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稅法的本質范文

稅法的本質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稅法的本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稅法的本質

第1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高血壓是我國的第一大疾病, 有1.6億人患病,知曉者一般服降壓藥控制。由于高血壓的病根是動脈粥樣硬化,其病在于全身的動脈,當前各種藥物如血管擴張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β―腎上腺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都治不了病根?;颊咄鶟M足于服藥,其動脈粥樣硬化將逐漸發展為心腦血管病,醫生自己也不能幸免。當前沒有良藥防治心腦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獨立的病,許多平時血壓、血脂正常者,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悄悄地發展以致患心梗、腦梗。百年來人們對降壓藥和許多西藥的信賴,使許多人不知高血壓和冠心病等中老年常見病的病因、病理、病源和“治病”吃藥的藥理,不知道很多藥不能祛除病根,堅持不良生活方式,終于突患腦梗、心梗,許多人因此而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我從我國醫學家的實驗性科研報告得到啟發,發明開發出卓康牌小分子團離子水瓶,產品經過三家省級醫院做臨床試用效果好,經北京和廣西醫學專家鑒定評價高,注冊為準字號醫療器械。該品上市8年多來,已治愈2.8萬人的冠心病、腦動脈粥樣硬化、高(低)血壓、高血脂和高黏血癥。其治療高(低)血壓、冠心病和腦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理,是因為飲用后改善人體生物化學作用,使體內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逐漸抓運血管中的脂質沉積,使動脈粥樣硬化逐漸逆轉和消除,使原發性高(低)血壓和冠心病及腦動脈粥樣硬化從病因上治本。

多年來,該品大量用戶已治愈上述病癥,很多五六十歲至七八十歲的人來信反映,飲用2~4個月或更長時間,已治愈纏身二三十年至四十多年的高血壓,不再服藥,癥狀消除,血壓長期平穩,保持120~130mmHg/70~80mmHg正常值,脈壓差為35~45mmHg理想值,表明主動脈、大動脈的粥樣硬化已消除,血管恢復了彈性,顯示高血壓是能從病因治本的。更為可喜的是,患了七八年至十多年冠心病的患者反映病已痊愈,同時大量高血脂、高黏血癥和腦動脈粥樣硬化癥患者也已治愈(詳見省略)。許多信中附了醫院的檢驗報告,反映飲用后改善體內生物化學作用,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從1左右提高至1.4,再升高至1.85~3.24,說明高血壓和心腦動脈粥樣硬化能治本是有科學依據的。

第2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一、對現有城市化水平測度方法的評述

(一)單一指標法

最常用的單一指標法是用城市人口比重對一個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進行衡量,也有學者用其他的單一指標來測度城市化水平,如:使用非農業人口指標、城市用地指標、就業結構指標等。用單一指標法來測度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優點是其表述意義最強,便于進行國際比較,但其缺點也很明顯。一是不能反映城市化的本質。城市化的直接動因是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國家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過程,用單一指標來測度城市化水平極易引起政策上的誤導。二是數據的可靠性差。如用城市人口比率法時,由于普查中城鎮人口定義的變化和城鎮設置標準的變動等原因,城市人口數據存在著嚴重的不一致。

(二)綜合指標法

綜合測度方法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是把城市化作為一個“點”的概念進行城市化水平的測度。用城市經濟實力、經濟增長質量等三到五個一級指標及人均GDP、人口城市化率等多個二級指標作為評價城市化水平的指標體系,用因子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和綜合城市化水平得分。二是把城市化作為一個區域經濟的概念進行評價,直接使用人均GDP等多項指標作為測度城市化水平的指標體系,用德爾菲法確定指標的權重體系,取發達國家在某一經濟發展階段上的相應數據作為目標值,在計算出本地區的城市化水平后。再與目標值進行比較,以判斷該地區的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方法的不足主要是:

1,混淆了城市化水平與城市現代化水平兩個概念。城市化是一個區域經濟的概念,它是指隨著一國或一個地區工業化的發展,生產要素首先在某些空間集聚,而后又向周圍的地區擴散,從而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過程。而城市現代化則是指城市的經濟社會、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轉變過程,其主要表現是,在城市的生產、生活、社會活動以及生態環境、公用文化設施等各項建設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從而使城市經濟、社會、生態和諧全面地發展。也就是說,城市化是整個國家或整個區域的城市化,而不是城市的城市化,因而在衡量城市化水平時,評價指標不能局限在城市的范圍內,而應當擴大到整個城市地區。

2,缺失了反映城市化過程中城鄉二元結構轉換的指標。城市化具有階段性的規律,英國學者范登堡將城市化進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階段。工業化迅猛發展,城市數量增加迅速,社會經濟活動明顯向城市集中。第二階段是城市性質的擴散階段。城市的經濟活動和性質向城市郊區和農村延伸,重點是城市質量的提高。第三階段是指居民和廠商離開市中心,選擇自然性質充分的地區居住和生活,從而使市中心衰敗下去的一種趨勢。伴隨著城市化三個階段的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倒U型曲線”規律,即城鄉收入差距在城市化的第一階段逐漸擴大,第二階段又逐漸縮小,第三階段基本上實現收入及生活方式的城鄉一體化。因而缺失反映城鄉差距的城市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不是完整的指標體系。

3,存在著一些統計上的困難和計算上的不嚴謹。主要表現在:一些指標只有通過特定的調查才能獲得,使得數據的獲得困難,不便于進行國際間或地區間的比較:主觀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體系和城市化水平的目標值,使得對城市化水平的測度失去了客觀性,如果是主觀評價而不是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的客觀評價,則各指標之間很可能存在較強的相關性,使得對城市化水平的測度結果失真。

二、基于城市化本質的城市化水平測度方法

(一)城市化的本質

法國經濟學家佩魯(F.Perroux)認為,區域經濟增長是一種非均衡增長,它首先體現為區域內若干個發展極的增長,通過這些“極”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增長,這些“極”就是城市。“增長極”理論認為,城市聚集體是區域發展中的增長極,這些增長極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對本地區的資源要素有很強的極化作用,吸引著該地區資金、技術和勞動力向“極”流動;同時,這些城市又具有很強的擴散作用,它們能將自身的商品、技術、資金向周邊地區釋放。這種極化作用和擴散作用,被認為是城市所具備的兩種基本功能。由于城市的這兩種作用是并行不悖的,極化和擴散的結果是城市和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正因為如此,有學者將城市化的本質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斷提高的過程:

2.城市化是產業結構轉變的過程:

3.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4.城市化是一個城市文明不斷發展并向廣大農村滲透和傳播的過程:

5.城市化是人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

因而,對城市化水平的測度應該也必須從以上五個方面著手。

(二)基于城市化本質的城市化水平測度方法

1.確定測度方法的思路,從城市化的本質上看,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是一個區域經濟的概念。城市化是一個過程。但城市化水平是城市化進程中某一個時點上的結果。在上述五條城市化的本質中,由于第五條和第三條都可以看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因而,在度量城市化水平時。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來建立城市化水平測度的指標體系,即:有多少人住在城市?城里的人生活得怎么樣?城鄉二元結構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城市化在何種程度上推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就是說,城市化水平作為被解釋變量可以由人口集聚、城市生活質量、城鄉差異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四個一級變量來解釋。

2.二級變量的選取。二級變量的選取應同時兼顧數據的易獲得性和能較好地反應城市化的本質這兩個原則,可以用城市人口比率(X1)代表人口集聚;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X3)、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X4)、城市用水普及率(X5)、城市燃氣普及率(X6),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數(X7)、人均道路面積(X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X9)、污水處理率(X10)來代表城市生活質量;以鄉城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X11)和鄉城人均消費性支出差距(X12)來代表城鄉差異;區域人均GDP(X13)、非農產業的產值比重(X14)代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3.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綜合測度。由于上述14個變量并不一定是獨立的,同時為了克服確定指標權重和目標值時主觀因素的影響,因而應使用因子分析法對城市化水平進行測度。在分析時,數據應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數據在量綱上的差異;如果對一個區域一定歷史階段的城市化水平進行縱向比較研究,則人均GDP等應使用指數值,以消除價格變動因素的影響:如果進行國

際比較研究,則應當按購買力平價對數值進行換算,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

三、檢驗:對全國部分地區城市化水平的測度

我們以2004年的數據為基礎,對各省區的城市化水平進行測度以檢驗測度方法的有效性。由于部分省區的城市人口比率數據缺失,我們選取了24個省區的14個變量(數據表略),數據大部分來自于2004年中國統計年鑒,其中的城市人口比率數據來源于各省區2004年統計年鑒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鄉城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和鄉城人均消費性支出差距則由2004年中國統計年鑒上的數據計算所得。

首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并進行初步分析f標準化數據(略),從“碎石圖”的分布情況看,取4個因子較為合適。4個特征根分別為:8.537、1.542、1.382,0.750,分別解釋了60.892%、11.014%、9.868%和5,356%的變量標準方差,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7.22%o相應提取主因子F1、F2、F3、F4,得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略)。從矩陣中可以看出,X11、X12、X4、X3、X2在Fl上的載荷較大,F1可稱為鄉城差距因子;X14、X1、X13在F2上的載荷較大,F2可稱為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轉換因子;X8、X10在F3上的載荷較大,F3可稱為城市環境因子;X5、X7在F4在上的載荷較大,F4可稱作城市生活質量因子。由因子得分系數矩陣(略),町以寫出因子得分模型,根據因子得分模型可以計算出各省區的因子得分,按旋轉后的因子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計算各省區的因子綜合得分,計算公式為:

第3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督促排污單位在限期內治理現有污染源,糾正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的狀況,推動水污染物工程減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排污單位的污染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限期治理:

(一)排放水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本辦法以下簡稱“超標”);

(二)排放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實施總量削減和控制的重點水污染物,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本辦法以下簡稱“超總量”)。

第三條【不適用情形】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但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法規相關條款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特別規定,不適用限期治理:

(一)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條處罰。

(二)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其配套建設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的,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處罰。

(三)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或者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拆除、閑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三條處罰。

(四)違法采用國家強制淘汰的造成嚴重水污染的設備或者工藝,情節嚴重的,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處罰。

第四條【級別管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報環境保護部備案。

省級重點監控企業的限期治理,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其他排污單位的限期治理,由污染源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第五條【特殊管轄】下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實施限期治理有困難的,可以報請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決定限期治理。

下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依法應予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不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成下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決定限期治理,或者直接決定限期治理。

排污單位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造成的社會影響特別重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形的,環境保護部可以直接決定限期治理。

上下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同一污染源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重復下達限期治理決定。

第六條【期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限期治理期限。

限期治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但完全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導致被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務的除外。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通過重復下達限期治理決定等方式,變相延長限期治理期限。

第七條【信息公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報刊、門戶網站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將下列信息向社會公開:

(一)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名稱、《限期治理決定書》、排污單位的限期治理方案等相關文件;

(二)完成限期治理任務后,被依法解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名稱;

(三)因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被依法責令關閉的排污單位名稱。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

第二章決定程序

第八條【立案調查】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現場檢查時,可以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現場即時采樣或者監測的結果,判定污染源排放水污染物是否超標或者超總量。

對經現場檢查判定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污染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分析原因。經分析判斷超標或者超總量可能是由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原因造成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有關限期治理管轄權限的規定立案調查,并確定負責立案調查的機構。

第九條【判斷步驟】對已被立案調查的排污單位,負責立案調查的機構應當通過以下步驟,對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是否因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所致作出判斷,并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一)現場監測:組織環境監測機構按照污染源監測規范規定的采樣頻次,對污染源在生產周期內所排水污染物進行監測;

(二)技術評估:組織行業生產專家、污染物處理技術專家和企業代表,采用工藝流程分析、物料衡算等方法,對排污單位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是否匹配進行分析評估。

第十條【事先告知】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監測數據和技術評估結果,判斷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導致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應當向排污單位發出《限期治理事先告知書》。

第十一條【告知內容】《限期治理事先告知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排污單位名稱;

(二)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導致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事實和證據;

(三)擬作出的限期治理決定和法律依據;

(四)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法律后果;

(五)排污單位陳述、申辯和申請聽證的權利。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為必要時,可以就污染源限期治理事項,約談排污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主要負責人。

第十二條【申請聽證】排污單位對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事實以及是否應當適用限期治理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限期治理事先告知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陳述、申辯,或者以書面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第十三條【組織聽證】排污單位提出聽證申請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聽證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決定聽證的時間和地點,并通知排污單位。

依據本辦法組織聽證的具體程序,參照環境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認定事實】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綜合考慮監測數據和技術評估結果、排污單位的陳述申辯意見或者聽證結果的基礎上,對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是否匹配作出認定。

第十五條【決定限期治理】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因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導致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應當作出限期治理決定,并制作《限期治理決定書》。

第十六條【決定書內容】《限期治理決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排污單位的名稱、營業執照號碼、組織機構代碼、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姓名;

(二)事實、證據和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法律依據;

(三)限期治理任務,即排污單位在限期治理后應當穩定達到的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指標;

(四)限期治理的期限。

第十七條【告知相關事項】對被決定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還應當在《限期治理決定書》中告知以下事項:

(一)排污單位負責自行選擇限期治理具體措施;

(二)限期治理期間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直接責令限產限排或者停產整治;

(三)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將報請人民政府責令關閉。

第十八條【送達】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作出限期治理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將《限期治理決定書》送達排污單位。

《限期治理決定書》自送達之日起生效。

第十九條【重點湖泊流域】對國家確定的重點湖泊流域內,因排放水污染物超標被要求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治理而逾期未完成,且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是因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不匹配造成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加強重點湖泊水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按照本章規定的程序直接責令停產整治。

第三章執行與督察

第二十條【企業采取治理措施】排污單位接到《限期治理決定書》后,應當根據限期治理任務和期限,制定限期治理方案,并報知作出決定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限期治理方案,應當確定具體污染治理措施、進度安排、資金保障和責任人員。

第二十一條【監測記錄】限期治理期間,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污染源監測規范,對所排水污染物進行監測,保存原始監測記錄,以備查核。

不具備環境監測能力的排污單位,應當委托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監測機構或者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監測機構進行監測。

第二十二條【不得超標超總量】限期治理期間,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標或者超總量。

第二十三條【試運行監管要求】限期治理期間,水污染物處理設施需要試運行并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單位應當事先書面報知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試運行期間,排污單位應當在污染源監測規范規定的采樣頻次基礎上,相應增加采樣頻次,進行加密監測。

在試運行期間,因水污染物處理工藝調試等原因所產生的水污染物不可避免超標或者超總量的,排污單位必須將所產生的水污染物存放于應急儲存池或者其他臨時儲存設施,不得直接向環境排放;確需排放的,必須事先報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第二十四條【跟蹤檢查】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作出限期治理決定后,應當制定跟蹤檢查方案,明確負責跟蹤檢查的工作機構。

負責跟蹤檢查的工作機構,應當根據跟蹤檢查方案,通過現場檢查、采樣監測等方式,對排污單位執行限期治理決定的治理進度和排放水污染物狀況加強后督察。

試運行期間,負責跟蹤檢查的工作機構應當加強現場監督檢查,相應增加監測頻次。

第二十五條【限產限排、停產整治】負責跟蹤檢查的工作機構發現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污染源在限期治理期間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應當報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產限排或者責令停產整治。

第四章解除程序

第二十六條【解除依據】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污染源,經過限期治理后,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認定為已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一)在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75%以上、配套的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按照污染源監測規范規定的采樣頻次監測認定,在生產周期內所排水污染物濃度的日均值能夠穩定達到排放標準限值的。

(二)生產負荷無法調整到75%以上,但經行業生產專家、污染物處理技術專家和企業代表,采用工藝流程分析、物料衡算等方法,認定水污染物處理設施與處理需求相匹配的。

(三)所排重點水污染物未超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分解的總量控制指標的。

第二十七條【屆滿核查】限期治理期限屆滿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現場核查。

現場核查,應當采取現場監測、實地察看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查閱監測記錄、工程建設資料以及投資報告等方式;對因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造成較大社會影響,或者造成跨行政區環境污染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還可以通過走訪或者舉行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公眾意見。

負責跟蹤檢查的工作機構應當對現場核查情況進行記錄,形成限期治理現場核查筆錄,并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監測機構或者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監測機構出具限期治理監測報告。限期治理現場核查筆錄應當由現場核查人員簽字。

第二十八條【核查意見】負責現場核查的工作機構,應當制作限期治理核查意見,連同限期治理現場核查筆錄、限期治理監測報告,一并報本部門負責人。

限期治理核查意見應當提出對排污單位解除限期治理決定或者依法關閉的建議和理由。

限期治理核查意見、現場核查筆錄、監測報告,應當與限期治理決定文書,一并存檔備查。

第二十九條【核查后處理】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對已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排污單位,解除限期治理。

(二)對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排污單位,報請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關閉。

第三十條【申請提前解除】排污單位在限期治理期限屆滿前,認為其已完成限期治理任務,可以向決定限期治理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解除申請。

申請提前解除的,應當提交解除限期治理申請書,并附具能夠證明其已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監測報告等相關資料。

第三十一條【核查和決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解除限期治理申請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按照本辦法有關限期治理核查的規定組織核查,分別作出如下處理決定:

(一)對確已提前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排污單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作出提前解除限期治理的決定。

(二)對未提前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排污單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書面告知其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并在期限屆滿前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第三十二條【企業后續管理】被解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責任制度,保持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正常使用,并加強設施的檢查和維護,確保所排水污染物穩定達到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指標。超級秘書網

第三十三條【部門后續監管】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被解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確定為重點監管對象,并加強監督檢查。

對被解除限期治理后12個月內再次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的排污單位,應當從重處罰。

第三十四條【終結情形】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終結限期治理決定:

(一)依法被撤銷的;

(二)依法解散的;

(三)依法被宣告破產的;

(四)因其他原因終止營業的。

第五章附則

第4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醛固酮;苯那普利;螺內脂;干預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41;R9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_816X (2013)02_0135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30220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原發性高血壓(EH)患者治療作用不容置疑,“醛固酮的逃逸”也 逐漸引起研究者重視[1~3]。本文測定了326例EH患者的血清醛固酮(ALD)水平, 并觀察了苯那普利(72例)和苯那普利加螺內脂(66例)干預治療前后血清ALD的變化,以 期進一步探討苯那普利和螺內酯對EH患者血清ALD的影響及其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EH組: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住院EH患者326例,其中男181 例,女145例,年齡35~93(677±176)歲。高血壓病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或/ 和舒張壓≥90mmHg。分 級標準: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9mmHg或舒張壓90~99mmHg,2級高血壓(中度) 收縮壓160~179mmHg或舒張壓100~109mmHg,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 ≥110mmHg。本組中1級高血壓96例,2級122例,3級108例。 對照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36~86(669±159)歲,均為同期本院體檢確認 基本健康者。兩組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均已除外已知對血清ALD水平有明確影響的其它疾病,并已除外在入院二周內服用或可 疑服用過對血清ALD水平有明確影響的藥物。

12方法:

121入選與分組:326例EH患者中,自愿加入藥物干預治療研究者202例,以投幣正反 面方式隨機分成Ⅰ和Ⅱ組,進入干預治療研究。Ⅰ和Ⅱ兩組患者的臨床情況比較見表1。

3討論 ALD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血鉀和血鈉水平所調節。RAAS激 活,繼而激活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刺激ALD分泌。血管緊張素原,在組織蛋白酶、組織性纖 溶酶原激活劑作用下,直接生成血管緊張素Ⅱ,可刺激ALD分泌。心血管系統的部分組織, 如心肌細胞、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間質細胞均存在ALD受體表達,合成一定量的ALD。AL D與EH的病程直接相關[4]。本組資料顯示EH患者血清ALD顯著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Sato A, Saruta T. Aldosterone escape during angiotensin_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therapy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 r hypertrophy[J]. J Int Med Res,2001,29(1):13.21.

[2]季乃軍,陳東海,童麗軍,等.美多洛爾、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對高血壓血管活性肽的 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2006,15(1):35-38.

[3]Schjoedt KJ, Andersen S, Rossing P, et al. Aldosterone escape during blocka de of the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sscia ted with enhanced decline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 Diabetologia,2004, 47(11):1936-1939.

[4]王成堯,梅益斌,季乃軍,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C型利鈉肽、醛固酮的變化及意 義[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5,5(5):41-43.

[5]Fritsch NM, Schiffrin EL. Aldosterone: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 J]. Curr Hypertens Rep,2003,5(1):59-65.

[6]郭建淑.醛固酮逃逸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32(4):562-565.

[7]付紅利,趙三英,房振英.原發性高血壓病人醛固酮逃逸現象及螺內脂的干預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2005,3(10):859-861.

第5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abstract: tax accounting is a new arising interdispline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it. influenced by it,51lunwen.com/ tax accounting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but i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principle,checking. it has a shor會計專業畢業論文t history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hich need perfecting in practice.     

key words: tax account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difference  

摘 要:稅務會計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與傳統的財務會計之間既有區別又存在著一定的聯絡,在受財務會計影響的同時,稅務會計自身又具有一定的特質,在準繩上、核算辦法上,明顯區別于財務會計,在我國開展時間比擬短,在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中央,需求不時在理論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關鍵詞:稅務會計; 財務會計; 區別               

稅務會計是以財務會計為根底,以稅法為準繩,運用會計學的根本理論和辦法,對征稅人的征稅活動所惹起的資金運動停止核算和監視,維護國度和征稅人合法權益的一種專業會計[1]。目的在于征稅人在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足額精確及時向稅務機關交納稅款的同時,經過合法謀劃使征稅人獲得合法利益,公平稅負以確保企業涉稅零風險。

稅務會計最主要的特性是征稅雙方都必需承受稅法的標準和限制,稅務會計在一切稅款的核算和交納過程中,必需嚴厲根據國度稅收法規請求辦理,當財務會計與稅法的規則不分歧時,必需依照稅法的請求停止調整。稅務會計是融稅收法令和會計核算為一體的特種會計。隨著我國經濟開展以及財政、稅收體制的不時完善,稅務會計從傳統的財務會計中別離出來是必然趨向,稅務會計固然從財務會計中別離出來,與財務會計有著實質的區別,但在本質性的工作中并不是孤立的,兩者之間依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絡,財務會計是稅務會計的前提,兩種會計核算辦法既有聯絡又存在著一定區別。

 

一、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聯絡             

稅務會計脫胎于財務會計并依賴于財務會計運轉中的眾多環節和內容。

1. 二者效勞的運營主體相同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不是籠統理論意義上的概念,而是詳細理論操作的部門和人員,其效勞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只要二者處于效勞于同一主體時,才具有實踐的關聯意義。

2.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工作核算內容相同                   

以財會中的會計分期( 時間性) 、貨幣計量( 數量性) 、持續運營( 持續性) 為根底,共同施行對效勞主體的效勞。

3. 工作準繩根本分歧              

以財會工作中的核算辦法、收益配比、支付才能等為權衡規范。

4. 工作按照的方式內容根本相同     

以財會的憑證、賬簿、報表為參照,除征稅報表以外,無需另設會計報表,更無需設置特地稅務會計機構,畢業論文稅務會計的全部核算融于財務會計之中。但這種高度類似性和關聯性并不能消弭現代經濟開展過程中在管理上使二者別離的必然性,不能消弭二者在實質上的區別。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準繩上不分歧          

1. 相關性區別        

財務會計的相關性準繩,請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運用者的經濟決策需求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運用者對企業過去、如今和將來的狀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強調的是“有用性”; 而稅務會計中的相關性準繩重在計算所得稅時,強調同期扣除的費用要與同期的收入相關聯,二者字面上同屬于相關性準繩,卻有實質的區別。

2. 配比性區別               

財務會計核算中的配比準繩突出表如今費用確實認上,為了分別核算不同的產品,需求將直接費用、間接費用、期間費用匯總歸集,然后在不同的產品之間停止分配。而稅法中的配比準繩思索的是,對不同的稅收項目停止分類配比,比方,稅法規則外商投資企業在境內的投資收益不計入應征稅所得額,那么境內的投資損失與其消費運營無關,也不能在當期應征稅所得額中扣除,只能從投資收益中得到補償。所以,稅法對財務會計上的配比準繩持認可態度,允許征稅人將發作的費用,經過合理配比在征稅的當期扣除,同時為了避免稅款的流失,稅法對征稅人稅款的申報做了嚴厲的限制,不允許征稅人在一個征稅年度提早或滯后申報征稅費用的扣除[2]。  

3. 本質重于方式的區別     &

--> nbsp;       

本質重于方式準繩是財務會計中的一項重要準繩,請求企業應當依照買賣或者事項的經濟本質停止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買賣或者事項的法律方式為根據。一項買賣或事項的本質在其外在方式或法律表現方式有時是不分歧的。比方,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售后回租、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編制兼并報表等問題都屬于本質重于方式的運用,這些在《企業會計制度》中都有明白的規則[2]。財務會計的“本質重于方式準繩”依托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別,稅法對征稅事項確實認依托的是法律根據,不能靠經歷估量,必需有據可依,從某種意義上講稅法的“本質重于方式準繩”表現的是“本質至上準繩”,目的為了避免征稅人應用《企業會計制度》允許的估量偷逃稅款。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核算上不分歧           

1. 目的不同             

稅務會計的目的是征稅人向稅務會計的信息運用者提供有助于稅務決策的會計信息,稅務會計信息運用者首先是各級稅務機關,它們依據此信息停止稅款征收、檢查、監視,并作為稅收立法的主要根據。其次是企業的運營者、投資人、債權人等,他們依據此信息理解企業征稅義務的實行狀況和稅收擔負,以做出正確的運營決策和投資決策。同時,這些信息也是企業停止稅務謀劃必不可少的根據。而財務會計則是經過對經濟業務事項確實認、計量記載和報告提供真實、精確、牢靠的會計信息。向信息運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情況、運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3],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義務實行狀況,有助于會計信息運用者做出正確的運營決策。

2. 根據不同          &nbs會計畢業論文范文p;     

財務會計核算的根據是《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原則》,力圖會計信息真實、有用、完好。稅務會計根據的是稅收法律法規,契合稅法的會計準繩,稅務會計給予確認,但凡不契合稅法的會計準繩,不給予供認。正由于兩者核算根據不同,致使會計利潤與稅法上的利潤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財務會計收入減去本錢費表現會計利潤,而稅務會計必需依據稅法請求停止收入和本錢費用的列支,超出稅法規則的收支項目即使在財務會計上得以表現,稅法也不允許列為征稅所得的構成要素。

( 1) 收入確認上二者的處置不同: 例如,國債利息收入財務會計作為投資收益記入收入,而稅務會計不把國債利息收入列為收益,不作為應征稅所得額的構成要素。征稅人在根本建立、專項工程及職工福利等方面運用本企業商品的,或將企業自產、拜托加工和外購原資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有價證券用于捐贈,以及以非現金資產賠償債務,在財務會計中不計入收入,列為相應支出,而稅務會計均應視同銷售,確認銷售收入。

( 2) 本錢費用列支二者的不同:財務會計可據實列支而稅務會計不允許扣除的項目,如征稅人的消費、運營因違背國度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超越國度規則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等,一切這些支進項目是稅務會計所不供認的,稅務會計規則了嚴厲的列支規范。關于超出的局部作為調整事項,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征稅所得額。

3. 根底不同               

財務會計采用的是權責發作制,強調的是收入的實踐發作與費用相配比,會計上已確認的收入并不代表實踐的現金流入量,實踐發作的費用也不代表現金的流出,會計利潤與凈現金流量內涵和外延不盡相同,稅務會計由于本身強迫性的特性,采用了權責發作制與收付完成制相分離的核算辦法,在實踐核算中常呈現與財務會計相偏離的現象,給征稅人形成不利的影響,企業財務會計采用的權責發作制是樹立在應收對付根底上肯定當期收入與費用,應收對付可以真實客觀地反映收入、費用、會計利潤; 而稅務會計即使從財務會計中別離出來,在實踐的核算過程中依然以會計要素為底本,所以,致使采用的收付完成制在外延上要小于權責發作制,這里的收付完成制與權責發作之間產生差別是不可防止的。

 

三、我國稅務會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稅務會計在我國還屬于一門新興學科,處于初級階段,稅務會計還要依賴于財務會計,財務會計的憑證、賬簿和報表是征稅核算的主要根據,如今的會計人員同時統籌會計核算和稅務核算任務,擔負著多項職能,由于缺乏系統的稅務學問,對一些政策的了解存在著偏向,經常在稅款的計算和交納申報時呈現少繳或多繳的狀況,給征稅人和征收機關形成不用要的損失。

其次,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脫節,1994 年 1月 1 日開端執行的《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置的暫行規則》只是相對的調整,而 2006 年公布的新會計原則,使財務會計曾經成為獨立的體系,這種時間上的差別,導制稅法與會計制度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多,這種差別表現在所得稅前調整項目日益復雜,增加了會計核算工作量的同時也增加了征稅人本錢的支出。

再次,稅務會計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國度稅收的完成,卻無視了征稅人的實踐支付才能,稅務會計當期的收入不思索實踐現金能否流入,均計入應征稅所得額,當企業賒銷業務量大的狀況下資金周轉不暢通,形成征稅艱難[4],許多企業為了征稅以至要舉債,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本錢,企業的營運才能降低,這種惡性循環限制著企業的開展。

 

四、處理財、稅會計體制問題的開展思緒           

以稅法為根據樹立獨立的稅務會計核算體系。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原則是財務會計核算的主要根據,包括資金運轉的全部過程,稅法是稅務會計核算的根據,核算的也只是涉稅事項,這些經濟事項也作為財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只是并不詳細,在制定稅務會計的核算辦法時應加以補充,稅務會計的記賬憑證、賬簿與財務會計根本分歧,兩者能夠共用,稅務會計只需單設應交稅金和差別額賬簿。同時要經過培訓考核進步稅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作為一個合格的稅務會計,只要控制稅收法律法規和征管制度,才干在日常的核算中做到合理合法負稅[5]。

--> 個新興學科降生之初必然會存在著許多缺乏之處,這顯然不順應經濟高速開展的需求,但還要看到它的開展將來,置信經過不時的變革和完善,一定能樹立一套獨立完善的稅務會計體系,更好地效勞于企業、國度經濟的開展。

 

參考文獻:                    會計畢業論文

[1]寧健. 稅務會計[m]. 大連: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蓋地. 稅務會計準繩、財務會計準繩的比擬與考慮[j]. 會計研討,2006,( 2) .

[3]王鑫.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聯性探析[j]. 四川會計,2001,( 6) .

[4]張轉玲. 論我國企業稅務會計[j]. 現代商貿工業,2009,( 9) .

第6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稅法;社會實踐;學生討論;在線學習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李吉林老師正式提出情境教學法。該教學方法一經提出,立刻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很多教師均紛紛將情境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希冀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情境教學法發展至今已在我國教育界產生深刻影響,情境教學法是本土教學方法的典型代表,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持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截止目前為止關于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研究并不在少數,但關于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運用的研究卻較為鮮見。基于此種情況,文章特針對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的運用展開研究。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界定

何謂情境教學法呢?魏曉艷(2016)在《淺談情境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中指出: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需要,設立以“情”(情感)為經、以“境”(環境或情景再現)為緯的生動、具體、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并引發出相應的情感和態度而促進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上述關于情境教學法的概念界定雖未得到學術界的共識,但也準確表明了情境教學法的本質內涵。綜合已有文獻研究成果,我們可將情境教學法簡單理解為: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營造特定教學情景,從而深化學生理解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方法更具生動性、活潑性,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的有效運用不僅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大學生的稅法學習興趣,同時高校財會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稅法理論知識和稅務處理方法,也應該具有運用這些稅法理論知識和稅務處理方法解決稅務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增加稅務模擬實訓教學環節,加強稅務實踐技能訓練。那么,究竟如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法呢?下面,總結幾種具體運用方式闡述如下:

(一)結合納稅實踐創設情境

《稅法》是一門政策性、時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堅持理論講授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方法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突出崗位實訓的特點,把知識傳授、思想碰撞和實踐體驗有機統一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1.納稅場景式教學。以實際應用場景為核心,重現企業實際辦稅流程,通過對企業實際納稅工作的模擬,使學生真實地體驗和掌握納稅實踐經驗。

2.設計實踐性的學習情境。通過運用真實軟件、現場教學等方式,努力將相關教學過程情境化,使學生更真實地學習知識、了解原理、掌握操作。

3.提供完備的支持條件。根據課程教學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學條件,提供實現開票上機操作的軟硬件環境、紙制發票、納稅申報表等資源。

(二)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是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的重要運用方式。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可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倍感興趣的學習相關稅法知識。基于此種情況,高校稅法教師可有的放矢地在課堂中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例如,執教“增值稅征收范圍”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先重點講授何謂貨物,在此基礎上向學生說明:不屬于貨物的,我國目前并不會對其征收增值稅。待學生明晰這一點后,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我知道你們經常去商場或超市購物。請問商場里面銷售服裝是否要對其征收增值稅呢?”問題拋出后,很快便有同學回答道:“應該對其征收增值稅,因為服裝屬于貨物的范疇之內?!贝龑W生回答完該問題后,教師又列舉了生活中的常見銷售物品,并讓學生討論是否應對其征收增值稅。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死板,又不失生動;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稅法看似是一門極為枯燥的學科,但只要教師肯動腦筋,積極結合生活實際在課堂中創設情境,那么我們的稅法課堂教學質量定然會成倍提升,同學們對稅法的學習興趣也會穩步增長。這不正是我們高校稅法教師一直以來所期待的嗎?

(三)結合學生討論創設情境

高校稅法課堂并不是教師的一言堂?,F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學生討論,通過學生討論不斷深化相關學習內容。學生討論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結合學生討論在高校稅收課堂中創設情境亦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執教“稅法”第一課時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稅收的起源、本質、形式及特征等。對于上述問題,教師大可不必直接按照課本上的知識直接向學生進行灌輸,而應針對相關問題,直接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討論情境的有效創設,學生最終自然會明晰稅收的起源、本質、形式及特征等。但為鞏固學生所學,稅法教師在學生討論之后可進一步進行總結。如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運用法律手段,向社會成員強制地、無償地取得的物質財富。稅收具有強制性、固定性及無償性等諸多特征。具體教學實踐表明,結合學生討論在高校稅法課堂中創設情境是有效的,它不僅可調節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更可讓學生對相關稅法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結合學生討論創設情境不失為一種有效做法,是情境教學法的重要運用方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不應做甩手掌柜,而是應該適時融入學生討論,與學生一起共同對相關知識進行討論和探索,讓學生的討論方向呈現出更高的正確性。

(四)結合在線學習創設情境

進入21世紀后,互聯網儼然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很多大學生均習慣于運用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诖朔N情況,高校稅法教師也可適當結合在線學習創設情境,讓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的運用更具現代性。例如,執教“稅收種類”時,高校稅法教師可將學生帶至多媒體教室,讓學生通過電腦到互聯網上搜索目前的主要稅收種類。通過在線學習,同學們很快便能明晰當前的稅收究竟有哪些種類。待學生在線學習完畢后,稅法教師要求學生將當前主要稅收種類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流轉稅類;資源稅類;所得稅類;特定目的稅類;財產和行為稅類。這樣的做法可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讓他們在大腦中更好建立知識表象。如若學生的在線學習積極性高漲,稅法教師還可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每一種稅收種類的具體作用,讓學生對各個稅種進一步加深理解。結合在線學習在高校稅法課堂中創設情境經實踐證明是有效的,是學生所普遍歡迎的一種情境教學法運用方式。因此,高校稅法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創設出更加有效的在線學習情境。

(五)結合社會實踐創設情境

高校稅法教學僅在教室內實施是遠遠不夠的。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稅法學習興趣,讓他們將知識更好運用于實踐,高校稅法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積極結合社會實踐創設情境,不斷提高稅法教學質量。例如,高校稅法教師在學生基本掌握相關稅法知識后,可將同學們分為若干個小組,分小組深入社會,調查和了解商家對稅法的了解情況。在此過程中,如若商家對稅法并不了解,小組成員需積極向商家進行稅法知識普及。通過稅法知識的普及讓商家更深入地了解稅法,并積極按照稅法規定按時交稅。與此同時,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讓更多商家了解稅法的真正作用:稅法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法律保障;稅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法律手段;稅法對維護經濟秩序有重要作用;稅法能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具體教學實踐中發現,大學生對稅法教師結合社會實踐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極為感興趣。通過社會實踐情境的創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稅法的真正作用,也進一步增加了稅法學習的幾分興趣。因此,高校稅法教師應積極結合社會實踐創設情境,不斷深化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教學中的運用深度和廣度。

(六)結合具體案例創設情境

稅法教學離不開案例的支持。為提高高校稅法課堂教學質量,稅法教師應積極結合具體案例在稅法課堂中創設情境。這樣的做法不僅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深化學生對相關稅法內容的理解,更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大學生的稅法學習興趣。例如,執教“稅率”時,稅法教師可給出這樣的案例讓學生分析:李某2015年3月取得薪金3400元,如何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案例提出后,可讓學生首先對案例內容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計算李某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通過學生分析,最終可得出如下兩種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1):500×5%+(1400-500)×10%=25+90=115(元);(2)1400×10%-25(速算扣除數)=115(元)。在具體的稅法課堂教學中,作者經常結合案例創設情境,通過相關案例的有效呈現,同學們對稅法知識內容的學習也更加深入,掌握的稅法知識也更為扎實。結合具體案例在稅法課堂中創設情境并不是一種多么新奇的做法,這僅是情境教學法在高校稅法課堂中的常用方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稅法教師在課堂中結合具體案例創設情境的頻率不應過于頻繁,應在重點知識講解的時候有效運用。這樣的做法更加有的放矢,也更有利于提高高校稅法課堂教學質量,深化學生對重難點知識內容的理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稅法課堂中,我們可結合納稅實踐創設情境,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結合學生討論創設情境,結合在線學習創設情境,結合社會實踐創設情境,結合具體案例創設情境。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情境教學法運用方式。希望文章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導更多高校稅法教師積極參與到情境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當中,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不斷提高高校稅法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激發大學生的稅法學習興趣。

作者:郭福珍 單位:武昌首義學院

參考文獻:

[1]魏曉艷.淺談情境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8).

第7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關鍵詞效率;公平;異化;整合「正文

一: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與經濟法

經濟法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是指在效率和公平兩種法價值中間,在保證基本限度的公平的前提下,經濟法優先選擇效率。經濟法從產生那天起,就是以防止和矯正市場失靈、保持和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實現社會基本(只是基本而已)公正為己任的。因此,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是它必然的選擇。關于此種觀點,諸多學者都有論述。劉文華、潘靜成教授曰:經濟法的根本任務就是提高經濟效益[1].李昌麒教授曰:經濟效益的提高是檢驗經濟法其他原則是否有效的客觀尺度,是我國全部經濟工作的重點和歸宿,同時也是國家加強經濟立法所要追求追求的最終價值目標[2].漆多俊教授曰: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提高和維護社會經濟整體效益,兼顧各方經濟利益[3].這也可以理解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縱觀我國浩如煙海的經濟法教材、論著、論文,幾乎都將“經濟效益原則”、“經濟效果原則”作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4].顧功耘教授更是專門論述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5]并指出經濟法的內在價值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6].作為公法,公平往往是其考慮的首要價值,這在刑法、行政法中都有突出體現,但是同是作為公法之一的經濟法,卻率先提出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一口號,并因此區分于其他公法部門,作為國家干預(管理或協調)經濟之法而彰顯勃勃生機。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在充分認識現實國情、現有生產力,以及對經濟人本性的充分理解上所做的選擇,是經濟法最本質的原則,它體現在經濟法的各個方面。如,國有企業因為非效率在競爭性行業、部門的大量退出、對壟斷行為的規制由結構主義向行為主義的演化等各方面。

二:經濟法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在稅法中的異化

稅法作為經濟法次部門法的地位已經得到經濟法學界、稅法學界較為廣泛的認可[7],然而,與經濟法截然不同的是,稅法強調的是公平優先、兼顧效率。這可謂是對經濟法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一種異化。

(一)從稅收的產生、本質和稅法職能看稅法的公平優先、兼顧效率。

稅法,是調整在稅收活動過程

2具體制度設計對稅收效率原則的體現

稅法的很多規定都是技術性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稅收的行政與經濟效率。如某個稅率的選擇,不僅是出于納稅負擔能力的考慮,也要考慮到因此所得的稅收收入和征納稅成本是否相適應,對納稅人行為的影響和對整個經濟的影響。納稅對象的選擇也是如此。一項所得、一份財產、一種行為、一份經濟流轉額是否能夠、是否適合作為征稅對象,很大程度取決于稅收效率。稅法關于小額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的區分,代扣代繳制度的確定,稅收優惠政策的采用,降低稅率、擴大稅基的立法趨向,以及預約定價機制[19]等精巧的制度設計的引入呼聲,無不是出于對稅收效率的考慮。以稅收優惠政策為例,稅收優惠政策使得稅收公平原則受到一定限度的制約和影響,然而,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稅收經濟效率的實現,即通過優化稅制最大程度的促進社會經濟良性發展。所以,盡管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過多過濫的稅收優惠提出了質疑,但都不會根本否定稅收優惠政策的存在。當然,從整合的角度講,稅收優惠政策的效率與公平價值也不是矛盾的,因為如何衡量稅收公平,不僅要看各納稅人的負擔能力,還要考慮社會全局和整體利益。為了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和社會整體利益,有時對各納稅人來說,雖然需要放棄公平原則,使其稅負不公平,但這樣做有利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對整個社會來說,又是公平的。

(二) 整合的根本——公平與效率的思辯

如果僅僅因為稅法也有對效率的關注而認為經濟法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在稅法中得到了整合,這種理解無疑是淺薄的。那種整合只是一種表層上的整合,是“形似”而非“神合”。事實上,經濟法的效率原則所指稱的“效率”與稅法的效率原則所指稱的“效率”在嚴格意義上并不完全一致。稅法中的效率原則包括行政效率與經濟效率兩方面。經濟法的效率原則卻更側重于經濟效率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內化了經濟效率于其中的“社會效率”,即社會生產提高社會全體成員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發展的能力。他涵蓋了經濟效率,又強調社會成員福利的改善。這也是諸多論述都將經濟法的效率稱為“效益”的原因。正是這一點,決定了經濟法上的“效率”本身,就是內涵了一種“公”的理念,即,經濟法追求的是一種“公益”的最大化,否則,向來信奉經濟自由至上、個人本位為先的市場經濟之下的人們又怎能容忍強大的國家之手深入市場的肌體之中?!可以說,經濟法的效率是一種體制上的效率,是社會整體的效率,這種效率是必須有公平為保障的。而另一方面,稅法的公平,也是種有效率的公平。稅法作為宏觀調控的基礎法律,他的終極目的,還是盡可能的追求一種社會整體的效率、體制的效率。稅收的產生也有對效率的考慮,它是國家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務的高效率對社會成員提供這些產品與服務非效率的修正。西方就曾有觀點認為,社會產生之初,人們是用自身財產進行著自我防御的,然而這種自我防御的并不是最有效的,因此,人們訂立契約以產生國家,然后再訂立一個契約(稅法或者只是憲法——但至少規定了稅收,是實質上的稅法)將自己的部分財產權利讓與國家(最初狀態的稅收),以換取國家這種集體力量的保障(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一種體現)。而人們在因這種保障而產生的穩定的,有序的社會狀態中獲得了比其轉讓給國家的利益更多的補償——這就是效率的體現,即集中的資源能比分散在納稅人手中的資源的到更充分的利用。再者,稅收是宏觀調控的前提和基礎,而宏觀調控這種市場調控手段也是要最大可能的追求效率的。只是,在經濟法對效率的偏向追求導致了伴生的可能根本上危及效率的不公平時,稅法對這種不公平進行了人性化而有理性的關懷。須知,如果不能保證稅法的公平,由此引發的廣泛的納稅人的抗爭將導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矛盾激化,繼而導致稅收征收的困難甚至不能。當國家無法以稅收保證財政收入的時候,無論是宏觀調控、微觀規制、國有參與、市場監控和對外監管都是不可能的了,而所謂的效率,自然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傮w說來,稅法所要解決的是,如何使納稅人自愿地交付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稅款,為了這種自愿,公平是必須首先予以關注的。而經濟法所要解決的是,如何用納稅人的錢提供盡可能多的公共物品、公共服務,如何最有效率的使用稅款以使社會整體效率(效益)最大化以回報納稅人的付出。這兩者是協調的,稅法解決的是取之于民的問題,經濟法解決的是用之于民的問題,最終,還是一個“為民”問題的解決。所以經濟法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和稅法的公平優先、兼顧效率是可以整合的。

「注釋

第8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關鍵詞:新企業所得稅法;納稅籌劃;對策分析

0 前言

在2008年, 新企業所得稅法開始在全國實施,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會明顯改變新企業中的納稅籌劃,為此,本文筆者從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視角下探討其對納稅籌劃的影響,希望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新企業的健康穩定運行。

1 新企業納稅籌劃的含義

從本質上看,納稅籌劃可以被稱為稅收籌劃,這是一種在納稅人在現行的稅法條件下,切實通過內部管理人員精心籌資,或者是投資活動進行事前的籌劃,其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是一種企業納稅人正常的理財行為。

在企業稅收管理中,企業的所得稅是向國家上繳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僅此增值稅的一個較大稅種,為此,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對于新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非?,F實的意義。一方面,我們可以盡量減輕新企業的負擔,不斷提升新企業的經濟實力,逐步增強企業競爭力,并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這樣才能有利于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在另外一方面,這將明顯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而且,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一般是涉及到企業自身的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為了能更好地加強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這就必然要做到科學納稅籌劃,并對各個生產、銷售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切實做到科學有效地管理。

2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納稅籌劃的影響分析

(1)對外商身份籌劃的影響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國內外企業所得稅法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能享受到的稅收政策與本國企業所能享受到的稅收政策明顯不同,其中,內外稅收待遇的巨大差異性,就會讓很多內資企業逐漸轉為外商企業,從而產生很多的“假外資”。

在新《企業所得稅法》中,對內外投資企業所得稅進行統一,從本質上看,就是統一了納稅人的基本身份,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稅收待遇也得到統一,這樣的變革方式將會使得內資企業通過資本旅游或者是國際避稅地的注冊變得喪失法律效應。

(2)新企業所得稅法對轉移定價和資本弱化籌劃的影響

通過對轉讓定價避稅,這是我國很多企業慣用的避稅手段,從本質上看,轉讓定價就是將存在關聯的企業之間,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經濟利潤,在商品買賣或者是服務交易時,提高產品的價錢,將利潤轉移到某一個企業的行為,而且,轉移定價的行為主要是有融通資本、提高勞務以及有形財產的使用權,這是由于我國企業所有制結構相對復雜,企業之間的產權關系不明確,沒有對外資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從而導致企業和投資者、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較為復雜的關聯交易,這樣也就是為跨國公司轉移定價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3)對資本弱化方式的籌劃影響

資本弱化,從整體上看資本弱化,這是一種跨國公司為了最大程度減少稅收金額,采用貸款方式代替股權投資方式進行相應的投資和融資,也就是利用投資人和被投資企業為了能夠謀求貸款融資方式進行的稅收待遇,進而能夠將股權方式來投資的資金,利用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這樣就會使得投資企業形成一種負債遠高于資本的不合理現象,嚴重阻礙了關聯企業之間的資本流通。而在新《企業所得稅法》中,逐步完善轉讓定價稅制,一方面,這是為了能夠逐步引入“獨立交易原則”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就是符合獨立方在類似情況下從事類似交易情況建立的各種關系,而且,在反資本弱化方面,新企業所得稅法中進一步固定關聯方接收債權性投資和權益性投資比例不能超出利息的支出,這樣就能夠以法律的形式將反資本弱化納入到法律體系中去,使得反資本弱化有法可依。

3 加強新企業所得稅法對納稅籌劃的對策分析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實現新企業納稅籌劃,這就成為當前新企業領導者所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之一。而且,我們都知道,所得稅關系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和企業自身的發展,為此,必須要確保企業的納稅行為符合兩個主體的收益,這是當前企業納稅籌劃所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第一,一定要充分利用所得稅法中認定的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其中,納稅籌劃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新企業所得稅法中的納稅單位是法人,其納稅籌的途徑可以在企業設立分支機構,若設立分公司則可以直接進行匯總納稅,若設立的是子公司,則可以單獨納稅,所以,如果是企業的子公司中有存在利潤下降的公司,便可以通過變子公司為分公司的形式來進行匯總繳納各種稅收,這樣做得好處便是能夠使得各個分公司之間的收入和成本之間進行互相彌補,針對存在長期經營不佳的分公司,通過匯總交納稅收,可以使得企業當期扣除的成本有較大的提高,進而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實現盈利少納稅的目標。同樣的,在另外一方面,在新企業所得稅將法人承擔的規范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居民企業所承擔的全面的納稅義務,而一些非居民企業只需要承擔部分的納稅義務,這種規定對企業而言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外資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選擇非居民企業的納稅身份,進而能夠有效降低納稅企業的所得稅。

第二,在新企業在進行稅前扣除進行的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一定要注重納稅籌劃的合理性。另外,在企業稅前所扣除的納稅籌劃必須要建立在企業成本費用的基礎上,才能有效的確保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在新企業所得稅中關于稅前扣除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其一,在新企業所得稅制度中逐步取消了計稅工資制度,從而將企業最為真實和合法的工資支出給予一定的扣除,其二,就是新企業所得稅對公益性捐贈一般是扣除了企業年度利潤的百分之十二以內的部分。其三,就是在新企業所得稅管理中運行企業加速折舊固定資產,這樣就能夠有效縮短折舊年限,而以上的問題都成為解決新企業制定財務制定的有效依據,而且新企業可以準確把握新企業所得稅規定,進而制定出一系列的企財務管理制度,實現企業自身的利潤最大化,不斷降低新企業的所得稅。

第三,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這是當前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重要基礎,也是關鍵性影響因素,只有在新企業所得稅逐步明確國家各項政策優惠,加強和鼓勵發展產業,這樣就能夠讓企業自身得到減免所得稅的優惠。同時,這樣也有利于提升企業開發技術的水平和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從中可以看出,企業完全可以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中關于優惠政策的認定條件進行生產研發的調整,爭取得到國家稅收政策的優惠。

第四,新企業所得稅法還進一步鼓勵殘疾人就業,企業可以通過安置殘疾人員,或者是可以進一步鼓勵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進行加計扣除。同樣的,在另外一方面,企業管理人員完全可以利用創業投資國家重點支持產業,可以按照企業每人的投資額度進行抵扣應納稅的金額,并可以為了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稅額抵免說明,這樣就能夠通過各種方法來按照相應的殘疾人員,讓企業享受到所得稅減免的優惠政策,極大降低企業的所得稅。

4 結語

總的來看,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對新企業所得稅法對納稅籌劃途徑的影響,我們就必須要深入分析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基本內容,并對企業納稅籌劃做出詳細的規劃,才能更好讓企業加強對納稅籌劃的科學規劃,有效地推動我國企業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ξ.企業發展與企業所得稅法改革[J].中國法律,2015(03):40-69.

第9篇:稅法的本質范文

日本刑法學者最先將謙抑一詞應用在刑法理論中,在日語中,“謙抑”代表的是個人的性格和處事,指的是個體能夠養成謙遜的態度,進而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大意是一個人如果看到比自己身份低微的人,不應當說出過分的話,作出過分的行為。同時,從刑法中引入“謙抑”詞匯,側重的則是國家在法律運作過程中,對個人應當采取節制的態度。隨著謙抑理論的發展,“謙抑原則”逐漸作為刑事定罪的基本原則,還有另一個名稱即必要性原則。大致意思是,立法者在立法過程中,應當盡量減少刑罰的使用,或者通過其他方式代替刑罰,即在懲罰方面付出最小,但是能夠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即目的在于犯罪的預防和控制。按照謙抑原則,如果刑罰規范中的禁止性內容,可以通過民事、商事以及經濟等其他手段,對一些行為進行控制和方法時,就不應當使用刑事處罰。

在稅法中,采用刑法“謙抑原則”,其主要是在稅法中的利用,指的是稅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質,在國家刑事稅收權力的過程中,應當對稅收權力有所收斂,同時對私權有所敬畏。稅法的物質制約性,從本質上而言,具有謙抑性基因,稅法均衡納稅主體存在兩個相互對立的納稅主體,稅法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應當保證謙抑性。

二、“稅法謙抑性”的概念分析

稅收和稅法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分別為古代、近代和現代。根據歷史經驗證明,稅收是形成稅法的基礎,稅法是形成稅權的基礎。市場經濟形成之前,并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國家。即此時,有稅收,但稅收的主體并不是國家。在古代和近代的階級社會,法律對立性十分明顯,因此稅法僅規定納稅人義務是稅法的重心。

“稅法謙抑性”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統治意識。從真正意義上而言,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形成和發展,國家和君主相互分離,稅收作為一種較為重要的手段,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保障。如果不能夠依賴稅收,那么政府也就不存在核心機構。此時國家職能無法履行,也無法支持國家的發展。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階級矛盾和階級對立的逐漸變小時,各個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對一些利益做出了妥協和讓步,反應在了整個稅法。比如有些條款具有比較強的階級性,隨著這種變化,體現了越來越多的民主和公正。雖然此種目的是為了考慮統治階級的最終目的。

按照該觀點,筆者認為,刑法謙抑性既然能夠作為刑法價值理念中的重要一種,那么“謙抑性”也應當作為重要的價值理念,貫穿于整個稅法中。需要指出的是稅法的謙抑性是起源于稅法天然具備的特性,是一種制度性產物,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在特定的制度環境里,不管是經濟環境,還是政治環境或者文化傳統環境,對于“稅法謙抑性”理念和制度形成的過程中,其影響力十分小。

從經濟層面而言,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中的重要內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作為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即在利益配置的前提性,稅法謙抑性的使用才具有比較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從政治層面上來說,民主、和財政立憲等已經逐漸成為政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此時“稅法謙抑性”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和實現基礎。但是從文化傳統方面而言,稅收道德文化、民主文化以及文化的完整,才能夠使得稅法謙抑性體現得更加明顯。

三、稅法物質制約性決定稅法謙抑性

(一)稅法謙抑性遏制稅收國家超越職能征稅

稅法謙抑性可以對稅收國家超越職能的征稅沖動予以遏制。國家通過對征稅權的克制,能夠有效展現仁愛、寬宏的一面。而這些均是人們所推崇的價值。如果國家能夠將該價值面在稅收層面予以體現,那么將會更好造福公共利益,同時國家對于公民而言,其地位也將會得到巨大的提升,使得國家在公民的嚴重,更加具有歸屬性和神圣性。

(二)稅法謙抑性遏制政府過度干預經濟自治領域

稅法謙抑性對政府的要求是不應當讓其在經濟自治領域隨意進入,或者通過一些方式對商品和服務的成本予以增加,該情況將會導致整個經濟活動失去活力。此時,需要政府對其稅權予以收斂,對稅款應當做到三點,即聚之有度、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唯有通過該種方式,政府才能夠真正為人民謀取福利,才能夠得到納稅人的信任和贊揚。

稅法的謙抑性,還需要征稅機關對益謙虧盈的道理有所明白,對整個征稅工作要做到內省謹慎、謙恭廉正,對納稅人有著一顆謙虛和藹的心,不僅能夠更好的消除納稅雙方的對立和反感心理,同時還可以維護良好的稅收征管秩序,使得征納稅關系越來越好。

四、稅法利益性豐富稅法謙抑性內涵

稅法作為社會分配關系,所代表的是一種利益關系,因此稅法具有利益性。該種利益性以沖突的形式表現出來,即公共利益和納稅人的個人利益。但二者也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具有很強的不可分割的關聯性,需要一方對另一方的利益予以充分的尊重。此時不僅不會損害到對方的利益,進而將自身的利益和對方利益進行相互統一,決定了稅法的謙抑性內涵。

第一,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相互對立相互統一。稅收國家的主要財政來源是向納稅人提供足夠的公共產品,進而保障全體納稅人的公共利益,唯有向征稅主體向納稅主體提供足夠的公共產品,納稅主體才能在擁有自己財產的基礎上,向征稅主體納稅。

第二,征稅主體的公共利益還將納稅主體的個人利益包含在內。因,征稅主體的公共利益,從實質上來說,即是所有納稅人的個人利益的綜合。雖然人們認為征稅主體的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相比較,更具有優越性。在立法過程中,也對征稅主體賦以權力。

相關熱門標簽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视频| 久久一本久综合久久爱|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 国内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 | 66lu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又高潮的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精品|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 av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无毒|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三区| 午夜短视频日韩免费|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字幕|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家庭乱码伦区中文字幕在线| 蜜桃av一区二区高潮久久精品| 久久丫精品国产|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一本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