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藝術課程改革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課程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
⑴在音樂教學中,學校的辦學思想要和教師的教學思想相統一,教師應該將所教授的課程與音樂學科的全部體系相融合;應該避免盲目的向其他院校看齊,也不可偏重培養學生的專項技能;
⑵教師要堅持加強多專多能和面向社會的宗旨,在學生特長的教學指導思想上多下功夫;
⑶教師要開拓視野,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多組織學生對當地中小學課堂教學進行實地考察,現場傾聽音樂教師授課,參觀實地教學場所,了解現場教學狀況以及現在的中小學音樂教師都具備怎樣的音樂知識,另外,教師還應教導學生多和大自然接觸,學習我國的傳統民間音樂,開拓自身視野的同時,豐富音樂專業知識。總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及本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引導學生多參加實踐鍛煉。
(二)融合鄉土音樂
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博大精深,種音樂教材中均包含著優秀的民族經典音樂作品,但是多數的鄉土音樂作品卻未被編進教材。因而,在高校音樂藝術課程教學中,應該多運用鄉土音樂教材,讓學生學習鄉土音樂,了解家鄉、愛家鄉,在開拓他們視野的同時,激發學習的興趣。另外,在尊重教材及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應將鄉土音樂和教材內容有機結合,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藝術的熱情和興趣。
(三)突出音樂學科的主體性
當前,藝術領域中包含著戲劇、舞蹈、音樂等豐富的藝術形式,但是藝術教學的課時較少、教學方式單調及各學科的不相互往來卻與之形成了現實矛盾,因而有必要強調學科綜合性。不過,要將音樂學科作為學科綜合性的主體,將音樂作為教學的主線,運用實際的一些音樂材料將其他藝術門類學科聯系在一起。總之,學科綜合只能作為音樂學習的途徑,不能置于音樂理解和學習之上。
(四)傳承優秀音樂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量的外國音樂作品涌入我國,這也預示著音樂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對待這些外來音樂文化,從中吸取有益成分,去除不利于我國音樂藝術發展的成分,將國內外優秀的音樂藝術融合到高等院校音樂文化領域當中,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西方音樂藝術。(五)課程評價及內容設置多樣化⑴改變音樂課堂僅唱歌、僅聽音樂等單一的教學形式,多元組合和排列音樂知識理論、表演技能、欣賞、唱歌等課程設置,以激發在校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獲得比較好的課堂效果;⑵為了使高等院校音樂藝術課程改革更好的進行,應將各種評價方式相互結合,例如互評、自評、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并逐步形成音樂教育鑒賞及音樂教育批評相結合的課程評價模式。
二、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藝術課程設置現狀不容樂觀,應通過課程改革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藝術的積極性,幫助他們了解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認識各民族、各地區的音樂藝術特點,為創建多樣化的音樂藝術而多做貢獻。
作者:吳迪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