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勵志格言警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生活之樹是常青的。
2、凡不是就著淚水吃過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3、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斗。
4、一杰出的哲學家說,建筑是凍結了音樂,許多人對他的這個說法搖頭,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相信沒有比這個巧妙的思想換一種說法更好了,那就是把建筑叫做無言的音樂。
5、誰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6、在眾人面前作冗長的演說而又不恭維你的聽眾,就只會引起人們的厭惡。
7、每一秒鐘都應該有所創造。
8、對真理的熱愛就體現在:知道怎樣去發現和珍惜每一件事物的好處。
9、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10、斗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11、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12、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13、真理是一支火炬,而且是一支極大的火炬,所以當我們懷著生怕被它燒著的恐懼心情企圖從它旁邊走過去的時候,連眼睛也難睜開。
14、看出錯誤比發現真理要容易得多;因為謬誤是在明處,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則藏在深處,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發現它。
15、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是長在綠枝上一樣。
16、獨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17、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18、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19、你若要喜歡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20、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21、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22、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23、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
24、雖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卻是微乎其微。因為人生是短暫的,人的命運是有限的。
25、關鍵在于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隨時隨地地碰見真理,并把它吸收進來。
26、事業最要緊,名譽是空言。
27、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難的時候,賢人看起來容易;而當蠢人感到容易的時候,賢者就感到困難。
28、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29、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大的是人類的心靈,其中通往女人心靈的通道就是
30、我的遺產多么壯麗、廣闊、遼遠!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
31、并非語言本身有多么正確,有力,或者優美,而在于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的力量。
32、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家的天梯。
33、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34、一個鐘頭有六十分鐘,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分鐘。明白這個道理后,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貢獻。
35、友誼只能在實踐中產生并在實踐中得到保持。
36、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極大的錯誤。
37、我們比較容易承認行為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而對于思想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則不然。
38、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
39、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世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40、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41、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42、就科學來講,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一、我市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設立專司機構,明確職能定位。2004年市政府發文成立了**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國產局),正縣級事業機構,掛靠市財政局,由市財政局副局長兼任國產局局長。市國產局編制12人,內設綜合、產權管理、資產評價三個科室,從而明確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主體。市國產局作為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專司機構,按照統一政策、分級管理的原則,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對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同時,在職能定位上,將其定位在延伸財政職能上,資產管理工作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來進行。
(二)推動資產的整合。在保證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對資產優化整合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資產使用效益的主要方面。市本級先后啟動了行政中心、建設大廈、文化藝術中心、老干部活動中心等重點資產整合項目。通過這些資產整合項目的實施,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機關辦公條件,又整合了大量的閑置房地產,從而激活存量資產,實現保值提效。通過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拓寬了財政收入渠道,增加了地方可用財力,實現了資產管理和資金管理的有效結合。近幾年,通過統一管理國有產權,對國有資產統一整合運營,全市累計實現國有資產收入5億多元,
(三)改革國有資產的配置模式。在全市初步建立了資產構建預算制度。資產購建預算是從源頭上管理資產“進口”的主要環節,是規范資產配置,實現資產配置科學性、均等性、計劃性的重要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是部門預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資產構建預算從制度層面可以有效解決在資產配置上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失衡性,減少了盲目配置、重復配置,節約了財政資金,是“**模式”一個重要亮點,在全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會議上交流推廣。
(四)實行產權集中管理。市政府授權市國產局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產權集中統一管理,將原來市級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房屋所有權證》、《國有土地使用證》集中收繳到市國產局,由市國產局代表市政府擁有市級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全部國有資產的產權并對所管資產行使產權管理、收益管理和財務管理權,對單位辦公用房實行余缺調劑,徹底杜絕和防止因所有權不明而引發的各種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產權變更后各占有使用國有資產的行政事業單位只有資產使用權,沒有資產處置權,有效的解決了資產分散管理中存在的隨意處置國有資產的問題。
二、改革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我市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改革深化中遭遇瓶頸,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目標定位。我市的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當初是以資源整合為切入點的,是以保值提效為目標的,是在整合置換中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效益,增加財政收入。因此我們的工作重心在整合置換上,市政府還就此下發了三年整合規劃。盡管規劃中提出了宜租則租、宜處置則處置,宜開發則開發的運營思路,但作為運營主體的資產開發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從目前的情況看把目標僅僅定位在整合上是不能把資產這篇文章做大的,必須把目標定位在經營上,通過有效的經營,把文章做大。
(二)體制束縛。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政府,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是政府授權管理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一個行政機關,不具備投融資資格,也不具備經營開發資格。由于缺乏一個對資產有效經營的平臺,因此無法對資產開展有效的經營。因此要適應新形勢,把資產經營這篇文章做大,就必須搭建一個公司化的經營平臺,實現對資產的有效經營。
(三)思想解放不夠。這幾年改革過程中我們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國有資產,也考慮到開發經營,但由于擔心不符合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要求和規定,擔心過度商業化,會增大政府風險,因而,讓猶豫禁錮了我們的思路,捆住了我們的手腳,制約了我們的工作。
三、深化我市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
(一)、我市資產基本狀況
資產經營的基本思路
金融危機爆發后,擴大內需保增長的任務十分繁重,特別是我們**以投資帶動為主要特征的增長方式,在突破發展中保增長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對資金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充分運用所擁有的資產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重心,把把工作重心由過去的以整合為重點,轉向以全面經營為重點;把運營方式由以置換為重點轉向開發、轉讓、出租并舉,有形資產、無形資產、資源性資產經營并重的軌道上來。對于目前具備通過轉讓、開發、出租進行直接經營的房地產可直接開展經營,對于目前不具備直接經營條件的房地產,可通過房地產抵押融資的方式,實行買地開發滾動經營,或者以直接投資的方式進行資產經營,使所有的房地產都能夠成為政府可經營的資本。實現真正盤活國有資產,實現資產資本化,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實現資產經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經過有效運營,力爭五年內為市本級建設融資3--5億元,全市實現國有資產收益10億元以上,其中市本級5億元以上。
(三)加快體制轉變,構建經營平臺
調整管理體制,構建經營平臺,是實現資產資本化,對資產進行有效經營的基礎。因此,我們建議成立**市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將市本級的行政事業資產整體打包,以劃撥過戶、授權經營或參股等形式注入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同時將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更名為“**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實行市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與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由市公共資產管理局行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職能。由市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行使管資產的經營、開發、融資、投資職能。使公共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具有投融資、經營開發、物業管理三個資產經營平臺的功能,其運行目標為:
投融資平臺
打造成我市繼城司之外的又一重要融資平臺,利用國有資產,以抵押擔保的形式,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方式,吸引各種社會資金進入重點建設領域。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抵押貸款。以國有資產整合為基礎,在充分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以資產作抵押,加強同國家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形成以銀行貸款為基礎,其他金融機構資金為補充的信貸融資格局,為政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融資服務。
三是開展股權合作。對于關乎全市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競爭性領域項目,資產投資運營公司代表市政府和市財政(國資)局作為出資人,用市場化方式對此類項目的市屬國有股權進行管理,依照《公司法》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
四是啟動民間借貸。對項目不大、有營利的項目可鼓勵干部職工入股,募集項目發展資金。但此方式籌集資金量少,風險大。
五是積極發展多元化融資體制。特許經營權是政府重要的無形資產,因此在項目建設上可運用“建設—經營—轉讓”的方式,即BOT模式進行融資。它是指政府和項目發起人簽訂特許權轉讓的協議,由項目發起人組織成立的項目公司承擔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的任務,同時,在規定的特許期內,擁有該項目的所有權并收取費用,用來償還項目的債務,并獲得預期的投資回報。在特許期結束后,項目將無償移交給政府。利用這種形式,對于我市自有資金匱乏,但同時具有機遇優勢、項目優勢的實際情況,可以以此引進資金,擴展籌資渠道,增加籌資規模,切實解決建設資金供需之間的矛盾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經營開發平臺
按照宜開發則開發、宜處置則處置、宜出租則出租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現有資產,繼續促進資源優化整合,加快開發經營,擴大投資范圍,實現資產增值。經營開發平臺主要職能為:
一是資產經營的載體和主體,負責資產開發、轉讓、出租等經營業務。
二是負責對原政府部門投資舉辦的經濟實體進行整合,并對其實行集約化、集團化、規模化經營,充分發揮資產的規模效益。
三是進行自主開發。對增值潛力大,開發價值高的項目,實行自主開發,以實現國有資產收益最大化。對有的資產可按照開發--轉讓(出租)的方式進行經營,對有的資產可按照抵押--融資--收購(征地)--開發--轉讓(出租)的方式進行經營。
四是夯實公司職責。按年度簽訂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書,通過規范資產運營,建立國有資產補償機制,向財政上交國有資產收益、按期收繳國有資產占用費、土地出租收益金和利潤等手段,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的運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物業管理平臺
一是為行政事業提供統一規范的物業服務,維持辦公資產的簡單再生產(資產維護),節約財政支出。
二是公平參與物業市場競爭和經營。
需要配套的政策
一是成立**市公共資產運營投資公司,并將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更名為“**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兩套機構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1、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安全是職工的生命。
2、疏忽一時,痛苦一世。
3、創新突破穩定品質,落實管理提高效率。
4、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5、防微杜漸,警鐘長鳴。
6、專管成線,群管成網;上下結合,事故難藏。
7、留一生安全給自己,送一份平安給家人。
8、制度不全,事故難免。
9、天長地久有時盡,推行無絕期。
10、安全來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1、愛企如家,愛崗敬業,遵章守紀,團結合作。
12、走平地,防摔跤;順水船,防暗礁。
13、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
14、思一思研究改善措施,試一試堅持不懈努力。
15、繩子斷在細處,事故出在松處。
16、培訓教育做徹底,公司經營好管理。
17、想要無事故,須下苦功夫。
18、入海之前先探風,上崗之前先練功。
19、管理基礎打得牢,安全大廈層層高。
20、安全是朵幸福花,合家澆灌美如畫。
21、事事及時做,一日勝三天。
22、事前多檢討,事后少煩惱。
23、你思考,我動腦,改善問題難不倒。
24、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25、產品質量無缺陷,顧客服務無抱怨。
26、求快不求好,事故常來找。
27、實施安全生產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28、倉潔料齊數量準,紀嚴律明物控順。
29、用戶是上帝,下道工序就是上帝。
30、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間麻痹。
31、品質你我做得好,顧客留住不會跑。
32、安全是最大的節約,事故是最大的浪費。
33、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
34、事故隱患不除,等于放虎歸山。
35、廣泛動員,狠抓落實,群防群控。
36、質量是安全基礎,安全為生產前提。
37、筑起堤壩洪水擋,練就技能事故防。
38、企業是我家,環境靠大家。
39、見了違章嚴批評,道是無情卻有情。
40、船到江心補漏遲,事故臨頭后悔晚。
41、遵章守紀光榮,違章違紀可恥。
42、毛毛細雨濕衣裳,小事不防上大當。
43、檢查記錄要可靠,統計分析才有效。
44、群策群力科學管理,戒驕戒躁杜絕事故。
45、你對違章講人情,事故對你不留情。
46、治病要早,除患要細。
47、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48、精益生產,從生產時間中節分縮秒。
49、不怕千日緊,只怕一時松。
50、萬千產品堆成山,一星火源毀于旦。
51、綠葉底下防蟲害,平靜之中防隱患。
52、疾病從口入,事故由松出。
53、防護加警惕保安全,無知加大意必危險。
54、反違章、除隱患、保安全、促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55、勞動創造財富,安全帶來幸福。
56、要認真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穩步促進安全形式好轉。
57、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58、災害常生于疏忽,禍患多起于細末。
59、驕傲自滿是事故的導火線,謙虛謹慎是安全的鋪路石。
60、健康發展,穩抓質量力生產,注意安全!
61、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
62、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63、忽視安全抓生產是火中取栗,脫離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撈月。
64、產品若要無缺點,全面品管不可免。
65、細心精心用心,品質永保稱心。
66、預防保養按時做,生產暢順不會錯。
67、人人講安全,安全為人人。
68、安全人人抓,幸福千萬家。
69、沒有市場不景氣,只有腦袋不爭氣。
70、安全帽擋住飛來的橫禍,呵護寶貴生命。
71、鏡子不擦試不明,事故不分析不清。
72、誠信求昌,以德興企,以義興利。
73、質量是成功的伙伴,貫標是質量的保障。
74、重視安全碩果來,忽視安全遭禍害。
75、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76、莊稼離不開陽光,安全少不了規章。
77、遵章是幸福的保障,違紀是災禍的開端。
78、好鋼靠鍛打,安全要嚴抓。
79、時時尋求效率進步,事事講究方法技術。
80、質量是安全基礎。安全為生產前提。
81、與其事后痛苦流涕,不如事前遵章守紀。
82、常添燈草勤加油,常敲警鐘勤堵漏。
83、多看一眼,安全保險;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84、優化生產工序,提高生產效率。
8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滿門,講安全人人健康樂萬家。
86、人人講安全,家家保平安。
87、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88、廣泛開展安全活動,深入貫徹安全生產法。
89、抓基礎從小處著眼,防隱患從小處著手。
90、光明正大,團結一致,禮貌謙讓,奮斗向上!
91、別用鮮血換教訓,應借教訓免血淚。
92、加強現場工序管理,嚴謹過程因素控制。
93、寧繞百丈遠,不冒一步險。
94、節儉不僅是一大美德,而且是一大財源。
95、安全花開把春報,生產效益節節高。
96、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事故。
97、做無差錯能手,向零缺陷邁進。
98、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亂。
關鍵詞: 中職英語 德育滲透 中職生
中職學校的多數學生缺乏自信、學習基礎差、缺乏對師長的尊重和理解,如果采取中學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中職生,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自然巧妙地將德育內容寓于具體教學過程中,使良好的德育素養在學生的品德形成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筆者從以下四點談起。
一、言傳身教,進行養成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必須先自己有德,成為“以德育人”的楷模。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如愛崗敬業、以身作則、關愛學生,對待中職生應投入情感,關愛、呵護這些問題學生,從而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主動愛護、主動接近學生,清楚他們的自卑感、畏懼感、孤獨感;了解他們的家庭、學習、個性;善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激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教師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和素養影響學生,讓他們知道是非對錯;用溫暖的心和鼓勵的言語融化學生恐懼自卑的心,讓他們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吃透教材,寓德于教
現行的職業英語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富有時代氣息,旨在提高中職生的人文素養、職業素養,陶冶其情操。教師應把握學科特點,把日常交際、課文故事等作為載體,選準切入點和結合點,靈活巧妙地將德育教育融入英語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當代社會的道德規范:時間紀律觀念、做人的基本道理、職業規范及環保意識等。
如教學Unit4“Time Speaking”環節時,結合課本圖片、詞匯,讓學生改編對話進行日常交際:
A:What time is it?
B:It’s 6:10./It’s 21:40.
A:It’s time to get up.I usually get up at 6:10./It’s time to go to bed.
簡短的對話讓學生明白自身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結束課堂時,讓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A Gift from Grandpa,感受遵時守時的重要性。筆者將文中的“No matter what to do,just do it on time”再次引入課堂,這樣在學生訓練口語的同時,強化時間紀律的重要性,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品德的引申教育對學生職業生涯規范、專業技能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意義。在學習“The story of Florence Nightingale”時,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及提問,了解南丁格爾的主要事跡(Why was she called“The lady with the Lamp?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her?),讓學生明白南丁格爾對人類護理學的貢獻及其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此,教師將其護士的職業規范引入課堂,這對護理專業的學生是一種鞭策,對非護理專業的學生也是一種職業操守的教育。
將教材中的對話、交際用語、課文故事加以引申,使這些良好的道德規范、日常的禮貌會話等滲入課堂,融入學生的心理,表現于平日的行動上。
三、利用格言進行德育滲透
格言精辟深邃,能闡發真理,陶冶性情,激勵上進。在英語教學中加以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陶冶。
1.恰當使用教材中的格言。
高一教材課本“More Information”一欄中出示了一些關于時間、學習、勵志等格言,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情況,讓學生有選擇地記憶背誦。
2.結合課文教學和閱讀指導,使用格言警句,進行啟發激勵式教學。
高一下冊Unit3“English Study”,“Learning English”中講了中職學校畢業生為了適應工作需求,努力學習英語,最終能用流利的英語服務顧客的故事。在文中,學生不僅學到了如何學習英語的方法,關鍵是被這些和他們一樣的學生的學習精神感動,同時了解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敬業精神。課文最后告訴學生: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筆者此時引入新的格言:A man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No pains,no gains.Genius is nothing but labor and diligence.通過這些簡單熟悉的格言,激勵鼓舞學生。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教學中筆者常常會利用這些格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用這種教學法,學生提升了學習動力,凈化了內心世界,明白了做人準則。
四、利用學生節假日進行德育滲透
節假日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資源。課堂教學中遇到相應的節日,筆者會與學生溝通感情,互祝節日,并將其延伸。如在International Labor Day來臨時,筆者利用視頻把不同行業勞動模范的工作畫面呈現出來,觀察學生的表情,發現這些素材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然后提出問題:Do you respect them?Why?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m?Do you want to be a person like them in the future?How can you be like them?所有問題的設置都沒有離開引導學生對積極的勞動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思考。學生的表達雖不流暢,但從斷斷續續的詞匯能體會到學生對勞動的重新認識。又如The Spring Festival來臨時,筆者引入傳統節日――春節,讓學生感受節日的氛圍,體會那么多游子回家過年的意義,體會父母期待、家人團聚的意義,在這里可以引申到做兒女的應常回家看看,引申到感恩父母。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多年,德育一直是筆者最重視的一個內容。因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成只有科學文化工作知識的人,更應該是樂觀向上、有責任感、有愛心、有良好職業規范的技術型人才。要想德育在教學中更有效地滲透,就要求教師有良好的道德素養,言傳身教、寓德于教,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禮,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九俊.學科育德不知在說教中.中國教育,2010.10.
關鍵詞:特色;積極;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9-275-01
班級是學生最重要的成長環境之一,班級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葉瀾教授提出:要“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生命力”,提倡班級要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班級建設就是要營造這樣的精神家園。通過多年來班主任工作的總結和對其他老班主任的學習,我正在努力讓班級充滿生命力,具體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一、構建有特色的班級物質文化
教室是學生的第二家園,教室的過于蒼白,會讓人感受不到生命的氣息,我經常跟學生說:“你們是班級的一員,大家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每個人就好象是家人,班級就是你們溫暖的家。讓大家因你的存在而幸福,讓集體因你的存在而更優秀。”我發現,整潔明麗、布置精巧的教室的班級,它的班風學風好,正氣足,學習氣氛濃厚。所以我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動手布置自己的班級。為此,我引導學生做好四利用:
1、利用好黑板。開學之初,同學們就在班級前面的黑板邊上醒目的地方開辟了一塊兒小陣地――每日格言,由值日班長負責,每天更換,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座右銘,同學們都爭相提供更深刻更有內涵的名言警句,不但激勵了自己,同時也感染了其他的同學。
在后面黑板上,是具有班級特色的板報,由板報小組負責,按照學校要求的主題及時更換,并在上面開辟了具有特色的板塊:水粉畫比賽、生活趣事、學習心得、個人見解等欄目,給每個同學展示個人特長提供了機會。
2、利用好教室四周墻面。教室的正面墻上懸掛國旗,側墻上設置評比欄、布置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學生作品以及作業展覽等。后面墻上,貼著入學以來同學們獲得的獎狀,使一到班級的同學們第一眼就看到很鮮艷的紅色獎狀,激勵著每一位同學,讓每一位同學們隨時警醒自己,應該為班級的發展而努力。
3、利用好教室的空地:為了使班內充滿勃勃的生命活力,我為班級買了一盆海棠花,帶動了好多同學為班級獻花,水瓶蘭、鴨腳木、橡皮樹等綠色植物,使教室生機盎然,不但美化教室環境、凈化教室空氣,陶冶學生情操,還利用了教室后面的空地,使平時下課同學之間打鬧的地方變成了一個小花壇,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很多同學主動要求對植物包干負責,要使班級成為花園式班級,這樣一塊空地就成為了一種教育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使同學們時刻感受著生活的蓬勃朝氣。
二、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文化
1、心靈之花。前面我提到的每日格言,――我們把它稱為“心靈之花”,由學生自己設計圖案,值日班長負責填寫,內容是勵志的、奮進的、有哲理的、含義深厚并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給學生以啟發和鼓勵,讓學生在這樣的精神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受到積極的影響。
2、班規班訓、班級公約。開學之初,我就發動全班同學積極參與,共同得出我們的班訓――團結、進取、勤奮、求實,因為團結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進取是我們追求的信念,勤奮是我們成功的保證 ,求實是我們做人的標準。這是由同學們的集體智慧寫出來的,也是發自他們內心的感想。另外我們還一起制定了班級公約,讓學生知道了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合格的班級分子,這些都放在班內最醒目的宣傳欄內,時刻警醒著學生的一言一行。
1、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2、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4、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6、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7、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達·芬奇
8、勤勉,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動。——富蘭克林
9、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10、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11、三思而后行。——《論語》
12、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禮記·學記》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1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16、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17、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19、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20、學不可以已。——《荀子》
21、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2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24、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2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26、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27、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28、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晉·葛洪
29、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30、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雨果
31、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32、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3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35、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36、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3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38、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3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40、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4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2、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
44、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45、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47、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48、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
一、把孝“寫美”,彰顯孝德育人的藝術性
1.校史文化環境。“三風一訓”文化宣傳欄,涵蓋學校整體的辦學理念構架;校訓文化藝術長廊,包括崇孝、勵志、篤學、求真、至善五個主題;校史文化長廊,分學校歷程、歷任校長、校徽校歌、荏苒時光、今日新顏等八個篇章;榮譽墻,全面展示學校辦學成果。2.孝德文化環境。立足“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建設孝心文化長廊;整合學校孝德行為規范和貼畫校本課程,建孝德文化藝術走廊;以說孝、學孝、行孝、弘孝為內容,建孝德文化長廊;以“教學生六年,想孩子一生”為主題,建教師風采欄。3.書香文化環境。建書香文化藝術走廊,展示“一詩一畫”主題貼畫作品;建書香誦讀長廊,推薦背誦80篇優秀詩文;建書香閱讀長廊,推薦學生課外讀物;建書訓文化長廊,宣傳讀書的格言警句。4.少先隊文化環境。建設榜樣少年宣傳櫥窗,榜樣之行宣傳欄,榜樣評比欄,安全、禮儀知識長廊,紅領巾風采走廊,少先隊文化走廊等。5.班級文化環境。每個班級設有特色班牌、榮譽臺、文化展臺、班級風采欄、少先隊展臺、圖書角、班訓、讀書格言。
二、把孝“寫正”,完善孝德育人的系統性
1.編寫系列教材。以貼畫藝術教育為內容,相繼開發“貼中顯智慧”低、中、高年級三冊校本教材。以“潤德無聲”為主題,匯編三冊孝德文化讀本。成功拍攝三冊學生孝德行為養成教育系列視頻教材。完成三冊孝德行為養成指南編印工作。每學期出版、發行兩至三期《梅山朝旭》校刊。匯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德文化集錦和文化手冊。2.創建特色載體。以孝德為主題,改版升級校園網站。在福建省教育廳網站上創建“南平市東山小學學科帶頭人工作室”。以貼畫藝術為載體,開展書香貼畫、孝行貼畫等主題貼畫和親子貼畫藝術創作活動。嫁接地域文化,把孝德文化與延平南詞、戰勝鼓、十番音樂等地方藝術結合起來,讓孝文化以表演形式呈現舞臺;把孝德文化與延平民間故事、兒歌、童謠結合起來,讓孝文化以文學內涵走進學生的視野。3.開設孝德講堂。學校有孝德大講堂,每月邀請專家進校,面向學生、家長、教師開展孝德、育兒、教學等方面的知識講座。每個中隊開設孝德小講堂活動,利用少先隊活動課前15分鐘時間講身邊的孝敬、勵志、友愛等主題故事。開辟每天下午進校20分鐘的紅領巾廣播站播報欄,包括新聞之窗、孝德故事、好書推薦、名篇賞析、快樂分享等。在每周一升旗儀式上,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每周不同演講主題,由各中隊優秀少先隊員演講,或邀請校外輔導員、綜治副校長等演講。4.開展經典誦讀。創編學校孝德行為規范,包括孝敬篇、感恩篇、自律篇、治學篇和處世篇,被稱為現代版的《弟子規》。把孝德行為規范制作成音樂誦讀作品,融入古代禮儀,配上體操動作,編排孝德行為規范室外和室內兩套操,把育德、健體、誦讀和音樂教育四者有機結合。制訂《東山小學學生課外閱讀和積累實施方案》,認真實施,定期考核,真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鼓勵學生利用課間時間,背誦書香誦讀長廊、書香藝術走廊上的詩詞,讓詩的背誦游戲成為校園里亮麗的一道風景線。5.組織孝行實踐。成立孝敬日,布置師生完成孝敬作業。成立由優秀教師、學生、家長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定期深入校園、社區開展服務活動。從孝德志愿者隊伍中選取優秀學生,組建36名學生規模的校園小小講解員隊伍,隨時為領導、來賓和同學們講解校園文化。結合節日開展“慶三八”、“迎六一”、運動會、書籍捐贈、書法比賽、主題隊會等活動。成立11個紅領巾社團,每個社團每周開設一節專業輔導課。6.深化孝育研討。以“孝”為主題,以“真”為線索,提煉系統的辦學體系,努力實現“辦孩子喜愛、家長向往、教師自豪、社會滿意的學校!”孝德架橋,著眼于個體,依托中隊,攜手家庭,聯合社區,實現“三位一體”合力育人網絡體系。結合例會微訓、教研組活動,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把孝德文化融入學科教學中,促進課程資源的再生成,拓展課程外延,豐富課程內涵。成立家長委員會、親子俱樂部,用好一學期兩次家長會時間,定期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知識培訓,開展“孝德育兒”經驗交流會。
三、把孝“寫實”,實現孝德育人的廣泛性
關鍵詞:母語;日語;環境;難易;快樂;教學法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其使用者經過漫長的歲月總結歸納出來的精華。語言是技能。技能就有難易之分。所謂難易,是學者的感受。只要是生理機能健全的人都不會說母語難學。之所以不說母語難學,是因為他沒有把它當做技能來學。而是當做一種生存的手段或方法。作為教授第二語言的教師的作用不是僅僅教授語言中必要的數據和單詞,而是更要教授其語言之精神,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行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感受不到是在學習技能,而是在學習生存的手段或方法。由此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學習日語完全可以“笑著進去,笑著出來”。
一、母語式教授日語,日語不難學
只要是生理功能健全的人,誰都會說一口流利的母語。這是因為我們身邊到處都是學習母語的氛圍和環境。如何將母語似的學習環境帶到日語教學中?其實這是一個認知問題。一方面是學生的認知:要把日語當做母語來學習。另一方面是教師的認知:要盡可能營造母語似的教學環境。學生和學習環境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
近年來,科學家對人腦的成長發育過程進行研究后得出的結論是:嬰幼兒期學習第二種語言時,與母語共用一個腦區域。而少年期之后學習第二種語言是分別使用兩個截然不同的腦區域。西蒙斯是世界最具影響的著名語言研究專家之一。他和同事在美國得州大學休斯敦醫療中心使用探測大腦神經活動的腦磁圖,研究兩種語言在人腦中的活動情況后也得出“人人都有多語言天賦”的結論。他們還在美國《 神經外科 》雜志上發表了有關雙語腦神經活動的論文。實驗對象包括不同年齡的各行各業的人。在實驗過程中,讓實驗對象交替地聽、說英語和西班牙語。他們的測試表明:在聽、說不同語言時,實驗對象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分別被激活。也就是說,英語和西班牙語分別使用人腦的不同區域。由此可以說,外語教育最好從小與母語學習同時開始。但是,學習者倘若錯過了所謂的語言學習最佳年齡,是否仍然可以像母語一樣掌握第二種語言呢?實踐表明:只要方法得當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一)營造物質環境,提高學生認知和口語能力
所謂日語物質環境,是指在學生的各個活動區域布置成日語環境。如日常用品、裝飾品等都寫上日語。還要把教學的一切空間和時間都“變成”日本的環境。同時,物質環境的創設應當與所學日語內容相匹配,靈活多變。這樣學生就會每天都在這個區域或空間進行活動,潛移默化地感受日語的魅力。讓這些多姿多彩的實體實物在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并激發著學生口語交往的欲望。教師引導學生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三、五人一起“玩”。誘發與調動學生主動說、搶著說、隨便說的積極性,讓他們的表現欲望在心理上得到滿足。比如教授“車(くるま)”這個詞時,就把與“車(くるま)”有關的詞都“擺”在那里。像“赤い”、“青い”啦,“好きです”、“嫌いです”、“行きます”、“來ます”等等。讓學生用這些詞隨便說出自己想說的句子。“これは赤い車です。”“その車は青いです。”“私は車が好きです。”“私は赤い車が好きじゃありません。”“私は青い車が好きです。””私は車で學校に來ます。”等等。又如,教授季節內容,就在墻壁上粘貼春、夏、秋、冬等不同季節的景色圖。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就如同嬰幼兒一樣耳濡目染感受到了有關信息和知識。再讓“幼兒”把有代表季節的花草、動物等圖片貼到相應的季節圖上。同時用這些詞匯造句或做小作文。手、腦、眼、耳,各種感官同時并用。這種幼兒似地“呀呀日語”,母語似的日語環境,在實際應用教學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創造游戲環境,提高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
游戲就是玩。玩就是放松心態。玩是人的天性。腦部健全的人要玩,腦部不健全的人也想玩。嬰幼兒在學習語言時是從玩開始的。利用人的天性,調動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挖掘每個人的語言潛能,是提高學生日語認知和思維能力的必要手段。教師在確定這一教學法后,首先在組織游戲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設計不同游戲內容,以激發學生參與日語游戲及運用日語口語交際動機。著名語言學家本杰明.沃夫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了語言決定論的假想“語言本身決定人的基本思維。”如何將這種語言學習轉換為思維學習,也是教師應該研究和探討的。
筆者在日語教學中“創造”了許多有趣的“游戲”。其中一個游戲叫“智能日歷”。這是用日歷來教授學生學習日語日期、星期、顏色等單詞和表達方式的游戲。在讓學生“玩”這個游戲前,我先做了一個實驗。我把學生分別安排在兩個教室。在同樣的時間內,要求學生掌握同樣的23個日語單詞。我讓A組學生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背誦單詞。我為B組生設計了這個“智能日歷”。
筆者制作一個大大的日歷貼在教室的墻上。每個日期下面沾上一個口袋。每個口袋里都裝著一張白色的卡片。卡片背面都畫著不同顏色和不同的圖案。而且卡片裝進口袋時,其顏色和圖案是有規律的。比如:日期的顏色是紅、綠、藍、黃、紅交替裝入。如果昨天是紅色,我向學生提問:“今日のカードは何色ですか?”學生回答:“今日は緑色です。”……學生掌握了這種游戲方式,也就學會了顏色、日期、星期等日語單詞和日語表達方式。這個實驗結果是:A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只記住了3/4的單詞;第二天只記得第一天記得的1/2單詞;一周后所記寥寥無幾。而B組的同學,當天全部掌握,并在一周后仍然全部記憶猶新。由此可以說游戲似的教授法符合了人的天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參與、思考,學會的東西印象深刻,甚至是難以忘懷。這樣的學習方式沒有年齡之分。而從效果看年齡大些反而記得更扎實。也許是理解力更好的緣故吧。
二、拓展式教 授日語,日語不難學
按照傳統日語教學法或是傳統日語教材,幾乎都是為了講解語法而設例句。但句與句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也就更談不上單詞的擴展和句子間的環環相扣。這樣教授下,學生必然會覺得干癟枯燥,難以掌握。隨著教學的深入和日語語法的加深,久而久之學者逐漸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放棄繼續學習。然后得出結論:日語太難學了。
筆者在教學中為防止此類狀況發生,做到舉一反三、拓展式教學。如將「文化(ぶんか)「化學(かがく)「學習(がくしゅう)「學生(がくせい)「 先生(せんせい)「生徒(せいと)「徒競爭(ときょうそう)「爭議(そうぎ)之類的單詞像頂針一樣連接起來講授,并讓學生一個一個地連接。如果誰連接不上,誰就會得到“懲罰”。“懲罰”的內容是唱日語歌曲或跳日本舞蹈。雖然有點學生五音不全,舞姿不美,但是都在被“懲罰”中又學習到了新的日語知識。另外,筆者還根據授課內容而設計不同的教授方法。比如:學習“スポーツ、ピンポン、ジョギング、スキー”等內容時,將學生帶到戶外,讓學生親自感受課文內容與實際情況的銜接。在學生運動過程中,教授他們相關的詞匯。這種拓展教學讓學生記憶深刻、樂此不彼。即學習了日語,又鍛煉了身體,更增加了樂趣和同學間的和諧。正所謂靜動交替、勞逸結合、效果極佳、事半功倍。
三、勵志式教授日語,日語不難學
教書是教師職責,育人是教師之本。語言是一個民族的精華,更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作為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日語知識的同時體會其語言的精髓。筆者在教學別加入了一些勵志而又較為上口的格言、警句,并定期換上新的內容掛在教室的墻壁上,讓學生感受和體會,使學生受益匪淺。比如:
不是人生成就夢想;而是夢想造就人生。/ 人生に夢があるのではなく、夢が人生をつくるのです。
要相信別人,更要百倍相信自己。/ 人を信じよ。しかしその百倍も自らを信じよ。
認真做,增智慧;馬虎做,失信任;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真剣にやると、知恵が出る。いい加減にやると、言い訳しか出てこない。中途半端にやると、愚癡が出る。
心靈變,態度變;態度變,行動變;行動變,習慣變;習慣變,人格變;人格變,境遇變;境遇了,命運變;命運變,人生變。/ 心が変わると、態度がかわる;態度が変わると、行動が変わる;行動が変わると、習慣がかわる;習慣が変わると、人格が変わる;人格が変わると、出會いが変わる;出會いが変わると、咼瑝浹銫耄賄命が変わると、人生が変わる。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 一年の計は春にあり、一日の計は朝にあり。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寸の光陰かるんずべからず。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人行えば必ずわが師あり。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頭腦的好壞,而是心地的好壞。/ 人間が人間として生きていくのに一番大切なのは、頭の良し悪しではなく、心の良し悪しだ。
不遵守時間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 時間を守れん人間は、何をやってもダメだ。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薬は口に苦くして病に利あり。忠言は耳に逆らいて行いに利あり。
這些格言、警句都反映出作者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以此激勵著學生以成人為前提,以成才為目標快樂為本、奮發向上、努力拼搏。如此種種,日語學習變得異常快樂和輕松易學。
綜上所述,日語學習并不難。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日語很難學,一是教授者沒有營造出快樂、科學的日語教學環境,二是學習者缺少積極的欲望。要讓日語學習真正變為“笑著進去,更可以笑著出來”,是一個日語教師樂此不彼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章兼中. 外語教學心理學[M].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年:1986.10月.P2
[2] 浜田麻里. 日本語初級學習者による學習過程の認知とマクロタスクの設定 [C].
一、創設閱讀條件,營造濃郁書香氛圍
為創建以讀書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學校專門成立了“書香校園”領導小組,將“書香校園”列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努力營造閱讀氛圍和環境,對校園文化建設做了精心籌劃。以圖書室、閱覽室、班級圖書角、讀書墻、讀書走廊等為基地,優化閱讀環境。三樓閱覽室走廊擺置書架制作書香墻,四樓校園文化建設以讀書為主題,有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讀書格言、名篇推薦等。各班級開辟富有特色的讀書心得交流欄,校園宣傳欄也定期更換讀書方法指導。學校加強圖書室建設,及時充實更新圖書,各類圖書達三萬冊之多。通過班級購買和鼓勵學生自主購買等多種渠道,按年段特點建立班級圖書角,學生自主管理,真正將圖書流動起來,讓學生愛上閱讀。通過一系列讀書文化建設,讓每一個孩子能時刻浸潤在書香當中。
學校積極推動讀書活動,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向全校師生宣講讀書的意義,并提出讀書倡議:第一,要多讀書,即博覽群書,手不釋卷;第二,要讀好書,讀名家名人,讀名作名篇;第三,要善讀書,讀書要講究方法,練習寫讀書筆記。為充分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將每天課前十分鐘設為課文誦讀時間,中午十分鐘設為經典誦讀時間。學校為每年級段配備了不同內容的《中華經典誦讀》讀本。在每天的第七節課對三到六年級學生開放閱覽室,學生在管理員和班主任的指導下閱讀,并要求學生撰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閱讀習慣,設立每周一節的閱讀課,不斷增加閱讀積淀,讓學生沐浴書香,快樂成長。
二、推進學生讀書,提升學生快樂指數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心靈發育和精神成長,讓學生通過讀書開啟智慧之門,提升思想品格。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生的特色讀書活動。組織班級開展“好書推薦”主題班會,利用班會的時間,通過介紹閱讀書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圖書,這種好書淘寶活動得到了孩子們的熱捧。每個假期里,根據年段特點布置讀書任務,倡導一個班同讀一本書,寫讀書體會,開學后舉行班級主題讀書匯報會,交流讀書的收獲,感受閱讀的快樂,表彰各班的“讀書之星”。各班級開展“我與經典同行”讀書手抄報展示活動,圍繞中華詩文故事、典故等主題,編抄報,張貼于班級走廊文化墻。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將讀書活動深入推進。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小書簽制作比賽,指導學生把讀書名言、格言警句等制作成漂亮的書簽,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并推薦部分優秀書簽在“書簽作品展”進行評比展示;舉行二年級的故事大王講故事比賽;三年級的“讀書伴我成長”演講大賽;四年級的“激情四月,頌歌飛揚”經典誦讀;六年級的“朗誦千古詩文,爭做博學少年”等系列讀書活動。各年級段讀書活動精彩紛呈、書香四溢,成為了校園流動的風景。
以家庭為單位,推行親子共讀活動。學校要求班主任、語文老師宣傳親子共讀的好處和方法,要求各班同學圍繞閱讀節主題,采取親子閱讀征文、表演等形式,把在讀書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等記錄下來。學校組織舉行讀書專題匯報,匯報演出分為四個篇章“成長立志篇”“書畫展示篇”“詩文朗誦篇”“書香校園篇”,表彰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之星”,特別表彰樣板“書香家庭”。親子讀書活動架起了親情交流紐帶,帶動了家庭文化素養的提升,優化了學生的成長環境,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引領教師讀書,豐盈教師文化內涵
教師的文化素養決定一個學校的文化品位,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學生好讀書,教師首先讀好書。每年寒假、暑假前,學校選取經典閱讀書目推薦給教師,引領教師規劃讀書方向。學校把每年的2月28日定為教師讀書匯報日,幫助教師整合讀書思想,積淀文化素養。教師把讀書匯報活動珍視為隆重的節日,按照活動實施方案精心準備,規范擬寫匯報稿,身著正裝,儀態大方。圍繞“經典浸潤人生,書墨飄香校園”大主題,有讀于丹《論語?智慧之道》專題讀書匯報、有勵志感恩交流匯報,人人感悟深刻、論述精湛。通過精神碰撞,把智慧之道、為師之道、奉獻精神與深刻學習、領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緊密結合起來,實實在在地談出了教師的心聲。學校對教師進行有計劃的基本功訓練,每學期細化活動方案,組織開展“書香教師”“書香班級”評選活動,青年教師演講活動,教師經典誦讀大賽、配樂詩朗誦大賽、教師教學隨筆評選,圍繞“樂讀書、多讀書、讀通讀懂”的原則豐富訓練形式,從而帶動教師們提升個人素質。良好的讀書習慣逐漸讓教師沉靜心靈,揣摩專業理論,努力構筑學科知識理論體系,更好地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