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體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幾年,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熱潮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同時也取得了優異成績。通過研究分析,科技期刊與新媒體相互融合是現代期刊發展的必然趨勢。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挑戰與機遇并存,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發現科技期刊自身的核心價值,形成核心信息的差異化競爭,發揮自身所獨有的優勢與特色,勇敢創新,培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思想,努力摸索科技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渠道,拓寬作者和讀者群覆蓋范圍,進而逐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除此之外,還要格外注重版權的保護和人才的培養,為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科技期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了更好地探索在新時代下兩者的融合,筆者對兩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和媒體融合的路徑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媒體融合;科技期刊;發展分析
1科技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的必要性
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互聯網技術也日趨成熟,很多移動互聯網設備層出不窮,推進了新媒體在科技期刊領域的發展。新媒體的傳播形式越來越多元化,數字化、平臺化、移動化、社交化均是新媒體平臺的特征。在新媒體領域,媒介的形態不斷發生變化,導致讀者的閱讀習慣也隨之變化,同時也影響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法。目前,新媒體在科技期刊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并占據了重要位置。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形態的劣勢開始凸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期刊的發展。因此在新形勢下,探索科技期刊與媒體融合十分關鍵。
1.1媒體融合實現了優勢互補
當下我國職稱評審機制并沒有實現重大改革,紙質版科技期刊的發展空間依然十分廣闊。紙質科技期刊仍具有其獨特的優勢:紙質期刊的審稿制度嚴格,其幕后審稿團隊的專業性極強,一直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同。另外,紙質期刊的編寫發行是廣大編輯團隊和幕后審稿團隊辛勤勞動的成果。最后紙質期刊在網絡發達的國家具有較高的權威,被公眾所認同,此外由于紙質期刊在推廣中特有的性質,使其基本不會出現版權爭議。由于網絡刊物的編輯與出版可以同時進行,極大地縮短了出版的周期,所包含的內容大,編者與作者可以在期刊網絡中進行交流與探討。科技期刊主要通過微信、博客等新媒體的傳播來擴大社會影響力,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融合已經實現紙質期刊、網絡期刊、新媒體平臺三者之間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媒體融合實現了圖文與音像的結合,使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利用新媒體的分享來擴寬傳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期刊的綜合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在內容形式上,傳統紙質期刊與網刊之間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融合,使三者互相融通,并推動其一體化發展。
1.2媒體融合能夠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和增值服務
紙質期刊的小眾化傳播范圍較窄,有明確對應的受眾群體,市場細分程度高。紙質版期刊內容的“精”“專”“深”特點,也是其公信力和品牌影響力強的原因。科技期刊應該加強與讀者的溝通交流,強化信息化服務。通過信息化服務,加強廣大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為發表期刊的學者提供一個便捷途徑。新媒體以網絡技術為優勢可以對信息進行快速獲取并且進行實時傳播,通過根據讀者的信息需求進行準確的判斷并為他們提供了碎片化的信息,并且會為客戶們提供最新最熱的信息,同時也會把讀者用戶所需要的信息進行整理,將最精簡的信息整理推送給用戶,這樣,期刊的品牌影響力及增值服務將得以發展。要充分了解其他各個媒體的特殊功能及特點,找出自身的獨特性,充分了解其他媒體在網絡上的定位,利用自己與其他媒體不同的特點來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增加用戶讀者的滿意度指數。增強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度,并與媒體相結合來填補三者之間的空缺,從而展現出科技期刊的媒體形態由單一到多元化的展現過程,將科技期刊的競爭力不斷提高,因此,讀者就可以準確又快速地看到這些有關學術性的高效率的信息。
1.3媒體融合有利于科技信息的廣泛傳播
媒體融合可以改變科技期刊傳統的播放方式,也使傳播渠道由單一轉向多元化。因此,期刊的編輯就擔起了向大眾傳播科學知識的責任,同時媒體融合可以增加科技期刊的發展空間。新媒體技術可以將科技期刊的內容進行豐富,其特點也是滿足用戶的需求,給他們分享碎片化的信息資源。科技期刊的編輯團隊通過在網絡上對讀者的點評進行分析,可以及時地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從而根據用戶的需求,為其提供相關聯的內容服務以及其他的增值服務。科技期刊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是一種常見的傳播方式,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讀者之間的相互交流、閱讀體驗分享,編輯團隊充分采納其建議,從而使選題得到進一步優化。科技期刊的編輯團隊通過為讀者提供定制服務,可以與讀者共同進步,同時,通過新媒體平臺上讀者間的交流,可以拓寬科技期刊的學術視野,進而加強了讀者的對科技知識的了解。
2科技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的路徑
2.1媒體融合的思維理念
轉變思維方式能夠促進媒體之間的相互融合。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媒體形式的優勢,對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定位。新媒體人應充分明確媒體發展的思維與理念,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態是媒體融合的最終目標。簡單的“紙刊+網站+新媒體平臺”的模式并不是科技期刊發展的最終目標,實現三者之間的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的全新媒體形態才是最終目的。
2.2媒體融合的層次定位
科技期刊的自我定位要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與媒體發展的現狀。明確媒體形態之間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1+1+1”模式。在融合過程中,應對媒體形態進行準確定位并運用于科技期刊發展中。規避不同媒體形式的缺點,充分發揮其優勢,將各種媒體形態進行不同的分工和定位,明確媒體融合的合理層次,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傳播內容同質化。綜上所述,在新媒體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得以發展。科技期刊的傳播渠道已從原有的單一模式轉變為“紙刊+網站+新媒體平臺”三者相互融合、促進的新形式。科技期刊如何將三種媒體形態融合,突破三者融合的阻礙是需要人們長期探索的問題,只有破解媒體融合的阻礙,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科技期刊的發展。在本文中從科技期刊發展的角度出發,剖析了紙刊、網站、新媒體平臺三者之間融合發展的現狀及發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科技期刊發展能夠實現飛躍發展。
參考文獻
[1]戴世富,韓曉丹.融合與競爭:數字化學術資源與傳統學術期刊的競合關系[J].出版發行研究,2016(2):55-58.
[2]鄧美艷,郭雨梅,鐘媛,等.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的發展對策[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503-506.
[3]徐興華.媒體融合背景下學術期刊發展策略[J].新鄉學院學報,2016(2):55-57.
作者:楊麗 單位:包頭稀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