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

第1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中醫學研究認為,不舒服、難受就是病,是小病,是亞疾病。中醫將疾病分為三個階段:

養生階段―有自己感覺不到的癥狀(未病之病);

亞疾病階段―有不舒服、難受的癥狀(欲病之病);

疾病階段―有能確診的指標和癥狀(已病之病)。

按照中醫的理論,我們得的大病、重病、難治的病,都是從輕到重、由表及里、從亞疾病發展成疾病的逐步演變過程。

中醫的“亞疾病理論”認為,在健康和疾病之間,自我感覺到不舒服、難受,出現種種還不能確診為疾病的

癥狀,這個階段就稱之為“亞疾病”。

亞疾病與亞健康的區別

亞疾病與亞健康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亞健康以是否達到疾病指標來劃分命名,沒有達到疾病指標但有不舒服癥狀的都可以稱為亞健康;而亞疾病是以癥狀(中醫叫證候群)來得出中醫的證候名,從而確定造成癥狀的原因來自于哪一個臟腑。可以說,人的難受狀態就是亞疾病的狀態。

二、亞健康雖然有了名稱,但目前還沒有診斷的儀器及有章可循的具體治療方案,體檢指標達到了疾病的數值,亞健康直接變成疾病;亞疾病現在有了亞疾病測評儀,能夠詳細診斷出亞疾病階段的各種證候分類,并且讓人的飲食、調理有章可循,通過中醫的辨證調理方法消除癥狀,遠離疾病。

三、亞健康傳遞給人們的信息是雖然亞但還是健康,也可以說是沒病:亞疾病提醒人們要重視自己的不舒服、難受的癥狀,雖然是亞但也是疾病,是中醫說的欲病之病。

亞疾病的社會意義

一、提醒人們重視亞疾病 “亞疾病理論”能夠從觀念上引起大家對健康的重視,讓大家意識到,雖然是亞,但自

己處于小病、欲病之病的亞疾病階段,從而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使大家遠離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二、避免重大疾病的產生 身心康國際機構公布的“亞疾病理論”的研究數據表明,抓住亞疾病階段的調理時機,可將各種疾病控制在亞疾病階段,使人們遠離大病、重病、難治的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很好的控制方法,如果采用中醫的“亞疾病理論”,可以有效地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

第2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法則一:普通疾病別去大醫院

等級越高的醫院,診療收費越貴。如果想節約開支,你必須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那家醫院,做到“小病在社區或基層醫院,大病進三甲醫院或知名醫院”,這樣既可省時,又可省錢。好比住店,你能在小旅店湊合一宿,又何必要去五星級酒店揮霍呢。

那么,什么樣的病是小病,什么樣的病是大病?醫學上并沒有明顯的標準和界線,所以患者最好不要自己判斷,應該由醫生來診斷,比如發熱的癥狀,可能是炎癥,也有可能是白血病或腫瘤引起,很可能產生誤診。

如果你不相信醫生給的答復,懷疑是大病,可以先去大醫院做一下相關的檢查,有確診結果再回小醫院治療。

提醒

* 非普通疾病(尤其是性病)一定要去正規的省市級大醫院就診,謹慎選擇去電臺、電視臺做廣告或專欄的醫院或診所,因為那里有不少游醫。

* 小醫院也有好醫生,別忘記先打聽一下。

法則二:能看中醫的就不去看西醫

雖然西醫在治標上比較迅速,事實上有些病西醫是無法解決的,比如帶狀皰疹,西醫的手段就是輸液,但這個方法既費錢而且無法達到治療效果,而中醫只需花費200多塊錢就能治愈。腫瘤患者也該看中醫,雖說中醫無法實施手術摘除腫瘤,但中醫對摘除腫瘤后患者的調養和扶正有很好的作用,而且不少中藥有抗癌作用,在延長生命方面比西醫藥強,費用比起西醫大概要低個幾十倍。另外像傷筋動骨等看中醫既便宜,效果還比西醫好,能促使骨傷口愈合。

提醒

*一般情況下醫院的藥至少要比外面平價藥店的藥貴20%,所以如果醫生開的藥方能在外面買到藥就盡量不要在醫院里買。

* 敢于拒絕勞財無用的檢查,有時候有些已經做過了的檢查,事隔不久或換了個地方就醫,明顯知道病情沒什么變化的,就別再做昂貴的檢查,而且有些檢查本身還有副作用。

法則三:去大醫院別只找老專家

去過大醫院看病的人,一定有這樣的體會,中老年專家的掛號費比普通的貴上幾倍,他們的桌子前還是人山人海,剛畢業的年輕醫生掛號費低到極限,他們的桌子邊還是無人問津。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病人的心理作用,不少病人是從很遠的地方花了很長時間趕來的,他們的身體再也經不起折騰了,找中老年專家怎么樣也比年輕醫生可靠呀!其實,這個想法并非完全正確。的確,醫學是實驗學科,而經驗和積累需要時間,總的看來,年長者相對于年輕醫生,他們見多識廣,學識、經驗俱豐。但有些專家職稱上去了,臨床經驗、學識水平不一定與之相稱;有些對醫學方面的新技術信息不靈。正是他們的習慣性思維和做法,會使得他們當中的某些人容易墨守成規,不能主動吸收他人的間接經驗及做法。另外,在外科、骨科及眼科、顯微外科等需要精細的技術手法的地方、或手術時間長需要有充沛的體力的情況下,年老者顯然處于劣勢,有時甚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輕醫生都是正規院校畢業的,經過技能考核才有行醫執照。對于任何醫生都能夠診治的常見病、多發病,他們都能順利解決。

提醒

* 有的老醫生遇到看病的人多,會倉促看一下,而找年輕醫生,他們會告訴你許多關于疾病方面的知識。

*一些專家號還不是每天都有,如果一心要看專家,最好找有獨特經驗的。

法則四:選擇正確的時間看病

皮試、化驗、排隊、交費等等,少則一兩個小時,多則半天、整天,不會合理地安排時間,既要向單位請假,又要被單位扣獎金,得不償失。

醫院抽血做化驗時間是早時8點到10點,如果需一些化驗檢查的病人最好早些到醫院就診看病,以免超過了抽血時間又要等到第二天;要求空腹抽血的化驗有肝功能和血糖血脂等,其他一般無要求。特殊化驗檢查如甲狀腺素水平測定(T3T4)一周只做1~2次,去醫院看病前最好打聽清楚。

女性做手術要避開月經期,因為這時候的凝血機制較差,不適于手術。已婚女性做宮頸方面治療最好選擇月經干凈3~7天最為合適。宮頸手術者術前要避免感冒。做乳腺方面的檢查,選擇月經干凈后第七天最佳,因為這時的激素水平對乳腺影響最小,避免生理原因而導致醫生難以確診。

需做膽道B超的患者早上必須空腹;婦科B超和前列腺B超需要膀胱充盈,看病前多喝水,不要解小便。電子胃鏡、腸鏡檢查需要一天的相關腸道準備,因此醫院都將給你至少一天的預約時間,再心急的病人這一天必須要等。

此外,周一、周二病人最多,老病號最好選周五、周六;性急的朋友下午就診較好,因為上午人都比較多。看病時要帶上原來的所有資料,以便醫生作比較。季節性疾病預防,如哮喘發病期多在春季,消化道出血多在秋冬季,這類疾病患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及早做好預防。

提醒

* 事先撥打醫院的門診咨詢電話,了解專科專家的坐診時間,可以幫你少走一些彎路。

* 病人在看病時盡量不要打手機,一方面浪費看病時間,另一方面對醫生也不尊重。

法則五:老病歷能說明大問題

許多人看病不喜歡帶病歷,圖省事再買上一本新的,這是一種壞習慣。病歷上往往書寫著你以前的病史和一些重要檢測結果,這都是醫生可以參考的寶貴資料。如果丟失了,你自己又表述不清,許多本可以不必做的檢查又要重新做,這會加大看病的開支。

特別是有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多次復診。如果有老病歷上的每次診療記載,接診醫生就能知道病人以往的病情、曾經用過何種藥物或采取過何種處理以及還需要進行哪些檢查,從而決定治療方案,省時便利。

提醒

* 出門前,請檢查一下病歷和化驗報告是否隨身攜帶。

* 遺失病歷,可找上次問診醫生補一份。

法則六:新藥貴藥并非都是好藥

有的病人對醫生開的藥抱著“便宜沒好貨”的錯誤觀點,總希望醫生給開一些貴藥新藥。其實藥的好壞和藥的價格是兩回事,主要應決定于這種藥對于所患疾病的療效。

好藥應該具有療效高、使用安全、沒有或很少有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服后不給病人帶來痛苦。而藥的價格則決定于原料的來源難易和價格、生產工藝的復雜程度、產量多少等因素,國外進口的藥也較貴,它和療效沒有直接關系。例如:阿斯匹林是一種使用多年的老藥,價格很便宜。但由于它解熱鎮痛的療效確切,毒性小、副作用也較少,直到現在還被廣泛應用。

對于國外新藥,切勿迷信。例如用吐根堿注射液治療耐藥菌感染性疾病,對白種人的心臟毒性較小,可推廣應用,但對我國病人卻易導致心臟意外而不可使用。因此,貴藥新藥不一定是好藥,好藥不一定又貴又新。

提醒

第3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關鍵詞:門診;預約掛號;時間點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4-0087-02

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療制度的不斷完善,現在社會上的醫患問題也在不斷地改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醫院有著這方面的問題,相關部門也在努力想解決措施。近幾年來,衛生部關于醫院方面的文件不斷的頒發,這些文件為患者帶來了方便,預約診療系統的開放更是讓很多的患者看到了康復的福音,不在為排隊等候而苦惱。隨著科技的進步,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全球信息化,預約掛號更加方便醫院對患者看病進行統一管理,也能使得醫院節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醫患之間的關系也隨之緩和了很多。不過現在掛號系統雖然為人們帶來了方便,但是這一系統仍然處于發展階段,不是特別的完善。若是想要設計出完善的預約掛號,就必須進行大量的研究等。

1 傳統醫院門診預約掛號模式的不足

根據統計得出,傳統的醫院門診預約掛號并不能準確地為患者提供一個看病的時間,這一個掛號只能算是在排隊,真正看病的時間等信息還得等掛號之后再去醫院取,先到的人就能排在前面,預約的人只是有資格去看病但是并不能擁有有限看病的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的系統都在不斷地創新,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定,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現在將其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規定是目前重要的問題之一。一般的醫院的門診預約都使用的是非常單一的預約方法,已經不適合時展的腳步了。遼寧省中醫院也采用這種傳統的掛號模式,但是由于其知名度的提升,這種接待量有限的掛號方式常常導致病人無法及時掛到號,其一當面耽誤了病人的病情治療,另一方面容易使病人產生不滿情緒,導致醫患矛盾的積累。研究傳統預約掛號系統的短處,及現在形式的發展方向,根據患者的需求開發新的預約掛號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根據研究分析,進行設計預約掛號系統的過程。

2 醫院系統實現的意義

根據遼寧省中醫院的相關資料研究分析,設計好的門診全預約系統應該通過全新的標準進行掛號等預約,主要的理念是先看病,后付費,并且該系統能夠將每一個預約患者的看病時間精確到一個準確的時間,也就是到了患者既定的時間,就輪到患者去看病了,患者通過精確的時間分批就診,能夠節省醫患雙方的時間。特別是其中一種簡單的調度病人錯峰就診,將患者就診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還能能夠通過實名制等,制定一個繳費系統,節約患者繳費事件,這樣也能節約患者的就診總時間。

為了將門診全預約系統進行完善,現在遼寧省中醫院已經對本院的設備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將一些沒有的設備也購買了回來,如掛號機、充值和繳費自助機等,將這些自主機器安裝在醫院的各樓層的門診部,以便減少人工窗口的工作量,節約患者的就診時間,讓患者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

按照該系統的設計,每一位患者都能對自己的就診準確時間和就診醫生等進行自由選擇,還能夠提前幾天進行預約,但是每一位都有優先預約權,先預約的人有著絕對的選擇優先權。現在遼寧省中醫院將預約當作主要的確定就診時間的方式,而現場掛號只當作輔助措施。預約也有多個平臺進行預約,如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現場自助預約等。這種預約系統解決了目前出現的大部分就診問題,如現場病人與預約病人之間的矛盾沖突等,還進行了激勵病人進行預約就診等一系列的工作方向。

運用全預約系統,患者能擁有現場和網上兩種系統進行看病,解決了看病難等問題。精確的就診時間能夠將就診時間完全透明化,無需在醫院排隊等候,到了自己就診的時間直接去就可以看病。不僅節約了病人時間,也避免了醫院現場的沖突等多種好處。讓遼寧省中醫院真正的實現全方位的管理。

3 系統設計原則

3.1先進性、成熟性

為了確保設計的系統能長時間不落后與時代的發展,避免短期內對系統的重新設計,因此對該系統的設計要采用非常先進的技術,采用此技術時還要確保該技術已經完全成熟,盡量不采用正在試驗階段的技術。這也是為了避免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節約設計成本。

3.2強大的可開發性

將系統的配置選擇要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選擇,還要考慮到加強該系統的開發性。

3.3可靠性

設計的系統要確保可靠性,這也是系統實踐階段能穩定的進行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績的根本。

3.4可維護性

設計的系統還有對其將來的管理及其維護進行考慮,盡量開發設計使用簡便,維護容易的系統,為醫院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節約不必要的時間,避免耽誤患者的就診時間等,要對網絡實施嚴格的管理。

4 現代化醫院門診預約掛號系統的設計的過程

4.1整體框架及算法設計

遼寧省中醫院想要建立完善的預約掛號系統,就要從整體進行設計。遼寧省中醫院應當將預約掛號系統與門診信息系統的松耦合聯系起來,共同計劃整體的設計框架。該醫院主要建立預約掛號系統是為了實現其本身的可重用性和整合能力,同時做到預約掛號系統的可添加性。預約掛號的模式會很大程度上仿照門診預約。目前,針對預約掛號系統有三層的設計:一是應用接口層,即預約掛號系統的最高層次,預約掛號系統使用DLL的方法與各外部預約模塊進行信息溝通整合。比如不同廠家的網站預約或自助掛號系統。二是業務邏輯層,即預約掛號系統的核心層次。此設計能夠分析預約的對象及其來源,通過分析得出預約掛號實用的規則和算法,最后成功做到交換與整合信息以及資源的共享。三是預約數據池,顧名思義是預約掛號的信息管理處,預約數據池的主要構成內容是預約信息和基礎信息。預約信息指病人預約和自身相關的基本信息。基礎信息是醫院的各科室工作時間的安排和放號時間段。

預約掛號系統的重點在算法設計上,即預約號源靜態分配算法的使用。在此算法中,預約號的總數是不改變的,醫院會在不同的預約掛號處放號,比如網上預約或自助預約等,通過不同的方式放出總數不變的預約號源。

4.2功能模塊的設計

為了體現預約系統的實用性,在此文中將預約掛號系統分類設計,主要分類依據是預約的來源。比如:

1)自助預約:此設計主要支持病人及其家屬在遼寧省中醫院使用,醫院大廳會安裝相關的自助預約終端,病人及其家屬可以在自助預約終端上完成預約。病人第一次接觸會出現不會使用的情況,因此醫院最好設立相關的人員指導病人使用自助預約終端。

2)網上預約:中國互聯網發展一直都是在迅猛的狀態,現如今互聯網已經可以與遼寧省中醫院的相關系統相互聯系。網上預約對于病人及其家屬來說是一種具有時代性的預約方式。病人可以在互聯網上預約,也可以在網上可以查詢到醫院的科室以及醫生的工作時間安排,同時也可以查詢各時間段的預約號源,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時間安排的預約。

3)現場預約:顧名思義,病人需要到遼寧省中醫院的門診部門進行預約,通過人工進行預約信息的輸入,系統設置這方面主要是為了病人能夠在醫院進行現場預約,也是為了方便一些不會使用互聯網和電話預約的病人。

4)電話預約:醫院設立了人工電話服務中心,一些不方便到醫院預約的病人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撥打醫院電話進行預約。在電話里可以與工作人員溝通預約的時間和任何預約信息。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預約時間段。

5)醫生站預約:在醫院就診的病人,因為治療有相關的療程,因此遼寧省中醫院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復診時間幫助病人預約下次的治療。這種方式與其他預約形式不同,它不需要病人主動預約,而是要求醫生主動幫助病人預約。

6)其他功能:預約掛號系統可以分時間段進行預約。系統中一個時間段是2個小時。在每個時間段內會有固定的號數,但是不同的專家和科室會有限號。時間段是相互連續的。這是為了方便病人能夠預約到合適自己的時間段,預約成功的預約號是指當天的就診順序號。比如,病人在預約成功后得到了預約號,同時數據池會存儲預約號,當病人在就診的時候確認預約信息后,會得到相關的掛號信息。掛號的順序就是預約的順序。通過這種方式將預約與掛號相互換聯系。

患者預約爽約算法:有些病人會因為自身的事情導致不能按照預約時間到達醫院,因此預約掛號系統除了預約功能還得有爽約功能。預約爽約算法主要是在預約的各時間段設立預約失效點。比如,有病人預約了08:00-09:00的時間段,我們會將九點整作為一個失效點,只要過了九點,病人的預約就會失效,病人的預約信息也會作廢,不能再次使用。醫院為了使患者理解這一點,在預約單上都會說明情況,比如有些醫院就會說明患者若不在預約時間的前半個小時到達醫院確認相關的預約信息,那么此次預約就會失效。

4.3系統實現

當功能模塊已經有完整的設計后,遼寧省中醫院就可以進行實際的開發建立。預約掛號系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實際開發。當完成系統設計后,為了確保系統的實用性,需要進行系統測試。

4.4系統的宣傳和使用

系統在開發成功后,遼寧省中醫院面對的最大的難題是鼓勵病人使用新系統。病人學會使用預約掛號系統不僅方便了自身還能夠幫助醫院降低成本和人力資源分配。如何鼓勵病人使用新系統,醫院做了下列方法。第一,是在宣傳窗口進行大力的宣傳,也可以使用商業廣告的方式。第二,醫院不要使用過于單一的預約方式,可以開發多種預約方式。上述文中我們也提到了通過網絡、電話等預約的方式,在實際運行預約掛號系統中,我們需要開發更加創新的預約方式,這不僅能夠方便病人預約,還能使系統內容更加豐富。比如,現在中國十分流行的相關手機軟件,順應時代的要求,它們都可以成為預約掛號的新平臺。第三,在預約掛號系統中,要明確醫院公布的專家信息,專家信息要透明公開。第四,預約掛號系統要明確劃分預約和未預約病人的時間,從而使預約病人減少等待時間,也提高了系統的實用性。

5 結束語

百姓看病已經是我國很大的難題。國家也一直希望改革醫院門診的流程,醫院以往的門診掛號以及繳費都可以完善。現如今社會發展迅速,醫院除了有良好的環境以及就診模式,還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門診預約掛號系統對于醫院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建立的預約掛號系統理念來源于中國高鐵火車票售票系統。遼寧省中醫院作為省內知名度首屈一指的醫院,日接待量大,人工掛號系統常常無法承受如此繁忙的狀況,在這種形式下,病人在醫院看病無疑是一次春運,只有運用創新的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證病人能夠及時掛到號,使病人分期而治,節省時間。醫院建立預約掛號系統不僅能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還能為社會帶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霞, 郭建剛. 提高預約掛號精度改善門診就醫秩序[J].西南國防醫藥,2012 (5):555.

第4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關鍵詞】虛擬仿真技術;“醫學生-孤寡老人-孩童”模式;“春夏秋冬”健康養生體驗中心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ransmission

YUAN Ye-mi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2014 grade,Shenyang Liaoning 11003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imitations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 and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Based on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cation mode of three generations and healthy health experience center are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Key words】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Medical students-Widowers-Children” model;“Spring and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healthy health experience center

1 中t藥文化在傳播中的局限性

中醫藥文化傳播是通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載體和路徑向人們宣傳中醫藥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中醫藥,從而達到認知中醫、運用中醫和傳承中醫的水平[1]。在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21世紀,中醫藥文化的傳播不僅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目前,中醫藥文化在傳播質量、傳播范圍和被接受程度上,都還存在著局限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虛擬仿真技術逐漸成熟。為了促進更新中醫學文化傳播的內容,提高其傳播質量,擴大其傳播范圍,增強群體的接受程度,把虛擬仿真技術運用到中醫藥文化傳播中已成為一種趨勢。

2 虛擬仿真技術在中醫藥文化傳播中的優勢

虛擬仿真技術包括虛擬現實技術和仿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是一門快速崛起的計算機技術,它通過多媒體技術與仿真技術相結合生成逼真的視、聽、觸等信息,使參與者以自然的方式與虛擬環境進行交互作用,能夠身臨其境地參與到虛擬環境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從而獲得最大的控制和操作整個事件的自由度[2]。而所謂“仿真”,就是構造出一個“模型”(包括實際模型和虛擬模型)來模仿實際系統內所發生的運動過程,這種建立在模型系統上的試驗技術稱為仿真技術或模擬技術[2]。虛擬現實以仿真技術為基礎,仿真引擎是虛擬現實的核心,在中醫藥文化傳播過程中的應用,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與傳統的傳播方式相比較,虛擬仿真技術具有四大優勢。

2.1 沉浸傳播,提高傳播質量

虛擬仿真技術通過計算機建立三維虛擬環境,使體驗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體驗者從視覺、聽覺、觸覺方面感受到的事物和自然感覺一樣真切。在該環境下認識、了解和感受中醫藥文化,這種“沉浸性”的感覺使人們更為真實地接觸到中醫藥文化,便于人們更好地理解、學習中醫藥文化,這就大大提高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質量。

2.2 交互傳播,擴大傳播范圍

體驗者在三維的虛擬環境中,可以操作其物體,及時、實時地得到反饋的信息,這稱之為交互。在這種三維交互中,體驗者是交互作用的主體,與虛擬事物客體間可以進行信息的交換。這種交互傳播可以建立在遠程控制技術基礎上,實現異地實時交互的效果,從而擴大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范圍。

2.3 自主設計傳播,增強接受程度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建立的三維虛擬環境,具有自主設計功能。體驗者根據自身需求,可以對虛擬環境中的系統功能模塊進行自行設定,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虛擬現實環境。這項功能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學習需要,增強其對中醫藥文化的接受程度。

2.4 綠色傳播,節約醫療資源

虛擬仿真技術不僅提供了更多的虛擬現實體驗,而且也大大減少醫療模型的使用,降低學習體驗成本,規避現實操作中的危險與不安全隱患,降低環境污染,實現綠色教學,節約醫療資源。

3 傳播內容與方法

以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為素材。運用虛擬仿真技術詮釋常見病、多發病的主要病因、發病特點、主要癥狀、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建立視覺、聽覺、觸覺以及形體、手勢一體的多維化綜合信息集成處理環境,使體驗者獲得身臨其境之體驗。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所提供的感知功能,讓體驗者感受體驗中心隨著季節、氣候等的變化,而產生的相應變化,學習四時養生知識,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

3.1 “醫學生-孤寡老人-孩童”模式

孩童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社會、國家對他們的教育早在其牙牙學語時就已經開始了。養老院,這里是一個被孤立的角落。高等中醫院校的學生埋頭于堆積如山的理論知識課本,而在學校的教學模式下不能熟練地掌握臨床實踐技巧。將幼兒園、養老院、高等中醫院校開辦在一起,并在養老院建設中醫藥虛擬仿真體驗室,創建虛擬現實系統,典型虛擬現實系統模型圖如圖2-1,組成“醫學生-孤寡老人-兒童”三代溝通中心,在這里會有奇妙的化學反應發生。筆者認為這對于中國目前的學齡教育、孤獨老人、中醫學生實踐能力等問題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圖1 虛擬現實系統模型

醫學生為孩童、老人科普中醫藥文化的知識,講解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主要病因、發病特點、主要癥狀、治療方法、預防措施和突發疾病的應急措施,以及健康養生的常用方法。三個不同年g階段的主體在同一個虛擬現實環境下相互交流學習,從而收獲快樂、獲得知識、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虛擬仿真體驗室全年對中醫學生免費開放,但是當他們體驗完之后,必須陪伴老人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里,孩童也自愿來到這里,汲取中醫藥文化的精華。建立“醫學生-孤寡老人-孩童”三代溝通模式,實時傳播中醫藥文化。

3.2 “春夏秋冬”健康養生體驗中心

在社區建設“春夏秋冬”健康養生體驗中心,一年四季供社區住戶免費體驗。中醫養生學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祖國醫藥學偉大寶庫中的一支奇葩,符合中醫“治未病”的理論核心。在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之下,中醫的“治未病”的理念,一定程度可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進而緩解社會矛盾,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世界萬物想要發展,重在順應自然。四時養生,是根據一年中四季的時間、氣候、物候、陰陽等變化規律,來調攝人體生命活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從而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具體包括:春三月養生、夏三月養生、秋三月養生、冬三月養生,“春夏秋冬”健康養生體驗中心即包括這四個部分。

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所提供的感知功能,讓體驗者感受體驗室里隨著季節、氣候等的變化,而產生的相應變化。由于傳感器技術的限制,目前虛擬仿真技術所能提供的感知功能僅限于視覺、聽覺、力覺、觸覺等[3]。構建虛擬仿真系統,虛擬仿真系統主要由五個模塊構成,如圖2。該系統包括四大板塊的內容:起居,飲食、情志、運動和服飾,春夏秋冬四時的板塊形似略有不同,以春季養生要略為例,如圖3。使人們能在虛擬環境中觀察、聆聽、觸摸、漫游、聞賞不同節氣的變化以及養生要略,并與虛擬環境中的事物進行交互,學習抽象和復雜的人類感知特性,達到傳播中醫藥文化的良好效果。

圖2 虛擬仿真系統的構成

圖3 春季養生要略

3 價值效用

長期以來,中醫藥文化承擔著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的任務,這也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特征和顯著的優勢。把虛擬仿真技術技術運用到中醫藥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可以加強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優勢,開創中醫藥文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局面,讓千百年來的中醫藥專家的思想得到傳承。通過各方面的力量,提升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水平,加強醫療健康領域的國際合作,充分調動資源、整合力量、提高效率[4]。

3.1 加強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優勢

虛擬仿真技術與中醫所獨有的“預測未來疾病的發生、性質、趨勢”相結合,使人們更為直觀地了解中醫藥文化中“治未病”的思想。虛擬仿真體驗室給人們展現的是虛擬的環境,其實進一步而言,就是沒發生會發生疑惑可能發生,即未來的情況,因此虛擬仿真技術在加強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優勢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2 開創中醫藥文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目前,社會上存在一些特色的技術方法創新跟中醫藥發展不協調等現象,使得中醫藥產業破壞嚴重,中醫藥文化傳播面臨條件差、人才匱乏的問題。把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開創中醫藥文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3.3 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核心思想,弘揚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文化在數千年風雨歷程中積累了養生保健的豐富經驗,這是中醫藥文化事業得以繼承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醫藥文化強調順應自然,維護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注重形神兼養,維持心身的和諧;倡導保養精氣,以提高機體防御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這些養生保健的思想原則,對21世紀醫學發展趨勢而言,具有前衛作用,值得傳承。在虛擬仿真技術的基礎上弘揚中醫藥文化,使之得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4 結束語

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中醫學文化,在新世紀的潮流中該走向何處?目前,需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體現中醫藥文化的優勢。虛擬仿真體驗室是中醫藥文化與計算機技術深度結合的現代產物,是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如今西方文化盛行的時代,應該利用中醫藥文化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與多學科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理論和計算機技術,為中醫藥文化傳播所用,對未來中醫藥文化發展必將帶來新的氣象。21世紀,一門既能保留中醫學傳統精華,又能融會現代先進科學成果,具有新世紀時代特色的中醫學,將展現于世界醫學之林[5]。

【參考文獻】

[1]徐楨,王曉青.中醫藥文化傳播路徑分析及對策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5(3):94-96.

[2]張希黔,黃聲享.建筑施工中的新技術[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 11-12.

[3]楊勝華.氣動噴嘴式觸覺再現裝置的仿真與試驗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 2008.

第5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孔令謙,著名養生健康專家。京城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研習太極與養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線、四則、五法養生防治體系模式。現任孔伯華醫館館長,孔伯華國醫學堂校長。應邀在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鳳凰衛視中文臺等多家媒體舉辦養生欄目或專欄,并受邀在全國舉辦過多次養生保健講座,廣受好評。

上期,我說了,要評論中醫和西醫,首先對中醫和西醫都要有一定的認識,明白中醫和西醫的不同。中醫與西醫除了上期提到的文化背景不同、對臟腑認識不同以外,還有今天我要講到的二者對疾病的界定不同,對疾病的處理方式不同。

中醫與西醫對疾病的界定不同

西醫治療疾病,必須有詳細的檢查和明確的診斷;中醫對疾病的判斷較為寬泛,認為陰陽失調就是病。中醫是整體治療,強調宏觀,而西醫是物質的,強調微觀。比如一個人如果皮膚不好去看西醫,醫生只會給他開皮膚藥。但看中醫的話,醫生可能會從整個身體出發,從內部進行調理。可以這樣說:中醫是看病的人,西醫是看人的病。

中醫文化與中國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中醫是基于中國文化基礎上的生命科學。西醫則大量借鑒了現代科技,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礎上的生命科學。西醫注重物質,中醫注重功能,兩者各得一偏,但兩者都是科學,層面不一樣而已。看病不是一個標準化的過程,產品可以標準化,但看病一定要講究個性化。因為人是有個性的、有七情六欲的。

比如有個人到了春秋兩季,經常發怒煩躁不安,這在西醫看來沒什么事。但在中醫眼里會是什么結果呢?中醫會認為有肝火、肺火或者是有燥。總之,需要調節一下了。有句俗語是“破罐熬好罐”,說的是一些人總是感覺不好,總吃藥,卻壽命比較長,相反那些自恃身體健康的卻突然發病過早猝死。其實,凡事有果必有因,如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是一樣的,所有猝死都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西醫往往注意這最后一根稻草,而沒有注意第一根稻草。

中醫與西醫對疾病的處理方式不同

中醫很多時候不是解決疾病或者處理疾病,更是最大程度上,使人體自我修復或處于協調狀態。而西醫不同,一定要解決全部問題,而且是必須解決。但是實際上,人體的問題不是全部都能解決處理的,否則就沒有慢性病。

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藥很多是不能直接殺滅病毒或細菌的,在實驗室里都不能夠殺死病菌。比如說藿香正氣軟膠囊或藿香正氣水,這是在夏天常用的藥,同時也能治療濕疹一類的病。那么藿香正氣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功能是散寒祛濕。但是實驗室里,把藿香正氣水煮了,把這個菌那個毒的放進去,不但細菌和病毒不死,而且活得更舒服了。雖然殺不死細菌病毒,可是人喝到肚子里,或者將其涂在皮膚表面,就能解決問題。是不是很奇怪?其實也很簡單,因為藿香正氣的藥物本來就不是殺死這個菌那個毒的,它是調整人體內部狀態的,按中醫理論講是祛濕的,這濕一除,人體就協調了,協調了就不癢了。但是西醫及科學論擁護者說,你說的濕在哪,看不見呀!看不見就是不科學!

再比如說中藥的清熱解毒藥,金銀花、連翹煮了水,喝到人肚子里就不同了,嗓子不痛了,發熱也退了,也有體力了。這就是把人體的狀態調整好了。當然,這點治療上,西醫使用抗生素,也很好。但是這種對抗的方式,導致病毒變異太快,形成雙方的武力都進步的局面。西醫看到這個問題,已經對抗生素的使用慎重了。而中醫在這里的優勢是,協調每個個體,根據年齡、性別、地域,來調整方劑的內容與劑量。

不論他人是與非,且精醫術濟蒼生

許多不懂中醫或對中醫不甚了解的,都以為中醫總抱著《黃帝內經》這一本古典醫籍不放呢!其實,中醫也是與時俱進的!隨著時展,中醫理論也是不斷更新完善的。從《素問》到《傷寒雜病論》,從《靈樞》到《針灸甲乙經》,可以看出藥物的劑量從一把一握,逐漸形成了斤兩錢的仔細配比,穴位也是不斷的修正。一次次總結,一次次完善,才有了金元四大家,明清時代的溫病著名醫家。許多中藥產地也不是在中原地區,有的甚至遠達非洲,如血竭、犀角。

由于這種變化是在長達2000~3000年之間逐漸繼續的,所以不容易被人們所認識。實際上,目前的中醫已經和2000年前的中醫大不一樣了,張仲景將《伊尹湯液》廣而宣傳做出了《傷寒雜病論》,幾次失而復得,而今天的中醫有著更廣泛的機會互相交流《傷寒雜病論》治療經驗。

相反,西醫在短短的一百年間,理論和技術突飛猛進,人們每每為新技術叫好。但是,隨著實踐的證明,及人們認識的發展,逐漸認識到新技術不能等同于成熟技術。新的不一定是最好,還是需要完善的。因此,無論中醫、西醫,假如有閉門造車的行為,必定是孤陋寡聞。

有人認為中醫和西醫水火不相容,其實不然。民國年間的北京名醫汪逢春、楊浩如等名家與西醫合作得很好。倒是些文化人物急急想對中醫如何如何,似乎中醫存在一日,就與國人一日不利。須知,你喝你的咖啡,我品我的綠茶,你若非讓我改喝咖啡,豈不是強人所難,有些無理?

還是那句話,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不論中醫西醫,對于國人來說,最關鍵是療效,不然理論再先進,病人越治越虛也是枉然;同樣,你再古老再優秀,病人日漸羸弱,人家也不來了。所謂“不論他人是與非,且精醫術濟蒼生”,我想這才是為醫者的本分。

孔令謙著作摘選

會吃才健康

定時、定量、不偏、不嗜,這八個字是一切飲食養生的基礎,只有做好了這八個字,才有可能去談如何滋補。

定時,是指一日三餐必須固定,不可以缺,也不可以沒有規律,平時晚飯7點吃,有點什么事可能拖到10點甚至更晚,這樣對脾胃的傷害很大。

第6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1 讀經典夯實基礎

從古到今,沒有一個成功的醫家不熟讀經典的。因此,要培養中醫人才,必須要求他們在讀經典上下功夫。首先要精讀《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中醫四大經典著作。醫學家曾形象地把中醫學比作一棵大樹,四大經典著作則是樹根(本),其余各科及各家學說才是樹干和樹冠,可見四大經典的重要。我認為要想在中醫學上有所建樹,必須熟讀經典著作。但中醫典籍浩如煙海,內容廣博,醫論精深,要真正學好,并非易事,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終生奮斗的決心。我們的先賢曾說,“志不堅,智不達”,就是志氣不堅定,則智不達。勤能補拙,業精于勤。“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勤奮刻苦,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效。我院的名老中醫汪從獻享譽周邊縣市,每天找他看病的不低于80人次,全使用中藥或中成藥,療效顯著。盡管如此,他多年來始終堅持一點,就是無論工作再忙,每年都抽出兩個月的時間潛心學習中醫精典,結合疑難病例撰寫讀書筆記,目前已撰寫了十幾萬字的讀書筆記。正因為如此,他的醫術才達到出類拔萃的地步,被我們當地群眾稱為“活神仙”。

2 拜名師獲得捷徑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有眾多的學派、模糊的定性定量、獨特的診治方法。每一位老中醫,通過幾十年的實踐積累,都各有獨到的經驗,這些活的經驗是很寶貴的,他們的指點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代的許多名醫,如張仲景、孫思邈等大家,他們都有師承的記載。清代名醫葉天士,先后拜過 17 個老師,終于能成為清代的一代大醫。拜名師是迅速成為名中醫的捷徑。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今天,我認為尤其需要跟師學習,學習他們的臨床經驗,怎樣看病,怎樣處理疾病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這如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很快使醫術得到很大提高。任何一門科學的發展,都是離不開繼承和創新兩個方面的。有繼承才有創新,要創新就必須很好的繼承。過去培養中醫都是師帶徒,一個一個的帶出來。現在的碩士生、博士生,我認為也是師帶徒。我院現有的名中醫都是名師帶出來的,如中醫骨傷科主任醫師張連友,師承享譽皖地區的“張半仙”——張仲田;李成才師承名中醫滑修身;韓雅師承中醫婦科名醫韓允齡等。當然,拜名醫要像到廟里拜菩薩一樣,很虔誠的、尊敬的心態去拜師,潛心學習,腳踏實地,謙虛誠實,這樣才能學好中醫。

第7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選醫院

省錢訣竅一:小病去小醫院

三級醫院由于機器設備、人力物力的運行成本都高于中小醫院,所以醫療費用也相對較高。如普通門診掛號費,三級醫院一般是4元,二級醫院3元,一級醫院2.5元。手術收費標準差別更大。一級和二級醫院這些基礎醫院,主要承擔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急重癥初步處理的任務,所以,大多數的常見病、小毛病完全可以在基礎醫院進行治療。

省錢訣竅二:看病宜早不宜晚

有了病早治療比晚治療不僅效果要好得多,而且費用上的差異也是很大的。比如,老年人得關節炎的比較多,但大多數都是到了晚期才來治療,其實通過早期加強鍛煉外加輔助藥物就可以康復,而且花費比較少。到了晚期花費動輒上萬元,還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得不償失。

掛號

省錢訣竅:先掛普通號,再換專家號

到醫院看病,第一次最好掛個普通號,普通號也就幾元錢,一般的專家號是10元,根據專家級別不同,還有的專家掛號費要幾十元到上百元。第一次到醫院就醫的患者,治病的基本程序都要先經過一個基本的檢查,包括對病史、病情的基本了解,進行物理或者生化的檢驗,所有的結果出來后,才可以對病人進行治療。而這一步工作,臨床醫生都能夠勝任。所以,第一次掛普通號就可以了,等到把所有的檢查資料都備齊全,再去找專家。相對來說,這樣可以省去相當一部分的掛號費用。

檢查

省錢訣竅:首選基礎設備

許多人因為對自己的病情抱著一種擔心的態度,所以寧可到大醫院做昂貴的檢查,花費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其實這樣做沒有必要。因為有許多病癥的診療在一般醫院就可以完成,尤其是檢查這一塊兒。比如要拍CT,根據不同部位不同病癥,那么花費上就有許多不同,如果拍個膝關節,可能要花費300元到400元,其實有些病癥沒必要拍CT,照張X光片也是完全能看清的。只是這個X光片也有價格區分,一般的醫院拍X光片大概費用是幾十元錢,如果到了三級醫院就需要200元左右。

用藥

省錢訣竅一:到藥店買藥

現在很多人看病大都處于被動的地位,大夫說什么就是什么,開什么藥就吃什么藥。

其實患者可以有許多主動權的。眾所周知,在藥店買藥的價格要低于在醫院開藥。對于一般病癥的藥,患者完全可以要求醫生只開處方,然后拿著單子到平價藥店自己購買。

省錢訣竅二:不要拒絕中醫治療

其實很多中藥的效果并不比西藥慢,副作用相對來說還要比西藥小。除了藥物,中醫的刮痧、拔火罐等方法花費少,效果也不錯,針對不同的病癥,中醫治療也是值得考慮的。

據《家庭保健報》

E-mail:hawxc@126.com

做好術前準備,讓老年病人平安過“關” 鐘蕓詩

王老太太今年68歲了,平時身體很好,最近被檢查出患了胃癌,要開刀。但醫生說她年紀大了,開刀前要做肺功能檢測、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多項檢查,老太太的女兒不大理解了:為什么隔壁病床的患者開刀前就沒有做這些檢查呢?胃癌要早點開刀,醫生讓母親做那么多檢查,是不是很浪費時間呢?經過醫生的耐心解釋,她才理解老年人做手術是有特殊要求的。

老年人術前的特殊檢查

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代謝減慢,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均明顯下降,包括呼吸功能、心臟功能、肝腎功能等。即使平時身體“很好”的老年人,由于儲備能力的下降,也可能在手術后出現各臟器的功能異常。

肺功能檢查

有統計顯示,70歲以上老人肺活量減少40%左右;老年男性若長期吸煙也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心病等。這些疾病的穩定期,患者沒明顯的癥狀,一旦受到手術的打擊,機體代償不足,就會出現功能異常。所以術前的常規胸片和肺功能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前者可發現有無肺部感染、肺氣腫、肺不張等,而后者則主要是評價患者的呼吸儲備功能,幫助評價患者對于手術的耐受程度。

心臟超聲、動熱心電圖

心血管老化常合并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這些疾病可能在平時沒有癥狀,長期“潛伏”在體內,一旦人體受到手術等“打擊”,原本就較為脆弱的心血管系統由于功能無法得到代償,便會出現各種疾病。術前檢查心臟超聲、24小時動態心電圖、血管彩超和血液電解質等,均是為了對心血管功能進行準確的評價,避免手術后出現各種“不測”。

血糖水平檢測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術前血糖可通過自身代償或口服藥物控制,維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但這些患者多數伴有腦動脈、冠狀動脈和周圍動脈的硬化,在手術前后可出現心衰、猝死、心肌梗死等情況。所以,術前檢測血糖水平、胰島素功能和血管硬化是十分重要的。

患者自身的準備

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的維護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術前給予患者正確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術前準備的目的在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患者對手術和麻醉的耐受能力。

1.戒煙。長期吸煙的患者,首先要戒煙,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使氣道分泌物的產生減少:戒煙還可以降低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增加血液攜氧能力,減少肺部并發癥。

根據肺功能和胸片的檢查結果,可給予必要的抗生素以控制呼吸道感染;呼吸道解痙劑的使用,可以解除細小支氣管的痙攣;化痰藥物可清除氣道分泌物,幫助肺和氣管清理“垃圾”,保持呼吸的通暢。

2.呼吸鍛煉。對于開展腹部手術的患者,鼓勵進行胸式呼吸練習;而需要開腦的患者,則要鍛煉腹式呼吸,即通過肚子的起伏來呼吸,以減少胸部的活動。

3.學習咳嗽。腹部手術的患者,由于傷口疼痛,術后多懼怕咳嗽,老年人尤為明顯。因此,在開刀前,要教會他用力咳嗽,并講明咳嗽的重要性。通過鍛煉,一般的患者均能在開刀后順利完成咳嗽動作。

4.對于合并血管硬化的老年患者,術前通過各項檢查,評價心、腦、腎功能情況。合并冠心病或腦供血不足的患者,術前給予擴血管藥物和改善微循環的藥物,有助于減少術后心梗、腦梗的可能;而對于腎動脈硬化導致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術前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以及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可大大減少術后發生腎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第8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古語有云:“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在中國古代很多醫生的從醫經歷大都是經過科舉后發出“不為良相,但為良醫”的感嘆而由儒至醫,或者家中親友素有頑疾而不能康復遂立下岐黃之志,由此可以看出中醫與文化內涵的密切關系。中醫在古代與文學藝術密切相關,不同于木匠、紡織工一般的“技術人員”,即使在現代,不少老中醫也對書法、繪畫、篆刻等傳統藝術頗為通曉。

我們傳統醫學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的基礎上的,它其中的養生、保健、治病等學問系統而龐大。文科生大都偏于喜好人文、社會科學,同時在高中學習也偏重對歷史、文化、哲學等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素養較理工科的學生更接近傳統文化,所以文科生離中醫并不遠。

淺說

中醫為何能招文科生,而西醫就必須招理科?

在中國古代是沒有“中醫”這個稱呼的,古代書籍中即使有,也大都是指“中等水平的醫生”而非特指傳統醫學。只有到了近代,西方醫學傳入我國,才開始在國內有了中西醫之分。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傳統醫”“國醫”等,這些都是區別于西醫而先后出現的。

古時候由于科學水平發展有限,不可能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儀器和檢測手段能深入到人體內部,人們當時只能以一種“司外揣內”的方法,依靠經驗和邏輯推理分析人體結構、疾病病因才得到對應的治療方法,所以中醫診病的本身就是一個哲學思辨和邏輯推理過程,這也是很多名醫大家們說學習中醫需要悟性的原因。后來,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涌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當然,現代人大都從小就接受西方科學的教育,對于衛生保健也常常聽到“營養”“維生素”“殺滅細菌”等現代醫學名詞,肯定就對傳統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感到陌生了。

在中國古代對于傳統醫學的傳承也十分特別。學生如果要學醫的話,一開始就要拜師,逐漸跟隨師傅伺診、抄方,然后在這種一邊實踐,一邊聽老師指導中醫理論知識的方式下,經過數年的學習才可以出師執業。中醫發展到現在,相比古代的“師承”少了很多實踐的機會,且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與影響,中醫類科目分類日趨精細化,古代醫生對中醫臨床、中藥鑒定和炮制、針灸推拿等中醫各個方面都很了解和擅長,而現在由于社會大分工和發展的需要卻將這些技能分成了若干個專業對人才進行培養,使如今的中醫水平和素質就與古代的醫生有一定差距。

由于文化背景差異、世界觀的不同,中醫和西醫也有很大差異,中醫是直接運用哲學方法,即系統性研究方法,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方法論,以病因病機為核心,治療疾病的法則以方劑為主;而西醫則是運用物理學、化學還原性研究方法,探索致病原,用化學藥物進行治療。這也是當前的西醫學一定要招收理科生,而中醫學是文理兼收的原因之一。

專業

精細分工課程多

由于現實的需要,傳統中醫發展到現在已經分化出很多專業,除了從傳統中醫中分化出來的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之外,還有與社會所需、與中醫藥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康復治療、護理學、衛生信息管理、英語(中醫藥翻譯方向)、市場營銷等專業。中醫類的專業中文理科兼收的專業有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等,這些學科對于學生的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培養都是一致的,只不過在教學中安排的側重點有一定差異。另外,像中醫學專業到了大三之后會有一個專業方向的分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中醫外科、中醫骨傷、中醫五官等專業方向。

中醫學注重學習中醫藥理論基礎、中醫學專業知識、中醫臨床醫療技能、中藥方劑學基本理論知識、與中醫學有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基本知識,這個專業主要是培養中醫醫生的,應該算是最接近傳統中醫,畢業后可去各大中醫院等醫療科研機構。其主干學科有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等。

針灸推拿學在大一、大二的課程安排中與中醫專業基本一致,主要是中醫基礎理論學習和中醫思維的訓練,如中醫學基礎、中醫古典醫籍、中醫診斷學、中藥學等,從大三開始關于針灸推拿的專業課則是比較多,而且也很有深度。

所以,現在要進入一個中醫藥大學,學的可以是制藥,可以是外語,可以是市場營銷,而非單純的看病開藥了,原來“醫學院校培養的都是醫生”的觀念也應該與時俱進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中醫專業的教育也并非傳統的純中醫培養,培養規劃里會有很大一部分的現代醫學,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內科學等。這樣可以豐富和拓展中醫學生的思維,為以后學生的臨床工作思路打下基礎,不過繁重的課程也會使學生覺得特別的勞累,甚至容易學藝不精,所以還是需要比其他專業多十二分刻苦才行。

就業

養生產業新方向

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扶持力度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本科生畢業如果打算從事本專業工作的話,就業不成問題,但一般局限于縣級及其以下的醫療機構。在2011年11月份的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就業雙選會上,來學校的各級醫療機構近200家、制藥企業130余家、非醫藥企事業單位50余家,為學校2012屆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供需比約為1∶1.2。不過,從招聘會上來看,單純的中醫臨床專業的就業情況稍遜于中醫類的針灸推拿、骨傷、外科等專業。

其實,現在中醫藥學生的就業路并非只有做醫生一條路,近些年來刮起的“養生風”,讓傳統的中醫藥又重新被大家認識。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體育康復等健康服務類產業,以及養老服務、足療中心、康復醫院、體檢中心、體育健身中心等領域都有中醫藥專業的學生施展才華的空間。據醫藥英才網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針灸推拿、理療師、營養師、保健師、足療師、芳香師的需求較2009年同期增長超過20%,北京、上海地區對此類人才的需求量十分龐大,而且薪資待遇也在增長。據悉,擁有中醫藥專業背景的本科生擔任足療師,月薪基本超過5000元。

準備

興趣愛好少不了

第9篇:中醫看病的主要方法范文

【關鍵詞】治未病 疾病預防 中醫中藥

中圖分類號:R24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361-02

1 中醫“治未病”的源流

中醫“治未病”理論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獨具影響的理論之一。“未雨綢繆”,“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凡事預防在先,是中國人謹遵的古訓。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中國文化的“肥沃土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篇曰:問曰:“上工治未病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肝虛則用此法,虛則不再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進一步強調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2 中醫“治未病”的內涵

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源自《黃帝內經》,歷代醫家乃至現代醫學對“治未病”思想極為重視。“治未病”具有豐富的內涵,包括天人相應、形神合一、辨證施養、平衡陰陽、精神內守、正氣為本等方面。現代醫學理論,將人體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即人體處于沒有任何疾病時的健康狀態;二是欲病未病態,即體內病理信息隱匿存在的階段,或已經具有少數先兆癥狀或體征的小疾小恙狀態,但尚不足以診斷為某種疾病;三是已病未傳態,即人體某一臟器出現了明顯的病變,根據疾病的傳變規律及臟腑之間的生理、病理關系,病邪可能傳入其他臟器,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臟腑未發生傳變的狀態。

因此,“治未病”就針對以上三種狀態,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養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預防,避免疾病的發生,這是醫學的最高目標,是健康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也是一名高明醫生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漸:指在疾病無明顯癥狀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機體的失衡狀態繼續發展,這是潛病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三是已病早治,防治傳變:指疾病已經存在,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其由淺入深或發生臟腑之間的傳變,這是欲病未病態,傳變未病態的治療原則。另外還有瘥后調攝,防其復發:指疾病初愈,正氣尚虛,邪氣留戀,機體處于不穩狀態,機體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之時,此時機體或處于健康未病態、潛病未病態,故要注意調攝,防止疾病復發。中醫“治未病”,是讓人們不生病,少得病,遲得病。為了延年益壽的需要,我們要崇尚“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治未病之先,防患于未然,養生防病,實現康壽;治未發之前,防微以杜漸,重視先兆,防止發病;治未盛之時,見微知著,治防重,擇時而治;治未傳之臟,掌握疾病傳變規律,已病防傳;治傳與否,當辨虛實,妙用承制;治未效,整體調控,重在調治所不勝所勝。目的是讓人不生病、少生病、遲生病,益壽延年、提高生存質量。科學養生,指導人們改變陋習,提高生活質量,工作質量,學習質量,自行管理健康,把握健康,贏得健康,享受身心健康的快樂與和諧社會的幸福生活。

在“治未病”原則指導下,它在臨床各科疾病的預防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指導人類已知的所有疾病的預防。中醫藥“治未病”的理論和臨床研究開展非常廣泛,而且有其防治意義,已經逐漸為人們所公認。

3 中醫“治未病”的內容和方法

3.1 調攝精神 中醫強調“形神合一”,重視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預后等方面的作用。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關系。突然劇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復持續的精神刺激,可使人體氣機逆亂,容易導致氣血陰陽的失調而發病。中醫有“百病皆生于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的說法。情志刺激可致正氣內虛,招致外邪致病,在疾病過程中,情志波動又能使疾病惡化。

3.2 加強鍛煉 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恰當的鍛煉可使機體的氣血周流、關節滑利、耳聰目明、情志暢達,對于抵御病邪的入侵具有重要的意義。漢代醫學家華佗創造了“五禽戲”健身運動,后世發展的太極拳等多種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而且還對多種慢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3.3 注重生活起居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知其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做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說,要保持身體健康,精神充沛,益壽延年,就應該懂得自然變化規律,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飲食起居,勞逸有適當的節制和安排。不要“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

3.4 合理節制飲食 古人很多文獻記載為食治,宜食,忌食。飲食要注意適當,在飲食時間、數量等方面均有記載。古人曰“凡欲治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后乃藥爾。”在講究保健與健康的今天,食療的意義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食療安全、經濟、簡便易行、無創傷痛苦、無副作用,是亞健康狀態的重要療法。

3.5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 天地人合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充分體現了天地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強調個體必須適應自然氣候變化,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而且引申到起居的規律性,要白天活動,夜晚休息,不能日夜顛倒,作息紊亂。

3.6 藥物預防 亞健康病機以心脾兩虛或肝郁氣滯為主,亦有脾虛濕盛、肝郁脾虛、肝腎不足、痰濕內生、濕熱內蘊、陰虛火旺、氣血虧虛、脾腎陽虛等型,治療關鍵在于理氣健脾,疏肝解郁以及養血安神,健脾和胃、滋陰補腎等為主,多用四君子湯、四物湯、歸脾湯、六味地黃湯、參苓白術散、養心湯、甘麥大棗湯、杞菊地黃丸、三仁湯、二妙丸、人參歸脾丸等加減治療。中醫藥強調亞健康的優勢在于根據個體的不同情況,辯證施治,綜合調理。

積極開展“冬病夏治”,在“三伏”天采用穴位貼敷,中藥浸泡等方法,冬季可減少或預防感冒、咳喘、過敏性鼻炎、風濕病、關節炎、凍瘡、腎病的發作。積極完善傳統療法,結合醫院實際,制定專科疾病的中醫非藥物療法干預方案,采用腹針、體針、平衡針、艾灸、火罐、按摩、中藥熏蒸等療法,達到增強體質和防病抗衰的效果。

“治未病”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預測未來疾病的發生、性質、趨勢;中醫講究養生保健,為眾多國家所接受 ;中醫非藥物療法以針灸、按摩等為養生、保健和治療的獨特優勢;中醫擅長治療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難雜癥;中醫是治療急性傳染病的有效途徑;中醫藥簡、便、廉、驗,優勢獨特。

4 中醫“治未病”的思路

中醫“治未病”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全體中醫工作者的參與。提高中醫人員自身素質,“讀經典、做臨床”應該成為中醫工作者的自覺行為。中醫“治未病”工程是時代的要求,是我國預防保健體系建設的重要構想,應將此工程納入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之中,使中醫“治未病”此項工程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積極創建具有中醫特色“治未病”的村級衛生室,徹底解決廣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達到中西醫攜手,為患者健康服務的境界。

我們認為,中醫“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和方法的應用,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中醫科學養生方法,如四時養生、十二時辰養生、心態調攝養生、飲食養生、中藥養生、勞逸養生、運動養生、養生、針灸養生、按摩養生、氣功養生、環境養生、體質養生等,指導人們改變陋習,體現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相結合,身心統一的生命整體觀,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統一的天人合一論;告訴人們遵循中醫“治未病”的客觀規律,自行管理健康,把握健康,贏得健康,享受身心健康的快樂與和諧社會的幸福生活。總之,我們認為,首先,要樹立一個健康的思想理念;其次,掌握正確的科學的防病治病方法;再者,改變不良習慣,主動管理健康,才能把握健康。

中醫“治未病”是引領人類健康發展的新方向,體現了重視預防的思維模式。中醫“治未病”,主張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個人養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來維系人體的陰陽平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通過精神調控,使真氣從順,從而使病(物質的、精神的)不能發生或發展。

“治未病”,就是采取相應措施,維護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治”的含義,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是中醫學的預防學,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三個層次,是“治未病”核心理念。“治未病”強調人們應該注重保養身體,培養正氣,提高機體的抵御病邪能力,達到未生病前預防疾病的發生,生病之后防止進一步發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復發的目的。中醫“治未病”的方法運用于亞健康、常見病、多發病,特別對慢性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養生,消除或減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致病因素”的影響,達到維護人體健康狀態和疾病預防目的。

參考文獻

[1]《金匱要略》 中醫臨床著作,東漢張仲景撰 ,學苑出版社, 2008年。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精品国产日韩无 影视| 久久这里有精品国产电影网|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极品粉嫩小仙女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换脸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狠狠干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亚洲国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天天色综合4|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双腿张开被9个男人调教|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国产日产欧产美| 天天干天天日夜夜操| 国产免费又爽又色又粗视频| 熟妇无码AV| 亚洲黄色尤物视频|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熟女丰满老熟女熟妇|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99精品久久| 奇米影视第四色首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盗摄|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正在播放老肥熟妇露脸|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