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欧美成人区,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理论,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91网址在线播放
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關于戰爭的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戰爭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戰爭的古詩

第1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利率政策;股票市場;影響

[DOI]10.13939/ki.zgsc.2016.24.081

1 引 言

股票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漲跌震蕩不僅影響宏觀經濟發展,更關系到實體經濟運行效率以及廣大投資者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率政策以其更好的可控性與可測性,逐漸成為各國央行青睞的貨幣政策中介指標,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理解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互動機制的重要視角,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梳理,旨在分析國內外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進展,并予以總結。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國外相關研究

西方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組建較早、發展成熟度高,對本國乃至國際經濟發展態勢起著重要的反饋與引領作用。受早期宏觀經濟理論研究的影響,國外針對宏觀經濟政策與股票市場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集中于回答“貨幣政策對股市是否中性”“貨幣政策變動對于股市震蕩能否產生真實的影響”“股票市場對于貨幣政策變化的反映的有效性分析”等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貨幣供應量是度量貨幣政策的主要指標,20世紀90年代后,利率逐漸取代貨幣供應量成為各國央行首選的貨幣政策中介工具。Thorbecke是早期研究二者關系的學者,他通過事件分析法指出聯邦基金利率與股票收益顯著負相關。Rahman和Mustafa[1]分析了多個國家利率與股票價格之間的因果關系,并進行了協整檢驗,其結果是大多數國家股票價格與利率之間不存在顯著Granger因果關系,但存在一個顯著的長期協整關系。

在此后的研究中,隨著預期、經濟周期、區域性、波動性、影響的時滯效應等變量的引入,利率政策調整對股票市場影響的研究范疇不斷豐滿完善。

經濟學家對不同計量模型的構建與使用也存在多樣變化,總體看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實證分析方法:OLS回歸、格蘭杰因果檢驗、協整分析、VaR方法、非線性模型和GARCH-type模型。[2][3][4][5][6][7]從研究切入的角度來看,國外學者引入不同控制變量,從各個角度針對利率政策和股票市場的關系展開多層次的研究。

Bomfim[8]將利率政策分為預期與未預期兩部分,研究發現,未被正確預期的聯邦基金利率變化對股票市場波動有顯著的負效應,這一效應在短期內更為顯著,且未預期利率政策正向變化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大于負面變化的影響。在此基礎上,Bernake和Kuttner[9]基于單方程方法測出,未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每下降25個基點將導致股票指數上升1%。Corallo[10]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英國和德國國幣政策對資產凈值及股市的影響,指出未被預期的利率變動對資產價值雖然有負向影響,但這一結果在統計上是不顯著的。

著眼于不同經濟環境,Mishkin的研究以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為分界點,否定了部分學者“貨幣政策無用論”的觀點,強調了在金融危機中聯邦基金利率對股票市場波動具有顯著作用,通過降低“負面反饋循環”效應對維護金融穩定發展起積極作用。Shen Wang和Mayes[11]通過對比分析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歐元區中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指出在總體上利率政策對股市指數波動產生顯著地負向影響,但在各個股市中的具體表現存在差異:在澳大利亞股市中,利率政策的影響在經濟衰退期更為強烈;歐元區與英國的股市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后,股票指數面對利率政策沖擊時的反應方向是不同的。

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存在累積效應和時滯效應,體現于作用效果在長期和短期中明顯的差異,Rigobon和Sack認為利率與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負相關關系在短期內更為顯著。而Alireza和Strauss依托協整理論,指出新加坡股票市場指數波動受利率政策負向影響要在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才能得以體現。

少數學者針對不同行業展開了研究。Pablo Moya-Martíneza分析了不同行業的負債率和利率敏感性程度,著眼于上市公司股票收益,針對利率變動提出相關經營與投資指導建議,但沒有從宏觀角度提出政策建議。

2.2 國內文獻綜述

我國股票市場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發展時間較短。國內針對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兩者間內在關系的研究在2000年以后才逐步展開,初期以選取貨幣供應量為政策變量的研究居多。隨著我國央行從貨幣供應量與利率并行的雙重政策中介指標轉移為利率政策單一指標,利率波動與股票價格指數變化之間的關系成為學術界考察研究重點。多數研究是借鑒國外已有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實證模型,針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實際運行特征進行實證研究。雖然國內的研究在科研創新方面略遜于國外,但在剖析我國股票市場運行與貨幣政策行為之間的作用方面更具針對性,從預期、宏觀經濟環境、長期與短期影響等角度對利率政策與股票市場互動關系展開多層次的研究。

劉遷[12]對比分析未被預期的利率調整對股票市場波動性、收益率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我國股票市場存在顯著的利率預期。鄒文理[13]運用ARIMA預測方法分析滬深兩市股票指數對貨幣政策的反應,認為未被預期的貨幣政策將引起經濟主體行為的大幅調整,從而導致股票市場的劇烈波動。同時,未預期利率對不同行業影響程度上存在差異,該差異無法通過CAPM理論解釋。

基于不同宏觀經濟環境,朱孝禎[14][15][16]以雷曼兄弟破產為金融危機爆發的標志,運用VAR-MGARCH-BEKK模型,分析我國利率變動在金融危機前后對滬深300指數以及中小板指數的動態影響。結果顯示,在金融危機之前,利率與大盤股指數和中小板指數之間存在雙向價格溢出效應和波動溢出效應,而在金融危機后,只存在于利率向滬深300指數的單項波動溢出效應。

引入時間因素,劉金全等[17]運用協整模型和誤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國股票價格對利率變動不僅存在短期的共同波動,也存在長期趨勢。平、襲玉榮的研究強調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效果在中期與長期內顯著,在短期內比較模糊。

國內大多數研究表明,利率政策的調整對股票市場產生負向影響,下調利率將引起股市指數上漲。相反,利率的上調會引起股市指數下跌。[18]但部分學者則得出相反的實證結果,孫伶俐利用事件分析法,認為利率調整對股市價格波動無確定性的關系,利率政策的制定還需結合宏觀經濟及市場情況綜合分析。劉景[19]分析了7次利率下調時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動情況后指出,股票價格指數對利率的變化不敏感。

3 當前研究的綜合評價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可以看出,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存在負向影響的觀點得到普遍認同,利率作為調控股市的工具作用也得到了肯定和認可。具體來看:第一,相比已被正確預期的利率政策,未被預期的利率政策對股市的調控作用更加明顯;第二,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動,如金融危機的發生,會對二者的互動關系產生影響;第三,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程度存在區域性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政策效果有所不同;第四,利率政策對股市的調控作用往往在長期內更加顯著。國內仍有少部分學者認為利率對股市無確定性關系,這可能與我國股市發展不夠成熟、利率傳導機制阻滯有關。

國內外針對利率政策與股票市場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處。如:在考量利率政策與股市的關系時,絕大多數學者將股票市場作為整體進行分析,基于不同行業視角的研究在國內外均較為薄弱。但是,市場聚合很大程度地掩蓋了不同行業之間對于利率敏感程度的顯著差異,將股票市場整體表現作為研究對象將嚴重削弱利率政策制定的針對作用。因此,基于不同行業的研究能夠更為細致的考察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深入剖析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以及實體經濟的互動關系,為制定具有針對性、高效率的利率政策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Rahman M.,Mustafa.M..Dynamic Linkages and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Short-term USC or Porate Bond and Stock Markets[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1997(4):89-91.

[2]Korkeamki T..Interest Rate Sensitivity of the European Stock Marke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uro Introduction[J].Int.Fin.Markets.Inst.and Money,2011(21):811-831.

[3]Atta Ullah Shah,Yasir Kamal,J.U.Rehman.The Interest Rates-stock Prices Nexus in highly Volatile Markets:Evidence from Pakistan[J].Organization,2012(2):2589-2598.

[4]Das A..Do Stock Prices and Interest Rates Possess a Common trend?[J].Louvain Econ.Rev.,2005(71):383-390.

[5]Laopodis N.T..Dynamic Linkages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Stock Market[J].Rev.Quant Finance Acc,2010(35):271-293.

[6]Ballester L.,Ferrer R.,Gonzlez C..Inear and Nonlinear Interest Rate Sensitivity of Spanish Banks[J].The Spanish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9):35-48.

[7]Kasman S.,Vardar G.,Tunc G..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Banks Stock Returns and Volatility:Evidence from Turkey[J].Economic Modelling,2011(28):1328-1334.

[8]Bomfim A.N..Preannouncement Effects,News Effects,and Volatility:Monetary Policy and the Stock Market[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3(27):133-151.

[9]Bernake B.S.,Kuttner K.N..What Explains the Stock Markets Reaction to Federal Reserve Policy?[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5(3):1221-1257.

[10]Corallo E.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Asset Prices:Evidence from Germany and U.K.[J].Economics,2006(33):158-166.

[11]Shen Wang,David G.Mayes.Monetary Policy Announcement and Stock Reaction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2,23(2):145-164.

[12]劉遷.利率調整的未預期部分對股票市場的影響[D].西安:西北大學,2010.

[13]鄒文理.預期與未預期的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11(11):88-96.

[14]朱孝禎.中國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金融政策和市場投資者視角的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4.

[15]楊新松,龍革.貨幣政策是否影響股票市場:基于中國股市的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3):39-44.

[16]周虎群,李育.國際金融危機下人民幣匯率與股價聯動關系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0(8):69-76.

[17]劉金全,崔暢,邵欣煒.股票價格與實際利率之間長期協整與短期影響關系的實證檢驗[J].預測,2005(5):42-45.

第2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多媒體技術 教學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的容量也非常大,我們語文教師也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傳統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單靠師生間的口口相傳很難充分展示古詩詞“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深厚內涵,教師過于主觀的判斷也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于古詩詞意境的豐富性與主題的多元化方面的理解與想象。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究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創新策略,讓多媒體技術優化古詩詞課堂教學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古”“今”結合,趟出了一條古詩詞課改的新路子。

一、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古詩詞提供一個自主性學習的平臺

眾所周知,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在古詩詞學習與鑒賞的過程中,會涉及到諸如主題辨析,意象理解,意境描述,寫法分析,語言特色等內容,再加上其在表達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含蓄性、象征性,單靠教師的講解很難再現其蘊含的深與美,往往是我們生怕學生理解不透而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課下也真不理解而混混沌沌。在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后,我們可以將其紛繁復雜的內容以多種鏈接方式呈現給學生,給他們以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恣意瀏覽,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整理下來,并在小組內,班級中,網絡上自主交流,以形成自己對于古詩詞的獨特理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突破傳統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譬如在講授李清照的《聲聲慢》一詞中,對于這篇堪稱千古絕唱的流露凄苦之情的宋詞,筆者頗費了一番心思,以殘秋寫愁苦是古代詩詞的一種常見題材,這一課上好了,可以為后面的詩詞教學做好鋪墊,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閨怨閑愁,是建立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丈夫去世、文物丟失的時代與家庭背景之下的國仇家恨。還有,其中的常見意象如梧桐、黃花、大雁、晚風等,對于當代住在單元房里的高中生來說都難以理解,于是,我在網站上建立了班級《聲聲慢》專頁,組織學生瀏覽相關的背景常識,作者生平,古詩詞常見意象,以“愁”為主題的詩詞集,“黛玉葬花”的故事等等,在學生具備相當常識以后展開討論,自主交流,,最后教師加以總結,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能夠形象詩詞意境,升華學生思想認識

有人說,我們教的不是語文,是生活;也有人說,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的中的重頭戲就是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升華學生的思想認識。在高中教材所編選的古詩詞中,涵蓋了形形生活的各個層面,對于學生對生活的理解與認識推開了一扇敞亮的窗口。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果能夠將古詩詞作者筆下的意境與思想形象、明晰地根植于學生的頭腦與心靈,那么對于升華學生的品行,深化學生對于生活的印象將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在這方面,單憑教師的一張嘴顯然效果有限,而輔以多媒體技術電教設備的支持,形象詩詞的具體內容,教學效果就將大為改觀。

譬如《兵車行》一詩的教學中,當代學生對于戰爭的殘酷與生活的艱難,那種生死攸關時刻撕心裂肺般的疼痛顯然儲備不足,沒有具體情感的醞釀與感知,我們的課堂必然是干癟而枯燥的,對學生的影響也將是膚淺而薄弱的。于是筆者在課堂上隨著文本內容的推進,用多媒體呈現了相關的一幅幅關于“咸陽橋送別圖”、“行人傾訴圖”、“田野荒廢圖”、“詩人感嘆圖”、“青海凄涼圖”等等,再配上悲悲切切的古箏曲,學生滿眼觸目驚心的畫面,滿耳凄涼幽怨的音樂,每位同學在這堂課上受到了一次情感的洗禮,深化了對于戰爭的認識,明晰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強烈的情感共鳴中,學生對于生活、戰爭的認識完成了一次升華。

三、多媒體技術能夠拓展語文課堂,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注重高中生創新能力教育已逐步得到各位教育同仁的一致認同,語文教學自然也不例外,筆者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就巧妙結合多媒體技術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頗有一番心得。譬如在講授柳永的《雨霖鈴》一詞中,首先將教學知識的創作背景、作者介紹、音樂欣賞、配樂朗誦、專家點評等內容制作成相關網頁供學生充分研讀,自主探究。之后,筆者按小組組織學生對本詞進行改編,有的學生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有的學生將其改編成幽默短劇,還有的改成了配樂散文,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師驚嘆于學生的創造力之余,在網絡上創建了一個班級《雨霖鈴》研究論壇,學生們意猶未盡,熱情高漲,在廣袤的網絡空間中盡情揮灑著自己的才情,有精心創作的作品,有獨特的閱讀感悟,還有搜集其它離別主題的古詩詞與現代詩詞的,等等,這樣的教學策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更新,輔以多媒體技術優化古詩詞課堂教學必然趨勢,它將古詩詞含蓄地意象、飄渺的思想形象直觀化,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印象,在促進學生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的交替進行中優化了我們的教學課堂,高效了我們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人文品行、創新能力、自主發展諸方面均有著深遠的影響,為此,我們還將不斷探索,積極創新,使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紀玉明.運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10.

第3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賞析;延伸;底蘊

小學語文新課標在第一學段就閱讀提出了讀詩歌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的要求。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古詩詞,而在小學課文中選取的古詩詞只是古詩詞海洋中的滄海一粟。如何在教學中將課內的古詩詞向課外延伸,增加學生的古詩詞積淀,并使其從中理解、體會到古詩詞的美,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進行課外古詩的閱讀賞析。

一、景物延伸,內化美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知識經驗的限制,對于古詩詞中描寫的美麗景物沒有形象直觀的認識,因此,筆者首先從學生較為喜歡的美景入手,除了欣賞教材上描寫的景物外,還給學生補充了大量的同類古詩詞。比如說:在學《春日》時,詩中寫到:“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是說:春天總是讓人陶醉。黃澄澄的迎春花、粉紅色的桃花、紫紅色的紫荊、淡白色的梨花、鮮紅的海棠花、開滿山野的杜鵑花等,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筆者又給學生補充了唐朝杜審言的詩歌《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意思是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這些都是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學生從大量的課外詩詞中,品味到了古人描寫春景語言的凝練與優美,受到了美的熏陶。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筆者還讓學生將自己從所有古詩中看到的春色用自己的話語描述出來,深化了理解,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二、作者延伸,開闊視野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詞多是著名詩人的作品,這些詩人中,有浪漫主義、詩風豪放、不拘一格的李白,有現實主義、詩風嚴謹、憂國憂民的杜甫,還有愛國主義、情感內斂的陸游以及邊塞詩人王昌齡……因此,筆者抓住作者這一素材進行拓展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了解詩人的興趣。學過王昌齡的《出塞》之后,又給學生補充了《從軍行》,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一位邊塞詩人對邊塞官兵的感情以及對于戰爭的思考和憂慮;在學了李白的《靜夜思》之后,補充了《古朗月行》《月下獨酌》《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等名篇,學生在朗誦、賞析的過程中,感受到李白豪放、浪漫、放蕩不羈的詩風;學習了陸游的《示兒》,引入了《劍門道中遇微雨》、《枕上做》……陸游憂國憂民的情懷躍然于心。學生對詩人的詩風有了了解,也就非常好奇地想進一步了解詩人,激發了學生賞析古詩的興趣。

三、內容延伸,深化理解

中國的古詩詞很多內容都是相似的,如: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關切,對統治階級殘暴、貪婪的抨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以及離家思鄉的愁緒等。我們在進行課外古詩詞賞析探索的時候,將教材中的此類內容延伸到課外,將當時相同的時代背景展現在學生面前,打通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輕松地化解了難題,學生透徹地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比如說,學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之后,學生又賞析了杜甫的《登高》、王維的《使至塞上》、王之渙的《涼州詞》等,美好的景物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四、品讀延伸,感受詩情

“沒有朗朗的讀書聲,語文課堂將失去活力”,因此,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情景,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揣摩、體會詩句所承載的知識、情感、文化,從而表現出對語言本體的學習,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為載體,以“讀―思―悟―讀”為基本學習活動程序,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朗讀感悟,使學習程序螺旋式重現、上升,使他們深刻地領悟詩意,并促使其語文素養(朗讀水平、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從而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

五、激發延伸,迸發創造力

新課標把“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與感想”作為寫作目標的第一要求。“興趣、想象、感想”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有鮮明個性、有自的學習主體來定位的。在古詩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也值得一試。

以《村居》為例:(1)繪畫比賽。畫春天,也可畫想象中的春天。(2)音樂比賽。關于春天的歌曲演唱、樂器演奏、舞蹈。(3)詞語接龍比賽。目的在于激勵學生課外閱讀與積累。(4)朗誦或是演講比賽。(5)寫作比賽。

第4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語文是小學教育中最不容忽視的環節之一,它不僅是小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必備技能,更是學生進行其他科目學習的主要認知工具,而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與陶冶學生情操等方面尤為重要。但是現階段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仍存在許多誤區,教師在古詩文的背誦與默寫上花費過多時間,嚴重忽略古詩詞特有的韻律美、意境美與哲理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嚴重阻礙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發展。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改觀傳統教學方案,分析傳統教學痛點,建立“讓學引思”課堂,培養學生賞析詞句、體會本質的技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針對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其他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啟迪。

一、建立讓學引思課堂

傳統固化的課堂角色結構以及陳舊教學理念必然是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首要改革對象。傳統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上教師過于強調自身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嚴格、肅穆的教學形象無形中增加了師生距離,單調的教學方法將原本生機盎然的小學課堂轉化為一座流水生產的工廠,枯燥的課堂氛圍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長久以來不但遏制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展,更無益于學生“愛學、會學、樂學”學習習慣的形成。在此問題背景下,語文教師重構課堂環境、建立“讓學引思”式古詩詞教學迫在眉睫。從字面理解來看,“讓學引思”中的“讓學”出自德國現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學家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不同于其他在傳統教學理念上進行修修改改的教學方法,“讓學”直接對教學核心進行突破,將課堂的重心從教師轉移到學生,以創造學生熱愛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最終教學目標。“引思”即“引學”的前提,“引思”的核心在于教師使用合適的點撥、指點、啟示等方法激發學生思考欲望,從而構建全新知識內容。通常讓學引思理論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課前布置趣味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第二,課上豐富教學技巧,提高師生互動;第三,布置配套作業。例如在教學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筆者并不會采取傳統先領讀、后釋義、最后背誦的教學方式,而是首先向學生布置搜集關于李白與孟浩然兩人身份背景以及交集的任務,課上鼓勵學生分享搜集到的內容、允許其他學生補充,繼而通過一則介紹寫作背景的短片創建學習情境,然后展開具體教學,最后布置默寫作業。

二、創建古詩詞情境

為解決傳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枯燥的痛點,語文教師必須摒棄傳統“黑板粉筆”式的教學方法,善用電教設備引入情境教學模式。情境教學具體是指在教學進行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生活與小學生性格特征,創建含有特定情感、以實物或活動作為核心的教學景象,以激起學生學習欲望、降低理解難度為主要手段,以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唐代詩人呂巖的《牧童》一詩時,教師可以首先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曲輕快的短笛小調引起學生注意、布置教學氣氛,然后使用言語引導學生:“現在同學們都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學習聽課,那么同學們有沒有在想過一千年前的唐朝,如你一般大小的孩子都在做什么?”學生回答五花八門,教師接著講:“許多貧苦人家的孩子都是在牛背上度過自己的童年,比學習環境我們是比他們富有,可是他們也有許多樂趣是你我不能享受的。例如遼闊的原野、信口亂吹的短笛、碧綠清澈的池塘,以及那一輪清凈的明月,你們是否羨慕呢?”在激發起學生學習欲望后,于此情境下展開古詩詳細教學。

三、運用語言技巧賞析詞句

我國詩詞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詩詞不僅是古人揮灑文采的工具,更是他們內心情感的寄托。所以教師在教授詩詞所運用的語言技巧與寫作章法之外,更應該培養學生賞析詞句、體會詩詞本質的技能。例如在教學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出塞》一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首兩句,來感受盛唐時期北方的戰亂與戰爭的殘酷,通過后兩句幫助學生體會詩人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在教學《楓橋夜泊》一詩時,教師指導學生分析詩中描寫的意象:“月亮落下、烏鴉啼叫、滿城落霜、江邊楓樹、漁船小燈以及惆悵難眠的詩人”,去感受詩人科舉落榜時遺憾苦悶的心情。在教學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時,教師則主要教導學生發現其中的哲理:學習之道是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

四、聯系生活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

第5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時間老人的腳步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紀,跨世紀的少年兒童們會英語,會電腦,知道比爾·蓋茨,了解許多歌星、影星、球星,口頭掛著許多廣告語,卻不知道《愛蓮說》,不知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知道文天祥、陸游、范仲淹等一代名人。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不知不覺遠離了過去,遺忘了許多曾經奠定民族輝煌的精華。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春秋戰國留下的哲學思想,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作品的豐富內涵:八卦、易經、理學等思想觀念都是一筆豐富的財產。今天,我們培養的下一代接班人要吸取西方文明,前提是必須很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認識到這一點后,我們開展了“古詩文誦讀”這一活動。從此,朗朗的讀詩聲回蕩在美觀整潔的校園里,那雄偉高大的教學樓,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以及充滿古典韻味的童聲朗讀共同組成一道純凈凝重而又生機勃勃的亮麗風景線,常常吸引許多家長和過路人駐足傾聽。

這項活動通過弘揚古典文化,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青少年道德修養,提高審美情趣,訓練語言表達能力,開發記憶潛能。在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古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意義重大。

一、在“古詩文誦讀”中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內涵包括:扎實的文化課基礎知識,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初步的克服困難不怕挫折和意志,獨立完成一定的勞動任務等自理、自立、自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以及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各學科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利用課堂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古詩文誦讀”中,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好教材。

二、“古詩文誦讀”搶占了兒童記憶的黃金時代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十三歲以前是人的機械記憶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把大量的中華詩文經典變為他們的腦藏品,不僅提高了人文修養而且開展了記憶潛能。在“古文誦讀”活動中,要求學生“不求其解,只求其背”,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和傳統文化的熏陶,平均每天二十分鐘,堅持三年,將終生受益。重視小學生年齡的記憶優勢,通過有指導的背誦練習,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記下那些應該記住的好東西,堅持到小學畢業,那背誦的數量實在客觀,該記的時候記,該背的地方背,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才能符合順應人的發展規律。

三、“古詩文誦讀”符合語文學科的實質

語文學科的實質在于它是在學校教育中,以教學科目出現的關于中華民族共同語言的教育,或者說是關于母語的教育,因而絕不同于一般語言文字的學習。同時,祖國的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和組成部分,因而語文教育又擔負著傳承、弘揚、發展祖國文化、民族精神的任務。完成這一任務,我們更不能遺忘傳統的古詩文。尤其對小學生來講,如果在他們記憶的高峰期,剝奪他們背誦積累的需求與權利,那將使他們在今后的各個階段失去發展的可能,那將是做教師的最大悲哀之一。“古詩文誦讀”不僅明確提出了背誦的要求,而且具體了背誦的內容,即經典的古詩文作品,使背誦更上一個層次。

在實施“古詩文誦讀”活動中,我們全校一至六年級各班都在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各自不同的誦讀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低年級每周兩首,每學期不少于三十首,中年級每周三首,每學期不少于五十首,高年級每周四首,每學期不少于五十首,高年級也可結合實際情況適量背誦經典古文。

經過實踐,我們覺得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開展此項活動:

(1)早讀中,比著背。(利用早讀,同學之間,小組之間開展誦讀比賽。)

(2)課間里,跳著背。(課間,一邊跳皮筋一邊背誦,古詩文代替了兒歌。)

(3)放學后,唱著背。(放學路隊中,邊走邊背。)

(4)詩配畫,畫配詩。(手抄小報,為古詩配畫,為畫配上合適的古詩。)

(5)分類詩,分類背。(按照古詩的內容進行分類,例如:送別詩、春景詩、戰爭題材等。)

(6)考考你,會背嗎。(同學之間互相考一考,進行背詩擂臺賽。)

(7)手抄報,花樣多。(舉辦各種古詩文手抄報比賽。)

(8)出詩集,真積極。(把會背的詩文編輯成冊,加上插圖,成文自編詩集。)

(9)演一演,記得牢。(把古詩文中的情景表演出來,加深理解。)

(10) 寫一寫,我真行。(改寫,仿寫古詩文。)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學生背得詩多了,總想展示給別人,于是我們就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如:春游、野炊、六一、元旦聯歡會、主題班隊會、國旗下演講等,都是學生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我們覺得,這一活動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熱愛祖國,為理想而奮斗,是中華民族之魂,歷史上許多的仁人志士都在他們的詩文中表達出他們的滿腔愛國之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杜甫的“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等,這些鏗鏘有力的詩文,激勵著一代代人為祖國、為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繼,英勇奮斗。教學生在背誦這些詩文時,愛國之情為祖國奮斗之志會油然而生。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行為,正直、誠實、守信的品質;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在傳統古詩文中也隨處可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欲而不貪”等名言警句對培養學生正直、無私、自律、自愛、勤奮刻苦等品質都有重要意義。在日常的誦讀活動中,可以一點一滴地滲透素質教育中的德育目標。所以,“古詩文誦讀工程”的開展不僅與素質教育目標相一致,而且能夠豐富素質教育的內容,能夠使廣大師生從傳統的經典作品中汲取到適用于現代教育觀念的精華。

另外,這一活動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早上到校后,同學們自覺地三五成群地背古詩文,課間追跑打鬧的現象大為減少,同學間也能友好相處,大家爭當少年小君子。背會一首詩的難度不大,學生能夠很容易獲得成功與自信心,帶動其它各科的學習興趣。同學之間你追我趕的學習競賽勢頭就會越來越濃,你會十首,我要會二十首。從刻苦背誦中也能體會到無論做什么要想成功一定要付出勞動,明白珍惜時間的道理,大家會自己找時間,利用課外時間,利用課間以各種形式進行背誦。會背的內容多了,展示的機會越來越多,主題隊會、節日聯歡、外出參觀游覽,向家長匯報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帶來的是更強的自信心和更大的決心,一切都變成自覺自愿的事情,使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心理素質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經典詩文字句凝練、音韻優美,詞匯豐富,思想深刻,古詩文中所涉及的內容廣闊,還記載著歷史上當時當地的人文風俗,對于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歷史有很大幫助,許多內容是現代文學作品中看不到的。文學家運用語言的高超藝術,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典范。俗話說:“背誦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學生在熟背精美詩句的同時,就會感受到字詞美、意境美,產生創作的欲望,于是教學生學著寫詩或者仿寫,或寫現代詩,都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飛躍。經典古詩文的大量背誦,又可以為課內外讀寫能力的培養提供素材,于是學生可以在日記中擴寫、改寫、續寫古詩文中所描繪的內容,還可以將詩句用在作文中,這又是在熟背基礎上深入理解的結果,無疑又是對背誦的超越,起初只是讓學生背誦的念頭和做法不知不覺中又提高了一個層次,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6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海明威用心血凝結《老人與海》,坦然地闡明了一個關于生活的希望;果戈理用激情構造《死魂靈》,從容地描繪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蒲松齡不厭其煩地收集民間傳說,創作《聊齋志異》,勾勒一個個人鬼傳奇;巴爾扎克毫不松懈地洞察世事積弊,寫下《人間喜劇》,揭示出種種社會現實……

然而,這一切,似乎讓你很容易地發現,經典都是源于作家對現實生活的深刻體察,都是他們文學修養和生活積累的結晶,有著不可忽視的思想內涵,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經典,是文學驕子曹雪芹在窮困潦倒與孤獨無奈中,含恨執筆完成的文學巨著《紅樓夢》,敘述了一段美麗的愛情悲劇,揭示了一個腐朽專制封建王朝滅亡的必然性。經典,是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親身經歷,親眼目睹,在無數生死片段中完成的歷史鴻著《戰爭與和平》,再現當年戰爭的場景,從中引發深入人心的思考。

這一切,似乎讓你更清楚地認識到,經典濃縮社會的大背景于民眾的小生活圈,是以時代為背景,產生于社會發展大潮中的產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經典是作者理念與社會背景的完美結合。經典是仁者智慧與時代內涵的有機統一。

重讀《離騷》

帶著對古老華夏文明的向往,帶著那份一直涌動著的詩意,再次走近《離騷》。

今日重讀,在體會方塊字的神奇玄妙,在感悟中華古詩文瑰麗的同時,更深深地體會到了屈原的人格魅力與精神感召力,于文質彬彬與情采斐然中慢慢地走進了他高潔的心靈。而重讀的過程,便成了心靈凈化過程,希望在遠方的蘭花幽香中喚醒往昔的心海潮音。

喧囂的社會似乎正在漸漸地遺忘人類至善至美的心之凈土。在追求時尚與前衛的今天,似乎更需要學會守護心靈。因為每一顆心靈原本都是一塊美玉,其成長的過程便是雕琢的過程,用心雕琢,需要的是高尚的情結。

所以,請重讀經典。

重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歷史應該記錄下這段話,永遠地記錄在人類的生命史冊中,歷史也應該記住保爾,永遠地記住這一跨時代的英雄。其實,他已成為一顆星,高懸在歷史的夜空,因無畏的精神而發出奪目的光彩,經久不衰。

今日重讀,感動著這用至高信念支撐的生命,震撼著這用鋼鐵毅力詮釋的生命,欽佩著這永不言悔的生命。我們在備受精神鼓舞的同時更多的是思考自我,聯系自我,想著自己能否成為保爾,能否像保爾那樣,試圖將所有的精神偉力化為實踐的動力,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在這個精神缺乏的時代,人們也正在漸漸地遠離英雄情結。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一切都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似乎精神也在更迭,然而真正的精神始終是無法被取代的。學會探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尤為重要。

所以,請重讀經典。

重讀經典,讓每一個年輕的生命都充溢著信心與活力,讓每一顆跳動的心都感受著精神的魅力。

第7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詩經》;農業文明生活方式;家園意識;靈魂棲居之所

中圖分類號:I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161-03

人類是一種具有家園意識的動物。家園意識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不但養育了自己,還留下了自己的童年記憶,而童年時代不但是人類的黃金時代,也是每一個人的黃金時代。童年記憶往往是最美好,最溫馨,最無可替代,最難以忘懷的。也許一個人身在故鄉時家園意識只是潛藏在其心底而不自覺,但當他一旦離開了故鄉,成為漂泊異鄉的游子時,家園意識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從其心底迸發出來。甚至一個人離開故鄉的時間越久,距離越遠,其家園意識就會越強烈。原因何在?因為游子們雖然浪跡天涯,但其一生中最美好最溫馨的童年記憶則已經永遠地留在了故鄉,何況父母以及其他親人們或許依然生活在故鄉那片土地上,祖先的墳墓也在那里。誰會對曾經含辛茹苦將自己養育大的父母沒有深厚感情呢?正如《詩經·小雅·蓼莪》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的養育之恩固然是令我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故土不也同樣如此嗎?“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辭·哀郢》),“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鳥獸尚且如此,何況人類?作為一種富于感情的動物,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社會地位的高低,經濟狀況的貧富,人生閱歷的多寡,生命境遇的順逆,人類對于故土的依戀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它沒有種族、民族、階級、地域之分,就如漢末王粲的《登樓賦》所云:“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所懷之土當然就是故土。可以說故土就是人類的精神母體,離棄了故土也就離棄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必然由此產生異鄉飄零之感。而與生俱來的懷鄉意識使得人類總是將故土詩意化,溫馨化、浪漫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只要翻閱世界各國的文學寶庫,就無不可以從中尋找到大量關于故鄉和家園的頌歌。

早在春秋時代的《詩經》中就已經表現出了強烈而深沉的家園意識,原因何在?眾所周知,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中國素以農業立國,西周以及春秋時代也不例外。與為了追逐水草而四處遷徙,居無定所的游牧民族和為了追逐利益而東奔西走,四海為家的商業民族不同,農業文明環境中的人們的生活地點是相對固定的,生活方式是較為單一的,就是所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擊壤歌》)。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人們跟土地的聯系更為緊密,依賴耕種土地所獲得的糧食為生,失去了土地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種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一戶人家無論多么貧窮,總是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擁有自己的住所,哪怕這住所不過是兩三間低矮的茅草房,哪怕這住所不過是一個陰暗的破窯洞。千百年來,處于農業文明狀態下的中華民族一直以其古老、舒緩、平和、寧靜的生活方式而著稱,除非是兵荒馬亂、天崩地坼的動蕩時代,這種生活方式一般不會被打破。生活于這種農業文明狀態下的普通民眾的特點就是熱愛家鄉,安土重遷,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背井離鄉的。原因很簡單,物離鄉貴,人離鄉賤啊!

但這種安土重遷的生存狀況并不是絕對的,畢竟對于中華民族的許多成員來說,他們在其一生中可能會自愿或被迫離開故鄉。固然,不同人離開故鄉的原因千差萬別,比如婚嫁、戍邊、服役、經商、游學、出仕以及在戰爭中成為俘虜而被勝利者擄掠至敵國為奴,等等。另外,當天災人禍或因失去了土地無法在故鄉繼續生存時,很多人也被迫拖家帶口,謀生他方。研究西周以及春秋時代的歷史就可發現,當時的社會狀況正是如此。在《詩經》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統治者的治民之策過于暴虐時,人們甚至急切地想離開故鄉。比如《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土樂土,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碩鼠當道,民眾憔悴于虐政,痛苦不堪,因此不惜背井離鄉,去他鄉尋求樂土。可是天下之大,又何處可以尋找到這樣一片沒有碩鼠肆虐的樂土呢?也許極少數的人在他鄉春風得意甚至飛黃騰達了,但對于絕大多數的底層民眾來說,這樣的樂土恐怕永遠也尋找不到。因此,這種表達急切地渴望著去往他鄉尋求樂土的詩歌在《詩經》中并不多見。相反,在漂泊異鄉的處境下,游子們因思念故鄉,家園意識卻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強烈的家園意識把漂泊異鄉的游子與遠隔千山萬水的故鄉聯系在了一起,而這又必然反映在了文學創作尤其是詩歌創作中。翻開《詩經》就可發現,其中表達故土之思的詩歌比比皆是。如《小雅·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于■,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梁。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在詩中作者并未透露其漂泊異鄉的原因,我們也不便妄加揣測。但可以肯定的是,與后代一樣,周代的人們也同樣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自愿或被迫離開故土,漂泊他鄉。可是古往今來,漂泊他鄉的滋味大都未必好受。就如《楚辭·招魂》所言:“天地四方,多賊奸些。象設君室,靜閑安些。”作為在他鄉無親無故的漂泊者,難免會受到各種冷落、歧視、欺壓甚至排擠,也難以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更遑論與當地人成為推心置腹,患難與共的朋友了,這就無怪乎作者發出了“此邦之人,不我肯■”,“不可與明”,“不可與處”的感慨了。如果情感孤獨,則縱然在他鄉擁有黃金萬兩,良田千頃,享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又有什么意義呢?正如作于漢末的《古詩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所言:“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啊!何況絕大多數漂泊異鄉的人們過的恐怕只能是與人傭耕,寄人籬下,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屈辱生活。既然如此,何不歸去,回到父母兄弟鄉親們的身邊,獲得親情的撫慰,享受天倫之樂呢?所以在此詩每一段的結尾處作者都發出了“言旋言歸,復我邦族”,“復我諸兄”,“復我諸父”的肺腑之言,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在《詩經》中的家園意識大多還是出自征夫思婦們。原因就在于,在西周以及東周的春秋時代,周王朝所代表的華夏民族政權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以及同屬華夏民族的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異常頻繁,也異常殘酷。常常是一戰失敗則有可能造成一國之宗廟社稷的覆滅,所以統治者們對于關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戰爭不能不異常重視,以至于《左傳·成公十三年》中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無數的民間男子被征發去守衛邊關是無可避免之事,而這又造成了普天下無數夫妻父子兄弟之間的分離。這些被迫常年分離的親人們無法共享天倫之樂,只能忍受著痛苦的情感煎熬。如《王風·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君子在外服役,久久不歸,獨守空閨的妻子自然是無比思念。當黃昏來臨之際,她站在家門口朝外眺望,所看到的是“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羊牛下括”的景象。這可謂是一幅古代農村極其常見的美麗溫馨的牛羊晚歸圖。其實不但是牛羊,對于幾乎一切飛禽走獸而言,黃昏都是歸家的時刻,就如晉代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所云:“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鳥兒們尚且如此,人類何獨不然?每當黃昏之時,在田間辛苦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也該歸家安享天倫之樂了吧。而且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每當黃昏之時,遠離故鄉遠離家園的游子們也必定同樣是歸思最濃吧。所以這幅牛羊晚歸圖是那么的讓人心醉神往,又是那么的讓人悵然傷懷。當思婦看到這幅圖畫時,她怎能不加倍思念遠方的丈夫,又怎能不熱切地期盼著他早日歸來呢?明代學者賀貽孫評論此詩曰:“‘茍無饑渴’,淺而有味。閨閣中人不能深知櫛風沐雨之勞,所念者饑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假如在遠方服役的君子在某一個黃昏之時也看到了同樣美麗傷感的牛羊晚歸圖,也一定會感受到這一切似乎都是大自然在對他發出回歸溫馨家園的召喚,恐怕也早歸心似箭矣。

又如《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據《漢書·匈奴傳》云:“(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為了抵御外敵入侵,周王朝征發了大批將士守衛邊關。由于常年遠戍邊關,將士們“靡室靡家”,過的是“不遑啟居”,“不遑啟處”,甚至“豈敢定居,一月三捷”的艱苦戰爭生活,所以他們時刻感到“憂心烈烈”,“憂心孔疚”,內心充滿了無盡的哀怨。也正因為常年遠戍,所以將士們的思歸之心是異常急切的,并且也最終迎來了解甲歸田的日子。詩中最后一段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兩句詩,將往日離家遠戍與今日卸甲歸來時的不同自然景物進行了對比描寫,是那么的真切,又是那么的感人。王國維先生在評論“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詩時曾說:“詩人體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1]312確實,感情之真與觀物之真讓本詩成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在詩歌結尾處,將士們發出了“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深沉吶喊。從艱苦的戰場脫身,即將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久違的妻子親人,本該喜悅,但將士們為何如此哀傷,如此惆悵,如此迷惘呢?也許是受了惡劣自然環境的感染吧,大雪漫天,道路泥濘,饑渴交加,拖著疲憊的步伐緩慢地朝著故鄉進發的將士們面對此情此景,欲不心情哀傷只怕都很難。但將士們的哀傷其實還應當有更深刻的原因,且不說多少曾經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兄弟們已經永遠埋尸邊關了,多少恩愛夫妻因這場戰爭而生離死別了,又有多少美麗的家園因這場戰爭而殘破荒蕪了呢?

又如《豳風·東山》: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果■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倉庚,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詩之起句“我徂東山,■不歸”,說明了將士們被征發去守衛邊關,久不得歸的處境。“西悲”者,悲故鄉也,悲家園也。一個“悲”字隱含著征人們多少難言的苦楚!由于常年在外,戰士設想故鄉的家園荒蕪了,“果■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但無論故鄉的家園如何殘敗荒蕪,戰士們對于家園的思念依然夢縈魂牽,無比執著。“不可畏也,伊可懷也。”何況此時此刻家鄉的場景應當是“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燕爾新婚的妻子獨守空室,怎不讓自己日夜牽掛?“自我不見,于今三年”,這種戍邊生活是何其漫長,又何時是個盡頭呢?在詩的末段,將士們對新婚時的情景進行了甜美的回憶:“倉庚,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以之與當前夫妻被迫生離死別天各一方的痛苦現實相比較,則其對戰爭的憤恨,對家園的思念可見矣。宋代學者朱熹在解析《詩經·伯兮》時曾深刻指出:“兵者,毒民于死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傷天地之和,召水旱之興。”(《詩經集傳》卷三)可見,廣大的普通底層民眾在戰爭中得到的確實太少太少,失去的確實太多太多了。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華夏民族的家園意識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獲得了充分體現。這可謂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因為在周王朝,華夏民族早已進入了農業文明時代,人們的鄉土觀念已經形成并日益厚重,而與此同時背井離鄉的狀況也日益頻繁。而我們知道,無論在他鄉的生活是貴是賤,是富是貧,是樂是苦,是得意還是失意,漂泊在外的游子總會情不自禁地思念故鄉,于是懷鄉病就定期不定期地發作了,家園意識也就油然而生了,《詩經》中的家園意識即由此而來。

而且,由于中華民族曾長期停留于農業文明階段,而農業文明正是滋生家園意識的沃土,因此以《詩經》為源頭的家園之思始終未曾中斷,而是被無數的后代詩人續接起來了,比如漢末《古詩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表達深沉而執著的家園意識的詩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何止千千萬萬,它們早已形成了一個以《詩經》為源頭的源遠流長的傳統,并在中華民族心底匯成了一道溫馨、美麗、永恒的情感之流,溫暖著、感動著、撫慰著古往今來無數游子的心靈,建構了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家園。

第8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一、綜合性學習的分類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要求不盡相同,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版七—九年級)的教材編排來看,六冊書每冊安排了三次綜合性學習共18次。內容包括:

(一)體驗感受型:《學會利用圖書館》、《獻給教師節的一份特殊禮物》、《我和親人的故事》。

(二)調查采風型:《調查社會用字的情況》、《為本地人物立傳》、《文學采風》、《旅游資源調查》、《老年人生活狀況及調查》。

(三)主題探究型:《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橋》、《環保小課題研究》、《從古詩看古代交通》、《神話》、《婦女解放》。

(四)實踐創作型:《編一份手抄報》、《編演短劇》、《舉辦中外戲劇知識大賽》、《自己給自己“出”一本書》。

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一)體驗感受型

體驗感受型的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和方法。注重體驗生活,在生活中獲得認知和情感體驗。常用的學習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例如,《學會利用圖書館》目的是讓學生突破語文學習的小課堂,置身于社會的大課堂,去尋求教育資源。要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活動中讓學生了解圖書館的設施和服務項目,了解有關借閱規則;了解圖書目錄知識,學習檢索書目的方法;能利用圖書目錄借出自己喜歡的書。此次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熱情、擴大了閱讀面、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調查采風型

這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非常明確,它要求研究者先通過調查了解相關的事實材料,然后進行整理,形成調查報告或相應的研究成果。學習過程中常用到調查法、訪問法、觀察法、文獻法等。例如,《調查社會用字的情況》首先要用調查法搜集資料。搜集了解國家有關社會用字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關于社會用字管理工作的意見》等,明確國家有關社會用字的規定要求;學生自查作業中的錯別字、不規范用字,記錄到調查表中;在報紙雜志上找錯別字、不規范用字,記錄到調查表上;帶上字典在街道、鄉村找錯別字、不規范用字并記錄到調查表上;搜集一些有關錯別字的笑話或故事。其次用歸納法整理資料。小組對搜集的錯別字、不規范用字進行整理分析,歸納錯別字、不規范用字形成的原因,總結預防,糾正錯別字的方法,可以編成順口溜,歌謠等。對于《文學采風》這種語文活動,學生就需要深入到民間開展調查訪問,向自己的親人、當地比較有名望的老人、民間文學工作者等搜集民歌、山歌、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的相關資料;也可以親自到各種民間藝術表演的現場進行采集;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材料搜集完成后則需要對材料進行歸納整理,編訂成有本地特色的《民間故事集》、《民歌、山歌集》、《諺語、俗語、歇后語集》等等,組織學生開展“民間故事展演”、“諺語、俗語、歇后語大比拼”等活動。總之,調查采風類的課題,貼近生活,可操作性強。在調查中,要注意與被調查對象的溝通,讓其提供盡可能多的準確信息。同時,還要對調查的信息進行篩選加工、總結歸納,從而得出比較準確的結論。調查采風型的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品質,從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第9篇:關于戰爭的古詩范文

早上,我們吃過早飯,就跟隨著旅游車出發了,一會的時間就來到了渡口。我們乘船來到了早已聞名的劉公島,在這里島上的導游給我們上了一堂非常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劉公島的傳說早已聽說了,但今天親自來到了島上,聽著講解員的娓娓解說,通過墻壁上的壁畫,也使得關于劉公和劉母的傳說,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覺得如果我們人類都像這對劉公和劉母一樣有著一個博大的胸懷,真心的解救處于危難之中的人們,這也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呀。那樣也許很多的矛盾就可以化解了,很多的戰爭就可以避免了。但愿來到這里親眼目睹了這個傳說的人們都能從此有一個寬闊的胸懷。

我們又來到了一座立體影院,在這里我們觀看了“甲午中日海戰”的電影,使得我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平常在電視里也經常可以看到這部影片的,但是今天當我們來到了昔日交戰的地方,再來回首往事的時候,就使得我們的心靈有了一種強烈的欲望,這就是:我們一定要使得自己的祖國強勝,否則落后了就會挨打!這是歷史給我們留下的血的教訓。通過中日也給我們的歷史寫下了悲壯的一筆,那些在海戰中英勇不屈,誓死不降的英烈們,仿佛就在眼前的海面上佇立著,用他們的忠魂繼續守衛著祖國的萬里海疆。我們這些前來旅游的人們都情不自禁地默默站立在劉公島的海邊,向這些長眠于此的英烈們的忠魂,獻上一份由衷的敬意。

接著我們又驅車來到了久負盛名的仙島蓬萊,在這里我們又沿著傳說中八仙成仙的地方慢慢的游覽了起來。一句古詩也從我的腦海中跳了出來:“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也記不清自己是多會學會的這首詩了,但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卻一直在我的腦海里記憶著。當今天真實的來到了這個曾經有過仙山的地方,有過八仙成仙的地方,還是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蓬萊的山在水霧的掩映下,顯得忽有忽無,很讓人覺得它的神秘莫測,再加上在人們世代相傳的神話故事里的傳聞,就更使得蓬萊具有了一種神秘感。我還和兒子、樂樂特意乘坐快艇沿著蓬萊的近海快速的游覽了一遍,還在快艇到達黃海和渤海的分水嶺處留下了一張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照片。還在張國老倒騎毛驢的朔像前,照了一張像,也讓自己時時的能夠回顧自己在人生前進當中的腳印,也可以更好地從往事的歷史當中反省自己的過去,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少犯錯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熱門標簽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投稿咨询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区二区特别黄色大片|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疯狂撞击丝袜人妻|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九九99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片99久久精品国产桃花岛|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国产| 国产哟交泬泬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国内精品久久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99热国产在线|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拍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熟女AAV久久| 天天操精品| 日韩最新在线不卡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手机AV片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 情侣作爱视频网站|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人妻av| 国产伦孑沙发午休精品| 久久夜夜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综合|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