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市形象調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市:英語要“減負”,教師憂“減員”
多年來,英語在應試教育中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中國家庭紛紛將孩子的英語學習放在突出位置。各種英語培訓班在城市扎堆,大體量的需求使英語師資紛紛涌向城市。然而,北京、山東等地一紙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語科目“減負”的規定,引起了城市英語教師的憂慮。
部分教師擔心,中高考英語分值降低,不僅會讓學生和家長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更會動搖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使得英語淪落為“副科”或“選修課”。
北京市第101中學英語組組長張燕說:“改革對英語方面的變動太大,對教學造成的影響也很大?!北热?,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允許學生多次考試,意味著對英語不感興趣或英語能力突出的學生考到了滿意的分數后將可能不再學習英語。
鄉村:課本成“天書”,教師“奇缺”
與城市英語教師的境況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師的極度稀缺。“每年都發英語課本,但沒有老師教,課本在學生手中變成了看不懂的‘天書’。”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彎嶺鎮大墩小學校長王升超一臉無奈地說。而在他無奈的背后,是海南千余所鄉村小學普遍缺少英語教師的尷尬現狀。
海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艱苦地區的1251個農村小學、647個教學點,相當一部分都奇缺英語老師。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全省教師隊伍整體超編,二是鄉村條件落后,無法吸引年輕老師前往。
“很羨慕電視上會說英語的人,我們也想學。”大墩小學六年級學生、11歲的王盛旺眼神中滿是渴求。他說,家里沒人會英語,學校也沒老師教,他們只能看英語課本上的圖畫,但對書上的內容一點都不懂。
在甘肅隴南地區,某縣教育部門負責人介紹,一些學校英語課程靠支教志愿者支撐,但志愿者人數有限,所以許多學校不得不停上英語課。
彌合:應急措施與制度建設并重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教育界人士和專家表示,要填補鴻溝,需要各級政府加大投入,盡可能改善農村教學條件,尤其應制定靈活的激勵、獎勵機制,吸引年輕教師到鄉村任教。
2013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通知,決定對連片特困地區義務教育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給予生活補助。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許濤表示,鄉村教師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將高于城鎮教師,農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將進一步擴大。海南省自2013年9月起,開始為9243名邊遠地區教師每月發放300元生活補助。
對此,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段會冬博士認為:“緩解鄉村學校英語教師短缺,要堅持長效投入和應急措施并舉。”從應急措施來看,可建立與教師專業成長相掛鉤的激勵機制,吸引和鼓勵城市“富余”年輕英語教師到鄉村任教。
關鍵詞:流行病學;血脂紊亂;2型糖尿??;代謝綜合征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Related Diseases in Adults in Fuzhou City
XU Xiao-ming1,ZHU Hong2,XUN Yi3,SUN Zhi-gang4
(1.Audit Department of Fuzhou Medical Insurance Bureau of Jiangxi Province,Fuzhou 344000,Jiangxi,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Fu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Fuzhou 344000Jiangxi,China;
3.Fuzhou Sixth Hospital,Fuzhou 344000,Jiangxi,China;
4.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Fu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Fuzhou 3440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abolism of adults in Fuzhou city comprehensive syndrome epidemic and related diseases.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5~2016 year in August to our hospital for health examination of 2400 human studies,CDS(Diabetes Association)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iagnosis.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MS(metabolic syndrome)was 18.61%,hypertension was 27.77%,obesity or overweight was about 44.73%,dyslipidemia was about 36.49%,and hyperglycemia was 30.67%.37~55 year old female prevalence rate of high blood gluco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female MS>56 years with hypertension,overweight or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prevalence was higher than male. Since the age of 56 female MS prevalence rate increased rapidly.The prevalence of MS with age increase gradually increased.Conclusion Thehas a high prevalence of MS,from young men need to start from the blood fat and blood sugar,control of weight and blood pressure,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MS.
Key words:Epidemiology;Dyslipidemia;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tabolic syndrome
代x綜合征可簡稱為MS,表示人體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出現代謝紊亂的病理現象。此病癥不僅是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病癥形成的危險因素,而且還屬于復雜的代謝紊亂癥侯群[1-2]。像糖尿病和腹部肥胖、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均屬于MS的常見癥狀。有研究報道表明,代謝綜合征能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本研究通過調查我市當地職員,以早發現和早篩查的方式制定防治MS的相關措施,以便使急性心腦血管病癥的發生有效降低。為進一步探究我市成人代謝綜合征及其相關疾病流行病情況,現做出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到我院行健康體檢的2400例為研究資料,其中男1435例,女965例;年齡區間19~79歲,平均年齡(52.2±2.3)歲。在所有體檢人員中,388例退休人員,465例職工,1547例企業管理人員。
1.2方法 禁食保持空腹狀態12 h后對體檢人員的腰圍和DBP(舒張壓)、身高和SBP(收縮壓)及體重等指標進行測量,對BMI(體重指數)予以計算;抽血查HDL(高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與FPD(空腹血糖)等指標情況。
1.3診斷標準[3] 實施CDS相關標準對MS進行診斷:下述四項標準全部具備者或者具備其中三項者。①高血糖:2 hPG不低于7.8 mmol/L,或者FPG不低于6.1 mmol/L,或者已確診是糖尿病患者。②超重:BMI不低于30 kg/m2,或者肥胖患者,或者BMI不低于25 kg/m2。③血脂紊亂:男性HDL-C未超過0.9 mmol/L或者女性HDL-C未超過1.0 mmol/L,或者TG不低于1.7 mmol/L。④高血壓:已確診是高血壓患者,或者DBP/SBP不低于90/140 mmHg。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處理,檢驗水準為α=0.05。實施(x±s)代表計量資料正態分布,實施Q(四分位數間距)與M(中位數)代表偏態分布。應用非參數秩和檢驗及t檢驗代表組間對比,應用?字2檢驗代表計數資料組間對比。
2結果
2.1體檢人員的臨床體征與一般情況 在本研究2400例調查人員中,有1435例為男性,其平均年齡為(51.6±2.6)歲;有965例為女性,其平均年齡為(50.3±2.7)歲。通過對于男性和女性體檢人員的各項臨床指標情況發現,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t=99.517,7.542,7.574,4.348)(P
2.2對比不同性別人群各代謝異常患病率情況 男性與女性人群的MS和血脂紊亂、高血糖和肥胖或者超重等代謝異?;疾÷是闆r比較,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2.3根據性別與年齡分成后對比人群各代謝異常患病率 在19~36歲年齡段,除高血糖外,女性人群的MS和肥胖或超重、高血壓和血脂紊亂等各代謝異?;疾÷是闆r和男性人群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為普查,雖然不能將我市MS流行病學情況全全代表,但所選擇的研究群體卻能代表我市主要社會群體。MS屬于多種代謝異常的群集,和心腦血管病癥具有一定的關聯性,而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也為IR的臨床標志,而且遺傳因素也需要加以重視[4-5]。有研究資料顯示[6],急性心腦血管事件和MS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提示不但能更好防治急性心腦血管病癥,而且還能對代謝紊亂予以有效控制。預防是治療MS的重點,早期預防,尤其是肥胖預防,在有關心腦血管病癥及MS和糖尿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顯示[7],中年男性MS患者具有較差生存質量,MS能夠對生存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屬于獨立因素。和不良飲食行為習慣等密切相關,其中包括:缺乏體育鍛煉和飲食不規律、酗酒吸煙和缺乏睡眠及工作壓力大等[8]。不良飲食行為及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高熱量、高脂肪和高鹽飲食)等,均易提高MS患病率。所以,女性需要從56歲以后對血脂和血糖、體重和血壓等指標進行控制,男性需要從中青年進行控制,這樣能避免MS的發生。從上述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37~55歲女性高血糖患病率顯著高于男性,>56歲女性MS與高血壓、肥胖或超重與血脂異?;疾÷拭黠@高于男性。從56歲以后女性MS患病率增長較快。由此可以得出,從中青年開始男性人群需要從血脂和血糖、體重和血壓等方面進行控制,這樣才能更好避免MS的發生。
總之,在防治工作的實施,需要依照患者具體異常程度及異常成分,有助于心腦血管病癥的發生降低。
參考文獻:
[1]鄧敏,鄧華聰,王行,等.重慶市35歲及以上人群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09):760-764.
[2]曹毅,李斌,賈山移,等.重慶市成年人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特征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04):584-587.
[3]潘春柳,張威,華,等.貴陽市云巖區成人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特征[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5,40(06):600-602.
[4]王睿,彭年春,時立新,等.四種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在貴陽市成人流行病學調查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06(08):606-610.
[5]劉珍,張艷,張麗,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墨玉縣維吾爾族成人代謝綜合征與慢性腎臟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4,30(12):903-906.
[6]劉莉,王若雨,趙維良,等.大連市1150名公務員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特征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5,22(3):299-302.
【關鍵詞】強國論壇 城市形象 形象建構
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經過了農業時代的精英傳媒和工業時代的大眾傳媒,當今全球新聞傳播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的自媒體階段,以網絡論壇、博客、播客、社交網絡、微博等為主要形式的自媒體對當今全球新聞傳播格局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ヂ摼W的迅猛發展與中國網民力量的崛起,已經催生出一個強大的網絡輿論場。這個新興的網絡輿論場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產生的影響,相對于人們已經習慣了的傳統媒體對人們的影響而言,憑借著它獨特的多樣的傳播方式、廣泛的傳播范圍、獨特的傳播語言和快捷的傳播速度的先天優勢,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構建城市形象的態度與方向。
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內在實力的外在體現,是一個城市的對外名片。良好的城市形象不僅能夠體現在一個城市的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上,還能使城市的政治更加開明、經濟繁榮發展、文化積極向上和社會和諧穩定,而且更能夠更深層次的增強市民的自豪感、凝聚力,從而激起市民建設美好家園的共鳴,更加殷切的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進而使城市在激烈的競爭中永葆青春和活力。
“城市形象”,早在1960年,它就出現在由凱文·林奇編寫的《城市意象》一書中。何為“城市形象”?他給出了具體定義:城市的每個市民都對城市有自己的理解和印象,把每個個人的理解和印象綜合豐富起來的一個合集,也可以是不同的市民對一個特定的現象有著相同的理解和認同①。但他的研究僅片面的停留在城市外在事物的具體形態上,而沒有作進一步的深入。
經過更深層次的研究,城市形象的內容得到了擴展,它把城市精神面貌、城市文化內涵和政府行政行為、市民綜合素質等因素加入到了構建之中,使城市形象的內容更加豐滿。這樣,城市形象就更能真實具體地反映出一個城市的內涵和個性。
由此可見,城市形象是一個豐富的、多元的、綜合的概念,我們不僅可以從“實體的城市形象”中認識城市,還能從“虛擬的城市形象”中更真實的了解城市。人們不僅能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知城市形象,還能通過自己所見所聞而豐富自己對城市形象的認知。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網絡成為城市形象構建的一個大眾平臺,成為廣大網民了解城市形象的一種快捷便利的方式。
二、研究方法
文文運用內容分析法對選取的樣本進行研究,將定量分析穿定向性分析中,對強國論壇河北版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有關城市形象的論題作歸納總結分析。
1、網絡媒體的選擇
本次研究選取人民網的強國論壇河北版作為樣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在瀏覽國內論壇時,很多人會很自然的選擇有影響力的強國論壇。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這一行為引起了廣大民眾的群體激憤,為了響應民意,人民網隨即開通了“強烈抗議北約暴行BBS論壇”。②剛剛開通,海內外的愛國人士都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紛紛發帖評論。于是人民網在6月19日將其改名為“強國論壇”。強國論壇作為討論時事和政治的論壇先驅,成為國內新聞事業在互聯網上最具權威性和實時性的互動版塊。強國論壇以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為主題,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響應,擁有“最著名的中文論壇”的美名。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強國論壇”在2005年又成為“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中唯一的一個論壇社區。僅僅在2009年6月10日,強國論壇的注冊用戶就達到了100萬。
2、時間選取
強國論壇創建于1999年,到本次研究為止,強國論壇已經運行了13年。為了選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時間,本次研究以2012年兩會3月3日到3月14日12天為中間段,分別從兩會前和兩會后選取9天時間,即時間范圍是2012年2月23日到2012年3月23日。
3、樣本抽取
本次研究選取強國論壇河北版從2012年2月23日到2012年3月23日近一個月全部帖子,共選出相關論貼245個(為使分析更加客觀,所選取的245個帖子已將同一作者發表的相同帖子歸為一個)。
4、編碼標準
“城市理念系統”、“城市行為系統”和“城市視覺系統”構成了研究當前城市形象的3個方面,據此共建立3個編碼項目:網民關注城市形象議題、網民對城市形象內容的傾向、議題和態度的交叉分析。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網民關注的城市形象議題
通過調查統計,網民對城市形象的關注議題主要有五類:分別為政府形象、民生形象、經濟形象、文化形象和其他等。其中有關政府形象的107個,有關民生形象的95個,有關經濟形象的13個,文化形象的10個,其他20個。從圖1可以看出,網民最關注的城市形象議題為政府形象,其次為民生形象。
2、網民對城市形象論題的評價
關于網民對城市形象論題的態度問題,我們可以分為正面評價、負面評價和中性評價三部分。經調查分析,在所有論題中,網民持正面評價114個,占46.5%,持負面評價的為82個,占33.5%,持中性評價的為49個,占20%。從圖2可以看出,網民持正面態度的不到一半,但持負面態度的卻達到了將近34%,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3、網民對城市形象關注議題及態度交叉分析
經過調查和統計,網民對政府形象及民生形象的關注度比較高,其中,在對政府形象關注的107個帖子中,正面態度70個,負面態度21個,中性及無法判斷的16個;在對民生形象關注的95個帖子中,24個持正面態度的,60個持負面態度,中性及無法判斷的11個。從圖3可以看出,網民對政府形象和民生形象正負面態度有鮮明的對比,對政府形象的正面態度占大部分,但對民生形象則負面態度占大部分。
四、結論及建議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筆者得出了以下結論:
關鍵詞: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營銷整合傳播
城市形象系統不僅包括城市景觀、城市生態等物質要素,還包含城市文化、居民素質、政府效率和廉政形象、管理制度、服務質量、社會安全感以及城市的開拓創新氛圍等眾多無形要素。從這個意義上說,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有別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是城市外觀和內在氣質的結合,是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準的有機統一體。
一、城市形象營銷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眾多的城市開始認識到城市形象在新時期的重要價值——只有塑造出獨特的、民族的、個性化的城市文化與形象,才能產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動,增強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競爭性,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因此,塑造城市形象已成為許多城市、地區乃至國家的戰略工程。而一個城市的形象猶如綜合這個城市有力的硬件和軟件要素形成的產品一樣,不僅要“生產”出來,更要通過一定的途徑、策略將其“銷售”出去,獲得其目標“消費者”的認同和“購買行動”,這種“購買”可能是金融投資、物質消費乃至情感消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城市的競爭優勢。這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城市形象營銷。
城市形象營銷與企業營銷一樣,具有定位、設計和傳播的過程。城市形象營銷以現狀調查為基礎,將預先策劃出特定的城市形象作為主題,然后在實踐中,將所有的城市活動都圍繞這個主題不斷強化,同時將實踐成果借助傳播媒介向外擴散,把城市本身特色充分顯示出來。例如,大連素有中國的“北方明珠”之稱,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加之海洋性氣候,使大連具備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宜人的氣候,與此同時“環?!焙汀奥糜巍背蔀榇筮B的優勢產業。為了能從國內眾多的海濱城市中脫穎而出,大連從旅游業的角度出發,通過城市綠化、修建特色廣場的多種手段努力打造最佳的城市投資環境和最適宜人的居住環境,最終將大連定位于“浪漫之都”,并通過多種渠道傳播這一城市形象。無論是陽光沙灘,還是絢麗的服裝,抑或是美麗的女騎警,都在傳遞著大連的浪漫氣息。
二、我國城市形象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城市形象營銷起步較晚,雖然一些城市成功地樹立和推廣了其城市形象,但整體上還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猶如產品的同質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營銷推廣策略都有待創新。具體來說,我國城市形象營銷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城市形象定位模糊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營銷的核心,城市形象定位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城市形象營銷的效果。所謂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調查城市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城市靜態的、動態的比較優勢,結合未來發展態勢和區域分工,確定出最具生機的城市個性特征,即確定城市在國內或國際范圍內獨有的發展優勢位置。而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形象定位就比較模糊,總是想強調自己多方面的優勢,卻恰恰沒有了特色和優勢。既想突出古老文明,又想表現現達;既要表現自然風景,又要突出人文氛圍。結果所有的城市都成了古老的、現代的、美麗的、和諧的,失去了獨特性,很難給人深刻的印象,直接影響到該城市形象的營銷效果。
2城市形象廣告不具個性
城市形象廣告不具個性,沒有明確的定位。城市廣告辦旅游就該極力促銷旅游產品,招商就該強調人力物力資源、市場前景等等,而目前城市廣告大多數浮光掠影地掃描一下城市,無非是出現花花草草、高樓大廈之類的影像,非常抽象的顯示城市實力,重視覺效果而輕理性訴求,沒有自己的個性,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難以達到吸引預期目的。
3整合傳播策略欠佳
根據目前各城市形象傳播狀況,可以說在形象的整合傳播方面做得普遍比較差,無論是傳播工具的整合,還是傳播過程的整合,都存在很多問題。突出地表現在傳播工具使用比較單一,沒有整合利用電視、報紙、網絡、雜志、戶外、畫冊、展板等多種媒體與公關、事件營銷等其他傳播手段開展360度形象傳播,傳播的范圍、時間、采用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對目標公眾的覆蓋面比較窄,有效到達率也比較低;同時,僅重視“點”上的宣傳。忽視和缺少城市整合營銷傳播戰略規劃,不能根據公眾對城市形象的認知與評價要素體系及本城市的現狀、特色、優勢等全面構建城市形象傳播戰略與策略,城市形象宣傳目標不清晰,多數城市是采用集中一段時間孤注一擲的作法投放廣告,一般是用2—3個月的時間密集投放一陣,然后就銷聲匿跡,缺乏長期的傳播策略。因此,導致城市形象傳播的效果不夠顯著,良好的城市形象也沒有樹立起來。
三、提升我國城市形象營銷水平的對策
1用文化塑造和營銷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城市文化是一個城市生存的基礎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推動力。城市形象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部表現。城市形象的展示,關鍵就是靠城市文化的魅力來展現,沒有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就缺少了根基。
文化作為城市的靈魂乃是構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內涵,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日本著名的古城京都,以其古式建筑在世界樹立了獨特的日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巴黎的“時裝文化”、新加坡現代儒家文化與熱帶風光的結合、“足球之都”米蘭等等,無不因其富有獨特城市文化內涵的形象而卓然于世。塑造城市形象,勢必要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提高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而城市文化的有效傳播可以提高城市形象營銷的水平,是城市形象營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明確城市形象定位
制定城市形象營銷戰略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城市形象定位。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城市面臨的發展環境與發展機遇不同,城市的發展戰略目標與發展重點也肯定不同。那么,與此相適應的城市形象建設與廣告傳播目標也應有所不同。城市形象定位也應體現這種需要與變化。城市形象定位的目的與本質就是一定時期內達到城市形象建設與傳播的基本目標,即在城市內外部公眾心目中形成一個具有某一或某些鮮明個性特征與比較競爭優勢的城市印象。準確的定位可以提高城市形象營銷水平,比如我國深圳“精彩深圳、歡樂之都”,杭州“世界休閑之都”等定位就比較準確、鮮明,大大提高了該城市形象的營銷水平。
3城市形象多樣性傳播
城市形象傳播是城市形象營銷計劃的實施者利用一定的媒介載體,將信息或觀點有計劃地與公眾進行交流的過程。現代營銷管理理論和實踐從企業營銷的角度,歸納和提煉了多種信息傳播工具可用以推動信息傳播,如媒體廣告、直接營銷、促銷、公共關系、個人銷售等。但是在針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實際操作中,比較有效的信息傳播渠道是:媒體廣告、城市事件。
(1)媒體廣告
根據城市的形象戰略需要和城市財力,擬訂好廣告媒體組合策略和計劃方案積極開展廣告宣傳。通過對城市形象特征和廣告特點的分析,結合各媒體特征,整合運用各媒體做好城市形象傳播。殺于城市形象的宣傳重點運用好電視、網絡、報紙和戶外媒體。
城市形象可通過電視廣告宣傳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和消費;通過報紙媒體的新聞和軟廣告對城市做全方位、深層次的宣傳報道,提高城市認知度和美譽度,吸引人才和投資;利用網絡媒體傳播城市形象生活化的、細節的一面,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制造輿論話題,形成口碑傳播;在城市對外交通區域、旅游風景區、城市中心商務區以及歷史古城區等不同接觸點設置戶外廣告,形成富有特色的廣告群景觀,對城市不同形象主題進行宣傳,培養市民的自豪感,激發市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和動力,豐富城市形象的內涵。
此外,許多新媒體與受眾的接觸點多、接觸率高,如公交移動電視廣告、電梯廣告、樓宇廣告等也可與傳統媒體進行科學整合,有效利用。
(2)城市事件
城市的大型經濟與文化活動是一個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整體性的體現和象征。城市舉辦的任何一項面向社會各階層公眾,尤其是由廣大外部公眾參加的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大型活動,對擴大城市影響力、提升城市形象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活動本身還可吸引很多新聞媒體的關注,增加本城市在媒體的曝光量,從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認知度。比如,2008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一年一度的廣交會、大連的國際服裝節、青島的國際啤酒節、濰坊的國際風箏會等,都是一些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對提高這些城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4做好城市形象評價
城市形象評價是對城市形象營銷計劃的信息反饋,是利用城市形象評價工具,建立適當的分析模型,獲得實際城市形象要素與期望城市形象要素差距圖表的過程,以了解城市形象營銷計劃實施效果。
研究方法
2014年10月,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以下簡稱“世錦賽”)在廣西南寧舉行,這是南寧歷史上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國際體育賽事。在賽事期問,筆者對賽事志愿者、現場觀眾、在校大學生等共200人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回收率為91%。作為志愿者或參與者親歷過世錦賽的有109人,占59.9%,未親歷過的73人,占40.1%,后期使用SPSS軟件對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同時,對調查對象進行深度訪談,從側面了解受眾的具體心理感受。
調查過程與分析
1.城市媒介形象的建構渠道。為了觀察受眾從哪些途徑接觸大型賽事,調查設置了問題“您主要從哪些途徑獲取世錦賽的信息”。結果顯示,選擇電視和網站作為主要信息接收媒介的人最多,分別有113人和105人,占比分別為62.1%和57.7%。
電視依然是受眾接觸大型賽事的最重要渠道,特別是賽事進行期間,電視是受眾觀看直播的最主要選擇;選擇網站的受眾,大多是想直接獲知賽果、閱讀分析的文章,或者觀看視頻回顧。
作為當今新媒體的代表,手機應用在我國已經相當普遍,有86人通過手機媒體關注世錦賽,占47.3%;賽事的官方網站注冊了實名微博“南寧體操世錦賽”,有16875個粉絲??梢?,通過手機媒體宣傳大型賽事還有很大潛力可開發。
選擇通過報紙關注世錦賽的僅有35人,只占19.2%,因為接收調查的受眾大多較年輕,很多為大學生,他們對報紙這種傳統媒體的使用率已經非常低。
綜上,在主動獲取信息方面,電視的受眾數量依然較高且穩定,新媒體的蓬勃發展給報紙帶來‘定的沖擊。
2.世錦賽對南寧媒介形象認知的影響程度。調查設置問題“世錦賽的報道多大程度影響您對南寧城市形象的認知”,選項設“一點兒也不”“有一點”“一般”“比較有”“很大程度上有”,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式進行賦分,分別為1-5分,得分越高,說叫媒介報道對提高城市形象的效果越好。采用SPSS19.0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到均值為3.66,標準差為1.124。
從均值可以看出,世錦賽相關報道對受眾建構南寧媒介形象的影響介于“一般”和“比較有”之間,在訪談中,很多受訪者表示對南寧更深刻的形象是“綠城”和“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報道讓南寧的城市形象得以提升,但并不代表其就此融人了“體育的精神和文化”,個人對于城市形象的認知并未顯著改變。
就像北京舉辦了奧運會,其“政治中心”的印象仍根深蒂固;上海舉辦了世會,其城市形象還是“金融中心”。人型賽事與其他定期舉辦的盛會不同,由于具有非周期性的特征,受眾在賽事期間形成的城市媒介形象在賽事結束后會逐漸淡化,這與人們的認知習慣是相符合的。
3.影響城市媒介形象建構的歸因。為分析哪些因素影響了受眾對媒介形象的建構,設定兩個自變量,即“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參與賽事”,“受教育程度”分為??啤⒈究?、研究生三個度量,“是否參與賽事”則分為是、否兩個度量,因變量為問題“世錦賽的報道多大程度影響您對南寧城市形象的認知”的賦值。分別將兩個自變量與因變量作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與城市媒介形象認知之間并無顯著關系(X2=11.076,df=8,p
親身參與過體操世錦賽的受眾,如世錦賽的學生志愿者、在現場觀看比賽的觀眾、參與過與世錦賽主題相關活動的受眾等,明顯比未參與過的受眾對城市媒介形象有更好的認知。
4.城市媒介形象傳播的效果。設置對賽事舉辦動機的描述性說法(選項一:世錦賽的報道是官方提高形象和名譽的宣傳公關活動,選項二:世錦賽的報道為體操文化的普及提供了平臺,選項三:世錦賽的報道推動了全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選項四:世錦賽的報道促進了我對城市的榮譽感和東道主的責任感),受訪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符合他們認知的選項。
結果顯示,有68.7%(125人)的受訪者認為世錦賽報道更多的是一種宣傳公關活動,分別有23人和65人選擇了選項三和選項四,甚至有些志愿者并未選擇選項四,他們參與志愿服務的目的更多的是“豐富自身閱歷”??梢姡厘\賽報道在吸引受眾允分融入媒體塑造的環境方面效果小明顯,“缺乏參與”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世錦賽的報道并未深刻影響受眾對南寧城市形象的認知。
結論與建議
1.發揮新媒體的作用,謹慎選擇宣傳策略。城市媒介形象的塑造,關鍵就是怎樣才能夠讓火眾媒體按照品牌推廣的需求和節奏向社會公眾傳播相關信息。以手機APP為代表的新媒體成為城市媒介形象建構的生力軍,這提示官方機構應該拓寬新媒體宣傳的途徑。如賽事組委會開了官方微博、微信,有技術條件的可以開發適用于移動媒體的APP,滿足當前青年群體的閱讀習慣;大眾媒體則可以通過報網互動、聲像圖文配合的方式,采用多種手段配合賽事的城市形象宣傳,打造城市文化的新陣地。
同時,媒體對大型賽事的報道思路和方法應該有所調整,謹慎選擇宣傳推廣的策略,弱化和減少公關宣傳性質的報道,降低民眾對舉辦動機的不理解,實現民眾對城市媒介形象的止向轉移。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歷史底蘊、文化內涵以及其外部特性的綜合展現,是一個城市的整體特點、風格個性的凸顯。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這里,有代表著周、秦、漢、唐時期的四大遺址,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大型城垣;千百年來,有數不清、道不盡的故事在這里發生、傳誦或湮滅。因而,古都西安的城市形象設計更可以突出和彰顯其固有的特色。
關鍵詞:
形象設計;古都;構想;特色
一、城市形象設計的起源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形象設計”這個新興的詞匯逐漸成了熱門。形象設計最初應用在企業當中,用來推廣和展現企業的品牌與形象。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企業形象設計的理念被逐步引入到了城市當中,產生了城市形象設計。與企業形象設計相同,城市形象設計的內容包括理念識別、行為識別和視覺識別,三種識別體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在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的引導貫徹下,視覺識別才能順利開展;在視覺識別的開展下,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才能精彩展現??梢?,理念識別、行為識別是視覺識別的依托和基礎,視覺識別是理念識別、行為識別的載體。因而在進行城市形象設計的時候,要牢牢地把握好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做好完整的城市形象設計。
二、西安城市形象設計的構想
城市形象設計關乎一個城市的臉面,如果把城市形象設計比作一個城市的臉,理念識別、行為識別和視覺識別這三個要素就相當于這張臉的五官,缺一不可,每一個五官部分都起著各自的重要作用。作為古都的西安,其城市形象設計應該從城市的總體出發,從細節部分著手,經過創新改變,從而提升城市自身的吸引力。西安城市形象設計應當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1)視覺識別系統基本要素系統包括:如城市名稱、城市標志、城市造型、關于城市特色的標準字和標準色、城市象征圖案、城市宣傳口號等等;其應用系統包括:城市的特色展示品的造型、城市形象宣傳用品、城市環境、交通工具、特色服裝服飾、廣告媒體、招牌、公務禮品、以及城市特色印刷出版物等等。利用視覺化的藝術手法提升城市的視覺形象,視覺形象系統是一個城市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視覺形象系統可以突出展現一個城市的內在靈魂。(2)行為識別系統的要旨是城市在內部協調和對外交往中應該有一種規范性的準則。這種準則具體體現在城市市民日常一致的行為當中。也就是說,市民的一招一式的行為舉動都應該是一種城市行為,能夠反映出這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城市的價值取向,而并不是獨立的隨心所欲的個人行為。行為識別,需要市民在理解城市精神文化內涵理念的基礎上,把它變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只有這樣,才能使同一理念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層面中具體落實到關于城市的各種公共關系行為中去。城市的行為識別是一個城市處理、協調人、事、物之間關系的動態動作系統。行為識別的貫徹,對內包括市民文明禮儀的學習與展現,城市特色文化不斷發掘與創建;對外包括對其他城市的調研、學習,與其他優秀城市的合作、往來,將城市自身特色文化對外加以宣傳、擴充等。(3)理念識別系統,從理論上說,城市的文化內涵、精神是一個城市重要的靈魂,是也是整個城市形象設計識別系統當中的核心和依據。城市理念要反映城市存在的價值、所追求的目標,城市的理念一般通過盡可能簡明確切的、能為市民和其他城市所樂意接受的、易懂易記的一些言語語句來進行表達。
三、城市形象設計的國內外研究動態水平
1、國外研究動態水平
柏拉圖的《理想國》,奧斯曼對巴黎的改建,美國“城市美化運動”,柯布西耶“現代城市”設想,這些無不體現了人類社會對美好城市形象的孜孜追求。美國的城市形象設計發端是“城市美化運動”。當時在芝加哥修建了宏偉的建筑群、寬闊的林蔭大道和優美的休息場所,以突出政府地位,使城市成為美的所在。德國城市形象設計體現在柏林城市形象系統的建立。
2、國內研究動態水平
我國的城市形象設計起步較晚,一些城市形象設計的案例很值得借鑒。1)洛陽市形象設計中,突出洛陽特色意識、洛河軸心意識、生態意識,將來她將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生態宜居城市。2)太原市形象設計倡導視覺形象的個性一體化戰略。這一設計將增強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時,也將為外地人、國外人提供賞心悅目的旅游、購物環境和投資、經營環境。3)天津市形象設計主張城市形象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城市視覺設計是對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和塑造。4)無錫作為一個有著豐富旅游資源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現代化都市,在發展旅游經濟、提升城市形象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F代意義的“山水城市”具有生態性和時代性。5)云南以Flash馬龍城市形象網站設計為例,探討地方小城市旅游宣傳網站的動靜態視覺設計表現的要求和思路。6)滁州通過對城市視覺形象相關概念的分析,從理論到實踐方面進行概述,提出改善滁州市城市視覺形象的看法,對滁州市地域性建筑設計進行了探索,提出相關概念性的建議。
四、結語
以上城市形象設計的理念和方式可以為西安的形象設計提供很大程度上的借鑒。西安城市形象設計,可以將形象設計與自身古城的歷史文化傳統特性相結合,并且也適當融入現代化的一些潮流元素,從而打造一個以古典特色為主的亦古亦今的充滿無限魅力的現代化古城。通過形象設計,西安可以將它自身的古城文化氣息散發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本地的居民還是外來的游客都能夠深深感受到這股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在欣賞它本身獨特古典氣質的同時,也同樣能夠感受到現代化都市的時尚感。西安在打造自身的視覺形象過程中,可以試著將古典符號元素運用到了城市的每個角落,從而營造出濃濃的古典文化氛圍。同時,西安要順應時代的步伐,適當地在形象設計的視覺要素中巧妙地融入了現代化的一些潮流元素,從而,變身為亦古亦今的魅力城市。
作者:瞿康寧 單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呂文強.城市形象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2]劉寶成;張玲瀟;陳瑞琳.VI設計在唐山城市品牌視覺識別中的應用[J].2010.
在社會城市化、產業聚集化、數據資源化、生態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競爭成為各地區的必修課題。作為中國西部開發的重要代表城市,雖然在生態文明建設和大數據發展上搶占了鰲頭,在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上卻顯得分外薄弱。現有的形象是什么?形象傳播得又如何?現存的策略有哪些優缺點?本文將試分析大數據+生態文明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大致情況,以供參考。
關鍵詞:
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整合營銷傳播;新媒體;大數據;生態文明
21世紀大眾傳媒的發展使得整合營銷傳播成為傳播業界的慣用手段,而從2009年新浪微博的出現,到2011年微信的誕生,新媒體時代的微傳播成為炙手可熱的傳播新趨勢。近五年以來,通過發展大數據產業和生態文明,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足之處也非常明顯。本文將分析現有營銷策略,為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理論的研究添磚加瓦。2014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14d,優良率為86.0%,森林覆蓋率達到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1.2m2。①在此條件下,大力發展生態文明和大數據產業,將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訴求點放在了“生態資源”和“互聯網+”上。“十二五”期間,累計旅游接待3.19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858.65億元,較“十一五”分別增長127%和245%。②
營銷手段和傳播渠道缺乏創新性和多樣性:①營銷對象定位不準,受眾細分不足。沒有準確定位目標人群,導致了拳拳出擊,次次不中的現象。②營銷手段陳舊,模式單一化。除去傳統的新聞媒體發稿,雖然政府也通過召開了各類發展研討會、論壇等,但會議本身缺乏主動性,很難長期形成影響力。③傳播渠道過窄,忽視新媒體影響力。陷入了與時代脫節的泥淖。很多宣傳只坐在紙媒和電視媒體上,沒有做到全媒體覆蓋傳播渠道和目標受眾接收渠道產生了偏差。怎樣在有限的資源里實現后發趕超,是這類偏遠地區城市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分析的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策略,了解在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上出現的問題以及上訴成功案例的經驗總結,我大體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1準確城市定位,明確目標
受眾城市正是由人為所打造的某種兼具實體功能和精神服務的產品,當然也需要有自己的受眾群,自己的營銷對象。根據的現有營銷策略分析,應該在現有營銷成果的基礎上,積極分析,認真細分市場,重新分配城市的營銷策略。
2擊中傳播訴求,做好城市產品
中醫講究對癥下藥,對于城市形象的傳播也是這樣。只有弄懂了受眾想要什么,才能給他什么。擁有很多特色資源,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深入分析受眾需求,幫助他們挑選適合他們的訴求點,對癥下藥,一針見血。
3跟上媒介步伐,更新傳播渠道
現今新媒體大行其道,傳播方法日新月異,消費者從哪里接收,我們就應該在哪里宣傳。未來的五年,將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井噴式發展的五年?,F在迎頭趕上還為時不晚。傳統媒體,甚至過去的“兩微一端”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年輕人們正以光速更新換代他們的信息接收渠道。以傳統媒體、新媒體和公關活動混合形成的3D全媒體營銷將成為傳播的主流。
4大膽創新手段,開啟“后受眾時代”
受眾時代的營銷都如同計劃經濟,先調查清楚受眾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再根據受眾的需要來生產產品。而現在,創造需求,引導需求,教授需求才是發展主流。不管是引導人們生態、綠色的生活方式,還是用大數據提供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基礎,都需要“后受眾時代”。所做的事情是走在受眾需求的前面,發掘受眾內心渴望。受眾,訴求,資源,渠道。這些可能還遠遠不足以概括當今城市形象塑造與發展。更多的變化在不斷產生,每一秒都有新的變化。我們只有保持求知的心態,嚴謹的態度和大膽的創新,才能把握時代脈搏,讓城市形象煥發光彩。
參考文獻:
[1]陳喜波.城市形象與城市形象學[J].城市問題,2001(6):46~48.
[2][美]菲利普•科特勒.俞利軍,江春,譯.國家營銷:創建國家財富的戰略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3]康宇航,王續.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市場細分[J].城市問題,2003.
【關鍵詞】 城市形象;SWOT分析;國際化大都市
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實地調查法、深度訪談法、案例研究法對西安市的城市形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與設計。
一、西安城市形象的SWOT分析
西安市有著3100年建城史和1100年建都史,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2009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西安列為繼北京、上海之后我國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如何整合這些城市符號而構建科學的城市形象成為西安市城市發展的新課題。
1、西安城市形象的優勢
(1)豐富的人文資源。豐富的人文資源是西安構建城市形象的基礎。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先后有周、秦、漢、唐等13個朝代在西安建都。目前,西安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4處,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0余座,古遺址、陵墓4000多處,出土文物12萬余件,被譽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天然歷史博物館”。同時,很多耳熟能詳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藝術也都起源和發展于西安。
(2)自然資源較為豐富。西安市地處中國西北地區東部、關中平原中部,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市區總面積3582平方公里,平原占全市總面積的43.7%,秦嶺山地與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周邊分布著渭河、涇河、浐河、灃河、灞河、河、河、澇河等河流。
(3)人才眾多,高等教育比較發達。西安現有各類高等院校近百所,各類科研技術機構3000余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余萬名,兩院院士46名。位于市內的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美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等高校每年向社會輸送30多萬名畢業生,為西安城市形象設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4)相關新聞報道與影視作品的數量較多。新聞報道往往直接介紹西安城市形象以及與城市形象有關的城市景觀、人文居住環境等等,而影視作品通常以西安城市為背景進行拍攝,同時,大型紀錄片《法門寺》、《大明宮》在全球發行。
2、西安城市形象的劣勢
(1)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西安市2009年GDP全國城市排名第30位,與國際大都市的定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還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經濟總量偏小,城市化水平還不高。對外開放力度不夠;傳統制造業仍在產業結構中占有較高的比重;區域資源仍在不斷整合,較難迅速形成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西咸核心。
(2)關于西安的刻板錯覺。很多沒有來過西安的人都會對西安存在一定的負面的刻板印象,例如漫天黃沙、缺水、缺少綠色植物、經濟落后、治安較差等。這些刻板印象絕大多數來自于大眾傳媒公開傳播的、以舊時西安為背景的影視作品,致使現代人對西安產生了陳舊刻板錯覺。
(3)大多數人文資源未被廣泛認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兵馬俑、華清池等文化價值相近的曲江池遺址、法門寺、大唐西市等文化遺址,盡管也擁有淵源的歷史文化價值,但卻長期得不到國內外大眾較高的認知度與關注度。
(4)缺少復合型人才。隨著現代傳媒、數字視聽、演藝娛樂、文化旅游、影視、網絡文化等新興文化產業的迅速擴張,缺少既懂城市形象設計和城市文化,又懂城市形象傳播的復合型傳播人才。同時,優秀的復合型城市形象設計人才外流。
3、西安城市形象的機會
(1)國際大都市的定位。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國際化大都市”概念,而后國際上的學者和城市規劃專家普遍認為國際化大都市應是國際機構和跨國公司所在地、金融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樞紐、有獨特城市文化的地方。西安市借助國際大都市的定位,會得到更多的國家和陜西省的政策傾斜和產業支持,并匯聚海內外人才。
(2)西部大開發和發展文化產業的宏觀背景。西部大開發10年來,國家對西安實施了相關的政策支持、稅收優惠、專項補貼等多項有利于城市發展的措施,西安的經濟翻了兩番。同時,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51.02億元,較上年增長18.5%。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形象呈正相關,文化產業(尤其是旅游業)發展得越好,越容易構建城市形象。
(3)承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浐灞生態區舉辦。承辦世園會既可以使參觀、參展人員親身領略西安的城市形象,又通過全世界媒體對世園會的報道,西安的城市形象被全世界更多的群眾了解和認知,同時,世園會舉辦單位浐灞生態區的景觀與人文生態理念以及西安市的其他景觀也會被廣泛傳播。
4、西安城市形象的威脅
(1)人文資源的不合理保護與開發。西安市文化遺址和文物較多,怎樣合理保護與開發是目前城市規劃中遇到的重要問題。近年來城市出現了一些不成功的做法,即圍繞新發現的文物或者文化遺址,在周邊簡單開發出一些與之相關的旅游項目或者博物館,完全以盈利為目的,沒有注意到只有深入地挖掘文化內涵、科學地擴展文化外延才能使人文資源得到合理的保護與開發,粗糙的場館或景點設計在無形中加重了參觀游覽者對城市形象的負面印象。
(2)旅游行業的激烈競爭。旅游是西安大眾認知城市形象的直接途徑之一。西安的旅游業發展的優勢是擁有眾多的人文旅游景點,但國人更愿意游覽自然景觀,例如麗江、九寨溝等,因此對西安城市形象的認知并不深刻。在人文旅游競爭方面,很多城市也都領先一步推出配套服務,例如白天參觀名勝古跡,晚上提供歌舞表演等娛樂服務。
(3)大眾傳播構建負面的擬態環境。關于西安的新聞報道或者影視劇都會出現“破壞”西安城市形象的現象。以法治節目為例,常常播放西安發生的偷盜案件,為觀眾構建了西安的城市治安存在隱患的擬態環境,而一些影視劇也為觀眾構建了陜西環境差、經濟落后、地域封閉的擬態環境,這些都促使大眾形成西安城市形象的負面印象。
二、西安城市形象設計
根據上述的SWOT分析,結合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總體定位,提出如下西安城市形象設計:
1、人文西安的城市形象
西安市的城市定位“盛唐風格的國際化大都市”凸顯了西安的歷史文化優勢,因此構建人文城市形象是西安城市規劃的主要任務。人文城市形象是傳統人文城市形象與現代人文城市形象的混合體。對于西安這樣一座古都而言,歷史文化名勝古跡是其傳統人文城市形象的表現,而科技園區、高校等是其現代人文城市形象的表現。目前,西安市充分整合了傳統人文資源和現代人文資源,同時注入了生態、低碳、綠色等大環境理念,構建了“培育三大街區、建設四大園區(基地)、打造五大特色產業帶、培育六大重點行業”的新格局,打造人文西安的城市形象。
2、綠色生態西安的城市形象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西安的城市形象被塑造成為環保程度較低的形象,例如漫天黃沙、缺少綠色植物等,以至于盡管西安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人們因其城市的刻板印象而不愿意前往。針對這種情況,西安通過市政改造和發展文化產業來塑造綠色城市形象。以浐灞生態區為例,開發前,浐河、灞河是西安東部區域的污水匯集地,沿浐、灞河岸有10余處河段垃圾成山,垃圾堆放量近500立方米。開發后,生態區累計形成水域濕地面積594公頃,河流濕地覆蓋率達到9.8%,新增綠化面積418公頃,累計形成林地近1964公頃,林地覆蓋率達15.1%,區內生態用地比率達到22%,清理垃圾120萬方,鋪設截污管道23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0萬噸,年中水回用量900萬噸。區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并成功舉辦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浐灞已從原來的生態重災區轉變為西安市的新亮點、新名片,是綠色西安城市形象的代表。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100024)
[摘要]微博在我國從橫空出世到目前已經四年了,本文對微博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對政府旅游官方微博在城市形象宣傳及提升中如何發揮作用提出了內容策略、形式策略、互動策略和監測策略等建議。
[
關鍵詞 ]微博;城市形象;政府旅游部門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3
1微博的界定
1?1微博的內涵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 Blog)的簡稱,即一句話博客,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微博的關注機制分為可單向、可雙向兩種,作為一種分享和交流平臺,其更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1]微博的影響力由信譽、知識、價值觀等因素構成。
1?2微博的特點
微博作為社交平臺,通過短小精悍的信息,與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發生關系”。微博,是一個平臺,一個像地球一樣供萬物棲息的“微生物”平臺,它什么都可以發生,有好像什么都不會發生,因為它是虛擬的。但當虛擬與現實結合后,爆發的力量是巨大的。[2]
與時下風靡的微信比較而言,微博更加天馬行空。微信的特色是家長里短,是展示私密信息的地方,朋友圈里的人也大多都以強關系存在。
1?3微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稱道斯矩陣,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S(strengths優勢)、W(weaknesses劣勢)是內部因素,O(opportunities機遇)、T(threats威脅)是外部因素。SWOT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1?3?1優勢分析
在體驗經濟的背景下,物質和技術條件允許人們通過親身經歷做出判斷,在決策上自身的感受要比單純的信息接收的影響力大得多。微博作為雙向交流的溝通的方式,傳播者和受眾共同參與,互相認知和解讀,使得受眾更容易增強對城市品牌的認知和喜愛。[3]
1?3?2劣勢分析
如何讓更多的微博用戶知道并關注成為粉絲是需要攻克的難點。此外,微博的頻率和時間等方面需要恰當的選擇和安排。否則所發的信息有可能被其他微博的更新、刷屏所吞噬,或者引起粉絲的反感而取消關注。通常每天至少發出5~10條微博,并根據內容選擇不同的時間段發出。工作日人們每天的上網時間集中在9∶00~12∶00、15∶30~17∶00、20∶00~23∶30這三個時間段,活躍程度以晚上—上午—下午依次遞減,休息日、節假日的活躍程度以下午、晚上居多。[4]
1?3?3機遇分析
首先,微博內容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形象、直觀、生動,受眾可一鍵回復或者轉發給自己的粉絲,不但提升了傳播的影響力,并更容易加深受眾對于一個城市形象的感性認識。其次,打破了空間、瓦解了時間,只要你是微博用戶,不管是身處邊陲小鎮,還是北上廣,只需一根網線,身處各方的人們接收信息的內容和時間是同步的。最后,微博的開放性使得有關城市形象的信息更加立體、多元。
1?3?4威脅分析
只要通過微博注冊,人人都可以對這個世界發表觀點,同時評價他人的微博觀點。作為微博用戶最終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對這些形形的觀點進行梳理和判斷,尤其是大眾傳播活動中產生的所謂“噪聲”,就需要我們對微博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判斷和甄別。
2政府旅游官方微博在城市形象提升中的應用現狀
城市形象的提升,乃至城市品牌的樹立,必將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增加旅游經濟收入、引進投資項目、帶來演出市場的繁榮、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在信息時代和“眼球經濟”迅速崛起的宏觀語境下,品牌的力量和作用更是不可忽視。對于文化產品來說,品牌的意義更為重要。有人甚至認為:品牌出票房,出效益,只有品牌才能成就一切。[5]
2?1政府旅游官方微博的使用情況介紹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旅游機構在新浪微博的認證已有3105個左右,占政務微博的3?1%,從微博影響力看來旅游機構占了9%,說明旅游機構受網民喜愛程度和發展潛力非常大。
以新浪微博平臺為例,排名前8的旅游部門分別是中國旅游(國家旅游局官方微博)、河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山東旅游局官方微博、廣西旅游局官方微博、青島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福建省旅游局官方微博、浙江省旅游局官方微博、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粉絲數分別為540萬、460萬、408萬、453萬、387萬、278萬、257萬、205萬,其總數近3000萬,共微博數14?3萬多條。(數據截至2014年11月)
2?2政府旅游官方微博采用的微博營銷方式
首先,每條微博都配有或美麗的風景,或垂涎欲滴的美食,或歷史厚重滄桑的古跡的照片,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其次,微博內容充分運用長微博功能,各種旅游攻略。再次,哲理、天氣、健康等生活方面的信息,充滿了人文關懷。最后,幾乎所有旅游機構的官方微博都發起了各種話題微博,有的還提供豐厚的禮品回饋。
3政府旅游官方微博進行城市形象提升的策略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城市形象具有識辨性和多變性,城市營銷者應跟蹤不同目標受眾對城市的印象及變化,對其施加影響,即進行戰略形象管理。城市是一個看得見的真實空間,同時也存在著一個看不見的虛擬空間——互聯網空間,政府旅游微博正是打造城市形象的虛擬空間平臺,通過由點到面的傳播、互動塑造著城市形象,并最終形成一個城市獨特的品牌。
3?1微博內容策略
語言應更加活潑、親民,切忌假大空,并具有城市自身獨特的印記??蓪⒑娇展尽⒕频?、景區、租車公司等信息進行整合,完善旅游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務,也可將相關網址鏈接或微信二維碼添加到微博平臺,豐富受眾聯系溝通的渠道。
3?2微博形式策略
打造城市的獨特視覺風格,不管是微博的Logo、背景圖片、輪播圖等主視覺設計,還是每一條微博內容的配圖,都應盡可能地具有強烈、鮮明的城市自身的味道,具有識別度。另外,可在微博平臺播放城市形象宣傳片或微電影等視頻并定期更新。
3?3微博互動策略
增強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策略,將微博的線上宣傳和線下的實際活動執行結合起來,從前期活動方案的策劃、到后期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充分吸引受眾參與進來,讓受眾成為活動的主辦者、支持者和參與者。
3?4微博監測策略
政府旅游部門應建立全媒體的輿情實時監測,建立科學的、制度化的預警機制,在第一時間發現與城市形象有關輿情信息并進行梳理、甄別、分類,特別是要重視與形象認知直接關聯的輿情熱點、輿論燃點、任何會破壞城市形象的負面新聞,做到及時發現、及早處理,始終維護城市形象傳播的正能量。[6]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微博[EB/OL]?baike?baidu?com/subview/1567099/11036874?htm?
[2]杜子健?微力無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夏初蕾?新媒體形態下互動廣告與城市形象構建[J]?中國報業,2014(9)?
[4]郭琛?社交網絡分析與信息傳播研究[J]?復旦大學,2012?
[5]閆玉剛?論中國對外文化貿易政策支持體系構建的五個戰略著眼點[J]?文化產業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