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宿舍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學生宿舍是學校教育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實施教育培養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是大學生自我學習、文明培養、人際交往、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1]因此,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更在于與學生生活與學習息息相關的宿舍。宿舍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2]“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問題提出
長期以來,學校不斷加大力度建設和完善學生宿舍物質設施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制定較為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新形勢下,富有個性的“90后”逐漸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傳統的學生宿舍管理模式早就難以滿足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和個性發展的新任務和新要求。
1.物質文化:學校宿舍物質水平現狀與學生高質量的訴求存在差距。
良好的物質條件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主要指宿舍內外的整體布局、衛生狀況和文化娛樂活動。毫無疑問,優美、舒適、整潔、衛生的宿舍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的好習慣,陶冶學生的情趣,激發他們熱愛生活,并為大學生安心完成學業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學校建有20棟學生宿舍樓,包括近年來學校新建的5棟學生公寓樓,標準8人間,衛生間、洗手間齊全,每人一個貯物柜、電腦桌,基本滿足了部分學生日常生活所需的硬件設施,為學生安心完成學習任務、保障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但是學校宿舍資源分配不均勻,存在普通宿舍樓和公寓樓的區別,普通宿舍樓內部設計、裝飾等方面缺乏人性化、個性化、家居化和舒適度,而且個別宿舍樓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洗漱間,宿舍面積過小,宿舍沒有空調和洗衣房等問題也成為在校大學生吐槽的話題。可見,學校宿舍物質水平現狀與學生高質量的訴求存在差距。
2.制度文化:制度為宿舍文化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但與大學生追求主體意識相矛盾。
我校學生宿舍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右江民族醫學院學生公寓管理規定》,由學生工作處負責管理、學生宿舍管理科具體實施、班級輔導員和宿舍長負責,規則內容涉及宿舍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宿舍住宿、公物管理、紀律衛生、消防安全、檢查評比、獎罰等;非正式制度是宿舍成員之間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的默認規則,如洗澡熄燈時間、宿舍值日生、宿舍裝飾、宿舍伙食等方面,由學生以宿舍為單位自行安排。兩者都為學校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制度文化的支持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是正式的宿舍制度強調以管為主,側重對學生外在的行為約束、控制和激勵,帶有強制性;而非正式的宿舍制度來源于學生的生活體驗,真實的體現出大學生的個人訴求和強烈的主體意識。當下大學生在家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并且可以隨意使用如吹風機、電飯煲、電水壺、空調等大功率電器,這與學校嚴格管控禁止在學生宿舍內使用大功率電器的規定相違背,因此,常常出現學生在宿舍內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現象,并且部分學生跟監督檢查人員打起游擊戰,“屢戰屢敗,越戰越勇”,這給學校宿舍管理制度的實施造成不必要的障礙。這暴露出了學校長期以來重視管、輕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導致學生對宿舍管理缺乏主觀能動性,對建設優質宿舍文化缺乏正確、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因而常常出現學生對宿舍管理唱反調的現象。這就造成了學校的“管”與大學生強烈反對“被管”的矛盾。
3.精神文化:多渠道的文化滲透為學生宿舍文化帶來兩面性的影響。
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受一定社會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影響而形成的為宿舍成員廣泛認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觀念,并影響和制約成員活動與寢室發展[3]。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核心、精髓和靈魂,是宿舍文化內在和本質的東西。它滲透在宿舍的一切活動之中,主導著宿舍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發展方向,并通過它們表現出來。[3]我校大學生的宿舍生活豐富多彩得益于國家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成果。他們自小生活水平普遍較高,物質生活較為豐富,接受越來越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因此使得性格開朗。大學生在學校普遍熱衷追求個性發展而參加各類活動,如宿舍團體活動、加入社團、社會兼職、競職競賽等,而且他們較為熱衷于西方文化,也喜歡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社交和接受信息。不可否認,多渠道的文化滲透為豐富我校宿舍文化、幫助大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起到了積極作用。可是大學生宿舍行為文化是思想觀念的外在反映,是宿舍精神文化傳播的組織與設計,或稱為“活文化”,也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主要體現者,體現著宿舍文化的獨特風貌。[4]基于“90后”大學生的分辨思維能力、社會閱歷等方面的短缺,大學生的思想情緒容易被復雜文化關系侵蝕而出現多種不良的問題,如部分大學生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目前我校大學生基本上人手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部分大學生在宿舍對電腦和手機的迷戀程度已經發展到讓人擔憂的程度,在宿舍除了鍵盤聲就是影音聲的現象屢見不鮮,QQ、微信、微博、網上購物等網絡時間幾乎占據著大學生宿舍的休息娛樂時間,這不僅淡化了宿舍成員之間的關系,而且會影響到宿舍學習和休息時間。
二、以人為本理念建設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措施
1.以人為本,堅持導向性原則,能把握和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取向。
大學生宿舍文化具有很強的價值觀導向性和人格塑造性,并作為校園文化的亞文化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要營造積極健康的大學生宿舍文化,必須堅持導向性原則。堅持導向性原則并不意味著否定或放棄現有的宿舍管理制度和模式,而是在現有制度和模式上更加注重發揮相關宿舍管理部門和人員的主導作用,學校給予支持和正確的導向。加強宿舍管理部門和人員的建設可以從兩個不同角度來展開:一是從橫向上要提高管理人員的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二是從縱向上改進學校領導協調管理部門和人員的工作,統一管理理念,使分工明確,權責清晰。另外,在開展一系列宿舍文化建設工作中,學校把握主導方向,在引導中滲透教育理念,在精神上、物質上和文化品位等方面給予幫助和升華。大學生是宿舍文化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在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建設大學生宿舍文化過程中可以學習和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培養高尚的情操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們在接觸良莠不齊的信息過程中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排斥腐朽文化和思想。
2.以人為本,學校“簡政放權”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原則,能提高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高校宿舍文化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學生參與建設的積極程度直接影響到活動的開展質量。為此,宿舍文化建設要強調、肯定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由學校引導,學生自己獨立組織、自主安排,充分尊重大學生的創造精神,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堅持尊重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和為了學生的價值取向,即學校引導學生,學生團結學生,實現學生管理學生的目的。這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自我學習教育能力,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擴大與學生交流的渠道,繁榮和豐富校園文化。
3.以人為本,堅持宿舍制度建設和宿舍精神建設并重,使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深入人心。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高校宿舍管理制度是大學生共同的規矩,保障宿舍秩序,有益于學生宿舍安全系數的提高與學生的健康發展。以人為本,堅持制度管理和文化建設并重,將文化因素滲透進日常的管理行為當中,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管理制度更具人性化。而宿舍精神文化在大學宿舍文化中屬于最高層,是整個大學宿舍文化的核心內容。因此,以建設積極健康、熱愛學習、團結友愛、樂于奉獻的宿舍文化精神為目的,凝聚各方力量,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到宿舍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具體實施當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積極引導、鼓勵、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擴大建設宿舍文化過程的群眾基礎,提高宿舍文化的質量和水平,豐富和深化宿舍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深入人心。
作者:凌忠滿 黃妙念 蔡曉靖 農雁淇 單位:右江民族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