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展實習自我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旅游管理;實踐性
一、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一)國內任務型教學的應用研究狀況
我國是近幾年才開始任務型教學的研究。廖曉青(2001)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和課堂實踐問題;周敏(2006),齊勝芳(2011)等人對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運用進行了研究;魏玲、張秋燕(2010)等人對任務型教學法在電子專業、護理專業的實踐運用進行研究。可見任務型教學法主要在外語教學的研究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對如何將這一教學方法運用到其他專業,特別是我國高校內實踐性、技能性強專業方面的研究較少。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與意義
結合國內對任務型教學法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任務型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特定的教學目的設計出一個或多個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或技能的教學方式。這種方法以具體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團隊合作、完成任務達到學習的目的。這種方法強調課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做”中學和“用”中學,使每節課內容實在、目的明確,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任務型教學法實施步驟
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教師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步驟實現教學目標:首先根據新知識或技能,布置任務并設定情景;根據學生特點分組,要求開展討論并執行任務——整個過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強調小組的團隊合作性,最終成功完成任務。學生也按四個步驟實現學習目標:分組接到任務后初步研究;根據任務討論,采用什么方法完成并分工合作;不斷思考探索,進而理解知識或技能;最終達到掌握專業技能,鞏固理論知識的目的。通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由過去老師主動講,學生被動學的情況,變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鉆研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應用的可行性
(一)契合專業教學特點
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是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倡導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僅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因此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任務型教學法更強調整個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參與性和合作性。
而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是強調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培養學生能將理論充分運用到實踐當中的能力。通過比較發現兩者可以很好的契合,充分發揮該教學方法的優勢來滿足旅游管理專業特點。
(二)結合市場人才需求
旅游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具有其特殊性。筆者所在系根據對用人單位的調查發現,目前旅游市場對于本專業畢業生的反映出以下問題:一是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普遍較差;二是學生所學理論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是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重視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而任務型教學法正是將傳統的以課本和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單一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它使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任務的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掌握相關的服務技能與技巧,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
三、旅游管理專業任務型教學的實踐運用
筆者將以旅游管理專業中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來展示該方法的具體應用過程。
(一)在《導游業務》課程中的運用
在本課程中,老師在對理論知識系統講解的基礎上,再將導游技能部分設計為不同的任務,再將任務設計在具體情景中。例如當你接待了一個英國團隊,如何處理他們在用餐中不會使用筷子或不會吃烤鴨的問題呢?每小組討論如何完成任務并進行模擬解決,再通過小組自評、互評,老師點評,達到了掌握導游帶團技能,提高對突發問題處理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二)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的運用
在本課程中要求對旅游地理知識制成PPT講課的形式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小組分工完成任務,例如資料收集、講稿撰寫、PPT制作等步驟分工完成,再通過互評和自我總結,學習了大量的知識,達到了學習的目標。通過任務型教學法,教師與學生都感覺到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潑,知識也掌握得更加牢固了,提高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資料收集能力、運用多媒體能力以及禮儀素養等,可謂受益匪淺。
(三)在《旅游服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通常對本課程,老師都采取傳統的“講授法”教學,導致學習后難以“深入人心”、落實到行動上。而采取任務型教學法,學生首先將禮儀知識與技能分組練習,再設定會展活動、大型會議等場景,要求學生完成坐姿、介紹禮儀等任務。以坐姿為例,不同的場合,對男女的手位、腳位怎么擺放是有要求的。要想坐的對坐的好,需要學生結合場景不斷練習。通過實踐證明通過該方法學習后學生對禮儀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除此之外,筆者所在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中包括《現代飯店管理》、《旅游客源國概況》等都廣泛采用了這一教學手段,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更深刻理解了不同課程的理論知識,更好的掌握專業的職業技能。
四、旅游管理專業實踐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如果能夠科學的運用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當中,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了達到更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教學實踐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一)要重視對教師素質的培養
在任務型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但需要教師完成如設定情景、分組、引導、點評,因此對教師素質提出較高要求,比如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及融會貫通程度,才能成功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筆者所在專業為例,定期對任務型教學法展開研討、組織深入實習酒店、旅行社等調研。另外還鼓勵老師積極開展和參加各級科研、教研活動,例如以任務型教學法研究為目標發表了相關論文數篇。教師圍繞任務型教學法,科研教研水平的不斷提高,為采用該方法實施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要重視課程的選擇
在本專業中應用推廣的時候要考慮課程特 點。根據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更適合實踐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中,例如《導游業務》、《中國旅游地理》、《旅游服務禮儀》、《現代飯店管理》、等。重視課程的選擇,在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首先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知識與技能掌握更牢固,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其次,實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在《現代飯店管理》推廣該方法后,第一批實習業的07旅游專業的李宇恒同學在2010年東莞市飯店業服務技能大賽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三)要重視任務的設置與編排
一方面任務既不能太簡單,讓學生失去興趣;也不能設置太難,讓學生望而生畏。適當難度的任務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任務設置還要重視新舊知識、新舊技能的連貫性、層次性。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元,循序漸進、保持連貫的原則。以《導游業務》課程為例,可先小組講解歡迎辭,逐步增加對地陪接待程序等完整的帶團任務,各組任務可不相同。這樣不僅提高實踐運用能力,也提高了社會競爭力。
(四)要重視人員的合理搭配
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團隊合作,因此對學生分組的合理人員搭配可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強化各自特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曾分別做過這樣的實驗:第一、根據特長分組。將擅長計算機的分為一組,將口才較好的分為一組。發現前者PPT制作好,但是在講解效果差,同時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升不大;后者表達好,但是制作的PPT差。第二、靈活分組。將不同性格、不同特長的同學安排在一起,明顯看到任務完成速度、方法、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同學們更明顯感覺到他們的自學能力、團隊精神、創新精神都得到提高。
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法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嘗試多層次、多角度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教師素質、任務型教學法的實際操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科學合理的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才能為學校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