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電工電子教學探索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黨的以來,政策指導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相關培訓體系,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種形式。中等職業院校的電工電子課程,作為我國工業科技發展必需的供電及機電相關基礎建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更應該做好生產與教學相結合,工廠與學校給相結合,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藍金領”、更多的大國工匠,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本文將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做分析整理,剖析現階段電工電子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改進措施。
各類職業學校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為社會輸送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型人才。然而,現階段電工電子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重理論知識輕實踐操作,致使新走向社會的畢業生普遍存在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弱,對單位生產時的安全作業有很大不利影響,更不能很好地發揮職業院校的教育作用。鑒于此,我們應當深入剖析中職教育中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到解決方案,由教學制度開始,自上而下地探索教育教學新模式,真正發揮職業教育教育價值,為我們工業科技的發展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1-2]。
一、發揮教學制度的決定性作用,改善職業學校生源質量
眾所周知,現階段職業學校都面臨一個生源質量下降的不爭事實,面對這一情況,我們除了從教學模式上找突破口,也可以從教學制度上采取相應的舉措。例如,可將同一專業不同情況的所有學生進行分班差異化教學,例如在第一個學期之后,根據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水平以及理論和實踐一體化課程的學分情況,進行分班再授課,可分出精英班、特長班、興趣班等,即施行班級分層的班級分配制度,以達到差異化教學的目的,打造精英團隊,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從根本上改善生源質量。
二、根據課程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
教學應當是一門藝術的科學,而優秀的教育策略一定是教學效果的催化劑。在面對高職院校生源良莠不齊,面對各種不同的學生團體,我們應當在教學法的選擇和運用上做到靈活多樣和因材施教。
(一)使用模塊化一體化教學,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電子電工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訓兩大部分,然而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教學要求與目的全然相同,因此就要求授課教師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達成教材目標,還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好地使其領受要領。傳統教學方式組織實施電子電工課程,是將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分開進行,相對獨立,對于知識水平較低的學生不利于接受和理解。所以,我們可嘗試將實訓課和理論課程合并,按照每章節的知識點分成幾個大模塊,在做好學生預習的前提下,要求學生觀看并記憶,授課教師針對實訓項目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領進行演示和操作之后,學生回到自己的操作臺進行相關課程的實踐練習。比如,在講解不易理解相對抽象的電動機正反向控制電路時,教師可采用一邊講解示范一邊請學生安裝操作連通電源的教學形式,當學生親自操作并看到試驗的過程后,自然明白了電動機在不同情況下的轉動方向。這樣,學生學起來有興趣,還能夠積極地將抽象難懂的理論在操作中進行深入理解并運用。
(二)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亦是如此,應當教給學生動腦的技巧,而不是只告知其動手的方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秉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身份,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論證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切身體會其中的工作原理與奧妙。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做題的思路和操作有錯誤時,只要不是會導致危險性的錯誤,教師可以不馬上否定,更不要急于給出正確答案。這時,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具體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思路上或做法上的辨析,必要的時候建議他們查找資料,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實踐證明,通過這樣啟發式的教學,學生養成了動手和動腦的習慣,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在自身的職業生涯中也會得到可持續性發展,將來走向工作崗位也獲得單位的青睞。
三、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
首先,教師在授課之前應當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了解其課程特點。面對中等職業院校的電工電子課程集應用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特點,必須教會學生掌握3種基本學習方法:①教會學生能對專業書籍有自主閱讀理解的能力。書本中長篇的敘述里學生要學會找關鍵詞、句的方法,將電工電子理論的概念、原理、公式和結論等文字進行精煉劃重點并理解記憶。②教會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出要研究的具體問題,再進行大概性的講解。明確思考的方向;接著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實施實驗、進行討論,最后再進行小結。③教會學生能對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學生首先明確一點:今后的工作崗位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書本中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所以需要學生學會運用書本知識去靈活解決實際問題[3-4]。其次,我們都知道,面對不同的學生來源,我們可以使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例如,有些成績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有些知識基本功較差但是動手實踐能力很強的學生,授課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動性作用,讓具有不同學習優勢的學生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相互借鑒,各自掌握適合自己的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學好現有課程,還為將來自己的發展和知識的再更新打好學習基礎。
四、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電子電工課程學習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影響整個職業教育的發展,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發展也不利,我們面對這些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首先應當轉變觀念,從教學體制、課程特點、教學方式上進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嘗試。進而大大提升此門課程的教育效果,強化中等職業學校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葛翱銘.電子電工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與探究[J].中國標準化,2019(20):117-118.
[2]羅正華,熊艷.基于中高職一體化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開發及應用[J].教育科學論壇,2018(Z1):69-72.
[3]蘇敏.電子電工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與探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251-252.
[4]易凱,黃廣才.電子電工實訓教學創新與實踐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9):288-289.
作者:毛潔秀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