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經濟理念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綠色經濟理念的提出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具有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實質性意義,充分遵循了市場導向原則,是新時期為保障群眾優美生態環境以及產業經濟為適應新時期發展所表現出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此同時,綠色經濟理念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應在保證經濟發展質量、環境保護質量的基礎之上開展各類綠色生產活動,最終達到造福人類的目的。
[關鍵詞]綠色經濟;三農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綠色經濟理念內涵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生態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重工業污水排放、工業廢氣超標排放、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負面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戰略等旨在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戰略方針,而綠色經濟理念同樣屬于此范疇。綠色經濟理念又包含可持續發展、經濟生態協調共贏以及兼顧發展效率和質量三條內容,具體到現代化建設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中,綠色經濟理念又分別提出了生態、循環和持續三大發展目標,旨在調整傳統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改變粗放型的社會生產模式,使綠色經濟更好地為新世紀文明服務。白色農業和黑色工業是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的代表,而新的綠色經濟理念則實現了對這一框架的突破,毫無疑問,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生態發展模式是現階段我們孜孜以求的,而從另一個角度講,綠色經濟甚至是綠色政策和綠色社會的建設取代傳統社會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從傳統到綠色的過程中將實現產業結構的轉變,但要注意的是,綠色經濟并不是不開發、不發展,恰恰相反,是在保證可持續的前提下發展,也是降低成本和宏觀調控的必由之路,并且,綠色經濟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使其內涵得到了更好地印證。在綠色經濟發展所涉及的行業中,林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加快新時期林業生態發展不僅僅指的是提升林業在發展大局中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全面發展,突出林業的生態建設要求和需求,突出環境保護在綠色經濟理念中的重要地位,換句話講,即以平衡式發展代替損耗式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體健康。在綠色經濟理念中,應注意以下五項原則:①協調發展。既推動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的協調發展,切忌顧此失彼,或者一味追求經濟建設,應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求放在發展的首要地位;②生態功能。突出林業在綠色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綠色經濟的生態功能和經濟效益,而且要以生態效益為重,通過林業發展帶動當地旅游業、文化產業以及其他行業的發展,打造具有地域色彩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積極學習其他地區發展經驗等;③合理開發。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綠色經濟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在全社會樹立起環境保護的責任心和憂患意識,推動綠色建設;④優勝劣汰。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一批新型“綠色企業”,形成各個行業之間的互聯互通,建立綠色經濟發展示范區,并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方法;⑤技術支撐。依托新技術打造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特別要借助互聯網的發展,開創綠色互聯網經濟新模式。
2綠色經濟理念對我國發展的意義
2.1綠色經濟理念是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明燈
綠色經濟理念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詮釋,同時也是擴大內需、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的方案,為解決我國長期存在的經濟結構不合理提供了智慧戰略。從長遠角度看,綠色經濟理念要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要在長期的經濟建設過程中逐漸去除過剩產能,做好“加、減、乘、除”四個運算來提升改革質量。
2.2綠色經濟理念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創新是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而社會需求則是創新的推動力,從這個角度看,綠色經濟理念的提出迫使著各行各業通過技術改革創新來提升自身在復雜市場競爭中的影響力,諸如綠色工藝流程創新、新材料和新產品創新,以及管理和組織上的創新等,都是在綠色經濟理念與各行業結合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全新活力。技術創新、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均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內容,綠色經濟理念應更好地為國家建設所服務。
2.3綠色經濟理念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方針
“三農問題”的解決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要加以重視,綠色經濟理念的提出為新時代農村建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傳統粗放型農業、白色農業發展模式正逐漸向著生態化、智能化、自動化以及可持續性的方向發展。鄉村振興包含著經濟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等層面,農村地區的發展堅決不能走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4綠色經濟理念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綠色經濟理念在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上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推動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老工業基地地區的發展上具有顯著成效。綠色經濟理念在上述地區的貫徹落實主要表現在以此為框架所發展的文化產業和新型工業,為探索新型城市群布局、實現區域間優勢互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3推動綠色經濟理念與社會經濟發展結合的措施
3.1把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首先要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內涵:將創新作為引領綠色改革、引領綠色經濟發展的核心,實現創新驅動綠色經濟發展;協調東西部地區、農工商行業、四化建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助力綠色經濟發展;提高綠色經濟對外開放水平;堅持綠色經濟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生態環境建設由人民共同承擔等。
3.2推進全面開放,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通過加大進出口貿易、進出口技術拉動行業增長做好加法運算;通過淘汰落后產能、限制國外高污染企業轉移以及區域性高耗能企業轉移來做好減法運算;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鼓勵綠色經濟的國際性協同發展以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來做好乘法運算;通過制定并實行嚴厲的市場準入與退出制度、監管制度等規范市場秩序進而做好除法運算。通過四則運算不斷提高全面開放水平。
3.3充分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經濟建設各個領域
為推進全面綠色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將綠色經濟理念貫徹落實到各個行業之中,以理念創新與轉變為行業發展充能,實現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和生產結構的優化調整,對高污染、高耗能的重點行業(例如化工行業、能源行業等)進行針對性滲透,保證綠色經濟理念在發展中發揮實質性作用。
3.4加快人才隊伍建設與制度建設
通過人才培養、管理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手段為綠色經濟理念的發展與創新提供強大的智慧支撐、市場支撐和強制支撐,強化經濟發展各方面的統籌管理,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樹立企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穩固推進經濟的綠色化發展。3.5充分發揮綠色與經濟的雙重效益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綠色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收,經濟發展是根本,生態保護是前提,如果兩者關系處理不當就難以做到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利于新時期現代化建設。在工作實際中要充分結合當地經濟背景制訂綠色發展計劃,保證綠色經濟發展能有更好的效益。
4結論
在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必須要結合時代背景與社會經濟發展背景,謀求人類健康生存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結合點,推動綠色經濟理念與社會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應用,通過強化政策資金支撐、人才培養、社會理念建設等手段發展綠色經濟,并以綠色經濟理念的貫徹落實帶動技術進步、產業機構改革、法律制度完善等內容,為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增添更新、更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龔天平,李茜.作為經濟倫理的綠色價值理念[J].廣東社會科學,2018(5):71-78.
[2]胡雪萍,陶靜.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六大進路[J].社會科學動態,2018(6):20-26.
[3]劉昆鵬.淺談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7):108.
作者:呂柯潁 陳麗娜 單位: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