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火花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線切割加工;教學策略;解答;課堂實踐
20世紀4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拉扎連柯夫婦發現電火花的瞬時高溫可使局部的金屬熔化、氣化而被腐蝕掉,開創和發明了電火花加工。其加工原理是將電、熱、光、聲、化學等能量或其組合施加到工件被加工的部位上,以而實現材料去除。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床是教學中最為常用和典型的線切割加工機床之一。
一 線切割加工的特點
線切割是通過電火花放電產生的熱來熔解去除金屬的,所以加工材料的難易與材料的硬度無關,加工中不有著顯著的機械切削力。它可以加工硬質合金等一切導電材料。線切割加工中最小角部半徑為電極絲的半徑加上加工間隙。
線切割加工是利用移動的細金屬導線(銅絲或鉬絲)做電極,對工件進行脈沖火花放電,切割成型的一種工藝策略。線切割加工中產品的形狀是通過工作臺按給定的制約程序移動而合成的,只對工件進行輪廓圖形加工,余料仍可利用。
線切割加工用移動的細金屬導線(銅絲或鉬絲)做電極。加工中由于電極絲連續移動,使新的電極絲不斷地補充和替換在電蝕加工區受到損耗的電極絲,避開了電極損耗對加工精度的影響。線切割加工只能加工通孔及邊緣,能方便地加工出小孔、形狀復雜的窄縫及各種形狀復雜的零件。
二 提升學生學習線切割加工效率的重要性
由于線切割加工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切削加工思想,因此,學生在初學時往往無法理解其特點和加工歷程,感到不理解很難學。隨著現代社會新材料、新加工技術的進展,對于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又必須了解和掌握現代加工技術和手段,所以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線切割加工的基本策略和論述。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上采取新的措施,一方面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了解、掌握,另一方面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 目前《線切割加工》的教學情況
國內許多《線切割加工》教材開發了相應的CAI演示課件,配合書本,應能提升學生對各種特種加工策略的理解,但就筆者多年教學實踐發現,單純配合CAI課件的線切割加工教學雖能提升部分學生對特種加工基本歷程的理解,但對教學效果提升并不是太大,究其理由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課件本身質量不高,制作粗糙、只能體現大致的加工歷程,或者在投影儀上投影不清,學生對此印象不深;二是課后沒有教學實踐或實訓教學相配合,達不到學以致用、強化認識的目的。上面陳述的理由導致學生學習流于形式,只是死記硬背一些加工的特點應付考試,考完就忘,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設計中,達到學有所用,學為所用和用為所學的目的。
四 《線切割加工》的教學策略
1.學習線切割加工基礎內容。
其中包括: 線切割加工的物理本質及特點、線切割加工機床介紹、主要工藝指標、電參數對工藝指標的影響、非電參數對工藝指標的影響、合理選擇線切割加工工藝、通過觀看由往屆學生參加的加工實訓錄像,進行總結。學生由于剛剛接觸線切割加工,所以對所講述的概念、工藝指標還很模糊,即使通過加工實訓錄像,對線切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還是不足重重,這個時候需要對不足進行總結。
2.解答。
對不理解的知識點提出的不足,教師對其一一進行解答,同時展示往屆同學們加工成果來提升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對加工所用鉬絲和加工的不同成品工件進行講解。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加工工具和加工工件的聯系。學生明白了上次總結的不足,觀看了加工工件和加工工具,產生了對生產加工的興趣,尤其是看見往屆同學加工的樣品,自己也開始躍躍欲試。
3.針對學習 。
通過對線切割機床的說明書學習,掌握線切割加工機床基本術語和約定、界面及功能模塊 通過實例進行強化學習。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已經吸引不了同學們的興趣,把機床說明書發給大家,通過以上的學習,聯系說明書進行自己的知識結構組建,形成一個自己的論述概念,之后教師在半輔助的操作講解,讓論述和實踐達到統一。
4.針對總結 。
總結學生在操作的時候上絲、緊絲、加工起點的應注意的不足、工件的裝夾技藝,對于以上關鍵不足和同學們提出的不足進行加強學習,對錯誤操作進行改正。學生的線切割準備工作尤為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加工工件的精度,是要求最為嚴格的部分。教師需要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同學們操作時如有錯誤立即糾正,針對錯誤講解這種做法所帶來的影響,其中包括論述的理由和實踐的理由,加深同學們對論述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統一。
5.課堂實踐。
給出練習題目,通過對題目的設計,讓學生掌握設計技藝,之后加工,測量尺寸,改善補償量,再進行加工,達到標準。此練習題目重點在于對加工零件的設計和尺寸補償,反復練習到達要求,進行模擬加工,查看加工路線的正確性。最后進行加工,檢查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的范圍。寫出包涵系數選擇在內的總結報告。
6.設計 。
參加到校企合作中的一個環節中去,對零件進行設計。通過校企合作的有利條件,挑選生產加工中可以線切割加工的零件部分,通過產品各個部分組裝時候的精度和表面出粗糙度的制約,來檢查學生生產實踐的程度。
7.檢測總結
對加工出的工件進行檢測之后進行安裝,總結出加工零件時各個參數的選擇,加工各種零件時參數的范圍。讓學生參與到組裝的環節,感受勞動成果,加強學習興趣,增加成就感。
通過一步一步的深入學習、探討、探討、總結。教學的目的明確,以學生學會為目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是采取反復指正的歷程,通過教學的歷程帶動學生們主動深思,對有疑問的不足及時進行解答,實踐,再解答。通過論述和實踐的解答讓同學們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
參考文獻
[1] 袁偉:數控線切割加工技術課程的組織與教學,《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年第9期.
[2] 鄂大辛:數控線切割加工的開放實驗,《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第7期.
[3] 高鋒:數控異面切割原理及實踐總結,《新技術新工藝》,2012年第8期.
關鍵詞:專用夾具;二維可調組合夾具;小型萬向臺鉗;簡易分度夾具
Special combined fixture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Li Shid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MT project uses a special type of equipment, the variety of raw materials, different shapes, it needs a dedicated fix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ow-carbon econom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special fixtures including 2D adjustable modular-fixture.
Key words: special fixtures; 2D adjustable modular-fixture; small universal vise; simple sub-degree fixture
先進制造技術(AMT)現正逐漸成為高等院校工程訓練項目的新重點。AMT技術設備品種多、配置臺套少,以及涉及的加工材料多樣、規格形狀各異等特點,催生了對特殊夾具的需求。以激光雕刻(打標)項目為例,在實訓過程應用范圍演示教學和科研協作加工中,經常面臨對不同厚度、形狀物品表面的固定與找正問題。據了解,在普通的機電工具市場上很難找到這種需求量小的專用夾具,定制適合單位機床工作臺尺寸的夾具則價格昂貴。
為此,筆者根據實際需要,總結在實訓教學和加工中摸索的一些裝夾找正經驗,利用工程訓練中心設備齊全的優勢,自主設計、開發、研制出三套適用于激光打標機等多種設備的專用夾具。
1 二維度可調組合夾具
激光打標機能夠用極短的時間在金屬、塑料、木材等表面燒刻出永久性的圖文標記,精度可達0.01 mm[1],是先進制造工程訓練中最受學生喜愛的實訓項目之一。但由于其加工的特點,加工表面傾斜或起伏都會造成光束散射,使標記模糊不清,甚至產生局部已經熔化部分還沒有痕跡的現象。另外,工作臺平面內的旋轉角度打標,多工件固定位置打標還需要專用的定位和角度調整夾具,目前的辦法是用手工進行大概調整,很難保證一致性,對單件加工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為了使激光打標機能完成特殊要求或形狀的表面打標,利用一些已有的零配件組合裝配出一套二維可調組合式夾具(如圖1所示)。
二維可調組合式夾具及附件
二維可調組合夾具是為了固定下表面凸凹不平的零件或物體,結構整體上分為基座、底板和上層輔助附件三部分?;蟀凑沼沂肿鴺讼?,在X和Y軸向可以進行一定范圍的轉動,用以調整被加工物上表面接近水平。為此利用一個閑置的CRT顯示器底座,將其滑動弧形槽切割延長,并擴大原有限位塊距離,獲得Y軸向90°,X軸向—15°~+10°旋轉角。底板采用3 mm鋁合金板,上表面用數控機床鉆出8×12個定位孔并攻M4螺紋,用以定位和固定裝夾用的組合附件。
圖1中底板上安裝的是夾持手機或MP4的卡爪,附件3是能夠三向擺動的支撐架,裝在底板上可以大幅提升夾具整體的自由度,彌補基座調整范圍局限。組合安裝其他附件就可以適應不同的夾持要求。
2 小型萬向臺鉗
在電火花成型和線切割實訓與科研協作中,一些特殊形狀或傾斜表面小余量加工也需要用到寬范圍的專用夾持工具。放電加工主要依賴電火花腐蝕效應去除導體工件的材料[2],進給過程中工件本身受到的機械力很小。但是,形成電火花的高頻脈沖電流必須由夾具傳導給被加工件,故此類夾具應當由金屬構成。
由于實訓演示教學的課時有限,一般加工的都是小型工件,加之本單位電加工設備工作臺尺寸的限制,現有的鉗工或機床用臺鉗都因體積和高度過大難以安裝使用。筆者找尋到1臺110 mm×35 mm×35 mm手工制作的小型臺虎鉗,通過多方搜集技術資料,參考了W.E.Podestra“可擺動特種臺虎鉗”的思路[3],設計并試制成了擺動方向和角度自由度更高的“小型萬向臺鉗”。結構和具體安裝方法如圖2所示。
1-小型臺鉗;2-強磁體底座;3-球支撐架;4-連接座
小型萬向臺鉗
連接座4承擔把球支撐架3與工作臺固定的任務。圖2中是水平安置,也可視需要通過其他連接座垂直安裝在工作臺上。臺鉗1將原來固定桌面的附架移除,以兩枚螺釘緊固一個強磁性的弧面底座—圖中2強磁體底座部分。臺鉗夾緊工件后,可按需要沿球面擺好角度,強磁體底座與球體近5 kg的吸引力足以應付小金屬塊或薄板放電加工的固定要求。
3 簡易分度夾具
依照等分或指定角度對零件分度處理是AMT加工中經常遇到的課題。在沒有合適的現成分度頭的情況下,利用示教用的簡易分度教具殘留部件,組合改造成一臺簡易分度夾具,在多種先進制造機床上使用,效果很好,其結構如圖3所示。
1-搖動手柄;2-分度盤;3-中心軸;4-鋼圓盤;5-抱剎手柄;6-三爪卡盤
簡易分度夾具
原分度頭教具只剩下分度盤、分度叉、手柄和機座,1:40的渦輪蝸桿和一個1:1直齒輪及主軸等都不需要了。經過分析,決定把分度盤的中心軸更換成專門車制的長軸,軸末端直接裝配一只小型三爪自定心卡盤。考慮到加工進給時零件受到的扭轉力會集中到定位銷與分度盤上的孔表面,借鑒了《機械加工工藝與竅門精選(第5集)》的經驗[4],將中心軸上留下的直齒輪拆掉,配裝一只滾了直齒花紋的鋼圓盤,在外加裝剎車鋼帶和抱剎手柄。
使用時,完成分度旋轉后,定位銷插入盤孔,抽緊抱剎手柄即可鎖死中心軸,抵消加工時的扭力。
4 結束語
專用工夾具能夠顯著減少輔助工時,提高加工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實踐教學加工并不要求高精尖的特點,本著低碳經濟性原則,采用易于得到的散件和少量機加工配件,組合開發出了三套實用的組合式夾具,使用在工程訓練教學和協作加工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 杜群.開展激光打標工程訓練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6:223.
[2] 張學政,李家樞.金屬工藝學實習教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courses in WEDM, several types of training projects was design.Norms and standards of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students was exercised.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ing of the abil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of the innovat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direction independent gathering knowledge and use of them to form results was emphasised Specially.
關鍵詞: 線切割實訓;實訓項目種類;評價方法
Key words: training in WEDM;training project types;evaluation method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6-0213-02
0 引言
特種加工是與普通加工相區別的現代加工技術體系之一,與機械能切除金屬表面不同的是特種加工技術利用的是脈沖電能、光能、聲能、超聲波等能量來加工金屬材料獲得所需形狀和精度與表面質量,其中的線切割技術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加工技術,在模具行業的各種簡單和復雜的直紋曲面的加工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1]。自開辦模具專業以來,特種加工中的線切割與電火花技能培訓課程就是專業的核心課程。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具備線切割加工這一項必備的技能,我們特意選擇了與企業實際加工中最有相關聯的實訓項目,這些項目間一方面存在區別另一方面又有緊密聯系;在強調老師教學作用的同時,又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培養線切割綜合運用的技能;在強化掌握技能的同時,加強學生創新性素質能力的培養,用創新性項目來引導學生開展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創新。
1 項目選擇體現“工學結合”思想和漸進學習的教學規律
工學結合的思想體現了高職學校人才培養以就業為導向,各項技能的訓練必須以與行業企業各個工作崗位“零距離”接觸的設想。線切割技能的鍛煉最終要體現學生今后在模具企業的實際就業能力,培訓的項目就必須與企業實際的加工相似或者相近,完全一致目前很難做到,比如材料、機床精度、復雜性等都不允許。我們走訪了各個模具企業,經過調查,征詢企業意見,確立了以沖壓模具的帶錐度的凹凸模具的加工項目為最終指向性項目,其它的實訓項目都是帶有鋪墊性的前期項目。前期項目中安排有機床基本操作性的項目、還安排有機床認識、開關機、繞絲與穿絲等項目;程序方面安排有手動程序的輸入、繪圖與自動程序、虛擬加工等;加工方面有參數設計與調整、對刀與工件安裝、簡單幾何形狀工件加工、錐度加工、跳步加工、最后到凹凸模具的加工;從各項目的安排中可以看出:項目間是先從簡單進入復雜,先從單項進入綜合,充分體現了漸進學習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模式。以下是各實訓項目的關聯圖。
2 知識的講解融入具體的實訓項目中
線切割實訓的理論知識都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分散在各個實訓項目中,在實訓的步驟、要點中以提問方式探究行動的理論背景,認識其為什么的意義,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的能力,讓其明了要改變老師所教的內容應該從那些地方去探索才有可能獲得好效果[2]。
為了讓學生理解線切割加工的原理,我從學生已經理解和實際操作過的車、銑、鉗等加工出發總結這些切削方式的共同之處,也就是原理:利用最終的機械能來擠壓金屬表層,從而剝離多余金屬獲得所需金屬表面,條件是加工工具必須比被加工金屬要硬、強。而比較線切割的加工工具極絲與被加工金屬的硬度強度卻并不需要兩者間的強弱差別,從而引導出線切割加工的最終使用能量是電能的概念;從雷電、開關插座起弧等現象再引出電流擊穿介質放電產生弧光高熱融化金屬;脈沖的電流電壓有利對其大小強弱能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方便控制加工的速度、精度等;最終對于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原理再進行歸納。
工藝參數的選擇對于加工質量的影響知識也是不容易理解的一個知識點,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講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加工中通過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先從感性上體驗出來,激發好奇心之后,再進行每項參數對于加工質量的影響情況的總結。
如對加工表面質量有影響的有脈沖寬度、脈沖間隙、電流功率等因素,可以每次只改變一項,每項取大、中、小三個段做比較來獲得不同的加工結果,最終引出各個因素的影響表面質量的經驗公式。
故障的診斷與維護是線切割加工中最困難的操作內容,常見的一些小故障應該讓學生學會診斷和排除。線切割機床是機、電、數控高度融合的設備,要充分理解故障的內在含義不容易,這些知識只有通過在加工過程中一旦出現某方面故障之后在排除這些故障時來引發學生思考,并讓他們積極查找各方面的資料來逐步找對原因。如斷絲問題,處理起來只是重繞絲、再穿絲等,但是理解為什么會斷絲,則原因很多,有加工材料、加工參數、絕緣介質、機床等單項或者綜合因素[3],針對具體問題,每解決一次,引發學生理解某個方面的原因,并提出那些方面還可能產生相同的結果,從而讓學生有興趣去找原因。
3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堅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素質
在機床基本操作、程序基本操作、加工基本操作三個模塊的項目中,老師講解詳細,包括操作的步驟、操作的要領、知識背景等都要作盡量詳盡的說明,并具體演示出來和加工出來,以師帶徒方式地做到手把手教,但是在演示過程時做到不斷地提問,讓同學根據前面所講內容回答為什么要這樣做。
在綜合項目中,則只是布置幾項加工的凹凸模具的題目,要求加工出需要的內外各個輪廓,并達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改變前面各基本操作一人為操作評價方式,將兩人劃分為一組,允許加工二件中取一件為最終成果。兩人一組就有了加工前的計劃、討論、做方案并選擇等一系列所有完成任務前都必須的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準備內容,學生要將前面各基礎操作中的技能全部綜合起來才能完成任務,從而培養鍛煉了學生行動前思考問題并做決策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老師只是在學生有疑難時點醒學生,不下正確或者錯誤的結論。因為加工材料與基本操作有所不同,加工中工藝參數的選取也是鼓勵學生根據基本操作中所獲得的感性經驗、與一定的理論知識,再查詢各種資料,選擇比較方案,又經過實際加工后調整方案,比較中所獲得的經驗是學生十分珍惜的。
我們為培養學生創新性素質專門設計了一個項目,這項富有一定挑戰性的全新創意性項目深受學生喜愛,并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該項目是讓每個學生加工一個復雜輪廓外形的圖案工件。在這一項目中,我們將它設定為競賽項目,每個班創意成果被評定為前六名的作品都會被專業永久收藏,這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與以上的綜合加工件項目不同的是復雜輪廓件的加工難度不體現在加工過程中,如工藝參數選擇、精度控制、對刀等,因為HL系統(其它系統也基本相似)中復雜輪廓圖案繪制難,出程序難,因此難度主要體現在程序不易產生,且圖形的來源十分廣泛:Autocad中的曲線輪廓,照相機所攝照片的人物和事物的輪廓圖形,網絡上的點陣圖、矢量圖形,報紙雜志上的圖片等都可以作為原始素材,學生要搜集和制作原始素材,要學習如CAXA等線切割軟件、PHOTOSHOP等處理照片圖像成輪廓曲線的的軟件,最后產生三B程序導入線切割系統中。老師只是在學生有疑難時大致介紹大的方向,一切全靠學生自學各種新知識、新技能,最后才能完成任務。成果的提交必須除了加工的產品外,還必須提供創意過程的文字和圖片的介紹,相當于創意作品制作過程的說明書。
4 創新線切割技能培訓的教學評價方式
根據線切割實訓的幾個方面設定了教學評估考核的幾個指標:基本操作部分、綜合運用部分、創新性項目部分。每個部分又劃分一些二級指標:基本操作部分相當于入門性的師帶徒式手把手教學,且涉及操作安全、操作規范與操作標準,要求操作過程的正確為主,成果為輔;綜合性項目則要考慮到實踐方案的可行性與經濟性等,實踐結果是否達到指定的精度與表面質量;創新性項目則要評價實現項目過程中的復雜性、知識含量,成果的復雜程度與可觀賞性。以下是線切割實訓成績評價表。
根據上表,學生自評占權重為1,學生互評權重為2,老師評價權重為3。
5 結語
線切割加工實訓的項目選擇與評價方法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一方面讓學生學習了規范標準的操作內容,另一方面又培養了他們在單項技術基礎上的綜合運用的能力,以及創造性的塑造-自主根據研究方向搜集知識加以應用并產生結果的創新性素質的開發。
參考文獻:
[1]劉晉春等.特種加工[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實訓教學模式改革主要解決的問題
1.供用電技術專業實訓設備建設不足的問題供用電技術專業實訓課程涉及高低壓供用電設備、電力線路設計、遠程抄表技術、繼電保護、配電網調度、二次回路等方面。一般來說,供用電技術專業實訓不僅涉及到大量的高低壓設備,而且還與這些設備互聯形成的電力網絡密切相關。一方面,高低壓設備和二次設備的價格通常都比較貴,要形成較好的實訓能力需要的投入比較大,另一方面,對高壓設備的實訓還存在比較嚴重的安全問題,電力公司一般要設定嚴格的操作規程來規避,這對于學生的實訓學習來說比較困難。另外,對于電力網絡方面的實訓課程,如配電網調度等,實現起來則根本不能采用上述模式,通常都要采用各種仿真技術。總之,供用電技術專業實訓特點是設備昂貴、安全性問題嚴重、電網課程只能采用仿真方式等。2.供用電技術專業學生實訓訓練不夠的問題由于實訓設備不足,實訓課程的開展和學生的實訓訓練受到了較大影響。本文將研究強化學生實訓的措施。3.課程實訓科目內容跟不上企業需求的問題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實訓科目內容還不夠豐富,與企業對畢業生的技能要求存在差距,本文希望通過仿真技術的引入革新現有的實訓科目內容。
基于電力仿真技術構建實訓教學模式
1.構建以電力仿真技術為基礎的實訓課程建設內容目前高低壓電氣設備的學生實訓大多是基于實物進行的,由于高壓附帶一定的危險性,且無法詳細了解學生的操作步驟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因此,可利用電力仿真技術建立虛擬的電網系統和各類設備、儀表,使學生通過軟件靈活地選擇各類儀表,動態構建各類試驗。學生利用界面的仿真操作建立相應模型,并將其反饋給后臺的仿真計算模塊,計算模塊將結果數據實時傳輸到界面,界面根據仿真結果顯示學生的操作應該引起的結果,包括儀表顯示數據、可能的過熱及電火花等現象,從而實現高壓試驗的實時操作仿真。同時學生的操作過程均可以記錄保存下來,供隨后的考核和評估使用,優秀的可供其他學生學習。針對配電網調度實訓、變電站環境模擬這一類的電網運行類課程,可引入電網實際使用的一些調度仿真類軟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抽象難懂的概念,幫助學生快速建立電網運行整體概念。而繼電保護實訓、二次回路實訓、遠程抄表技術等涉及控制、測量、保護功能的電氣系統,傳統上主要是建立一些教學實驗裝置完成實訓環節,這些裝置的確增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操控能力,但由于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實驗裝置跟不上實際需要,并且很多新設備、新技術也無法引入,因此考慮引入相應的仿真類軟件,這將有效地拓展實訓內容。電力設計類課程所屬崗位群對于經驗和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因此考慮引入相關的專業設計軟件來訓練學生的設計制圖能力。2.引入符合高職學生特點及地方經濟要求的電力仿真軟件,強化教學手段改革針對以上以電力仿真技術為基礎構建的高職院校供用電技術專業實訓教學課程,必須引入符合高職學生特點且使用較為廣泛、性價比高的電力仿真軟件來支持實訓仿真教學的改革。通過實訓教學過程摸索,本文提出了采用如表1所示的仿真類應用軟件。其中圖1為配電網調度實訓課程所采用的DR-OTS電網調度操作防誤系統軟件截圖。
總結及研究趨勢展望
[關鍵詞]先進制造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2-0134-02
隨著計算機、微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機械制造技術正逐漸向先進制造技術方向轉變。[1]這對我們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學校的定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探討符合我校特色的先進制造技術教學模式刻不容緩。因此,我們對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先進制造技術課程進行了初步改革探索。
一、教學內容整合及優化
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現代制造企業生產第一線從事產品制造、技術應用、技術革新、生產管理等技術工作,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富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我們的教學要服從于人才培養目標,所以我們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整合優化,以便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工程素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先進制造技術課程內容覆蓋面廣,先進制造理念深奧,作為一門專業選修課程其教學課時較少,難以全面講述先進制造技術的全部相關內容。[2][3]由于缺乏適合我們校情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我們結合本校辦學模式和本專業學生深造、就業情況,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優化整合,重點講述現代制造工藝技術和自動化加工技術兩大類,縮講現代設計和先進制造生產管理模式?,F代制造工藝包括特種加工、快速成型技術、精密與超精密加工技術、超高速加工技術、微納技術;自動化加工技術包括計算機輔助制造、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柔性制造技術。其中數控技術前期專門開設課程講述,這里就不再講述。另外,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是一門動態課程,其教學內容與重點會隨著相關支撐技術的進步而發展。[4]為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教師應密切關注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最新研究成果、應用熱點,力求把最前沿的信息傳達給學生,彌補教材的滯后性。
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課程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點,而是要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素質和應用能力。板書和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為達到教學目標,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講授本門課程時應融合多種教學方法手段。
(一)討論式教學
例如在講授快速成型技術時,預先布置下題目,讓學生分組準備,在課下查閱資料,收集關于快速成型發展的最新信息,并做成PPT的形式。在課堂上讓學生做主,分組講授發言,自由討論補充,最后教師總結。這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改變了過去那種被動的單向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由于先進制造技術在生產中應用得還不是那么普遍,許多新工藝新方法學生都沒有接觸過,也沒有條件都去實訓。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我們制作了豐富的課件,收集了很多加工視頻影像資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適量插入視頻播放,深入淺出地講清了枯燥的原理。比如在學生喜愛的成龍電影《十二生肖》里有一段獸首從掃描到打印成型的過程,整個過程十分生動,學生對此興趣濃厚,視頻直觀地展示出了快速成型原理。
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瀏覽制造技術的網站、網絡課程等,網絡課程上有豐富的課件、視頻、習題、往屆學生的大作業等資源;也可以利用微信引導學生更多地去關注像先進制造技術、材料+、軍工圈之類的微信公眾平臺,讓學生能第一時間了解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和實際應用。
(三)現場教學
用課堂板書加課件的方式講授制造原理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把課堂搬到制造現場,讓學生邊聽邊做,邊做邊學,這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述柔性制造技術時,我們采用現場教學,將課堂搬到柔性制造實驗室,讓學生現場觀察柔性系統的各部分組成,通過介紹各部分特點與結構分析,讓學生了解現代機械的特點及發展趨向,從而掌握相關工作原理。通過演示,學生對于柔性系統工作過程有了初步認識。這樣的現場教學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通過圖片灌輸式講原理的教學模式。
(四)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對培養應用型人才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灌輸的先進制造技術原理會讓學生感覺很高深、很遙遠,而學生通過實訓親自動手操作后,會感覺到原理很直觀,記憶深刻。楸Vな笛堤跫,近幾年學?;ㄙM大量資金建立了柔性制造實驗室、機器視覺實驗室,工業現場過程控制實驗室,并擁有按工業4.0標準建設的智能加工車間,數控加工中心,擁有數字掃描3D打印、電火花切割等特種加工設備,為學生建設了實際的工程環境。我們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資源開設實訓項目,設計了一系列實驗項目,以提高學生工程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1.學生將典型零件通過三維實體造型零件,選擇性地用快速成型光固化法(SLA)和數控加工機床編程加工出來。這個過程能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解決問題,動手操作,體會增材制造和去除加工兩種成型方法。電火花線切割實驗不僅能讓學生認識設備結構、加工原理、操作方法,更能讓學生通過實訓體會在加工精度的控制上,出現誤差后怎樣進行誤差分析及優化工藝,而不是單純的根據設計圖形,加工出來就完了。通過實訓操作來提高學生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工程素養,以便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
2.根據實驗室設備情況,我們還設計了綜合實驗,比如創新作品的設計與制作。學生分小組設計機械作品,選出優秀方案,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加工出來產品。這個過程涉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工藝規程編制、數控程序編制加工仿真、實際數控加工、裝配性能檢測。這樣的綜合創新實驗,可以讓學生熟悉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使得學生能夠面向制造過程,考慮實際工程問題。
3.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通過開放實驗室、實訓中心,鼓勵學生利用資源參加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較強的科技大賽。在2015年舉辦的第四屆山東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中,我校獲得三等獎三項,并在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中多次獲獎。我們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來,讓畢業生具有項目開發背景。學生能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CAPP、仿真與虛擬設計等現代設計技術開展畢業設計,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組織學生到企業了解當前先進制造企業的現狀,要求他們寫出相關企業的重要產品特征。這能讓學生建立現代工業制造思維模式和先進制造工程意識,熟悉不同企業的社會地位、歷史、產品分類,并且熟悉本專業在這些企業中的應用,同時,這也能為他們畢業后應聘做好準備。組織部分學生到機床展覽會、工業博覽會參觀,近距離感觸當前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技術應用情況、研究熱點,拓寬學生視野,并要求學生選取先進制造技術的某一方面撰寫文獻綜述。
三、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能力,必須配備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應用能力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適應高校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制定了《關于選派中青年教師到企業培訓暫行辦法》,通過校企合作,建立了穩定的培訓基地。教師不定期地去生產企業培訓,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能提升自身的專業實踐技能,促進自身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保障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專業職業證書的培訓考試,制定了繼續教育暫行管理辦法;實施雙語教學培訓,鼓勵教師申報科研項目,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同時還從企業聘用實踐技能豐富的工程師參與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學。我們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快了教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上述各項措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還有不足之處。目前,實驗室時間和空間都足夠開放,但實驗內容開放還不夠;先進制造設備相對較昂貴,成本投入較大,需要發展虛擬實驗等教學手段?;趹眯腿瞬排囵B的先進制造技術課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要持續探索和改進,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服務。
[ 參 考 文 獻 ]
[1] 陳明.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206.
[2] 葛英飛.面向應用型本科的先進制造技術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科技信息,2008(26):393-395.
關鍵詞:中職學校;車間實訓;項目教學法
在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的今天,一所中職學校辦得是否具有特色,是否具有影響力,是否能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培養出一批既懂理論又會實際操作的中、高級技能型人才,很關鍵的一點就在于學校實訓課的開展。如何開好實訓課,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既能學到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動手能力,以達到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擺在教師面前一道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在中等職業學校生源嚴重下滑,學生基礎差,學習的興趣低的情況下,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
筆者在長期的車間實訓教學中,認真總結學習,采用項目教學法,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應用,教師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各級技能大賽中也取得了好的成績,達到了“教與學”共同提高的很好效果。
一、項目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教學法就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該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體,而是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具有極高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具體項目的學習,掌握整個過程中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和知識點,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夠強化多向思維的培養,強調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
二、項目教學法具體設計過程
(1)明確任務。教師提供零件圖紙,布置任務,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獲取工作任務的信息,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任務分析。學生根據工作任務,集思廣益,分析圖紙和加工內容,確定加工工藝和切削用量、刀具、量具的選擇。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對工作任務的細節描述,該過程著重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應用。
(3)決定計劃。學生各組開展工藝和加工的可行性分析,教師聽取學生的各個方案,并指導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決定,該過程重在增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總結問題的能力。
(4)實施計劃。各組根據正確的工作計劃,選擇正確刀具、量具,同時重視安全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在加工過程中,學生要認真操作,耐心細致,教師要不斷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重加工過程中的細節,注意觀察和總結,并做好記錄,以防出現不該出現的問題。
(5)檢查工件。工件完成以后,組內分工完成零件尺寸的測量。教師要嚴格檢查學生檢測過程,按中、高級工的標準控制好質量關,切合工廠實際,使學生體會質量問題重要性。
(6)評價反饋。各組根據加工出的工件,對工藝、加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教師在聽取各組的總結后,針對學生的任務完成過程,對各小組加工進行綜合評定。切記注重理論與實踐融合,注重學習積極性和工作的嚴肅性。
三、項目教學法在車間實訓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學校先后建立相應的完善的機械加工車間,購置大量設備,例如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普通車床銑床、電火花、線切割等,充分滿足機電、數控專業學生技能訓練的要求,為在專業實踐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打下基礎。
下面,講述一例在普通車床上加工套類零件采用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
(1)明確任務。第一,根據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工作小組,每組合理搭配,并選出小組長,實行組長負責制,這樣既有助于培養學生間的協作和團隊精神,又有助于順利完成任務。第二,教師給出軸套零件圖,要求學生明確加工要求,確定項目任務:制定零件加工工藝、選擇切削用量、進行零件加工、產品質量檢驗。第三,通過本項目的訓練,要求學生達到以下目標:熟悉套類零件加工相關工藝知識,掌握外圓及內孔加工工藝制定,工件加工操作中具備對刀、尺寸控制與機床調試的能力,掌握類零件尺寸的檢驗方法等。
(2)任務分析與決定計劃。各小組根據圖紙,做好任務分析,教師幫助指導決定出加工計劃。①分析圖紙。看懂零件圖,零件材料為45 鋼,毛坯規格為φ50 mm×50mm,確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②加工工藝分析。選擇沈一CA6140車床,制定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線。③工、量、刃具的選用。量具方面選擇必要的游標卡尺、外徑千分尺、內徑千分尺和內徑百分表。刀具選擇45°外圓車刀、90°外圓車刀、φ20mm麻花鉆、φ20×45mm內孔鏜刀等。④切削用量選取。粗、精車外圓,粗、精車內孔等加工內容,根據實際生產經驗選擇合理的主軸轉速、進給量、背吃刀量。⑤確定加工工藝。1)用三爪卡盤夾持毛坯外圓,約伸出20mm左右,找正夾緊,加工圖紙右端;2) 用45°外圓車刀平端面;3) 用90°外圓車刀粗、精車φ45mm外圓到尺寸要求;4) 用φ20mm麻花鉆鉆通孔;5) 用內孔鏜刀粗、精車φ22mm內孔到尺寸要求;6) 用45°外圓車刀對φ45mm外圓倒角;7) 檢查無誤后,調頭用軟卡爪裝夾φ45mm外圓,找正夾緊,加工圖紙左端;8) 用45°外圓車刀平端面控制總長40mm;9) 用90°外圓車刀粗、精車φ35mm外圓到尺寸要求,同時保證φ35長度25mm;10) 用45°外圓車刀對φ35mm外圓倒角,對工件去毛刺;11) 仔細檢查各部分尺寸,卸下工件,完成操作。
(3)實施計劃及檢驗過程。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第一位完成加工任務,生產出合格零件。本組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總結,適當做些記錄,找出出現的問題的原因,以避免自己實際操作中重復出現該問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答疑,時刻強調安全,遇到共性問題集中講解、示范,以便各組學生都能按要求完成項目任務。
(4)評價反饋。第一,各個小組介紹自己的加工過程,展示成果,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自評,再由教師對各組的工件進行綜合評測,做出中肯的點評,讓學生明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自己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第二,項目完成后要求學生寫“實習報告”,把他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思考方法、理論知識上的不足、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都總結出來。
四、項目教學法實施注意事項
(1)合理設計教學任務。車間實訓課實踐性很強,既能鞏固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又能讓學生更好接近生產實際,利于就業。車間實訓采用項目教學法,要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這就要求教學項目的設計必須能將教學內容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完成的任務比教師講解實例要難些,盡量結合其他學科,有一定的綜合性。
(2)指導要準確清晰。教師對知識的講解要抓住重點,避免重復,對技能的演示要合理規范。同時,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項目,在完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技能。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指導的深度有所不同。
結語: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今后的實訓教學中,將不斷地探索、完善和總結項目教學法,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郁慶壽.項目教學法在鉗工技能與訓練課中的運用[J].職業時空,2010(11).
[2]范曉鵬.談項目教學法在數控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職業,2011(10).
金工實習心得體會1
為期五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在實習期間雖然很累,但我們很快樂,因為我們在學到了很多很有用的東西的同時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雖然實習期只有短短的五周,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它是很難忘記的,畢竟是一次真正的體驗社會、體驗生活。
通過這次金工實習,我了解了鉗工、車工、銑工、磨工和數控車、銑、火花機、線切割機等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學習了以下幾方面的知識:鉗工、車工、銑工、磨工等的操作。
第一項:辛苦的鉗工
在鉗工實習中,我們知道了鉗工的主要內容為刮研、鉆孔、鋸割、銼削、裝配、劃線;了解了銼刀的構造、分類、選用、銼削姿勢、銼削方法和質量的檢測。我們實訓的項目是做一個小榔頭,說來容易做來難,我們的任務是把一根為30的115cm長的圓棒手工挫成20×20長112cm的小榔頭,在此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個作品報廢。首先要正確的握銼刀,銼削平面時保持銼刀的平直運動是銼削的關鍵,銼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壓力兩種。銼刀推進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手壓力大則后小,銼刀推到中間位置時,兩手壓力相同,繼續推進銼刀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壓力加大。銼刀返回時不施加壓力。這樣我們銼削也就比較簡單了。同時我也知道了鉗工的安全技術為:
1、鉗臺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線適宜的地方;鉆床和砂輪一般應放在場地的邊緣,以保證安全。
2、使用機床、工具(如鉆床、砂輪等),要經常檢查,發現損壞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臺虎鉗夾持工具時,不得用錘子錘擊臺虎手柄或鋼管施加夾緊力。
接著便是刮削、研磨、鉆孔、擴孔等。雖然不是很標準,但卻是我們汗水的結晶,是我們幾天來奮斗的結果。
鉗工的實習說實話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個下午卻都是在反反復復著一個動作,還要有力氣,還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銼刀在工件上來來回回的銼,銼到晚上時,整個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時,卻能看見老師在一旁指導,并且親自示范,和我們一樣,看到這每每給我以動力。幾天之后,看著自己的加工成果,我們最想說的就是感謝指導我們的老師了。
第二項:輕松的車工、銑工
車工、銑工不是由數控來完成的,它要求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首先老師叫我們邊聽邊看車床熟悉車床的各個組成部分,車床主要由變速箱、主軸箱、掛輪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絲杠、光杠和操縱桿組成。銑床主要由主軸箱、主軸、立柱、電氣柜、工作臺、冷卻液箱、床身。車床、銑床是通過各個手柄來進行操作的,老師又向我們講解了各個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讓我們熟悉隨便練習加工零件。老師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讓我們開始加工。車床加工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選擇正確的刀,一開始我們要車個軸承樣的零件。這對我們這種從來沒有使用過車床的人來說,真是個考驗。
不停的轉動橫向和縱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個下午,自以為差不多的時候,準備在加以最后一刀,卻操之過急,把圓弧的直徑車小了!我痛心不已,慘?。∽铍y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來。但當把車好的零件交給老師時那種成功的喜悅使我忘記了站得發疼得小腿。這種成功的喜悅只有通過親身參加實訓才能感受得到。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理論學習,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論知識與實踐是有差距的,但我們一直沒有把這句話當真,也沒有機會來驗證這句話的實際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實習給了我們一次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境,我們感受到了車間中的氣氛。同學們眼中好學的目光,與指導教師認真、耐心的操作,構成了車間中常見的風景。久在課堂中的我們感受到了動手能力重要性,只憑著腦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實際的工作的,只有在擁有科學知識體系的同時,熟練掌握實際能力,包括機械的操作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才能把知識靈活、有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金工實習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這里是另外一種學習課堂。通過我們動手,對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與質疑。這與傳統的課堂教育正好相反。這兩種學習方法相輔相成,互相補充,能填補其中的空白,彌補其中一種的一些盲點。通過金工實習,整體感覺實際生產方式還是相對落后,書本中介紹的先進設備我們還是無法實際操作,實習中的設備往往以勞動強度大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較低,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知識能夠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第三項:磨工操作和數控車、銑、火花機、線切割機等參觀
在我們實訓快接近尾聲的時,老師把我帶到了磨工實訓室邊講解邊操作磨床,在我們認真聽完以后自己開始動起了手,自己操作機床,磨自己前面鉗工實訓做的榔頭,在老師的精心知道下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再次利用車床加工了一邊,使我們的第一件作品更加完美。在完成磨工任務以后老師在利用空余的時間把我們帶到數控實訓室講解一些數控設備原理及操作,這樣使我們在以后學習理論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雖然在五周的實訓中,我們所學到的對于技術人員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個過程。我們所學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術人員也是從簡單到復雜“進化“而來的。最值得高興的是沒有同學在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險的實習工種中受傷,反而在實習中不時會出現一些甜甜的笑,這是和同學們的認真與用心分不開。金工實習讓久在課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為一名工人的苦與樂,同時檢驗了自己所學的知識。金工實習更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世間無難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金工實習心得體會2
10月12日起,我們XX班在信工樓的金工實習車間進行了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期間,我們接觸了鉗、車、焊、刨4個工種,在老師們耐心細致地講授和在我們的積極的配合下,我們沒有發生一例傷害事故,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兩周的實習。
在實習之前,曾經聽過師兄師姐說金工實習挺辛苦的,但初次走進車間時有點興奮。老師給我們說明了注意事項時,特別強調了安全問題,列舉一件件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在這時,我們徹底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接著我們分別被安排不同的工種,第一天我被安排車工學習。在老師的簡單介紹下,我們明白了車床各個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我們要做的是利用車床車一個圓柱體形狀的工件。在老師邊示范邊講解如何車這個工件后,我們就開始熟悉車床各個轉盤和手柄的運作,接著到我們每三個人一組,親自動手操作車床。但是當我們車第一個工件時,并不是那么順利,反復的車磨,反復的計算尺寸。經過大半天的折騰,第一個工件終于出來,雖然尺寸不是那么精確,但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經過兩天的練習和總結經驗,我們基本掌握車床的操作,完成老師對我們的考核。
第三天,我要學習的是焊工和刨工。對于焊工,我并不陌生,曾無數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閃爍的電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但是親自動手焊還是第一次。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焊接的相關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項,焊接所產生的氣味和刺眼的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我們在操作時要懂得保護自己,要求帶上面罩和手套。從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到: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運條的速度,要求是勻速。剛開始時,一些女同學對這個東西有一種恐懼感,但練習幾次后,自然習慣了。而我本想著操作起來很容易,然而事實卻并非那樣,比我想象的要難的多了,焊起鋼管,那里一個洞,這里又沒接上,原來這個真是易學難精。在學習焊工期間,有時會被焊接時的電弧刺痛了眼,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堅持下來,基本掌握了焊接的知識,但要想作到職業工人那樣標準,需要我們反復的練習,熟能生巧。焊接雖然很累,也很危險,但我們親手焊接過,體驗過,以后有機會再好好實踐。接著,要開始學習刨工了,經過學習車床,操作起這個刨床,感覺容易多了,并順利完成了老師所要求的工件。
這么快就到了金工實習的第二個星期,也是到了最辛苦的一個工種。老師告訴我們,鉗工是一項完全靠手工來制作出各種零件,是最能鍛煉一個人動手能力的。接著開始介紹虎鉗、手鋸、各種銼刀的正確用法,而我們要用這些工具將一個圓柱體制作成一把鐵錘。首先,我們要鋸一個平面出來,這是我才體會到鉗工的辛苦,保持一個動作,來回地反復地鋸,幾百個來回下來,手和腰都酸了。但我明白,這考驗的是我們的毅力和耐力,所以我們只有堅持,一點點鋸。鋸完后,還要用銼刀一點點地把它銼平,先用粗銼,再用細銼,真是費時間。經過兩天的努力,我的工件終于有一點錘子的形狀了,然后打孔,又用圓銼銼平孔的邊緣。當把工件拿給老師審評時,我以為我的作品已經成功了,但是老師看了看,一連串地指出我的作品的缺陷和不足。這時我才發現鉗工的嚴謹和技巧性,精準的尺寸,美觀的形態,正確地操作手法,缺一不可。
短短的兩個星期的金工實習結束了,看著自己手中的紀念品(一把錘子,兩顆圓柱體),這是用無數的汗水和智慧換來的?;叵肫疬@兩周美好的時光,心中有一種充實和收獲的感覺。
通過這次學習,雖然我們所學到的不是很多,正如老師所說的,三年出師,但我們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到了書本沒有的東西,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才是科技的真正意義所在。我相信這次實習能為我們以后步入社會就業積累經驗,而且是我大學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
金工實習心得體會3
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同學們都表現得很賣力,因為都想多學些課本以外的知識。下面就金工實習做一簡單的總結。
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基礎課,是機械類各專業學生學習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等課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課,是非機類有關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它對于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有很大的意義。而且可以使我們了解傳統的機械制造工藝和現代機械制造技術。
作為自動化專業的一名學生,學好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動手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現在的很多大學生,特別是來自城市的同學,平時自己動手的機會少,動手的能力差,很難適應以后社會對全面人才的需求。而金工實習課程為我們這些理工科的學生帶來了實際鍛煉的機會,讓我們走出課堂,在各種各樣的工件和機器的車間里,自己動手,親身體驗,這些對我們的幫助是巨大的。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同時也感謝辛苦帶領和指導我們學習的老師們。
再一次穿上軍服的我們,成為校區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還記得第一次,我們帶者好奇而興奮的心情,向著工專金工實習基地進發,想象著自己親手完成工件加工的快樂。然而,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短學期兩周的18個學時的金工實習已經結束了,在當藍領的日子里,我們有過艱辛,有過畏懼,但我們收獲更多的是快樂和寶貴的動手經驗。和老師,同學們聚集在車間里的那種親切,那種體驗,將是我人生里永恒的回憶。
在實習期間,我先后參加了車工,焊接,,鉗工,銑工,從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它讓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
第一課 車工
第一次金工實習,對我們來說感覺很新鮮,一大早,我們迎著朝陽,興致勃勃地向實習基地出發,今天提前上一節課,老師給我們講解金工實習的意義,課程安排,以及實習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傮w而言,我們上的實習課明顯偏少,這可能由于場地的原因,不過相信以后學生的實習時間會逐漸增加。接下來,老師又一一為我們詳細的介紹各種刀具,工件,車床的相關知識,雖然這些知識對我們很陌生,但老師的耐心講解,讓我們開始產生了興趣,聽的也比較認真,因為這些知識是最基本也是最最重要的,接下來我們按照分組,由不同的老師帶領參加各自的工種。
我分在第三組,首先接觸的工種是車工。車工是在車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轉和刀具的移動來加工各種回轉體的表面,包括:內外圓錐面、內外螺紋、端面、溝槽等,車工所用的刀具有:車刀、鏜刀、鉆頭等,車銷加工時,工件的旋轉運動為主的運動,刀具相對工件的橫向或縱向移動為進給運動。
面對著龐大的車床,我們除了好奇外,對它十分的陌生,老師給我們細心的講解車床的各個部件的名稱和操作細則,我們逐漸熟悉車頭,進給箱,走刀箱,托盤等主要部件的控制,老師要求我們先不開動車床,重點進行縱橫向手動進給練習。要求達到進退動作準確、自如,且要做到進給動作緩慢、均勻、連續。到一定程度后可開車練習,每項操作都進行到我們熟悉為止,接下來,老師要求我們做自動走刀車外圓,每次車的直徑為20 mm,那么刀具只能前進10mm,并要熟練掌握操作順序:先將托盤對準工件調零,退刀調節刀具要前進10mm,開車,待走刀前進到3/4時,改為手動走刀到精確位置,退刀停車。經過幾次的訓練,我們已經熟悉了本項操作。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只能給這個任務,不過我們做的很認真,也第一次看到自己在如此龐大的機床上的勞動成果,心里真的很高興,相信自己在接下來的實習中會越做越好!
第二課 焊接
曾無數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閃爍的電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這節課,我們也要接觸到令很多同學畏懼的焊接,本想著操作起來很容易,然而事實卻并非那樣,比我想象的要難的多了。
今天,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焊接的相關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項,焊接所產生的氣味和刺眼的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我們在操作時要懂得保護自己,穿上工作服,帶上面罩。從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到: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運條的速度,要求當然是勻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是不快則慢,很難保持勻速,因此焊出來的結果是很不流暢的,有的地方停留時間短則當然沒有焊好,還有裂紋,停留時間長的地方,則經常會出現被焊透的毛病,出現了漏洞;焊條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然而在自己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漏洞百出,因為在運條的同時,焊條在不斷的減短,因此要不斷的改變焊條的原有高度,這控制起來就有些困難了,高了則容易脫弧,而低了則容易粘住。每個同學都嘗試3根焊條,看者自己焊出來的千奇百怪的形狀,心里那個著急啊,還好在自己多次焊接后,開始慢慢地找到手感,在最后的考試中以良的成績通過。通過此次焊接,我們已經掌握了點焊接的知識,但要想作到職業工人那樣標準,需要我們反復的練習,熟能生巧。焊接雖然很累,也很危險,但我們親手焊接過,體驗過,以后有機會再好好實踐。
第三課 鉗工
今天,我們要進行最累一項工種―鉗工,老師告訴我們,鉗工是一項完全靠手工來制作出各種零件,是最能鍛煉一個人動手能力的,一些偉大的工程師,他們都很重視自己在鉗工方面的鍛煉,而且都能很好的掌握鉗工。聽了老師的話,我們頓時覺得鉗工是一項很了不起的工種,實習期間應該好好去體驗。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校企合作 數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3
The Experience Discussion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C Technology Major as Example
SHUAI Qi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90)
Abstract For the higher occupation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o cultivate high-skilled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xtens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enterprises. The effective manners and patterns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For NC technology major, the experie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ence involve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training and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C technology major
0 前言
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數控技術本身也在經歷著發展變化,企業界由于其自身特點,往往希望所招聘的專業技術人員能盡快融入其生產經營中去,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能為企業輸送有能力、有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這些人才不但需要掌握企業所需的專業知識,而且還需具備教強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有創新能力,能夠不斷自我學習、自我發展。數控技術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專業教學過程不斷加強和深化校企合作,營造出貼近第一線的學習環境。
1 校企合作方式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今后很大一部分就業都面向產業園區和企業??梢酝ㄟ^校企合作加強與產業園相關企業聯系,通過解溝通,了解數控技術行業整體發展動向,確定數控技術專業的主要崗位群,確定專業的企業崗位設置和企業人員素質要求,以縮短學校與產業需求之間的差距,增強專業培養的針對性,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通過與企業進行廣泛合作,可以實現資源互補,也能夠極大地促進專業相關建設工作。本文以數控技術專業為例,將在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工作開展、師資隊伍提高,以及學生能力素質提高這四方面對校企合作方式進行探討。
1.1 課程體系建設
企業的生產實踐往往需要用到跨學科知識,并且需要有較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高職院校可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開展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工作,從而可以更好地從生產實際出發擺脫傳統學科設置束縛,以學生就業為目標,突出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素質及職業發展能力,從而提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靶F蠛献骼硎聲保且环N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通過“校企合作理事會”可以了解專業相關崗位群的工作過程,工作任務和職責,將所需要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工作要求進行分類細化,進行總結,并轉化到相關教學實施工作過程中去,設計出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為整體教學工作開展打下良好基礎,保證教學質量。
通過“校企合作理事會”與企業合作,可以明確數專業人才培養具體的知識目標、素質目標、能力目標,與企業合作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制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材,在教學內容中,引入企業的技術標準、職業資格標準以及新工藝與新技術等內容,從而可以實現了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的直接對接。我校數控技術專業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將數控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分為三個模塊,即:(1)專業基礎儲備模塊,主要包括基本素質、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課程的教學內容。(2)專項技能訓練模塊,包括數控機床操作能力、零件加工工藝編制能力、數控軟件應用、數控加工程序編制能力、數控機床電氣、機械、氣液部分裝調能力等方面的技能訓練。(3)綜合技能訓練模塊,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為目的,學生通過參加頂崗實習和生產實習進行相關技能訓練。
1.2 與企業合作開展教學工作
通過對企業的走訪了解,數控技術專業的三個教學模塊的教學過程中都貫穿以“真實產品項目”為載體,將企業實際生產環境中的工作任務要求和工作流程與教學環境進行結合,使學生切身了解真實的企業氛圍,強調教學與生產的協調一致。
專業基礎儲備模塊主要通過教師組織相關課程教學,對于例如高數、英語的一些基本素質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企業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同時兼顧到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以“夠用”為目標。對于專業基礎和專業核心課程,由專任或兼職教師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項目化教學,以企業的實際產品和項目作為參考原型,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選擇、組織和安排。
專項技能訓練模塊主要突出學生職業技能訓練,這部分內容教學主要在校內外實訓基地中進行,在校內已有實訓資源的條件下在通過與企業合作,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使用到諸如加工中心、線切割、電火花等大量先進設備,并可以充分保證實訓時間,在具體實訓項目上引入企業實際生產零件,如車削加工中的裝配類零件,銑削加工中的模具零件,同時引入企業相關技術標準,對加工精度、零件工藝工序編制、機床操作等方面進行規范,加強學生的訓練。
綜合技能訓練模塊,這部分教學在校內外教學企業中進行,此階段,學生的教學培訓計劃、生產任務計劃由教學企業和專業共同制定,并主要由教學企業負責學生的教學培訓過程,學生在企業師傅與指導老師帶領下,參與到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活動中去,邊學習邊工作。實習結束后,教學企業依據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評價,并將結果反饋學校。通過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能接觸到第一線生產環境,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生產相結合,對所學知識、技能進行綜合訓練,鍛煉在實際生產環境中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由于教學企業本身也需要參與市場競爭,需要發展進步,通過與學校合作培養學生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從而充實自身人才的儲備。企業將學生實習情況反饋學校,也可以幫助學校及時了解學生實際能力狀況,進而作為依據對相關課程內容進行修改,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生產過程,能跟隨著企業的技術進步和需求變化,不斷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完善。
1.3 師資力量培養
(1)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應該在學校、政府及企業界的配合下,鼓勵學校教師到企業參加研習活動(短期/中期/長期)。研習活動可以有多種形式,比如組織教師到企業走訪參觀、下企業鍛煉等。我校數控技術專業通過與企業合作,承擔了“五軸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裝調”省內教師培訓任務,除其他兄弟院校教師參加外,也推薦本單位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培訓過程全程在企業進行,通過培訓開拓了教師眼界,同時學習了相關技能,提高了教師的實務能力。老師通過到企業參加培訓鍛煉并獲得相關實踐經驗后,可積極鼓勵教師依據企業行業的相關職業技術崗位要求參加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從而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
(2)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充實教師隊伍。高職院??梢砸M有業界工作經驗高素質人才作為學校的專任教師,或者聘請業界資深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學校也可以通過創造條件使校內老師與相關行業、企業進行接觸,加強雙方聯系,結識更多的企業界朋友。由于企業員工有充實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的需要,我校數控技術專業與企業合作開設了“大專班”培訓課程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通過培訓不但提升了企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學校教師也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積極互動,加深了對企業的認識,了解了企業技術能力特點,了解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在企業的實際應用過程,明確了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狀況。
(3)通過校企合作,學校教師可以和企業進行技術項目合作??梢酝ㄟ^激勵措施,積極鼓勵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技術攻關、技術研發工作。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特點與行業專家以及其他專業的教師合作成立了 “技術創新研發團隊”,并與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從企業積極引入合作項目,與企業合作申請、開展科研課題工作。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團隊” 可以提升校內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支持企業為企業技術進步做貢獻?!凹夹g創新研發團隊”的有些技術研發成果,也可以申請技術專利,通過校企合作將自己的研發成果向企業進行推廣。
1.4 學生能力素質提高
對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除在常規的課程設置、教學環節中加以強調以外,還應該依據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特長進行針對性培養提高。對于數控技術專業,有些學生對數控加工、數控工藝編制非常有興趣;有些學生對數控CAM/CAD軟件應用感興趣,而有些學生在數控機床結構、機床裝調方面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可以通過成立“學習興趣小組”來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學校提供 “學習興趣小組”相應的校內外學習環境,聯系教學企業,安排時間指定老師例如邀請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對“學習興趣小組”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培訓、指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技能。“學習興趣小組”的一些優秀成員也可由教師帶領參與一些校企合作的技術項目工作??梢怨膭詈徒M織 “學習興趣小組”成員參與到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部門舉辦的各級別的技能大賽,通過技能大賽進行廣泛的學習交流,并通過取得良好的成績,展示自己,讓企業界認識學校的專長,提高學校知名度。
2 總結
企業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自身的發展壯大上,高等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只有提高自身吸引力,充分調動企業的合作積極性,才能數量、內涵上不斷推進校企合作工作。學校需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深入了解企業所需,同時也需要加強專業及教師的自身實力,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校企合作還有許多經驗需要總結,應通過校企合作提升專業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要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滿足企業人才需求,也使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 李雪.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的動因分析[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2):1-3.
[2] 段志堅,馬仲明,劉太剛.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理論的思考.職教論壇,2006(8):23-25.
[3] 于巍巍, 張雪.校企合作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研究與對策.創新教育,2014(1):30-31.
關鍵詞:數控技術;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作者簡介:劉馨潞(1978-),女,江蘇南通人,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機械工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13)05-0094-03
一、引言
數控技術作為現代制造技術的基礎,它是國家宏觀發展戰略中提出的重點發展的科學技術,是機械類專業必修的主干課程,也是各工科院校重點進行建設的學科方向。我院于2008年新開設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以下簡稱機制專業),為船舶設備制造企業培養應用型數控人才。
機制專業開設三年來,數控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摸索已有所進步,但由于學校數控師資力量及一些軟硬件設施都較薄弱,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對數控技術課程的認識、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還亟待提高。為進行數控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筆者通過在數控技術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使用、教學效果等幾個方面展開問卷調查,分析目前數控技術的教學現狀,為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面對我院機制專業09級和10級的學生展開,共發放問卷95份,回收92份,其中有效問卷92份。問卷共設10個問題, 其中1-9題為選擇題, 第10題為開放式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學生對數控技術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由于數控技術給傳統的制造業生產方式、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帶來的深刻變化,無論是從社會還是到學校,幾乎所用的人都已經認識到了數控技術的重要性。通過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表1中的問題后,我們發現,95.6%的學生認為數控技術很重要或比較重要,只有4.4%的學生認為數控技術不重要。
(二)學生普遍認為數控技術的學習困難
通過調查發現,在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數控技術課程很重要的同時,他們也同樣覺得數控技術的學習是困難的。通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對課上老師講的內容是一知半解的,只有很少的人能完全理解,而有部分人甚至是一點不懂,這當然是認為所有人都在認真聽課的前提下。那么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學校的專業教學計劃還有不完善之處,學生先修課程不夠,基礎薄弱;另一方面實訓設備條件數量嚴重不足,且不配套,雖然教師準備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但“只能看,不能摸”與“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再者由于數控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設計、工藝、機床、刀具、夾具、切削原理、材料、氣液傳動、自動控制、電工電子技術、檢測原理、微機原理、自動控制原理等很多方面的內容,知識面太寬,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學生很難學透。
(三)學生對數控技術課程使用教材及教學方法等的評價與要求
從表3 可以看出,學生認為數控技術教材及參考書的選用是基本合理的,但這并不能完全說明教材的選用不存在問題,事實上現有的數控技術教材,形態都比較單一,內容也陳舊,實踐性不強,雖然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名目繁多的適用于高職高專使用的教材,質量卻良莠不齊,很多教材在數控系統原理、數控機床機電控制、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維修方面都只是基本理論,條條框框的內容,脫離生產實際,本來就很枯燥的知識學起來更是晦澀難懂。再加上老師在教材的選擇上也缺少經驗,教材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以至于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跟不上數控前沿技術的發展,與現實脫節,與社會和企業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表3 學生對數控技術課程使用教材及教學方法等的評價與要求
由表3中第6、7個問題的答卷情況可以看出,大部份學生都認為如果沒有實驗實訓,僅靠多媒體教學是不能提高學習效率的。只有一成左右的學生認為上課僅靠老師講就行,九成的學生希望課上有實驗,或有實踐項目引入,學生自己參與進來。
我院現在的數控技術的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幾乎是完全分開的,一方面,這跟學校目前的數控設備硬件條件不足有關,另一方面,這也與學校數控師資隊伍嚴重不足有關,同時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很豐富的“雙師型”教師少之又少,理論老師大多缺乏實踐經驗,無法在上理論課的同時很好的完成實驗實訓項目,而實訓老師往往在理論方面又比較薄弱。
(四)學生對數控技術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
表4的調研結果表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滿意程度不太高,大多集中在基本滿意這一選項,不滿意的比例達到三成以上。而另一問題即要求學生感受自己所學的數控知識能否適應社會發展和就業需要的調查更令人堪憂,只有45%的學生選擇能適應或基本可以,55%的人認為不能適應。可見學生雖然尚未走進社會,卻也能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容與社會企業的需求相距甚遠。這一點本人在教學中就深刻認識到,因實訓條件所限,數控加工刀具和工藝的教學相當薄弱,上課都以理論講授為主,教學效果較差,實踐技能培訓的重點僅僅在數控機床簡單操作上,而對數控加工工藝(如工藝路線選擇、刀具選擇、切削用量設置等)學生都不太熟悉,還有企業需要的如模具設計、CAD/CAM與自動編程、數控機床的維護維修等專業技術訓練都遠遠不夠甚至沒有。
表4 學生對數控技術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
(五)學生對數控技術課程教學的建議
本次調查的最后一個開放式問題是請學生提出自己對數控技術課程教學的建議,其中有相當多的建議都集中在希望增加實驗實訓的問題上;也有一部分是希望老師改進課程的教學方法,使他們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還有提出對教材的要求和學習自動編程語言等方面的建議。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可以歸納出我院目前的數控技術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數控技術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社會行業需要;數控實驗實訓設備條件數量嚴重不足,且不配套;數控專業師資力量薄弱;數控技術教學模式與方法陳舊落后。
綜合上述問題,我們對數控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以下改進意見:
(一)目前學校為了強調實訓,很多課程都采用了壓縮理論課時的辦法。數控技術也不例外,但是數控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很寬,學時太短會導致很多知識老師上課只能一帶而過,不能跟實際結合,最終老師講的費勁,學生學的吃力。
我院現在的數控技術的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幾乎是完全分開的,一些實訓課程中的內容在理論課中已經講過,如果我們可以將一些實訓課程與數控技術課程合并教學,把傳統的“理論一實踐一理論”的教學改為“實踐認識一針對實踐的理論一再實踐”的項目式教學,通過設計項目課題,把培養某項綜合能力所需的課程內容按照知識要點和技能要點加以篩選歸納,不但能使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使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還可以減少數控技術與一些實訓課程之間的銜接和重復內容,大大提高教學時間的利用率,保證學生在有限時間里學到應有的知識。
進行項目式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注意的是,我們不能也不需要把所有的內容都改為項目教學,因為項目教學中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針對性,有些內容如數控加工工藝設計、數控車床、銑床和加工中心編程等方面的內容比較適合項目教學。但有一些如數控加工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內容就沒有必要改成項目教學,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系統性。
(二)必須選用合適的教材,即便在課堂上的效率很高,大部分學生在課后都還是要利用課本來進行溫故知新,才能真正達到對知識的掌握。我發現,在課時緊張,課堂節奏很快的情況下,如果教材與課堂內容不配套,學生在課后就會很少去看書,從而對課程的一部分興趣也就會缺失掉,因此最好是課堂授課內容與教材配套,如果必要,可以根據學?;驅I的特色,以及不同的教學模式去重新編寫適用的教材。
(三)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必須要有具備相當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并能夠承擔數控教學工作的“雙師型”教師,針對理論老師缺乏實踐經驗的情況,學校應當有計劃地送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和見習,了解數控技術的新知識,根據對數控技術的教學需求進行實戰培訓,重點放在數控加工工藝、機床故障診斷和維修等方面。只有老師“能文能武”,才能帶領學生邊學理論邊實踐,老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時候也才能游刃有余。同時,學校也可以聘請一些企業的專家到學校來授課,緩解師資不足的問題。
(四)學校應優先滿足教學與培訓需求,利用有限的資金合理配置數控技術實驗實訓設備,應包括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電火花成型機床和線切割機床等基本加工設備,數控模擬仿真軟件、數控機床典型零部件裝拆、數控系統調試等的綜合實驗臺。可進行數控機床操作實訓、數控原理、數控機床電氣控制、電機調速與控制、機床精度檢測與調試技術等基礎實驗。
也可以采取一些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到企業去參觀實習,使學生全方位的接觸企業的數控產品,了解實際的生產過程,這種直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五)要注重開展CAD/CAM和自動編程軟件的教學,CAD/CAM是數控技術發展的趨勢,對學生進行CAD/CAM 的設計軟件如Master CAM、CAXA、UG、Pro-Engineer等教學及技能培訓是當今數控技術教學方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尤其在數控硬件設施不足的情形下,開展自動編程軟件的教學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因為雖然學校的數控加工和實驗設備不足,但計算機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學好了一些自動編程軟件,學生將來的就業會更具競爭力,而目前我們在數控技術課程中對只是略作介紹,這也是不妥當的。
四、結語
通過本次調研,總結出目前我院數控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數控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為此,教學改革將從調整數控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強化師資隊伍等幾個方面來展開,通過教學過程與研究過程的結合,邊執行、邊修改,最終得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提高數控技術的教學質量,使其符合社會需要和行業需求,同時也為其它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