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來源于社會發展的種種需求。以導師工作室為平臺的專業項目實踐,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技能實踐能力,進一步滿足為企業提供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踐。
關鍵詞:導師工作室;人才培養;電子商務
一、創建導師工作室的原因
(一)以科學知識導入的教學方式逐漸落后于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按照知識點進行分布式教學,同時課本的更新速度遠慢于行業環境的變化,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電子商務專業是非常重視實踐能力的專業,要求學生能夠熟悉電子商務運作流程中每一個工作任務,并能夠承擔一定的技術職能崗位。所以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同時,搭建導師工作室,通過真實電商項目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創建導師工作室的原因之一。
(二)頂崗實習忽略了教師的核心作用
高職院校的2+1培養模式,最后1年往往是頂崗實習,即將學生輸送到企業中去進行相應崗位的實踐學習。學生的角色從課堂走向了企業,教師希望所教授的知識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真實情況不然,雖然目前我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大多為雙師型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然而僅僅通過課堂理實一體的教學,并不能將知識技能完全教授給學生,其中教授時間和項目化執行銜接是很重要的因素,并不能完全挖掘教師的使用價值。所以創建導師工作室,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電子商務方向,由導師帶領,從大一開始循序漸進的按照工作標準完成相應的項目,以項目帶動專業學習,發揮教師的職業能力,強化真實項目的實踐過程,讓學生邊學邊做,邊做邊學,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需要一個校企共建平臺
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課堂教學,還要從事一定的教科研工作,其中校企合作項目是很重要的一項。項目的執行過程需要學校能夠提供一個模擬企業的硬件環境,配套相應的工作設備。所以工作室以導師為中心,可以連接企業、學校、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項目進行貫穿,使其緊密聯系,密切合作,加強了校企合作的深度,提高了企業對學校的滿足度,不僅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對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二、創建導師工作室的必備條件
(一)模擬企業氛圍,創建工作室硬件環境
導師工作室的創建主要是為了模擬企業工作環境,融入企業辦公環境,相當于一個虛擬公司的存在,直接面對社會各界。有別于普通教室,導師工作室在空間布局和硬件配置方面應更強調其功能型,應滿足日常的辦公、洽談等各類工作。針對于電子商務企業,導師工作室的辦公環境可以按照崗位進行設置,比如網店運營方向,可以設置網店運營、推廣、客服、美工等工位。
(二)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過硬的導師隊伍
專業教師是導師工作室的核心,一方面教師要充分調研市場行情和行業環境,了解市場風向和前沿動態,同時要緊密跟進校企合作,掌握企業需求以及項目工作過程等事務,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引入項目,為導師工作室注入新鮮的血液;另一方面專業教師是工作室學生團隊的指導教師,是工作室的靈魂,每一個項目需要專業教師進行整體規劃、分配任務以及技術指導等內容。所以,導師工作室的順利運轉對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要求十分嚴格,一方面要求專業教師有極強的學習能力,能夠及時掌握行業動態和前沿知識進行提高學習,同時又要求教師能夠將掌握的技能系統化的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技能的運用,承擔工作室的部分職能任務;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夠進入企業生產一線,深度扎根企業,了解企業的管理過程以及項目的運營流程,只有這樣才能以模擬企業經營的方式運營好導師工作室。
(三)深度校企合作,引入真實電商項目
電商項目的植入是導師工作室正常運營的必備條件。實施“項目制”的工作室運營才能夠讓學生投入到真實的生產經營中,所以這里的項目一定是真實存在的電商項目,項目可以是教師與學生對外承接的電商相關項目,也可以是各級競賽制定的比賽項目。我校電商網站運營方向工作室承接了多項網站運營項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按照企業需求,分解為美工組、網絡搭建組、網絡營銷組,將學生按照崗位需求設置工作任務,并通過不同項目進行輪崗實踐,不僅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加深鞏固,又可以通過實戰掌握實際技能。項目在運營推廣期間,可以通過后臺數據,監測每日實際流量,準確掌握第一手流量數據,可以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學習更多的網絡推廣技能。通過電商項目的不斷實踐,學生的技術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我校在2017年江蘇省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中獲得了三等獎的成績,這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方式,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導師工作室創建的意義
(一)從“頂崗實習”向“全過程項目實踐”的教學模式轉變
高職院校的學制一般采用2+1模式,即2年的在校學習,1年的頂崗實習,這種培養模式最大的缺陷是在頂崗過程中,學生的技術能力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需要進行二次培訓才能上崗,無疑增加了企業的時間、人力等成本,所以通過導師工作室的形式,讓學生在進校之后,根據各自的興趣或者專業引導等方式,加入工作室,進行項目實踐,這樣可以在三年的學制中,全過程融入大學生活中,以項目驅動教學任務,完成知識技能的學習,為企業提供應用型人才。
(二)“讓一部分人先學會,再帶動班級學生”的學風建設
在前期的教學改革中,將項目通過分解嵌入到教學過程中,雖然在教學思路上清晰明了,但是在最終的學習成果卻不盡人意,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以及專業老師的精力有限,無法范圍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預期成果的達成。所以通過搭建導師工作室,將一部分人通過形成項目組的形式,職業化的帶入到項目執行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改變整個班集體的學風。
(三)導師制培養體系全過程服務于本土企業,加深校企合作
在以往的頂崗實習過程中,僅僅只是企業與學生的對接,忽略了專業教師的核心作用,然而專業教師才是陪伴學生大學生涯的關鍵人物,通過以導師為主的工作室搭建,可以加深企業、教師、學生三方面的緊密聯系,這是一種“共贏”的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可以深入校企之間的合作,不僅僅只是人才共享方面的合作,畢竟單純的通過學校為企業輸送人才,其實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由于學生的專業能力的不扎實,反而降低了企業對學校的依懶性,所以通過強化校企項目的合作,以解決企業的實際需求為目的作為出發點,培養實用性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更適合企業。
四、導師工作室實施效果
“導師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以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工作室項目任務,學生作品在執行過程和完成度方面大大改善,團隊運作的網站運營項目情況良好,學生明顯對這種學習成果明顯的培養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以工作室為平臺,以賽促教見成效。學生參與了多項省市級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生對通過工作室獲取的專業能力感到興奮和自豪。3.從畢業生自主創業、選擇就業和崗位發展的不同層面反饋的信息看,企業對工作室模式培養的專業能力強的學生滿足度提高,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贊賞,工作室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專業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十分有效。
五、導師工作室的發展規劃
導師工作室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問題,比如專業教師的技術能力如何進一步提升;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管理制度上如何將學分以及積點植入到工作室項目完成考核中,讓學生執行項目時無后顧之憂;團隊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企業師資如何深入融入校企合作項目中;科研與教學過程如何深度融合;教學成果如何檢驗等問題,這些都是導師工作室未來待解決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導師工作室的創建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畢竟本身是合理有效的,我們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將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更長遠的規劃:
(一)工作室項目考核機制可否與課程學分互換
傳統的學分獲得一般都是通過課堂教學考核完成,然后就目前教學改革發展趨勢,更強調的是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相關學分考核制度并沒有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相關制度依舊采用老辦法,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工作室運營過程中,仍在進行常規課堂的學習考核,所以,能否建立工作室考核相關制度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充當學分,這將改變原有的學分考核機制,是一種大膽的創新型嘗試。
(二)是否可以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工作室集群
目前電子商務專業導師工作室是根據行業方向進行創建,比如網站運營工作室、新媒體工作室、美工視覺工作室等。工作室之間的工種或者承接的項目任務存在一定的共性,完全可以以工作室集群的方式存在,完成綜合類的電子商務項目,創建更具特色的電子商務專業工作室集群。
(三)是否可以營造專業導師團隊,以企業的方式來管理運營
目前導師工作室的運轉,由于受到正常教學和學生工作條線的影響,在時間上受到了限制,仍然不能按照企業工作時間來進行模擬經營管理,所以長遠規劃上,能否讓工作室運營更專業化、企業化仍有待驗證。總之,我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重點就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學生“學中做,做中學”,為企業提供實踐型、應用型、職業型電子商務人才。構建導師工作室,引入真實項目,結合行業需求,制定了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整個方案不僅可以實現“以項目實踐促進教學”,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又可以進一步挖掘和探討專業工作室與企業深度合作的可行性,從而總結出一套以工作室為平臺的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導師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是未來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葛建偉,周箭,劉聰聰.導師工作室制創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7(8):236-237.
[2]王晴晴.環境設計專業工作室“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48):166-167.
[3]沈萍,黃偉,夏曼,等.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55-57.
作者:陸俊 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