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政學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奧運會;財政預算;政府采購;奧運國債
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對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國,這無疑是一件期盼已久的盛事,也必將對整個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歡慶之余,如何利用我國有限的財力舉辦一屆符合奧運精神的廉潔、公正和民主的奧運也是我們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北京奧運的財政支出預算分析
在申奧代表團的陳述中,在北京市政府發言人的談話中,都明確提出了北京舉辦奧運在交通建設、環境治理、信息化發展和水電氣熱改造等方面存在大量的資金需求,七年總計1800億元(見下表),平均每年250多億元,相當于北京去年全年地方財政收入的73%。這樣龐大的資金供給來自何處,如何運用?是申奧成功后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奧運預算支出由三部分組成。其一、直接用于奧運比賽場館和服務配套設施的投入,共計160億。我們必須考慮到,奧運會是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在以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北京都不會再舉辦奧運會,因此,在場館建設中,應當盡可能避免比賽場館及其配套設施,在完成30天的使用期之后的閑置或低使用率所造成的投資浪費,給財政背上沉重的負擔。其二、為了改善舉辦奧運城市的環境。交通等基礎設施而進行的投入,共計1350億,這其中的總量和增量我們無從掌握。例如,為了改善北京市的環境,不僅需要在北京市進行環境治理工程,也需要在北京市周邊地區,以及上游流域和沙塵暴源區進行相應的治理和投入,其支出具有不可預見性。這就為將來的財政預算的執行埋下了隱患。其三、舉辦奧運會的直接投入,共計290億,包括開幕式、閉幕式,租用比賽場館和配套服務設施,以及比賽期間的各種服務。如何呈現出富有新意的開幕式、閉幕式和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而不僅僅只是在高投入上下功夫,對于財力并不寬裕的我國來說更是急需思考的問題。如對于開幕式和閉幕式,關鍵在于有新意,突出我國的特色而不在于一定要多豪華。有必要在設計上多下工夫,而不是一味追求大投入。
二、申奧成功對我國財政管理的沖擊
《北京申辦報告》第五主題“財政”中的相關內容中指出,北京奧運會將得到中國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財力保證,這是中國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承諾。這些財政支持包括:①奧運會組委會如出現超支,將負責予以彌補;②在組委會的收入實現之前,將采取預支方式保證組委會的各項支出;③進行北京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滿足舉辦奧運會的需要;④進行奧運會所需體育場館和設施的建設。毫無疑問,以上的聲明充分表明了我國政府辦好奧運的信心。但同時這些聲明的落實也將給我國正常的經濟發展和財政管理帶來巨大的沖擊。
首先,從預算的執行上分析。奧運會所蘊含的財政風險卻不得不讓人三思。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1970年該市決定申辦時,市長德拉波(JeanDra-peau)曾宣稱:“我們承諾在加拿大,在蒙特利爾,我們將向世界推出一個真正符合奧林匹克精神的,既簡樸又有品位的奧運會。”最初的預算為1.25億美元,這個預算后來完全失去控制。組委會大興土木,在城北地區開辟奧林匹克中心,新建大型主體育場、游泳館泥行車場、奧運村等,這些豪華的基礎設備耗費了巨額財政資金。據魁北克政府估計,這屆奧運會實際開支為24億美元,有1.6億美元將直接由蒙特利爾市納稅者交納奧運特別稅負擔。其余的債務5.12億美元由魁北克政府財政負擔。一個“簡樸”的奧運會最后變為吞食巨額資金的無底洞,成為加拿大經濟的“陷阱”。如何防止北京奧運成為新的一個“蒙特利爾陷阱”,給我國的落后的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其次,從投資分析,申奧成功對我國財政管理的沖擊至少存在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所謂的“虹吸效應”,即承辦奧運的城市將別的地方的投資吸引過來,從而導致“堤外的損失”。對此,中國西部城市最為擔心。在西部人士看來,政府剛剛提出開發大西部,近兩年投資開始向西部傾斜,現在北京辦奧運,投資1800億,等于說馬上就又來了一個東部大開發,大規模的投資建設(這意著資源的重新分配)和注意力的轉移(這意味著關注的降低),對西部大開發會不會有影響?何以體現對西部的傾斜?如果東西部同時傾斜的話,政府有這么大的財力嗎?如果東西部不能同時傾斜,那么很顯然,奧運是“國際大事”,是“硬缺口”,其投資將首先得到保證,將置西部于何處?第二,奧運會通過直接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大,在奧運投資周期結束時(通常是在奧運會閉幕之后),對主辦城市和主辦國的經濟帶來的沖擊就越大。奧運投資的這一特性在國外被稱作“低谷效應”。“低谷效應”曾經出現在許多主辦奧運會的城市,上屆奧運會東道主悉尼現在就處于“低谷效應”的壓力之中。這樣的“低谷效應”會不會也出現在未來的北京呢?這也是我們在奧運投資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其三、從工程建設上分析,奧運會涉及近幾百項大型工程,如體育場館、道路等,留有的尋租機會和制度上的縫隙也相應增多。會有一些機會讓擁有權力的人借此。腐敗問題都是跟一定的公共工程和政府公共物品的采購相聯系的,如果奧運會的公共工程項目成為導致腐敗新記錄產生的母體,將無疑是一種悲哀。對此,我們必須考慮當這么多公共工程、公共采購大量發生的時候,如何在政府采購制度上加以防范。
最后,從一些情況看,“興奮勁”正在使一些人頭腦發熱,以為只要辦好了奧運會,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或者以為只要為了辦好奧運會,什么代價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現在經常聽見有人說,奧運會要多算政治帳,少算經濟帳。其實洛杉磯奧運會之后,那有不算經濟帳的!就象我們過去曾經有過的那樣,不算經濟帳,光算政治帳,如果那樣北京奧運會很可能成為中國新的不良資產的開始,奧運過后留下的是一堆爛攤子。想一想我們過去的不良資產,我們怎么能不對奧運產生的財政負擔平添幾分擔心呢?
三、可行性對策思考
最關鍵的問題當然是“模式”的問題。奧運“模式”的選擇猶如經濟運行模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奧運會的財政后果。要使奧運成為新的歷史發展的起點而不是泡沫發展的最高點,關鍵就在于選擇好奧運運作模式,而能夠做到這些的唯一途徑是采取市場經濟的模式,決不能再采取過去那種計劃經濟的模式。
第一、強調奧運預算的民主程序。所謂奧運預算的民主程序,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首先是制定奧運預算的民主過程,這個奧運預算應當體現全國人民的利益;不能因為舉辦了北京奧運,就減少對其它地區發展的財政投入。其次,在實施北京奧運工程時,當然應通過政府采購落實。這包括采取國際招標,國際人才的引進,開放建設項目,增加透明度,強化制約、監督機制等市場化的一系列作法從而強化財政管理職能,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后,應當加強審計監督,保證奧運預算的切實執行,避免預算執行的不確定性,使整個奧運成為一個廉潔的奧運。
關鍵詞:中國學術期刊;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論文;計量分析
基金項目: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6年度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編號:SZJY-1608)
中圖分類號:G353.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14日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科研水平總體偏低。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學校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還是體現在教學方面,就其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功能而言,與本科院校之間的差距還很大,尤其是科學研究方面。要提升高職院校的科學研究功能,就必須了解高職院校目前的科研現狀。
陜財職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于陜西省咸陽市,創建于1960年4月,其前身為陜西省財政學校,先后更名為陜西省統計財經學校、陜西省財政會計學校、陜西省統計財金學校、陜西省財經學校等,1986年由西安遷建咸陽。2001年9月獨立升格改制為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7月正式由陜西省財政廳劃轉陜西省教育廳管理。陜財職院秉承“博學、慎思、誠樸、篤行”的校訓,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钡霓k學理念,立足陜西省,面向全國,依托會計行業,面向三大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人才需求,為社會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了大批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團結、嚴謹、勤奮、奉獻”的優良校風和“實訓與理論相融并進、崗位與課堂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陜財職院以建設成為陜西財經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陜西財稅干部培訓基地、陜西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會計工作能力訓練與認證基地、財經類高職學生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實現“省內一流,行業著名”為辦學目標,根據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需要設置和調整專業,旨在形成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專業體系。
一、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為《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檢索網址為http:///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檢索時間為2017年2月7日;檢索方式為“高級檢索”,控制檢索條件為:作者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模糊匹配方式,發表時間從“2001年”到“2016年”,來源類別“全部期刊”,共檢索到文獻1,454篇,然后利用CNKI提供的“分組瀏覽”和“文獻分類目錄”功能進行統計分析。
二、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年度發文量統計與分析。發文量是衡量一個單位學術成果的重要指標,不僅能體現單位的科研水平,同時也能說明單位的學術氛圍。表1為陜財職院2001~2016年發文量統計。其中升格初期,由于科研實力薄弱等原因,年發文量較少;2009年首次突破100篇。可以看出,自升格以來,陜財職院年度發文量雖有波動,但整體呈現增長趨勢,科研總量在增加。(表1)
(二)學科分布統計與分析。一般情況下對論文的學科分布進行統計,所得數據能體現學校設置的各個學科(專業群)的學術水平及科研實力。截至2016年底,陜財職院作者發文量超過50篇的學科共有11個,具體如表2所示。陜財職院作者發文量最多的兩個學科是企業經濟、會計,發文量較多的學科有貿易經濟、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金融等,這與該校開設的主要專業吻合,也體現了該校的辦學特色。其中,在企業經濟學科203篇,占同期論文總數的13.96%,說明該校企業經濟學科科研實力最強,財經特色較為鮮明。(表2)
(三)研究層次統計與分析。研究層次是指研究論文所屬的領域。截至2016年底,陜財職院作者所屬最多的五個領域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該校作者主要致力于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說明陜財職院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在以工科為主的省屬高職院校群體中,陜財職院辦學特色和專業特色較為鮮明。(表3)
(四)合作機構統計與分析。合作發文機構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機構間的科研合作情況??蒲泻献鲗献鳈C構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作發展有很大幫助。截至2016年底,與陜財職院作者科研合作最為密切的機構如表4所示??梢钥闯?,陜財職院地處咸陽,該校作者與民族學院(坐落于咸陽)、咸陽師范學院、陜西科技大學(以前也坐落于咸陽)合作比較密切,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表4)
(五)基金資助統計與分析?;鹫撐氖侵赣筛黝愌芯炕痦椖抠Y助產出的論文,是衡量論文學術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基金論文比是各類基金論文數占論文總數的比例。陜財職院作者科研論文標注的主要基金項目詳見表5。截至2016年底,該校作者共有33篇產出論文標注了7種基金項目的資助,基金論文比為2.27%。這一比例在陜西省高職院校中屬于低水平,主要是由于高職院校科研實力相對薄弱,較難獲得高層次基金的支持。(表5)
(六)發文期刊統計與分析。期刊檔次整體上反映了該期刊所的普遍水平。表6列出了陜財職院作者數最多的10種期刊??梢钥闯?,在該校作者發文最多的10種期刊中,有《教育與職業》、《財會通訊》、《商場現代化》等期刊出現(或曾經出現)在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中。但同時也可以看出,該校作者的其他主要期刊影響力不足,大部分論文質量尚待提高。(表6)
(七)論文關鍵詞統計與分析。關鍵詞頻次越高,說明相關主題論文數量越多。表7列出了2001~2016年陜財職院作者發表期刊論文標注頻次最高的10個關鍵詞??梢钥闯?,陜財職院作者使用頻次最高的關鍵詞是“高職院校”、“對策”、“問題”、“高?!?、“教學改革”等,這說明陜財職院作者關心高職院校自身發展,關注教學改革,能夠針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研究,提出對策。同時,高頻關鍵詞“電子商務”體現出來該校的專業特色。(表7)
三、結語
本文統計了陜財職院升格為高職院校以來到2016年底所發表的學術論文。統計顯示,該??蒲袑嵙Τ掷m不斷增強。該校作者主要致力于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在企業經濟、會計等學科的科研實力最強,財經特色較為鮮明。該校作者的科研合作具有地域傾向,發表的基金論文較少,的主要期刊影響力不足,論文質量尚待提升。該校作者科研工作聚焦于“高職院?!钡扰c自身關系密切的問題,關注教學改革,能夠針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研究,提出對策。
主要參考文獻:
[1]石偉平,唐林偉.我國高職院??蒲锌傮w水平偏低[N].中國教育報,2015.7.9.
[2]秦萍,桂云苗.基于CNKI的安徽工程大學學術文獻計量分析[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3.28.3.