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宿舍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時也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方式、處事態度、學習態度和思想導向。宿舍建設是文化建設、制度建設、行為規范的基礎,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宿舍文化有助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陶冶大學生情感,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高校工作實際,本文提出了深化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的實施路徑:科學布置規劃,形成育人合力;發展“軟硬”文化,塑造育人氛圍;完善管理考評,強化激勵約束;發揮榜樣力量,推動自我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1]。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高校各方面條件的改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交流等方面的活動已經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信息技術載體完成。在此背景下,宿舍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生活場所。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起居、社交、學習等思想和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融入宿舍的文化氛圍中,并對自身和他人起到教育作用。為此,高校應重視大學生宿舍的文化育人作用,采取系列措施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
一、當代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的功能論證
(一)宿舍文化有助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2]在宿舍開展系列思想政治交流與討論,大學生能夠克服傳統學術活動的刻板性,真實地根據自己的看法、觀點進行研討,增強學生之間交流的持續性與靈活性。教師、輔導員通過走訪宿舍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開展有溫度的“心貼心”交流,能使學生的思想困惑得到解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宿舍文化有助于陶冶大學生情感心理通常來說,高校宿舍是一個由4—8名大學生組成的集體。在集體生活中,同學之間的共同學習、團結互助形成了宿舍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實踐證明:“基于一個良好的宿舍環境,或者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設,大學生的情感可以得以良好的發泄與訴說。”[3]因此,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夠促進大學生深度交流,使他們結成寶貴的青春友誼,起到調節情感、陶冶心靈的作用。
二、深化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的實施路徑
(一)科學布置規劃,形成育人合力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發揮,需要高校從宏觀層面科學把握,將宿舍文化納入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規劃當中。從學校領導層面出發,管理層要發揮領導協調作用,科學布置規劃,要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宿舍文化調研,掌握文化育人現狀,做好工作規劃,協調、督促各部門做好配合,發揮引領作用。在調研中,學校領導層要重點關注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的普遍性規律,例如可分析目前大學生宿舍內部的出現“群聚效應”,即有的宿舍全員備戰考研,而有的宿舍卻整體沉迷游戲;有的宿舍干凈整潔,而有的宿舍卻臟亂無度。這些現象正是宿舍文化發揮作用的結果,也必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規律。只有深入探索研究這些規律,高校才能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工作進行科學的布置。在各職能部門層面,各部門要相互配合,明確分工。學校后勤部門和保衛部門應做好宿舍安全監管,及時消除各類隱患,做好衛生清掃、設施維修、樓道消毒等保障性工作,為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發揮創造良好的外在環境。學生工作部要完善相關制度,明確各院系宿舍建設的考核方案,細化宿舍文化建設的激勵措施,還要就大學生宿舍如何做好文化育人工作開展深入的研究討論。大學生輔導員要深入宿舍走訪,做好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對宿舍文化建設及時提供幫助和指導。高校可通過經驗交流會、文化論壇等形式,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鼓勵各院系輔導員及學生干部就宿舍文化育人工作開展理論研討和實踐創新。
(二)發展“軟硬”文化,塑造育人氛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證明:“宿舍文化建設既包含基礎設施層面,又包含精神文明層面。”[4]為此,發揮文化育人功能需要大力發展大學生宿舍的硬件文化與軟件文化,實現顯性育人與隱性育人的有效結合,以達到浸潤學生心靈的目的。在硬件物質文化方面,高校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宣傳陣地。從現實來看,目前我國高校在大學生宿舍設施建設方面普遍予以了較大的投入,配備了一定的公共區域和宣傳陣地,但在使用和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表現為這些區域被大量的廣告覆蓋或是充斥一些低級趣味的內容。為此,高校要在優化宿舍環境建設、完善學生生活條件的同時,注重將積極的價值觀融入基礎設施載體中。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5]這一教育思想強調通過學生生活環境的完善以達到育人目的。在深化宿舍文化育人的工作中,學校更要注重強化宣傳陣地建設,及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融入各個物質載體,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在軟件文化層面,學校應注重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將育人活動向宿舍延伸,將積極的價值觀傳遞到大學生當中,通過突出情感關懷教育,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增強宿舍內部的集體意識,形成正向的文化氛圍。同時,高校可以通過舉辦“宿舍文化節”等,豐富文化育人載體,如“寢室DIY設計大賽”“宿舍微視頻”“宿舍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冬至包餃子”等有質量、有溫度的文化活動,鼓勵宿舍集體探究合作,以賽促學,在活動中增強團隊意識,深化宿舍間的交流互動,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風尚和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
(三)完善管理考評,強化激勵約束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作用的發揮,不僅需要規劃、環境層面的塑造,還需常態化科學化的管理與考評,以發揮激勵約束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文化傳播氛圍,為育人作用的發揮提供保障。在規范管理方面,高校要圍繞文化育人的可操作性與可發展性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并通過一系列舉措,增強貫徹制度的執行力。一是加大相關規章的影響力。高校可利用大學生宿舍的公共區域,張貼宿舍文化建設的相關條例與倡議書;通過校園自媒體、微信公眾平臺等網絡媒介加大宣傳力度。二是鼓勵大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規章制度的建立是為了確保文化育人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在此前提下,高校不應規定得過多過死,要尊重大學生的自主性與創新創造能力,引導其自主制訂寢室文明公約,鼓勵創作新的宿舍文化作品。在強化獎懲措施方面,學校可考慮將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納入院系、班級及個人考核體系當中。例如舉辦“星級文明寢室評比”“宿舍文化嘉年華”等評比展示活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同時,考核結果可與大學生獎學金評比、學生會干部推薦、入黨積極分子推薦、綜合實踐活動測評掛鉤,予以一定物質、精神層面的獎勵,以此引導大學生自發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營造良好的宿舍文明風尚。此外,高校還要加大對宿舍中學生不良行為的監督力度,及時查出問題,督促限期整改。
(四)發揮榜樣力量,推動自我教育高校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帶頭人”,發揮榜樣的作用,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其中,使其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在培養“榜樣”方面,高校要深入學生宿舍,發掘學業成績優、群眾基礎好、綜合能力強、舉止文明的優秀大學生,引導他們為宿舍文化建設做出貢獻。一是要發揮黨員大學生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大學生要率先示范,積極投入宿舍文化建設的第一線,主動向身邊同學宣傳正能量。大學生黨員可以組織開展“寢室理論宣傳團”活動,深入宿舍講好黨史,講好文明禮儀,為宿舍文化注入政治能量。二是加強學生干部和寢室長的教育培養。高校可定期組織宿舍文化創建工作會議,交流文化建設與文化育人的先進管理經驗,重視學生干部和寢室長的帶頭作用,營造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在自我教育方面,學校要搭建大學生自我管理平臺,完善學生自我教育制度,發揮學生干部的積極作用:一是建立宿舍結對幫扶機制,將先進文明宿舍與“問題宿舍”結成互助幫扶對子,推廣好的做法,促進問題的有效整改;二是建立大學生心理聯絡員制度,組織宿舍成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解決生活中各類困惑,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三是要鼓勵大學生自主進行文化創建,在宿舍生活中積極傳播主旋律、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學風、舍風。
三、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科學合理規劃,完善配套制度,強化約束激勵,發揮榜樣的力量,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力度,宿舍將真正成為大學生的精神驛站、學習寶地和生活樂園。展望未來,大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探索,特別是要與新媒體技術深度融合,與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緊密銜接。
參考文獻:
[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劉榮,嵇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新探——淺談高校文化宿舍建設[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5(12):10-12.
[3]龍漢武,趙國強.論高校宿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切入點[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6):102-105.
[4]趙頁.新時代文化建設背景下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路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7):9-11.
[5]項紅專.七個向度:學校文化建設的品質提升[J].教育科學研究,2017(07):49-53.
作者:郭利 單位: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