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優秀體育文化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關系著國家、民族的未來,是新時代教育觀著力培養的對象。探索發現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既能塑造健康、和諧、友善的大學生人格,促進其品德的提高和完善,又能提升大學生的學習和運動能力,培養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增加了全民凝聚力,讓中國體育精神在公民中發揚起來的同時還培育了學生“適應并始終熱愛集體生活,堅持并不斷超越自我標準”的思維方式。因此,加強高校體育文化的相關建設,對塑造大學生的積極人格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教育觀;人格塑造;體育文化
新時代教育觀是培養符合時代和社會要求,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關系著國家、民族的未來發展。現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人格包含著個體內在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身心健康。個體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完整性和積極性。體育文化是大學生在校園里通過體育活動,使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和身心發展得到提高和改善所形成的一種重要的校園文化。同時也是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措施。
作為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要素,優秀體育文化的引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體育文化集挑戰性、趣味性、游戲性和實用性為一體,具備校園文化特定的功能,是校園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文化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尤其是速度、耐力、和肌力。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影響,體育文化形式呈現出多樣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心態,在大學生人格塑造方面起著一定的作用。[1]體育活動與人的心理狀態的改變密切相關。體育活動對大學生的情緒有著重要的作用包括改善情緒、緩解壓力、提升智力功能、培養堅強的意志、消除疲勞和調節情緒等。
二優秀體育文化塑造大學生積極人格
優秀的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意義重大,體育活動有效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的耐力、爆發力以及耐力,有利于保持個體良好的精神狀態。新媒體時代下,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習手段智能化,長時間的網絡學習導致部分學生出現了視力疲勞嚴重、頸椎病年輕化、易肥胖等問題,增加了患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科學的體育運動能提高身體素質、排解心理壓力、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2],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優秀的體育文化以機體活動為主體,融入體育競技精神,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生命的活力,熱愛生活、享受陽光,緩解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工作過程中所積累的消極負面情緒,進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優秀體育文化能夠發揮大學生人格的“和諧”功能。體育活動遵循一定的秩序規則,即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平等競技的魅力,也能增強學生的秩序性意識。遵紀守法是每一個公民在社會中應盡的責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和諧相處。使個體達到和自認和諧相處的程度,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風貌。優秀體育文化能夠發揮大學生人格的“友善”功能。體育活動在情緒、認知、自我表露、人際信任等四個方面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較為顯著。體育活動能夠開發學生人格的外傾性,在活動中,通過肢體與肢體的接觸、言語之間的交流,增加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親密度,過程中增加了學生的“外交智慧”,使得學生逐漸了解、懂得用熱情和真摯的態度去和周圍的人相處,增進人際間的互相了解。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個人的努力、集體的協作,共同完成任務,收獲純潔的友誼,健全心智。能夠促使集體團結、促進個體互助。優秀體育文化能夠發揮大學生人格的“積極”功能。體育文化能夠通過體育活動鍛煉大學生的意志力,幫助大學自覺抵制金錢和網絡誘惑,避免受騙和走上犯罪道路。大學體育活動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能充分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對其學習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幫助。
三優秀體育文化是構建大學生積極心態的有力支撐
首先,優秀的體育文化有助于大學生培養積極的心理狀態。積極的心理品質是指人們所具有的、正面的、能夠促進個體產生積極狀態的因素,根據研究表明積極心理品質廣義上包含創造力、好奇心等24個因子,這些因素在個體的情緒穩定、情感體驗、道德形成和生活習慣養成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體育活動因其自身所具備的趣味性、秩序性、公平性、集體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結精神,幫助大學生適應新的環境,結交新的朋友,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體育精神是體育文化的核心,體育精神以團結、友誼、互助為基準,以更高、更快、更強為目標,彰顯了不畏艱險、勇于拼搏的奮斗精神,奧運會上體育健兒通過拼搏獲得獎杯的時候,很多人激動不已、甚至喜極而泣,這種不約而同地感動,無形之中就把千萬個人連接在一起,即使是體育文化的凝聚力,也是中國體育精神的一種體現。大學時代就是青春的時代、是奮斗的時代,大學生更應該擔己任、負己責,發揮奮斗精神不斷超越自己,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其次,積極的心態對于大學生在人生發展遇到困難時,高效決斷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體現在具備積極心態的個體在面對壓力、困境的時候,會采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方式來處理壓力、表現出更多的問題解決能力,不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清晰地知道真正能夠拯救自己和打敗自己的就是個體自身的心態和抗挫折能力,能夠合理排解負面情緒,微笑的面對生活。最后,積極的心態對于大學生回饋社會、回饋他人有著重要的意義。認知決定行為,一個擁有積極心態充滿正能量的人,理智地看待發生的事情,不會仇視社會和他人。當與他人發生分歧時,不會做出傷害對方導致其人身安全的行為表現,能夠合理地控制情緒。也不會以為的貶低自己,能夠積極地看待自己、接納自己,幫助個體更幸福地生活。總而言之,具備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夠使學生對待周圍的事物持有積極地應對態度和能力,有利于開發個體的潛能,培養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地建全發展,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因此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人格塑造的核心。
四建設高校體育文化適應大學生發展需求的思考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高校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促進大學生身心發展和體能鍛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讓學生通過實際體驗,感受和領會道理,主動改善自身狀態,學會表達自身情緒,預防和解決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如何激發學生的潛能,發揮教育性、啟發性等特點全面服務大學生的成長需求。讓優秀體育文化自覺傳承是教育學生積極客觀地認識自我,面對未來,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以構建和諧健康的平安校園,是提高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必修課。
參考文獻
[1]江明世.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A].中國大學生田徑協會.2012國際體育科學與學校體育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大學生田徑協會: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田徑分會,2012:1.
[2]彭玉林,向祖兵,李驍天,王凱珍.體育鍛煉方式對北京市居民健康自評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7,34(03):288-294.
作者:王冰 楊振宇 單位:大連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