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三生物二輪復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高中生物高考復習計劃安排
在高三生物學總復習中,一般整個復習過程劃分為:分章復習(第一輪復習)、專題復習(第二輪復習)、模擬測試、查漏補缺等階段,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如下:
1.分章復習(第一輪復習)階段
分章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在9月初至翌年1月,該階段的復習任務是理清單元知識點和夯實基礎。
2.專題復習階段
專題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在2月到3月初,該階段的復習任務是加強學科內綜合,使知識系統化和形成命題網絡(即知識塊)。這個階段的復習實際上是在分章復習和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從新的維度對知識進行歸類和重新組合,從而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
3.模擬測試階段
模擬測試階段的時間安排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這個階段的復習任務是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對知識有個全面、完整、準確的掌握并反映在習題的解決上。通過這種適量的模擬測試,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技巧、解題速度得以提高,他們應考的心理素質也有所提高。
二、高中生物高考復習方法
策略總綱:
1.發揮《考綱》和高考試題的導向作用。考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備考復習的依據。高考試題是考綱精神和要求的反映,對高考試題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把握高考復習的方向和特點。要根據考綱的內容和變化、高考試題的內容來合理地確定高考復習的方法。
2.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依據考綱,回歸教材。
3.深刻理解核心概念、構建知識網絡。
4.突出能力訓練。
5.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具體方法:
1.分章復習(第一輪復習)階段
第一階段按章節捋清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例題,將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深方向延伸和擴展。在高二生物學教學的基礎上,按照高中《生物》課本的章節課題進行逐章逐節的系統復習。引導學生理清單元知識點,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確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建單元知識網絡。此外,在此階段的復習中,要重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能力,以便為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奠定基礎,要關注學生是否突破知識難點,盡力為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掃清障礙。這個階段的復習應以學生為主,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份單元知識明細表,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領會和應用上以及本單元內相關知識之間的結合上。在分章復習階段要求學生課本隨身帶,讀好課本,用好課本,練習時遇到問題和發現漏洞隨時拿出課本進行對照和補充。本階段習題重點選擇基礎題,突出中檔題,避免綜合題。
2.專題復習階段
本階段復習以知識體系專題復習為主,帶動其他專題復習,重視實驗的復習。在最后沖刺階段留有一些時間進行熱點問題和題型分類復習,以提高這方面的應試能力。通過各個專題的講解、測試和講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構建起生物學基礎知識的命題網絡,從而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打下基礎。專題復習宜精不宜多,內容根據教學的重點和前二年高考試題有目的地選擇。本階段習題以綜合題為主。
3.模擬測試階段
【關鍵詞】高三生物;復習備考;四大策略
復習不僅是一個回憶和熟練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在高考備考復習中,教師引導學生應用何種方法進行復習將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力的提升。結合近年來的高考,從高考理科綜合卷分析報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設計實驗能力不強;(3)試題閱讀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達能力差。事實上這幾個方面通過復習策略的調整,是會得到很大程度改進的。下文結合考綱,筆者淺談高三生物學科的復習備考應對策略。
一、未雨綢繆,合理有序
一進入高三階段,老師應首先認真研讀當年考試說明,明確考試范圍、能力要求,同時把當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對照考試說明逐題分析弄清每一題所考查的知識點、能力要求及問題情景、命題形式等;并與往年試卷作對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識點、高考變式題背后有沒有改變的根本性東西。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制定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復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在復習中,應靜下心來把生物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并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自己構建一些知識網絡,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另外,對基本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設計應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路,這樣遇到具體的實驗題型才能臨陣不亂。第二階段復習不是“炒剩飯”,而是要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綜合和深化。第二輪復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分散在各章節的有聯系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以體現知識間的本質因果關系和整體性,即進行專題復習。第三階段復習主要利用課堂時間限時訓練,當場練當場對答案,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第四輪復習主要是回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看糾錯本,加強記憶。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范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地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
二、夯實基礎,強化能力
學習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抓基礎,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等基礎知識要逐一弄清,達到融會貫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從而應加強對“雙基”的強化訓練。在復習中,要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所學知識先串成鏈,再織成網,使知識結構化、網絡化,將所學知識濃縮其中,了解各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
講究知識的梳理,注重掃描,加大知識的外延。如復習到細胞分裂,可結合高中階段所學過的分裂方式(二分裂、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比較復習。知識網絡是在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找出知識的內在聯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錯的食物鏈形成食物網一樣。
三、講究方法,聯系實際
復習方法要得當。生物高考復習中,一般要使用三種常見的復習方法。(1)比較復習法:在復習中,使學生能運用比較法進行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組成酶與誘導酶的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高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三大遺傳規律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等。(2)串連復習法:復習時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如有關蛋白質的知識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紹了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合成場所、結構和功能。第二章講了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等。第五章談到了蛋白質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理過程。復習時,可以把這些知識串起來復習,使知識更系統化,這樣可提高學生解綜合題的能力。(3)聯想遷移法:如線粒體,可聯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轉換器、細胞質遺傳、酶的專一性、膜的結構功能、各種基質、線粒體數量多的細胞、細胞的衰老等等。一般常用的思維有求同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等。只要我們方法得當,往往就會事半功倍。
近幾年理綜高考的重要特點之一便是科技應用類試題比例不斷增大,在未來的高考中這一點會繼續體現。多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遇到的、了解到的各類問題。復習時,要從各種媒體中獲取生命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如生態和環境、生命科學前沿、工農業生產、人類健康等,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編碼信息、遷移信息的能力。
四、加強實驗,拓展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