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范文

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

第1篇: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范文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

中圖分類號:F235.9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3-0099-02

為了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會計工作,財政部于2007年12月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決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該制度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財政部頒布并于2005年1月1日執行)共同構成了我國農村會計制度體系。本文就兩個會計制度的主要差異進行比較研究。

一、資產的比較研究

1.資產組成內容的比較。《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將合作社的資產分為流動資產、農業資產、對外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則將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分為流動資產、農業資產、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關于資產分類具有以下特點:(1)將農民專業合作的所有投資統一為對外投資,不區分為短期和長期投資;(2)增加了無形資產的相關內容。

2.存貨的比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關于存貨的核算有以下兩點不同:(1)存貨核算范圍擴大了,增加諸如受托代銷商品、受托代購商品、委托代銷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資等內容的核算;(2)僅對存貨盤虧、毀損和報廢的會計處理做出規定,即將盤虧、毀損和報廢的存貨價值計入其他支出,而對存貨盤盈未規定其處理方法。

3.對外投資的比較。關于對外投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分為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并分別規定其會計核算方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未將對外投資進行短期和長期之分。

4.固定資產的比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關于固定資產的核算主要有兩項變化:(1)增加了接受捐贈舊固定資產的計價內容,即接受捐贈的舊固定資產,按照經過批準的評估價值或雙方確認的價值計價。(2)未對盤盈固定資產確認、計量和記錄做出規定。

5.無形資產的比較。《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規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無形資產的內容,并對無形資產計價、攤銷方法、轉讓無形資產的處理等均做出明確的規定,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未有相應的規定。

二、所有者權益的比較研究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者權益包括資本、公積公益金、未分配收益等。《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規定合作社的所有者權益包括股金、專項基金、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盈余等。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關于所有者權益有以下不同:(1)部分項目的稱謂不同,如收到投入資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稱為“資本”,《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則稱為“股金”;(2)《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增加了“專項基金”、“資本公積”的核算;(3)部分核算內容更為細化,如接受捐贈資產,《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計入公積公益金,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則單獨計入專項基金。

三、收入和收益(盈余)的比較研究

(一)收入的比較

收入內容的比較。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入主要包括: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農業稅附加返還收入、補助收入、其他收入。《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的收入主要包括經營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兩個制度關于各項收入確認、計量、記錄及報告方法差異不大。

(二)收益(盈余)的比較

1.稱謂不同。作為反映和考核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成果的綜合性財務指標,《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稱為“收益”;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則稱為“盈余”。

2.構成不同。雖然兩個制度均將收益(盈余)區分了經營活動和非經營活動產生的收益(盈余),但其構成確不同。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益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確定:

收益總額=經營收益+農業稅附加返還收入+補助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其中: 經營收益=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經營支出-管理費用

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規定,合作社的本年盈余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本年盈余=經營收益+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其中:經營收益=經營收入+投資收益-經營支出-管理費用

3.收益分配核算內容不同。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的分配方案,對其當年可供分配的收益按下列順序進行分配:(1)提取公積公益金;(2)提取應付福利費;(3)外來投資分利;(4)農戶分配;(5)其他分配等,其核算內容包括村集體經濟組織按規定提取公積公益金、提取應付福利費、外來投資分利和進行農戶分配等內容。

四、會計報表的比較研究

(一)會計報表組成的比較

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年度中間(即月份或季度)和年度終了應當提供的會計報表種類有所不同:

1.年度中間: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年度中間(即月份或季度),應當提供兩張會計報表――科目余額表和收支明細表。其中。科目余額表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月或按季度編制,用以反映月末或季度末會計科目余額的會計報表;收支明細表是反映村集體經濟組織各月或各季發生的各項收入和各項支出情況的會計報表。

2.年度終了: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年度終了,應當提供兩張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其中:資產負債表反映村集體經濟組織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收益分配表反映村集體經濟組織年度內收益實現及其分配的實際情況。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規定,合作社應編制資產負債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員權益變動表、科目余額表和收支明細表、財務狀況說明書等。其中資產負債表、科目余額表和收支明細表性質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中的資產負債表、科目余額表和收支明細表性質、結構等內容基本相同。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不同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增加了成員權益變動表和財務狀況說明書。

(二)會計報表結構和內容的比較

1.資產負債表的比較。由于兩個制度關于資產、所有者權益組成內容的差異,進而影響了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部分的結構以及所有者權益項目的內容。《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將資產負債表資產部分分為流動資產、農業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四部分、所有者權益分為資本、公積公益金、未分配收益三項內容;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社會計制度(試行)》則將資產負債表資產部分分為流動資產、長期資產和其他資產三部分,所有者權益分為股金、專項基金、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盈余五個項目。

2.收益(盈余)及收益(盈余)分配表的比較。反映合作社一定期間內實現盈余及其分配實際情況的會計報表,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稱為“收益及收益分配表”。而《農民專業合作財務社會計制度(試行)》則稱為“盈余及盈余分配表”。不僅稱謂不同,其結構也不同:

“收益及收益分配表”采用的是報告式結構,其上端為收益的形成,分為經營收入、經營收益和本年收益三個層次,下端則為收益分配,包括本年收益、年初未分配收益、可分配收益和年末未分配收益部分。

而“盈余及盈余分配表”則采用賬戶式結構,左邊為“本年盈余”,右邊則為“盈余分配”。每一方分為若干具體項目,左邊項目是依據“本年盈余=經營收入+投資收益-經營支出-管理費用+其他收入-其他支出”的依存關系排列,而右邊“盈余分配”則是根據“本年盈余+年初未分配盈余+其他轉入-提取盈余公積-盈余返還-剩余盈余分配=年末未分配盈余”的依存關系排列。

第2篇: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范文

近年來,浙江省__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截至20__年6月底,全市登記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248家,擁有生產基地8萬畝,入社農戶1萬戶。其中,供銷合作社系統領辦參辦52家,擁有基地34個,面積1.7萬畝,入社農戶1500余戶。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特點

(一)領辦主體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農村專業大戶、經營能人利用生產、經營、購銷等優勢來組建的,約占45%;二是基層農技部門利用技術、服務等優勢組建的,約占15%;三是供銷合作社系統利用場地、經營等優勢組建的,約占12.5%;四是農業龍頭企業利用加工、品牌、營銷等優勢組建的,約占17.5%;五是其他組織和個人牽頭組建的,約占10%。多元化主體牽頭興辦合作社,使合作社涉及不同的領域,并呈現了不同的特色,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二)產業覆蓋和成員范圍不斷擴大。全市合作社合作領域日益擴大,已涉及農業各產業,屬農業的占77%,林業的占4.3%,漁業的占17.7%,其他的占1%。其中又以水果、茶葉、花木、畜牧、中草藥、蔬菜等產業居多。有的合作社延伸到農業服務業,跨鄉鎮的合作社不斷增多。甚至基地輻射到省外,如紅麟西瓜合作社、仙溪綠葉農業合作社已在廣東、海南建立生產基地,產品銷往港、澳、東南亞地區。

(三)合作層次逐步提高。從生產領域的合作開始,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經營領域發展,形成了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一體化經營的生產經營格局(體系)。部分合作社已做到統一使用商標,統一供種供苗,統一生產或安全質量標準,并被認定為無公害基地或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把千家萬戶分散經營與國內外大市場有機地銜接起來,解決了生產經營中村級經濟組織“統”不了、政府部門“包”不了、單家獨戶“辦”不了的事情,在提高農民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支柱產業;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水平,降低農產品生產經營成本和交易費用;增加農業的現代生產要素投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推動農業體制創新和先進技術傳播,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維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起時間不長,缺乏規范化建設方面的指導,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農戶入社覆蓋面不廣,帶動力不強。目前,__市加入各類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占總農戶數的比例不到3%,帶動農戶占總農戶數的比例不到10%。全市有葡萄專業合作社12個,其中南塘鎮和湖霧鎮各有7個和3個,而每個葡萄合作社僅有一、二百畝的基地。全市有茶葉專業合作社12個,其中雁蕩鎮就有5個,每個茶葉合作社茶園面積都不到1000畝,年加工干茶都不到5噸。部分合作社的社員僅5-7人,注冊資金僅3-5萬元,沒有辦公服務場所、經營設施和生產基地,甚至沒有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更談不上為社員推銷農產品。

二是實力偏弱,自身發展后勁不足。__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實行統一采購種子種苗、化肥、農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的約占40%,統一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的僅占35%,統一注冊使用商標的不到50%,開展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僅占55%。部分合作社規模偏小,產量不高,銷售額不多,產品科技含量低,產業鏈不長,沒有開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僅依靠政策扶持生存。

三是利益聯結不緊密,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部分合作社沒有形成社員控制的決策機制、民主管理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發起人往往既是理事長,又是總經理,一人控制合作社,普通社員參與度低,合作社與社員的利益聯結不緊密,社員相互約束力不強,承擔市場風險的意識薄弱,只能利益共享而不能風險共擔。專業大戶、營銷大戶牽頭領辦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有限;基層農技部門和供銷合作社牽頭領辦的合作社,往往牽頭單位事務多,經辦人員兼職,與自身利益不直接掛鉤,投入精力有限;龍頭企業組建的合作社,往往考慮企業自身利益多,對社員利益照顧有限。

四是財務管理觀念淡薄,沒有獨立建賬。由于一些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很少有經營活動和收入來源,承擔不起專門聘請會計人員而產生的財務管理成本,再加上一些社員觀念比較落后,監督意識比較淡薄,財務知識比較欠缺,因此沒有獨立建賬和進行會計核算,沒有反映社員與合作社的交易情況、合作社的收入和支出情況,以及合作社的盈余虧損情況、債權債務情況,甚至個別合作社的理事長既是法人代表又兼會計出納,賬務“摸兜算”。據了解,盈余按股金額與交易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二次返利的合作社僅占10%。

五是扶持政策還不配套,支持力度不夠。稅費優惠落實難、綠色通道政策落實難、財政扶持資金爭取難,合作社產品視同農戶自產自銷和增值稅發票難以落實,加工廠房用地指標難以落實。農村合作銀行只能提供小額資金貸款

,遠遠不能滿足規模經營的需要。

三、加強規范化建設具體要求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影響了其正常健康發展。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培訓、指導、試驗、督查、總結、驗收、推廣等多種辦法,加強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在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管理規范化、社員知識化、產品安全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培育一批產業規模較大、社員帶動較多、服務設施較全、利益聯結較緊、市場品牌較響的示范性合作社。

(一)規范社員管理和股金設置。根據合作社章程規定,規范社員入退手續,進行登記,核發社員證,健全社員管理及其生產檔案。社員都應認購股金,從事生產的社員認購股金應占股金總額的一半以上。單個社員或者社員聯合認購的股金最多不得超過股金總額的20%。合作社應向社員簽發股權證明,對社員姓名(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所占比例等情況進行登記,作為所有者權益和盈余分配的依據。社員間股金轉讓必須按章程規定的程序辦理。

(二)規范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社員(代表)大會要依照章程規定行使職權;理事會要嚴格執行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做好日常工作,保障合作社正常運行;監事會(或執行監事)要監督理事會執行社員(代表)大會決議和日常工作情況。根據生產經營和管理需要,科學合理設置內部管理機構,并建立健全崗位職責、生產管理、收購營銷、財務會計、檔案管理等切實可行的制度。

(三)規范民主管理。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重大事項應由社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社員(代表)大會表決實行一人一票制。出資額或者與本社交易量(額)較大的成員按照章程規定,可以享有附加表決權。本社的附加表決權總票數,不得超過本社成員基本表決權總票數的20%。單個社員的票數最多不得超過總票數的20%。社員有權查閱本社的章程、社員名冊、社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賬簿。

第3篇:農業合作社會計制度范文

省委、省政府在《江蘇沿海地區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全力推進連云港、鹽城、南通三市沿海現代農業建設,大力發展優質、高效、外向、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建成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農業觀光休閑基地。鹽城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產基礎和區位優勢,發展現代農業潛力巨大。

一、鹽城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現狀

近幾年來,鹽城市提出了“打造全省高效農業第一市”的戰略目標,著力推進現代高效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1、加強載體建設,為現代農業構建發展平臺。一是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達168個,面積規模已達59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超過300萬畝,累計投資總額達15.52億元。二是加快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目前已在全市范圍內規劃建設了13個縣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規劃面積5.32萬畝,已完成道路、電力、給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投入2.2億元。50個重點鎮中有42個已在工業集中區中規劃設立了農產品加工集中區。三是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全市已建成農產品批發市場65個,累計投資總額26.2億元。全市已經基本形成了“市有區域性中心批發市場、縣有綜合批發市場、鄉有特色批發市場、村有農產品購銷經營部、組有農產品經紀人”的五級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

這三大載體的建設有力地帶動了鹽城市高效農業的發展。2009年全市新增高效農業72.2萬畝,比年初增20%,總規模已達431萬畝;新增設施農業22.6萬畝,比年初增27.6%,總規模已達104.5萬畝;高效農業占農業的比重已達35.2%,設施農業占高效農業的比重達23.7%。

2、著力制度創新,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一是建立了土地“預流轉”制度。鹽城阜寧縣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土地“預流轉”制度,為現代高效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條件。所謂土地“預流轉”,就是由村組與土地承包農戶預先簽訂流轉意向協議,并向農戶預付一定數額的訂金。在未正式流轉前,土地仍有原承包戶經營,當有現代農業項目進入時再與農戶簽訂正式流轉合同,流入方按合同每年向農民支付租金,以此增加農村土地儲備。既尊重農民意愿,又確保農民在流轉中受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流轉的積極性。2009年阜寧新增流轉土地20.3萬畝,全縣已累計流轉農村土地37.84萬畝,占總承包地面積的41%。二是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需要較高投入,很多農民就因為“囊中羞澀”,貸款難而萌生資金互助合作的動因。目前全市已成立資金互助合作社114個,共有10.27萬社員入社,吸納社員股金及互助金11.12億元,投放互助金9.33億元。三是創立了“黨支部+合作社”的新型組織化模式。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必須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東臺市富安鎮在1998年7月組建了全國第一家蠶農合作社;2000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黨委。在栽種、收烘、繅絲等環節,每個關鍵崗位都是黨員帶頭,為大伙樹立榜樣。他們的產業鏈延伸到哪里,就把黨支部建到哪里。該合作社已經帶動了近30萬農民致富。目前,鹽城全市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845個,居全省首位,其中80%以上的規模合作社建立了黨支部。

3、強化科技興農,形成現代農業的差別化競爭優勢。一是引進新品種。甜葉菊是天然的甜味劑植物,其干葉加工成糖甜度比白糖高300倍,而熱量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東臺市特有的沿海富鉀沙土壤和海邊氣候,使種植甜葉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被認定為最適宜生長甜葉菊的全球少數幾個地區之一。在產業化帶動下,東臺市2009年的甜葉菊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2萬畝,正向“世界健康糖源之都”沖刺。近年來,鹽城市每年引進的新品種有5~10個。二是引用新技術。好品種需要新技術作支撐,舊品種也能因為新技術而煥發新的生命力。搶占農業新技術領域制高點,全方位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已經成為鹽城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涵。在阜寧縣三灶鎮頭灶村境內的航天育種基地,有被稱為“植物偉哥”的黃秋葵,有孕婦和糖尿病病人食用大有益處的“菜用肉西瓜”,還有可長到如高爾夫球一般大小的草莓及入口即化、口感特甜的太空西瓜。據了解,目前至少有30位以上的博士級人才分布在鹽城各地從事現代農業的種植和加工,為提升鹽城農業的市場競爭力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推廣高效立體種養新模式。大豐市推廣的30多種稻田、棉田種養高效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40.3%。東臺、阜寧、鹽都、射陽、建湖等縣市區采用多種復合經營模式,有的實現一年五種五收甚至六種六收,畝收入萬元以上。

二、鹽城市發展現代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鹽城現代農業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突出表現為龍頭企業數量少、個頭小、帶動力弱。鹽城在江蘇乃至全國來說都算是農業大市,無論是農業生產規模還是農副產品產量在全省都遙遙領先,但在農副產品加工上卻有些滯后,還沒有培育出像徐州維維那樣銷售幾十個億、上百億的大型龍頭加工企業。鹽城市龍頭加工企業的規模和數量與農業大市的地位極不相稱,農產品絕大部分以原料或初級加工品形式出售,附加值很低,這也是鹽城市農業生產規模全省前列,而農民收入卻處在全省中下游的重要原因。

2、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近年來鹽城市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了較大的發展,對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著以下三個問題:一是覆蓋面小,組織化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數量和規模都不大,聯系農戶有限,服務半徑小,帶動能力弱。二是運作程序不規范,缺乏發展的后勁。目前大多數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操作還不夠規范,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尚未完善。三是重中間環節、輕產前產后,類型單一。大多是生產型或中介性質,而作為產前服務尤其是產后加工環節的專業合作組織數量極少,對農產品加工增值、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作用極為有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不能將分散的農民有效地組織起來,農民將無法公平參與市場競爭,農民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地位也很難確立。

3、土地流轉工作面臨困難。有些農民不愿意將土地轉讓給別人,哪怕雇人種也不轉讓。原因在于:一是目前農業稅已經全部減免,農民種田不但沒有稅收,而且還有補貼。二是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他們輕易不會放棄。三是傳統的種植習慣,使農民對土地產生了依賴,在自己的土地上勞作他們有安全感。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土地流轉的成本和難度。雖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若要大面積推廣,還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

4、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一方面是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者需要技術和服務,另一方面是傳統的農業服務體系嚴重弱化,而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導致技術推廣難,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浪費嚴重。

三、加快發展鹽城市現代農業的對策和建議

(一)要大力培植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有些地方的現代農業發展快,關鍵是有龍頭企業作支撐。因此,鹽城要把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1、要著力培育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一頭連著基地,一頭連著市場,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推動力量。對成長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企業,要積極通過戰略培育、資本運作、品牌戰略等各種途徑,使企業做大做強。要認真落實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在資金、信貸、用地、用電、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并切實減輕企業不合理的負擔。要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使土地成為企業的綠色車間,使農民成為企業的產業工人。

2、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功能。要加快推進企業與基地的一體化進程。必須進一步密切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的關系,真正把基地作為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快一體化經營步伐;基地建設也要圍繞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實行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二)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特色是現代農業的核心競爭力,鹽城的農業資源、產業、發展路徑等都有著自身的特點,必須發揮優勢,塑造特色,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

1、著力打造區域特色。沿海縣(市)要依托豐富的沿海資源,大力發展海水灌溉農業、耐鹽農業和海產品養殖,加快建設沿海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大市區及周邊地區要重點在都市農業、觀光休閑農業發展上求突破,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上帶好頭;鎮村要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目標,強化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創建一批特色強鎮、強村。

2、大力培育產業特色。目前響水的百合鮮切花、濱海的生豬、阜寧的苗木花卉、射陽的麥牙、建湖的葡萄、亭湖的食用菌、鹽都的草莓、大豐的海水蔬菜、東臺的設施蔬菜等產業特色鮮明,要以市場為導向,結合自身的優勢,把這些特色產業培大、強,同時要把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好。

3、積極創建品牌特色。農業發展要走品牌化經營的路子,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努力把這些優勢特色產品做出規模,把品質創優、品牌叫響。圍繞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名牌產品,精心組織農業招商活動,積極推進射陽、鹽都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創建工作,并以此為平臺,加大產業招商力度,爭取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投資鹽城農業,加快現代高效農業發展步伐。

(三)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

1、健全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信息準確、傳遞暢通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重要保障。必須盡快建立規范、高效、誠信的農業信息收集、整理和制度,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政策、供求、價格、氣象等農業信息服務,避免農民盲目生產經營。在加強農業部門自身信息隊伍建設的同時,要加強對村組干部、農民經紀人、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訓,建立農村信息員隊伍,發揮農業信息“二傳手”的作用。農業信息服務是一項社會公益性職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設施,配備專門人員,落實專項經費。

2、健全農業市場服務體系。農產品銷售難,關鍵是農村市場體系不健全。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首先要構建暢順高效、便捷安全的農產品流通體系。要進一步完善五級市場流通網絡。市一級要重點培育區域性中心批發市場,縣一級要抓好綜合批發市場建設,鄉鎮一級要加快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專業市場,村一級要建立農產品購銷經營部,組一級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經紀人。要鼓勵農村能人到大中城市設立專門的批發市場、銷售專柜、建立直銷點等,拓展本地農產品銷售渠道。

3、健全農業技術服務體系。要構建新型的農技服務體系。公益性農技體系負責病蟲害防治、動植物防疫檢疫、農業抗災減災、面上農技培訓等服務;經營性農技體系重點開展種苗與農資供應、配套技術指導、加工、運銷、信息等各類技物結合型服務。要積極與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掛鉤,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設施的引進、消化和吸收,提升農業科技的貢獻份額。

(四)要提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層次和水平

加快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重要抓手。因此,政府應該對它們進行扶持、指導和引導,不斷提升它們的層次和水平。

1、加大宣傳和扶持力度,擴大覆蓋面。要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宣傳力度,鼓勵農民加入合作社。政府要在稅費減免、信貸支持、用電用地等方面進行扶持,為其提供登記輔導、產業發展、市場營銷、運行管理方面的指導,進一步增加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數量,擴大覆蓋面。

2、健全產權聯結、資產管理和利益分配機制。一是健全產權聯結機制。引導農民以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入股參加合作,逐步形成以產權要素聯結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讓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分享合作利益。二是健全資產運營管理機制。依法獨立建賬,并為每個成員單獨設立賬戶。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實行嚴格的會計管理,切實加強財務審計,定期將財務狀況向全體成員公布,接受全體成員監督。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按照法律的規定和章程的約定,建立合作組織盈余主要按交易量(額)返還的制度,對成員實行多形式、多環節的讓利、分紅和返利,保障每個成員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3、增強服務功能。要著力引導和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辦各類服務經營實體,不斷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服務功能。要順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趨勢,引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建立生產示范基地,從而在農村經濟發展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功能。

(五)要積極推動土地的

合理流轉要實現現代農業所需的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勢在必行。雖然鹽城近幾年在土地流轉方面進展較快,率先實行了土地“預流轉”制度,但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應該大力推動土地的流轉。

1、加大宣傳。土地只有搞規模經營才能產生規模效益,這是經濟規律,但農民自身很難意識到這一點,加之耕者有其田的傳統觀念和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使得土地流轉很難實現。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號召廣大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參股或出讓形式,走土地規模化經營之路,創造土地流轉的氛圍。

欧美成人日韩| 99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色|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 亚洲国产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 国产边摸边吃奶边做爽视频| 不卡的亚洲av网在线|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观看| 精品一精品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综合色区二区| 一边啪啪一边呻吟av夜夜嗨| 伊人激情综合|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a片| 97se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粉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欧美人与禽猛交狂配|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成人亚洲|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激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咪爱四虎|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一级有乳奶水毛片免费|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 美女毛片在线观看AV| 岛国片人妻三上悠亚|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