講述,同學和教師進行評述,既實現了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又使學生的知識面有所拓寬、科研思路有所清晰、自主學習意識有所提高,每位學生可以充分地互動,有利于學生學術素養、 團隊合作精神及交流溝通的技能的提高。

三、革新教學內容

1.學習最新成果。適當補充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最新研究動向和發展趨勢。《分子生物學》是當前生命科學中發展最快的內容,并與其他學科廣泛交叉與滲透,因此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最新科學發現、科研進展、最新科研技術、最新時訊時事等。如端粒和人類壽命、生物芯片、RNA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等生命科學中的新發現、新進展,能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聯系社會生活。在教學中注重“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把科學教育與當前的社會生活、生產、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深刻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在講授過程中經常恰當的穿插一些通俗易懂的、不失科學性的實例和生活常識的例子,如HIV的治療和預防、SARS的確診方法、試管嬰兒、親子鑒定等。教會學生用課本知識解釋生活或科學領域的現象,這樣一方面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分子生物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科學思維,增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逐漸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自然、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教科書不應該也越來越不可能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要培養學生學會自己在網上獲取各種信息資源。

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現代教育技術能創造出形、光、聲、色等視聽信息和教育信息,從多角度、多方向、多層次、多水平使分散的注意轉向集中注意,突出教學的重點內容,突破時間和空間、微觀和宏觀的限制,使一些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感性的認識等優點, 解決了以往教學中“一張嘴”的枯燥和抽象。結合教學內容,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慧.高等師范教育:近30年改革發展的回顧與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11):90-93.

[2]張振霞,鄭玉忠. PBL 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時代教育,2009,(1):108.

第3篇: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微生物學” 教學實踐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須不斷改革,而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教學改革[1]。現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此,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被嘗試應用于教學實踐,如基于問題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這些新教學法的共同特點是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啟迪學生思維的過程中傳遞知識與技能,進而實現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協調發展[2]。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法。現代案例教學法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于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案例教學法體現了教學論的人本化思想和現代心理學的建構主義認識論思想,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方式是教師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選擇相關的真實事件設置成具體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以實現高層次認知目標[3],可見案例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與一味突出教師單一的主體地位、強調單向交流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大不同,它更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的發揮,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推導,探索事物的內在聯系,因而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

“微生物學”是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面向全校生物科學類、制藥工程、食品科學類、環境工程、動物科學等專業開設的重要專業課。微生物學是典型的實驗科學,同時微生物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微生物學”課程可選擇的案例內容非常豐富,可以是科學史上的一個經典實驗,可以是一位著名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經歷,也可以是一個引人關注的社會事件。近年來,我們在“微生物學”課程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援引科學史中的經典實驗

微生物學史中有很多著名的經典實驗。通過對這些實驗的邏輯分析,可以讓學生體驗微生物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中學習科學家的思維方法。在微生物學課“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章節的教學中,微生物的基因突變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在微生物學史中,微生物抗性突變究竟是環境因素“馴化”微生物產生“定向變異”還是微生物自發產生非定向變異,在較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曾是研究者爭論的焦點問題。從1943年起,幾個學者設計了幾個著名的實驗。這些實驗既嚴謹又巧妙,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上解決了這場科學紛爭[5]。坦而言之,初學者的確很容易將“基因突變是隨機的、非定向的”這個特點與“環境可對突變微生物定向篩選”二者相混淆,形成“定向變異”的錯誤認識。盡管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基因突變是“自發”發生的,但是這樣僅僅強調結論的教學方式并不符合現代教學理念。選擇經典實驗案例,通過重現實驗研究過程,讓學生體會研究者的實驗設計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學精神。因此,借助多媒體教學,我們以圖片形式展示經典實驗的過程,針對每一步實驗的設計理念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研究者的思路。以“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實驗”為例,我們提出的問題如下:(1)影印平板是什么意思?該接種方法與常規的微生物接種方法相比有何特點?(2)實驗使用了幾種培養基?幾種培養基各有什么作用?(3)初始的大腸桿菌母種沒有鏈霉素抗性,實驗中得到的抗性菌落的抗藥性從何而來?(4)這個實驗如何了基因突變的“環境馴化論”,支持了“突變自發論”的觀點?在對該實驗的分析和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師生互動頻繁,實現啟發學生思維的教學目標。

縱觀生物學的發展歷史,許多實驗之所以能成功證明、驗證重大的科學問題而成為經典實驗,與其說是依靠各種實驗技術,不如說是依賴實驗設計者巧妙的思路和創新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引入這些經典實驗案例,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實驗設計者的創新思維和科學精神。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導論”課程教學中,教師經常花大量時間講一個經典實驗,啟發學生思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實際上就是在提示教師,除了傳授既有知識外,更要傳授方法和思維。

2.援引著名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經歷

為了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現代高等教育除了進行專業教育之外,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6]。向學生介紹著名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經歷,可以從多方面對學生起到陶冶與激勵的作用。

在微生物學課“原核微生物的形態和結構”章節的教學中,我們引入“衣原體的發現者――湯飛凡先生的生平”內容。湯飛凡是中國第1代醫學病毒學家,1955年他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1個中國人。他曾把沙眼衣原體接種在自己眼睛里,冒著失明的危險證明了沙眼衣原體的致病性,是為科學獻身的典范,對中國的生物制品事業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我們要求學生課后閱讀湯飛凡先生的紀念文章《中國人不應該遺忘的名字――湯飛凡》,并在課堂上交流讀后感。在交流讀后感時,我們試圖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這位偉大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奉獻精神,另一方面讓學生記住衣原體和病毒的區別和聯系。我們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這樣兩個問題:(1)衣原體和病毒的區別和相似性各是什么?(2)湯飛凡先生的一生給我們哪些啟示?

在微生物學發展史中,還有一些類似的案例可運用于課堂。在微生物學課“緒論”部分介紹“科赫法則”時,我們引入了在幽門螺桿菌的相關發現與研究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巴里?馬歇爾(BarryJ.Marshall)和羅賓?沃倫(J.RobinWarren)的研究經歷。為了證明幽門螺桿菌與疾病之間的聯系,馬歇爾與另一位醫生莫里斯(Morris)喝下了含菌培養液,親自感受病原體在體內的發展變化。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于發現了該菌在胃炎及胃潰瘍等疾病中的作用。他們的工作獲得了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引入這個案例之后,我們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這樣兩個問題:(1)研究者們“以身試菌”是依據什么科學法則?(2)這些科學家們的工作經歷給予我們哪些啟示?上述這兩個教學案例可以引發學生多方面的思考,可以從多方面起到對學生的教育作用。

3.援引引人關注的社會事件

微生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控、環境保護等社會熱點問題與微生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將微生物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組織成案例引入微生物學教學,引導學生運用微生物學理論知識分析,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眾意識[3]。

2014年,西非大陸爆發埃博拉病毒病疫情,這場烈性傳染病擴展迅速,致死率高,引起世界恐慌。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在幾內亞爆發,隨后擴散到相鄰的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自疫情爆發以來,這3個國家有超過1.1萬人死于此類疾病,另有超過2.8萬人感染這種病毒。從1976年發現埃博拉病毒病至今,總共爆發過將近30次埃博拉疫情,但是這次的爆發規模最大。研究認為,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病毒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隨后通過人際間傳播加以蔓延,方式是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或者受到這些液體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我們及時將此事件作為案例引入微生物學課堂,并提出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為何果蝠攜帶埃博拉病毒卻不會死?(2)同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為什么有的病人病情惡化不幸去世,有的病人卻能夠自行康復?

該案例的內容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對埃博拉病毒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病毒、傳染與免疫甚至微生物生態等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從而將原本設置于不同章節的內容有機結合,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4.案例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案例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在課堂上“舉個例子”,二者有很大區別。第一,案例在案例教學中占據中心地位,教師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是借助案例研討實現的,舉例在一般教學活動中僅處于次要地位。第二,案例教學是組織學生自我學習,鍛煉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而舉例則是說明問題的一種方法。第三,學生的獨立活動在案例教學中占了很大比重,當然這些活動都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從案例的選擇、討論至最后的評價,無不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而舉例完全是教師單方的教學行為[7]。

參考文獻:

[1]張小凡,周偉麗,王志平,等.環境微生物學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微生物學通報,2014,41(4):748-752.

[2]馬知恩.怎樣上好一堂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3,(6):8-10.

[3]黎志東,徐志凱.啟發式等三種教學方法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15,42(1):218-222.

[4]楊紅,劉貽堯,王先龍,等.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討[J].微生物學通報,2012,39(7):1025-1029.

[5]周德慶.微生物學教程[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0.

第4篇: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摘要:生物信息學是較新的交叉學科,大部分文獻資料都是英文的,對學生的專業英Z能力要求較高,僅靠開幾門課遠遠不夠。應用驅動的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教學體系在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課程的基礎上,以應用為驅動和引導,以網絡資源查詢、專業軟件使用及專業文獻資料的閱讀及寫作為核心內容,使學生在課程設計、綜合實驗及科研等實踐過程中提高專業英語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應用驅動;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232-02

一、前言

生物信息學是近年新興的一門交叉學科,其研究內容包含了生物信息的獲取、處理、儲存、分發、分析和解釋等在內的所有方面,它綜合運用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學的各種工具,來闡明和理解大量數據所包含的生物學意義(張春霆,2000)。與其他的生物學專業一樣,該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由于是新興專業,其大部分專業資料,包括專業網絡資源、常用軟件和文獻資料等大都是英文,并且對生物學、計算機及數學領域的專業英語詞匯都有一定要求,因此,生物信息學專業對于專業英語的要求比其他專業更高一些。近年,人們陸續提出將任務或項目驅動教學法(周冬菊等,2011)、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專業英語教學法(智慧,2011)等應用于生物類專業英語教學,并強調網絡資源和應用(劉進平等,2011,2013)以及科研文獻(方強&趙威,2014)等在生物類專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重慶郵電大學生物信息學院生物信息學本科專業通過總結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生物信息學專業自身的特點,系統地提出了應用驅動的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教學體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體系構成

應用驅動的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教學體系由兩部分組成:①基礎部分,包括大學英語和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②應用部分,包括雙語教學課程、生物信息學網絡資源、生物學軟件及專業文獻資料閱讀及寫作。內容由淺到深,從基礎教學逐步過渡到專業應用。整個體系以應用為驅動和向導,其核心內容是網絡資源查詢、專業軟件使用及專業文獻資料的閱讀及寫作,其形式主要為課程設計、綜合實驗及學生課外科研。

1.大學英語。大學英語教學分為基礎階段和應用提高階段(田志環,2008),大學英語是基礎階段的主要英語教學形式,在高中階段語法學習的基礎上,鞏固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后面的應用階段英語教學奠定基礎。

2.專業英語課程。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課程是基礎階段到應用提高階段的過渡,其教材根據本專業的特點采用自編教材,內容除生物信息相關內容外,還兼顧生物、計算機和數學(主要是概率統計)等領域。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課程內容分三個層次:專業英語,主要是理科專業英語的特點,常用句型;生物類專業英語,主要是了解生物學專業名詞的構詞特點及熟悉常見生物學專業名詞;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了解生物信息學常見的研究領域,熟悉生物信息學專業詞匯。內容從一般到特殊,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初步了解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的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詞匯。

3.雙語教學專業課。生物信息學專業的雙語課程是整個專業英語教學體系的核心,是學生掌握專業英語詞匯的主要途徑。雙語課程包括分子生物學、進化生物學、Perl程序設計等,其教材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影印版),教師上課幻燈片主要用英語,講解用英語+漢語,配合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熟悉生物信息學專業詞匯,提高專業英語閱讀能力。

4.網絡資源。隨著生物信息學的快速發展,網絡上英文的生物信息學資源也越來越多,主要包括生物學數據庫、多媒體生物信息學資料(如新一代測序儀介紹等)及公開課視頻資料。網絡生物數據庫如GenBank、UniProt、Ensembl、Pfam、PDB等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學數據及分析工具,內容系統完整,更新速度快,是生物科研工作者的寶庫,同時也是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學習的寶貴資源。這些數據庫的幫助頁面有詳細的資源介紹及使用方法說明,若能仔細閱讀,在學習這些網絡資源的同時,專業英語能力也會有極大的提高。另外,網絡上的很多公開課,如亞利桑那大學的“生物多樣性”、可汗學院的“生物學”及“概率”、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導論”等,都是很好的在線學習資源。

5.生物信息學軟件。生物信息學領域很多常用的軟件,如序列比對軟件BLAST、FAST、TeeCoffee、ClustalW/X系統發育分析軟件MEGA、PAUP、PHYLIP、PAML,新一代測序數據分析軟件Velvet、SOAP、Bowtie、BWA等及其他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很多軟件的界面及幫助文檔都是英文,在掌握使用這些軟件的同時,也可以熟悉相關領域的英文專業詞匯。

6.專業文獻資料閱讀。在學生的生物信息學課程設計、生物信息學綜合實驗、畢業設計、科研班及創新實驗等課程及活動中,需要閱讀適量的英文文獻。在前面掌握了一定量的專業詞匯的基礎上,通過英文文獻資料的閱讀,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水平,并初步掌握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寫作的基本要求,對于學生以后的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或專業相關工作奠定了專業英語基礎。

三、教學效果

專業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主要包括專業英語文獻資料的閱讀及論文寫作,因此,對于教學效果也主要從閱讀和寫作兩方面進行評價。

1.專業英語閱讀。經過幾年系統的專業英語學習,學生從入學時覺得專業英語神秘莫測,看到英文資料就跳過,到畢業時能比較順利地閱讀專業文獻資料,查詢GenBank等英文專業數據庫,也不再害怕使用英文界面的專業軟件。

2.專業英語寫作。在專業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基礎上,學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也有了較大提高。尤其是科研班的同學,基本上可以用英語將自己的科研工作總結成論文初稿,畢業論文中的英文摘要也較少出現語法和拼寫錯誤。

經過四年的學習,學生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有了較大提高,為進一步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該體系以應用為導向,從基礎到應用,由易到難,主要培養學生的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兼顧專業英語寫作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英語的學習是一個積累與逐步提高的過程,專業英語更是如此,尤其是專業詞匯的積累需要大量的閱讀與寫作實踐。因此,要使學生學好專業英語,僅靠開幾門課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通過課程設計及生物信息學綜合實驗等應用性課程及課外科研活動,在掌握了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專業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春霆.生物信息學的現狀與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0,26(2).

[2]周冬菊,牛睿祺,張延萍,周惠云,梁菊.任務驅動法對制藥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5).

[3]智慧.基于CBI教學理念的生物信息學專業英語教學模式設計[J].創新教育,2011,(28).

[4]劉進平,莊南生,王英,唐燕瓊,許云,黃小龍.生物類專業英語利用互聯網資源輔助教學法[J].科技信息,2011,(14).

[5]劉進平,莊南生,王英,唐燕瓊,許云,黃小龍.“以應用為中心”的生物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3,(12).

[6]方強,趙威.將科研文獻引入生物科學專業英語的教改實踐和探討[J].教育科學論壇,2014,(32).

[7]田志環.生物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8,(5).

第5篇: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機械;制造裝備;制造能力;制造技術;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一方面生產物質財富,創新知識,另一方面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與裝備。我國制造業目前仍處于中低端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同時面臨著西方國家在先進制造技術及制造裝備上的封鎖。改善提升制造業是“十二五”規劃重要目標,提高制造能力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認識機械工程與制造業間的關系,了解機械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應用,有利于更加準確地把握并調整機械工程的研究方向,使其更好地促進我國制造能力的提升。

工具是社會化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機械制造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為制造的各行各業提供了生產基礎,因而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尤其是制造裝備性能的提高將會大大促進制造能力的改善。

目前我國比較先進的一些生產設備,車間生產鏈等都從國外引進,涉及高端機床還要受到使用限制,高精端制造領域的發展受裝備性能影響而很難超越發達國家,而低端制造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生產效率不高,產品附加值低,受發達國家剝削嚴重。而作為制造基礎的機械制造業還存在著很多的技術難題有待解決,創新突破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作為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的學生,結合相關專業知識,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一、研發高端機械制造裝備

我國在工業機械領域的發展起步晚于西方發達國家,材料工藝以及制造技術方面仍對機械的發展有較大限制,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但是在高端機械制造裝備研發領域相對而言仍然落后很大,并且受到種種不公正限制。從歷史上的考克斯報告,以及2008年美國對華中數控實行制裁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對于我國在高端數控機床發展的限制,同時也反映出高端制造裝備的發展對一個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國家的16個重大專項中也明確提出了發展高檔數控機床的目標。

就數控機床方面,目前國內幾大機床生產廠家,如沈陽機床,大連機床,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在中低檔機床領域已經做得十分出色,產品遠銷國外,并占據了很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在高檔機床方面,主要的還是由西門子,法拉克等企業壟斷。目前主要的差距在于企業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國產數控的產業化消費不高,高端研發人才的欠缺。面對歐美的壟斷封鎖,國家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同時企業和高校間做好協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如此才能擺脫依賴引進后再吸收的困境,從而突破國外的封鎖。

此外,我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發展也還十分不夠,國內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廠商也基本是難敵國際對手,大規模地引進工業機器人不僅增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更會降低其國際競爭力,受制于人。研發出先進的工業機器人將對我國制造業做出很大的貢獻,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加工工藝水平,改善產品質量。所以加大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也十分必要。

唯有在制造裝備上有了突破,提高了產品的精度與性能,我們在國防科技,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與歐美的差距才能不斷縮小,同時也將加快我國制造行業的自強之路,使中國制造效率更高,質量更硬,性能更高。

二、提升基礎工藝,提高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能力

我國的制造工藝可以說發展較早,從古代開始就一直處于先進水品,但是工業革命之后,西方開始大步趕超,在現代工業化的大環境下,我國目前的制造工藝的水品與西方發達國家仍有加大的差距。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提升基礎工藝的要求。就機械制造領域而言,基礎工藝是機械構件生產加工的基礎,有了優良的加工工藝,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滿足使用要求。

目前我國制造業仍存在著能源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嚴重、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一方面與我國處于產業鏈底端有關,另一方面與制造工藝水平的落后更是分不開。提升基礎制造工藝水平的任務十分緊迫,因為這事關資源的充分利用,環境的保護,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

現代機械制造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制造。即所謂的機械加工,它是集機械、電子、光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物科學、激光學、管理學等最新成就為一體的一個新興技術與新興工業。制造技術已經不只是一些經驗的積累,而是一個從產品設計――進入市場――返回產品設計的大系統。因而,改善我國的制造業結構,引進推廣先進制造技術,將會大大提高我國的制造水品,改變目前的低端制造現狀。

現代制造技術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多領域綜合,具有集成性、動態性、數字化、可持續的特點。現在制造業發展的要求就是不僅僅要做到效率高,成本低,還要精益化,柔性制造,環境友好型。所以,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產企業,推廣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并努力降低其應用成本應該成為今后國家制造行業發展的方向。

三、加快精密測量領域研究,制定行業標準

目前,我國在精密精微領域研究有較大的進步,在技術上與歐美國家的差距不斷減小,但是在制造行業的應用還有待與改善,同時機械行業的測量標準基本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制定,這嚴重遏制了中國制造業的成長壯大,使得國內企業在這方面經常因為標準變化而在競爭中受較大損失。可見,加快精密測量領域的研究,制定行業標準對于我國制造業走向國際,走向自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現代制造業開始想兩個極端方向發展,一是航空航天宇宙方向,二是納米技術等微觀領域,兩者密不可分,互相影響。微觀領域的研究對于一個國家的醫療,生物,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對機械行業,零件表面的形貌均要通過精密測量來實現,要保證加工的精度,就需要有高端的測量方法與測量儀器。隨著精密領域的研究,精密難題的解決,對于目前我國蓬勃發展的航天航空事業將會起巨大的推動作用。

因而,要建設制造強國,不僅僅要發展大型設備,還要加大對微觀領域的研究,并使其服務于各行各業。

四、加快高校機械制造人才培養,提升綜合素質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優于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地方,如硬件設備等,但是卻很難培養出高端人才,正如錢學森憂心“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優秀人才”。我想這一方面與當今社會浮躁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教育體制中存在的缺陷分不開。而先進我國制造業,尤其是機械制造業,正是缺少技術水平高,研發能力強的專業人才。所以,高等教育任重而道遠。

就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而言,一方面學校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安排課時過多而專業知識卻講得浮淺,多而不精,大而不全;專業學習引導較少,學生缺乏方向感;實驗內容趨于形式化,“打醬油”一詞成為很多同學做實驗的形容詞等等。而學生則表現出對專業的迷茫,對課堂的厭倦,導致動手能力不強,基礎知識不扎實等問題。

面對專業技能強的人才的欠缺問題,高等教育可以更多的做好將學生專業就業方面指導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根據學生和社會需求,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提升自我的平臺,摒棄一些浮于表面的東西,把學生專業技能與設計能力及綜合素養放到核心位置。

沒有杰出的人才,就難有技術的突破創新,就難有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壯大,就難有自主水平的提高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所以,作為學生,踏實求知,認真學好專業課時根本;作為學校,改革教學體制,培養專業人才是核心。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走向制造強國是必然的選擇,面對一個復雜的國際環境,改善我國制造業結構,提高制造能力也是當前必須要做的改革。機械制造作為制造業的基礎行業,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機械專業高端人才也還十分欠缺,因而振興機械制造,需要我們新一代年輕人的繼續努力,建設制造強國,需要我們腳踏實地,迎難而上,打好制造業的基礎,突破各種技術難關。

參考文獻:

[1].朱從容. 機械工程概論.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2

[2].王愛玲. 現代數控機床.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3

第6篇: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范文

[關鍵詞]書院;儒學;自由教育;公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22-0001-05[ZW(N]

[作者簡介]秦際明(1986―)男,廣西桂林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2012級在讀博士,研究方向:中國哲學與兩漢經學。

自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人們對現代性的種種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刻的探討。衡量現代社會得失的重要參照就是古代社會,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現代社會與古代社會的古今之爭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同規定與要求。現代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專業教育。甘陽先生提出,中國的大學教育應當傳承中華文明,而不僅僅培養所謂的專業人才。他說:“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中心任務,實際是要把我們從民國以來就斷裂的文化傳統重新作現代整理,并以此逐漸形成我們大學的‘核心課程’傳統。”[1]

而要傳承我們的文化傳統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不只是與當前社會平庸的現代意識有關,也與現代大學教育的性質有關。自唐宋以來,書院作為傳承儒學的載體之一,在歷史上培養了許多具有儒家氣節的人才。而現代大學教育偏離了培養社會精英的本意,而成了大眾教育,根本無力承擔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任。

一、現代大學教育的變遷

在古希臘,“科學(episteme)”就是所有學科的總和。希臘語里,“科學”這個詞的原意就是認知與求知,即是理性的探求。就其探求智慧而言,也可以叫做哲學。那時哲學還不是現代人文學科中的那個分支學科,而意味著全部的理性的科學。直到近代,依然如此。因此,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所主持的學園里,并沒有專業分科,學生們廣泛地研究數學、物理、詩歌與形而上學。

而自啟蒙運動以來,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西方社會日益世俗化,對人的理性越加尊崇。維科的新科學與培根的新方法成為自然科學的指導原則。在自然科學迅速發展的推動下,自然科學嚴密的理性推理形式成為所有學科的典范。各學科也逐漸地從基督教神學的束縛中掙脫出來,也從哲學這個共名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學科。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西方的大學也從以神學為主,走向了專業化的道路。現在,大學教育不只是專業化,其人才培養甚至從專業化進一步轉變為職業化。我國的高等教育尤為如此。20世紀50年代初的院系大調整即是將原先的綜合性大學按專業拆分成一個個的專科學校。而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專科學校很多又重新合并為大學,或升級為大學。大學的教育則以培育各領域的專業人才為主,諸如工科、商科、法學等。大學不再培養一個完整的人,而是訓練一個律師,一個商人,一個會計人員,一個車間技術員,等等。

與此相對應地,人們對現代性批判的一個焦點即是人的異化。現代專業分工把人分裂成某種技術工種的專業人員,人對自我、對世界的理解也隨之分裂。人不再是完整的人,而是整個產業鏈條上的一顆螺絲釘。

西方的有識之士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美國教育家赫欽斯指出:“現代大學好似一本百科全書。百科全書包含許多真理,別無其他,但是它的整體性只是體現在其基于字母順序的編排方式。它擁有從藝術到動物學的各類系科。但是學生和教授都不知道系科間真理究竟有什么關系,或可能是什么關系。中世紀大學有一個統一的原則,那就是神學。神學家對有關人與上帝、人與人和人與自然的真理應有的比例和重要性已經做出了精妙陳述。”[2]

事實上,赫欽斯所要求的各學科應有一個統一的原則,除了中世紀神學以外,在現代大學的各學科中早已做不到了。現代的理性正是這種分割的理性,再無法統一。更嚴重的問題是,即便現代的科學可以統一,而這種統一也與自由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公民健全的人格與高尚的德行也沒有什么關系。英國的紐曼在其影響深遠的《大學的理念》中指出,知識應以其自身為目的,而不是以別的東西為目的。知識可分自由的知識與宗教的知識這兩種。自由教育所獲得的知識只是理智的鍛煉,于德性無益。要增進德性,還需要宗教的知識。[3]紐曼作為一名主教,提出這樣的觀點且為了把他所重視的神學重新納入到大學中來。

我國的自由教育的倡導者移植了紐曼和赫欽斯的思想,但似乎忘記了紐曼作為一名主教的告誡,即在現代的各門學科的知識中找不到德性。那么,我們所講的通識教育,要求什么都懂一點,對于培育健全的人格與高尚的德性又有什么益處呢?

本文所稱的自由教育源于紐曼所說的“Liberal education”,又譯為博雅教育,在概念上包括了后來所提出的“General education”,即通識教育。我們要問的是,所謂的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格完整的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對于西方人來說,毫無疑問地,自由教育是要培養現代意義上的公民。“自由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說是為了深刻理解有關人類、社會、自然的各個方面,牢固地學習人文知識以及幾門專業領域的知識,成為民主社會的公民。”[4]所謂公民,其具體要求就是具有獨立理性和健全人格,尤其是具有參政議政的能力。1945年,哈佛大學發表《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即哈佛“紅皮書”)提出:教育可分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部分。前者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則給予學生某種職業能力訓練。兩者有區別,但并非相互對立和割裂。報告所建議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文學名著、西方思想與制度、物理科學或生物科學導論課,以及屬于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其他課程。

現代的公民只需具備常識,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以及具有起碼的道德與知識,能夠參與政治。換句話來說,公民只是平民,而不一定是精英。這也就意味著,現代的大學教育更多的是大眾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至于公民的文化背景,是現代社會所要刻意避免的,否則有違自由主義文化自由的原則。恰恰正因為如此,自由的社會往往也就意味著平庸和墮落。

就“自由”這個概念來說,在西方歷史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古希臘人所珍視的自由乃是人理性地完善自己的本性從而獲得幸福的能力,由此,雅典人認為只有有理性的雅典公民,才有自由,意即才能自我節制而合乎理性,才能欣賞藝術和參與政治。自由在現代社會指的是人的權利,諸如信仰自由、言論自由、政治自由。現代社會的自由皆是指權利,人人平等,迥異于雅典人對自由的理解。

二、我國當前的大學教育

因而西方在某種意義上在努力克服專業化與職業化的弊病,而當前的中國正受其害。并且,這種弊病在中國不可能通過通識教育的方式得以克服。因為西方的專業化問題不存在信仰的問題。西方的基督教可以彌補學校自由教育中所缺失的道德與信仰。而中國當前的教育不只是專業化、職業化的問題,更在于中國的學生普通地缺乏價值信仰和道德感。我們可以移植西方的規則與技術,但難以移植西方的基督教。

當前的許多教育專家已認識到人文教育對我國社會的重要意義,許多高校也紛紛提出了人文教育的改革方案。但我國當前大學的自由教育往往停留在一個粗淺的層面上,只是讓學生們隨意地學習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而無所皈依。這從好的方面來看是自由、多元化的學習,但這樣廣泛而粗淺地學習對于傳承華夏文明、培育學生的高尚人格并沒有什么幫助。更嚴重的,包括許多教育專家對我們要傳承的華夏文明是什么并沒有清醒的認識。《大學的文化使命》一書的作者說:“我們推崇經典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方式,但要避免經典教育‘獨尊儒術’的偏頗,要在忠實呈現先秦文化天然格局的基礎上,理性對待各個學術派別的流變和學術性、思想性。”[5]這就是自由主義思潮在當代中國文化教育界廣泛流行的一個表現。對文化與經典不加甄別地泛泛了解,無助于傳承華夏文明,也無助于學生道德品行的培養。

因而,我國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缺乏不可能通過現代自由教育與通識教育來加以彌補,而有賴于中國傳統文化與信仰的復興,尤其是儒學的復興。儒家擔負著建立社會倫常與秩序的主要責任。

當前高校在推廣通識教育的同時,民間興起了創辦書院的熱情。在高校推廣通識教育是希望大學能夠承擔起文化傳承的功能,培養人格健全的學生,而民間的書院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復興。這二者之間,有何異同呢?

三、我國傳統書院與自由教育的區別

自唐末以來,我國就形成了私人辦書院而傳道的傳統。所謂傳道者,首先要傳的是儒家的道。其次,書院既藏書、著書以傳古之道,又廣招學生以傳儒學之道。它與現代自由教育的相同點在于,它們的目標都是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它與現代自由教育的主要區別在于:傳統書院所講習的儒學要培養的是君子,而現代自由教育要培養的是公民。公民不等于君子。須要辨別的是,西方現代所謂的公民與古代亦有重大區別。公民的本質在于公民權利,因而現代好的公民的標志是遵守法律,有獨立的理性,能行使自己的人身、財產、參與政治、表達觀點等各項權利。而雅典的公民參與城邦是為了追求至善,中世紀西方政教合一的體制下好公民還要做一名好的基督徒。對于中國傳統來說,好公民即是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君子。

現代自由教育的這個目標是由現代社會的結構所決定的。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現代西方政治的理念是公民參與的民主政治。對于西方來說,公民參與政治的傳統非常悠久。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論述了公民的理性須在城邦中得以實現與完善的問題,這也是他的名言“人是城邦動物”的含義。現代西方政治原則中的人民即是要求公民參與政治,因而自由教育的一大目的即是要培養一名理智健全的公民,以參政議政。至于文化理想,對于現代人來說,這是個人的追求。在大學里至多是學習和了解某種或某些文化類型,大學本身不會主張某種文化追求。至于作為文明與文化的核心信仰,在西方社會,這是宗教的任務。

而對于中國傳統的書院來說,絕不僅僅是列舉各種文化傳統供學生們選擇,而是一開始就有非常明確的“道”的追求。“蓋自三代以還,學校廢,道術裂,于是經生哲士往往擇勝地,立精舍,集合同志,相與講學衛道,而書院始興焉。”[6]所衛者何道?儒學之道也。唐末宋初,儒學不興而佛老流行,因此,唐之韓退之,與宋初諸儒,皆發愿傳道統而排佛老。這個道統即是“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韓愈《原道》)的儒家之道。張在《岳麓書院記》中指出:“豈特使子群居佚談,但決科利祿計乎?亦豈使子習為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材,以傳道而濟斯民也。”[7]

因此,就其研究與教學的內容來說,傳統書院以傳授儒學為主,而現代自由教育內容不限,其文化與價值取向是多元的。尤其是書院尊經,而現代自由教育取消了“經”的學習。現代自由教育對經典文本選取的標準即體現了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在現代的中國,《道德經》《韓非子》《孫子兵法》《紅樓夢》等原本地位不高的書居然得以與“四書五經”同列;而在西方,198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生自發組織集會,抗議該校人文學科傳統的以西方典籍為基軸的課程設置,校方被迫讓步,取消了講授從古希臘羅馬到19世紀歐洲主要經典著作家的“西方文化”這門必修課,代之以講授第三世界學者、少數種族人士及女性作者關于民族和兩性差別問題的作品。[8]

自由教育與現代的大學相適應。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源于西方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研究院。大學的拉丁文形式可變形為“Universitas”,意味著人群的聯合團,也就是教師與學生所組成的聯合體。這種學術團體到了現代,已基本驅除了它的宗教色彩,而以現代學科建制為特色,以現代工具理性為基本性質。正如馬克斯?韋伯在《學術與政治》中所要求的,在大學教育中事實與價值應當分離。一名好的教師只是傳授事實,而不應宣揚價值。價值應交與個人理性去衡量。

儒學與中國傳統書院相適應。中國傳統書院的特點在于師友以道相砥礪,強調教學與修德的結合。朱子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說:“熹竊觀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李才棟先生研究指出:“當今世界上凡是繼承中國古代書院傳統的學校和書院,都強調教學與修德的結合。”[9]儒學不同于數學、法學之類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儒學與它們的區別在于,自然科學追求客觀真理,社會科學追求社會中人的需要與價值,及其價值在社會中的實現。而儒學除了理論修養,更強調儒學所主張的道義在人身上的踐行。

近代以來,流行以《莊子》中所謂的“內圣外王”來概括儒學,但這個詞在表達上有割裂內外之嫌,并不是那么貼切。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概括儒學的特點,“明體達用”可能更切合一些。[10]明體者,明心之本體,即《中庸》之謂“性”,《大學》之謂“明明德”。體與用本是一源,所致用者皆發自心之本體,本體不明,用必有偏。因而儒學特別強調唯君子才能治國。“明體達用”表明的即是全部知識必須要有統一的原則,這在《大學》之綱目中有很好的體現。與此相對應的是現代學科的分化,這種分化勢必造成現代觀念與儒學的沖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中國傳統書院與現代自由教育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在性質上截然不同。現代自由教育無力承擔社會道德綱紀的維護與教化,

因而需要傳統的書院復興,在傳承儒學、維護社會倫理綱紀、培養社會精英等方面彌補現代大學教育的不足。固然,現代的大學也教授儒學,但現代大學對儒學的教授與傳統書院相比具有許多缺陷。自以來的中國哲學所研究的儒家概念體系是對儒家的肢解。儒家的生命不在于現代中國哲學所倚重的哲學概念的推演,而在于尊經習禮的踐行。現代大學基于現代社會的功能定位,也與儒家的要求相去甚遠,乃至于背道而馳。

當然,現代的教育體制可以改革,教育模式可以探索,教育內容與教育手段可以調整。但在現代社會教育異常功利化的背景下,我們仍需在現代學校體制之外探索適合儒家品性的辦學、講學形式。就此而論,書院的興辦可謂適得其時,亦可謂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甘陽.大學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標與模式[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3):64.

[2] 〔美〕赫欽斯.美國高等教育[M].汪利兵,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5-56.

[3] 〔美〕紐曼.大學的理念[M].高師寧,譯.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3:104-122.

[4] 松井范.自由教育在美國[M].申荷麗,申荷永,譯.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23.

[5] 董云川,周宏.大學的文化使命――文化育人的彷徨與生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5.

[6] 〔明〕李安仁,王大韶,〔清〕李揚華.石鼓書院志[M].長沙:岳麓書社,2009:7.

[7] 朱漢民.岳麓書院[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64.

[8] 沈宗美.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挑戰[J].國外社會科學,1993(1).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成av人影院| 最新的国产成人精品2022|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级毛片内射| 久久a级片| 激情五月天俺也去综合网|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真人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午夜伦| 99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欧美| 国产精品熟女孕妇一区二区|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18黄暴禁片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 九色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一|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